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卦第三十八

關燈
求同存異 睽卦告訴我們要求同存異,共同進步。

     【題解】 火焰炎炎向上燒,水澤茫茫向下流。

    這在自然界并不罕見,是一種事物在矛盾和運動的發展中,所出現的背道而馳的睽違乖異現象,用易家的卦象思維來描繪,就是兌下離上,即澤下火上。

    由于睽與合反,陰陽不調,事理不順,故此卦辭認為,“違背不合的時候,隻宜做些小事,方可獲吉”。

     将《象傳》的“睽,君子以同而異”,理解為,修養求同存異的品德——睽德,是有哲學根據的。

    無論是在自然還是在社會,差異和相違的現象都是存在的。

    如動植物的類别、個體的強弱、活動的範圍與相生相克,社會領域的國家、民族、階級、階層、集團和黨派的利益不同等。

    有的人因其不同而過于強調其相異的一面,反對求同的可能,其實并不聰明,而且十分有害。

     要而言之,要想辦事成功,就要學會求同存異而不是黨同伐異,就需要修好睽德——善于處理和化解矛盾之德,善于團結一切人,包括反對過自己,且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抓住事物異中有同,可以歸類劃别的本質一面,以德報怨,以同而異,共求進步。

     【原文】 睽①,[《說文》:“睽,目不能相視也。

    ”]小事吉。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小事者,臣事也。

    ”] 【注釋】 ①睽:卦名。

    目不相視,乖異,背離、對立等。

     【譯文】 睽卦象征乖離,小事吉利。

     【解說】 睽卦離上兌下,卦名稱作火澤睽。

    睽卦與家人卦的卦形,各爻次序上下相反,相互是綜卦。

    家和萬事興,不和則一切乖離,所以家人卦後繼以睽卦。

    睽,原意是目不相視,引申有違背、乖異、背離的意思。

    上離為火,火性附麗于光明,柔順地向上行進,占據中位又與剛健相應合,因此小事吉祥。

     【原文】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①,二女同居②,其志不同行③。

    說而麗乎明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說,兌。

    麗,離也。

    ”]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⑤,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⑥而其事同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王肅曰:“高卑雖異,同育萬物。

    ”]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睽之時用⑦大矣哉! 【注釋】 ①火動而上,澤動而下:睽卦上離下兌,因而說“火動而上,澤動而下”。

     ②二女同居:離為中女,兌為少女。

    三至五互坎,二女同嫁一夫,因而說“二女同居”。

     ③其志不同行:離火燃上,澤水流下,因而說“其志不同行”。

     ④說而麗乎明:下兌“悅”,上離“麗明”,因而說“說而麗乎明”。

    說,同“悅”。

     ⑤得中而應乎剛:六五柔居上卦之中,九二剛居下卦之中,二五得中,相應為和,因而說“得中而應乎剛”。

     ⑥睽:乖離、對立、相反。

     ⑦時用:最佳時期的應用。

     【譯文】 《彖傳》說:乖離,就像火焰燃燒往上,水澤流動下浸,又像兩個女子同居一室,志向不同而行為各異。

    下卦和悅地附麗于上卦離的光明,陰爻柔順求進向上直行,得居中正地位而與陽剛者呼應,因此說“小事吉利”。

    天和地相乖離,但生育萬物的事理卻相同,男人和女人大不一樣,但交感求合的心志相通,天下萬物的形态各異,但禀受天地陰陽氣質的心志卻相類似。

    乖離之時有待施用的範圍是多麼廣大啊! 【解說】 睽卦上離火下兌澤,火性趨上卻居上,水性趨下卻居下,兩者相去愈去愈遠。

    離為中女,兌為少女,互坎(三四五爻)為心為志。

    就如“二女同居”,同為女性而心志不同,相互排斥一樣。

    “說而麗乎明”,說通“悅”,兌為悅,離為火為附麗為明,是說火的性質是善于附物而且光明喜悅,并且“柔進而上行”。

    六五居中而應九二之剛,即所謂“得中而應乎剛”,也因此小事吉祥。

    天地不同但生育萬物之事相同,男女因為不同所以能交感而心志相通,各種生成事因類同,萬物都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