解卦第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獲三狐,得黃矢②,[歐陽維誠《周易新解》:“黃]矢[,黃銅做的箭頭。
”]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注釋】 ①田:狩獵。
②黃矢:黃色的箭頭,指銅箭頭。
【譯文】 九二,田獵獲得多隻狐狸,并得到黃銅箭頭,堅守貞正品德是吉祥的。
《象傳》說:九二堅守貞正品德是吉祥的,是因為居守中正不僞之道。
【解說】 黃為中色,矢為箭為直,黃矢,即中直,即是六五。
九二與六五正應,所以“貞吉”,“得黃矢”,即得中道。
狐是迷惑人的動物,象征小人。
這一卦有四個陰爻,除了在君位的“六五”之外,還有三個陰爻,即是三狐。
二位為地上位,相當于田野(乾卦九二爻辭:見龍在田)。
初六、六三陰爻隻能俯首于剛健守中的九二。
上六遙遠,但九二與六五相應,可以上到五位以擒獲。
初六借助陽的力量來自保,九二有力且借助中直的力量則收獲巨大。
【原文】 六三,負①且乘②,[歐陽維誠《周易新解》:“負,以背載物。
”]緻寇至。
貞吝③。
《象》曰:“負且乘”,[孔穎達《周易正義》:“乘者,君子之器也。
負者,小人之事也。
”]亦可醜④也。
自我緻戎⑤,又誰咎⑥也?[孔穎達《周易正義》曰:“‘自我緻戎,又誰咎也’者,言此寇雖由已之招,非是他人緻此過咎,故曰‘又誰咎也’。
”] 【注釋】 ①負:背負。
②乘:乘車。
③吝:困難,麻煩。
④可醜:背東西的人身份低賤,卻要去乘坐身份較高的人才能坐的馬車,所以說“可醜”。
⑤戎:兵事。
⑥咎:過失。
【譯文】 六三,背負重物而乘坐大車,将招緻匪盜的劫掠。
這樣做是錯誤的。
《象傳》說:“背負重物而乘坐大車”,這本身是很醜惡的。
自己招來的匪盜,又會是誰的過失呢? 【解說】 “負且乘”,六三對九四來說為“負”,但六三陰爻卻在九二之上,乘剛于九二。
六三是陰爻,是小人,古代君子方得乘車。
背負東西則為小人之事。
如今六三“負且乘”,品德與地位不相稱,“亦可醜也”,這樣會招緻賊寇。
六三陰居陽位不正,所以“貞吝”。
【原文】 九四,解①而②拇③,朋至斯④孚⑤。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⑥也。
【注釋】 ①解:解開,切斷。
②而:你的。
③拇:拇指,這裡喻指卑微的小人。
④斯:于是。
⑤孚:誠信。
⑥未當位:這是以九四的爻位爻象為說的。
九四以陽爻居于陰位,所以說“未當位”。
【譯文】 九四,解除與小人的關系,朋友們将前來,彼此間心誠相應。
《象傳》說:“解除與小人的關系”,說明自己居處的位置不适當。
【解說】 解,即解脫,“而”與爾通用,是你的意思,指九四。
九四是上震的初爻,震為足,九四就是拇,是大腳趾。
九四前遇重陰,陽遇陰則通,故曰“解而拇”。
但拇指能動不能行,所以九四還沒有上到五位(未當位也),陰以陽為朋,如果到達五位即中位以後,衆爻就會跟進,所有的陰爻都會處在與它相應或相孚的位置(朋至斯孚)。
九四當以發展前進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這是一種積極的态度。
【原文】 六五,君子維①有解,吉。
有孚②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注釋】 ①維:通“唯”,語助詞。
②孚:誠信,這裡作驗證講。
有孚于小人,就是從小人那裡得到驗證。
【譯文】 六五,君子被糾附的險難解除,吉祥。
以誠信之德感化小人。
《象傳》說:君子能夠解除險難,因為小人畏服退縮了。
【解說】 君子當指陽爻,也就是九四,“維”是惟,也有捆綁的意思。
九四隻有解除束縛上升到五位,陽剛當位而吉。
陰爻是小人,“小人退”。
指六五退居四位。
九四升到五位後上卦成坎,坎上下都是陰爻孚比。
故曰“有孚(取信)于小人”。
【原文】 上六,公①用射隼②于高墉③之上,[孔穎達《周易正義》:“隼者,貪殘之鳥,鹯鹞之屬。
墉,牆也。
”]獲之無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④也。
【注釋】 ①公:王公,貴族。
②隼:猛禽,鷹類。
③墉:高牆。
④悖:強暴。
【譯文】 上六,王公射殺高城上的惡隼,一舉射獲并捕獲之,沒有什麼不利。
《象傳》說:“王公射殺惡隼”,說明是在解除悖亂的險難。
【解說】 上六在上震終爻,震為諸侯,故可稱公。
上六已經度過重險(重坎),可以居高臨下,挽弓射落、解除那些兇險,“以解悖也”。
悖是叛亂,故“無不利”。
上六從更高的視野角度和更大氣魄一舉徹底解決問題,有“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這種境界。
