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卦第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蹇卦寓意要克服前途的艱難險阻。
【題解】 “蹇”是跛足的意思,引申為蹇驢或驽馬。
人若騎着跛足蹇驢,前行于溝渎蹇塞、崎岖坎坷的路上,其陷入困境的艱難之狀是可想而知的。
這也正是蹇卦與代表不利的剝卦連用,組成“蹇剝”一詞,并與蹇連、蹇滞、蹇澀等詞大緻同義,均用以表示不順利的由來。
從卦序看,萬物乖戾不和下去必定會有難處,所以緊跟着睽卦的是蹇卦。
其實,萬事不僅開頭難,中間有曲折,結束得好亦不易。
故此,順利與蹇難,險阻與暢達,永遠是一對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矛盾。
《易經》特意列出蹇卦,正是透過蹇卦艮下坎上的卦象的研究,得出對事物發展的艱難路途的一種清醒認識,它對于人們修養蹇德——不畏路途艱難,勇于向前之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原文】 蹇①,[朱熹《周易本義》:“蹇,難也。
足不能進,行之難也。
”]利西南,不利東北。
利見大人②,貞吉。
【注釋】 ①蹇:卦名。
卦義:跛足,行動困難等。
②大人:有權有勢之人。
【譯文】 蹇卦象征行走艱難,往西南走有利,往東北不利。
利于進見偉大的人物,堅守正道吉祥。
【解說】 蹇,音簡,原義為跛,引申為行走不便,前進困難。
這一卦,下卦艮是山、是止,上卦坎是水、是險,山高水深,前有險難,所以命名為“蹇”。
君子見險而止,反過來尋找自己的過失,才能取得進步,故“貞吉”。
【原文】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蹇者,有難而不進,能止而不犯,故就二體,有險有止,以釋蹇名。
坎在其外,是‘險在前也’。
”]見險而能止,知①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當位“貞②吉”,以正邦③也。
蹇之時用大矣哉![王弼注:“蹇難之時,非小人之所能用也。
”] 【注釋】 ①知:同“智”。
②貞:正。
③邦:國家。
【譯文】 《彖傳》說:蹇,意思是艱難,險難在前面。
遇到險難即能停止,這才是明智的啊!“行走艱難,往西南走有利”,因為往前走可得正确道路。
“往東北走不利”,因為這個方向将緻路困途窮。
“利于進見偉大的人物”,因為往前進發将獲成功。
居位适當“堅守正道吉祥”,說明可以擺脫蹇難擺脫困境救振邦國。
蹇卦所示依時勢變化而濟蹇的功用真偉大啊! 【解說】 蹇卦上坎下艮,東北方為艮方,艮是山為止,故往東北為山所止難行(見險而能止,不利東北,其道窮)。
“知矣哉”,知通“智”,是說停而反思十分明智!西南為坤方,坤是地為順,前往必順(蹇利西南)。
蹇卦上為坎,坎為險(險在前)。
上卦九五居中,故前往得中(往得中)。
五位位尊多功為大人,故前往必有功(往有功)。
九五以陽居陽當位,故“貞吉”。
九五是以立于(坎)險中而能正邦,不擇地而安。
蹇卦的時勢功用太重大了。
蹇卦圖 蹇卦從卦形上看,上卦坎為水,下卦艮為山,山在水下,就像淹沒在水中的大山或者礁石。
這對船的航行有影響,預示前進有困難。
【原文】 《象》曰:山上有水①,蹇。
君子以反身②修德。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君子謂觀。
乾坤為身,觀上反三,故‘反身’。
陽在三,進德修業,故‘以反身修德’。
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 【注釋】 ①山上有水:觀蹇卦,上坎為水,下艮為山,因而說“山上有水”。
②反身:反求于自己,回過頭來考慮對自己的要求。
【譯文】 《象傳》說:高山上有水,象征行走艱難。
君子應效法于此,遇有艱難時反省自身,修好品德。
【解說】 蹇卦上坎為水,下艮為山,山上有水就是蹇卦,稱為水山蹇。
君子從中得到啟示,坎險在外,艮實在内,君子見險而止進行反思,修養道德,以求堅定性情,腳踏實地,則何患之有? 【原文】 初六,往①蹇②來③譽。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注釋】 ①往:前進。
②蹇:困難。
③來:返回。
【譯文
【題解】 “蹇”是跛足的意思,引申為蹇驢或驽馬。
人若騎着跛足蹇驢,前行于溝渎蹇塞、崎岖坎坷的路上,其陷入困境的艱難之狀是可想而知的。
這也正是蹇卦與代表不利的剝卦連用,組成“蹇剝”一詞,并與蹇連、蹇滞、蹇澀等詞大緻同義,均用以表示不順利的由來。
從卦序看,萬物乖戾不和下去必定會有難處,所以緊跟着睽卦的是蹇卦。
其實,萬事不僅開頭難,中間有曲折,結束得好亦不易。
故此,順利與蹇難,險阻與暢達,永遠是一對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矛盾。
《易經》特意列出蹇卦,正是透過蹇卦艮下坎上的卦象的研究,得出對事物發展的艱難路途的一種清醒認識,它對于人們修養蹇德——不畏路途艱難,勇于向前之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原文】 蹇①,[朱熹《周易本義》:“蹇,難也。
足不能進,行之難也。
”]利西南,不利東北。
利見大人②,貞吉。
【注釋】 ①蹇:卦名。
卦義:跛足,行動困難等。
②大人:有權有勢之人。
【譯文】 蹇卦象征行走艱難,往西南走有利,往東北不利。
利于進見偉大的人物,堅守正道吉祥。
【解說】 蹇,音簡,原義為跛,引申為行走不便,前進困難。
這一卦,下卦艮是山、是止,上卦坎是水、是險,山高水深,前有險難,所以命名為“蹇”。
君子見險而止,反過來尋找自己的過失,才能取得進步,故“貞吉”。
【原文】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蹇者,有難而不進,能止而不犯,故就二體,有險有止,以釋蹇名。
坎在其外,是‘險在前也’。
”]見險而能止,知①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當位“貞②吉”,以正邦③也。
蹇之時用大矣哉![王弼注:“蹇難之時,非小人之所能用也。
”] 【注釋】 ①知:同“智”。
②貞:正。
③邦:國家。
【譯文】 《彖傳》說:蹇,意思是艱難,險難在前面。
遇到險難即能停止,這才是明智的啊!“行走艱難,往西南走有利”,因為往前走可得正确道路。
“往東北走不利”,因為這個方向将緻路困途窮。
“利于進見偉大的人物”,因為往前進發将獲成功。
居位适當“堅守正道吉祥”,說明可以擺脫蹇難擺脫困境救振邦國。
蹇卦所示依時勢變化而濟蹇的功用真偉大啊! 【解說】 蹇卦上坎下艮,東北方為艮方,艮是山為止,故往東北為山所止難行(見險而能止,不利東北,其道窮)。
“知矣哉”,知通“智”,是說停而反思十分明智!西南為坤方,坤是地為順,前往必順(蹇利西南)。
蹇卦上為坎,坎為險(險在前)。
上卦九五居中,故前往得中(往得中)。
五位位尊多功為大人,故前往必有功(往有功)。
九五以陽居陽當位,故“貞吉”。
九五是以立于(坎)險中而能正邦,不擇地而安。
蹇卦的時勢功用太重大了。
蹇卦圖 蹇卦從卦形上看,上卦坎為水,下卦艮為山,山在水下,就像淹沒在水中的大山或者礁石。
這對船的航行有影響,預示前進有困難。
【原文】 《象》曰:山上有水①,蹇。
君子以反身②修德。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君子謂觀。
乾坤為身,觀上反三,故‘反身’。
陽在三,進德修業,故‘以反身修德’。
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 【注釋】 ①山上有水:觀蹇卦,上坎為水,下艮為山,因而說“山上有水”。
②反身:反求于自己,回過頭來考慮對自己的要求。
【譯文】 《象傳》說:高山上有水,象征行走艱難。
君子應效法于此,遇有艱難時反省自身,修好品德。
【解說】 蹇卦上坎為水,下艮為山,山上有水就是蹇卦,稱為水山蹇。
君子從中得到啟示,坎險在外,艮實在内,君子見險而止進行反思,修養道德,以求堅定性情,腳踏實地,則何患之有? 【原文】 初六,往①蹇②來③譽。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注釋】 ①往:前進。
②蹇:困難。
③來:返回。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