”]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注釋】 ①田:狩獵。
②黃矢:黃色的箭頭,指銅箭頭。
【譯文】 九二,田獵獲得多隻狐狸,并得到黃銅箭頭,堅守貞正品德是吉祥的。
《象傳》說:九二堅守貞正品德是吉祥的,是因為居守中正不僞之道。
【解說】 黃為中色,矢為箭為直,黃矢,即中直,即是六五。
九二與六五正應,所以“貞吉”,“得黃矢”,即得中道。
狐是迷惑人的動物,象征小人。
這一卦有四個陰爻,除了在君位的“六五”之外,還有三個陰爻,即是三狐。
二位為地上位,相當于田野(乾卦九二爻辭:見龍在田)。
初六、六三陰爻隻能俯首于剛健守中的九二。
上六遙遠,但九二與六五相應,可以上到五位以擒獲。
初六借助陽的力量來自保,九二有力且借助中直的力量則收獲巨大。
【原文】 六三,負①且乘②,[歐陽維誠《周易新解》:“負,以背載物。
”]緻寇至。
貞吝③。
《象》曰:“負且乘”,[孔穎達《周易正義》:“乘者,君子之器也。
負者,小人之事也。
”]亦可醜④也。
自我緻戎⑤,又誰咎⑥也?[孔穎達《周易正義》曰:“‘自我緻戎,又誰咎也’者,言此寇雖由已之招,非是他人緻此過咎,故曰‘又誰咎也’。
”] 【注釋】 ①負:背負。
②乘:乘車。
③吝:困難,麻煩。
④可醜:背東西的人身份低賤,卻要去乘坐身份較高的人才能坐的馬車,所以說“可醜”。
⑤戎:兵事。
⑥咎:過失。
【譯文】 六三,背負重物而乘坐大車,将招緻匪盜的劫掠。
這樣做是錯誤的。
《象傳》說:“背負重物而乘坐大車”,這本身是很醜惡的。
自己招來的匪盜,又會是誰的過失呢? 【解說】 “負且乘”,六三對九四來說為“負”,但六三陰爻卻在九二之上,乘剛于九二。
六三是陰爻,是小人,古代君子方得乘車。
背負東西則為小人之事。
如今六三“負且乘”,品德與地位不相稱,“亦可醜也”,這樣會招緻賊寇。
六三陰居陽位不正,所以“貞吝”。
【原文】 九四,解①而②拇③,朋至斯④孚⑤。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⑥也。
【注釋】 ①解:解開,切斷。
②而:你的。
③拇:拇指,這裡喻指卑微的小人。
④斯:于是。
⑤孚:誠信。
⑥未當位:這是以九四的爻位爻象為說的。
九四以陽爻居于陰位,所以說“未當位”。
【譯文】 九四,解除與小人的關系,朋友們将前來,彼此間心誠相應。
《象傳》說:“解除與小人的關系”,說明自己居處的位置不适當。
【解說】 解,即解脫,“而”與爾通用,是你的意思,指九四。
九四是上震的初爻,震為足,九四就是拇,是大腳趾。
九四前遇重陰,陽遇陰則通,故曰“解而拇”。
但拇指能動不能行,所以九四還沒有上到五位(未當位也),陰以陽為朋,如果到達五位即中位以後,衆爻就會跟進,所有的陰爻都會處在與它相應或相孚的位置(朋至斯孚)。
九四當以發展前進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這是一種積極的态度。
【原文】 六五,君子維①有解,吉。
有孚②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注釋】 ①維:通“唯”,語助詞。
②孚:誠信,這裡作驗證講。
有孚于小人,就是從小人那裡得到驗證。
【譯文】 六五,君子被糾附的險難解除,吉祥。
以誠信之德感化小人。
《象傳》說:君子能夠解除險難,因為小人畏服退縮了。
【解說】 君子當指陽爻,也就是九四,“維”是惟,也有捆綁的意思。
九四隻有解除束縛上升到五位,陽剛當位而吉。
陰爻是小人,“小人退”。
指六五退居四位。
九四升到五位後上卦成坎,坎上下都是陰爻孚比。
故曰“有孚(取信)于小人”。
【原文】 上六,公①用射隼②于高墉③之上,[孔穎達《周易正義》:“隼者,貪殘之鳥,鹯鹞之屬。
墉,牆也。
”]獲之無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④也。
【注釋】 ①公:王公,貴族。
②隼:猛禽,鷹類。
③墉:高牆。
④悖:強暴。
【譯文】 上六,王公射殺高城上的惡隼,一舉射獲并捕獲之,沒有什麼不利。
《象傳》說:“王公射殺惡隼”,說明是在解除悖亂的險難。
【解說】 上六在上震終爻,震為諸侯,故可稱公。
上六已經度過重險(重坎),可以居高臨下,挽弓射落、解除那些兇險,“以解悖也”。
悖是叛亂,故“無不利”。
上六從更高的視野角度和更大氣魄一舉徹底解決問題,有“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這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