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了這場災難。
【原文】 六三,盱①豫②悔,[朱熹《周易本義》:“盱,上視也。
”]遲有③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注釋】 ①盱:張目仰視。
這是以六三的爻象為說的。
六三是陰爻,居于陽位,位不正,上面的九四就是全卦六爻中唯一的陽爻,六三對于九四是處于仰視的地位,所以稱為“盱”。
這裡又用以喻指行為不正的小人對上司的奉承谄谀。
②豫:歡娛。
③有:通“又”。
【譯文】 六三,媚上求歡将有悔恨,而悔悟太遲更增悔恨。
《象傳》說:“媚上求歡将有悔恨”,這是說生活的位置沒有擺正。
【解說】 盱豫為小人得意的樣子,六三以柔居剛位,是為不當,三位是在上下交界、需要努力進取之處,而六三隻知附和九四作樂,得意忘形,遲遲沒有實際行動,這樣會有憂悔的。
六三與六二真是大相徑庭。
【原文】 九四,由①豫②,大有得。
勿疑,朋③盍④簪⑤。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注釋】 ①由:由來,指由自身而來。
②豫:歡娛。
③朋:朋友。
④盍:通“合”,會合。
⑤簪:古人固定發髻的頭飾,又稱為笄。
盍簪就是頭挨着頭,也就是聚會。
【譯文】 九四,安樂喜悅由自身而來,會大有所得。
誠信不疑,友朋才會來聚會相從。
《象傳》說:“安樂喜悅由自身而來,會大有所得”,說明志向正在施行。
【解說】 九四從複卦初九而來成豫,所以叫由豫,除六二外,衆陰爻争相附和于它,可謂大有得,可以大行其志,不管是各陰爻是出于什麼原因親附自己,都不見疑,都把它們團結到一起,就像簪子把頭發攏在一起一樣,盍同“合”。
九四心胸開闊,有号召力,能與朋友皆大歡喜。
【原文】 六五,貞疾①,恒②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③剛也。
“恒不死”,中④未亡也。
【注釋】 ①貞疾:蔔問有關疾病之事。
②恒:常,長久。
③乘:登上、駕淩。
④中:中正。
【譯文】 六五,占蔔有關疾病,将病很久卻長壽不死。
《象傳》說:六五“占蔔有關疾病”,是因為它淩駕于陽剛之上。
“長壽不死”,說明居中甯正就不會滅亡。
【解說】 六五在唯一剛爻九四之上,有乘剛之難,又在互坎裡,坎為險阻為疾,故“貞疾”,但在中正之位,又在震卦當中,震為複出、返生,所以能久久不亡。
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就可說明這個道理。
唐玄宗在位之時,曾勵精圖治,将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高度發展,百姓安居樂業,成就了盛極一時的“開元盛世”。
然而,唐玄宗晚年卻重用奸臣,自己則沉湎于酒色之中。
加上此時藩鎮割據日益嚴重,使得整個唐朝岌岌可危,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從而使唐朝迅速衰落。
六五在至尊之位身患重疾,而且是在豫卦裡,這就是樂極生悲。
【原文】 上六,冥①豫②,成③有渝④。
[徐子宏《周易全譯》:“渝,變,變故。
”]無咎⑤。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注釋】 ①冥:黑暗。
②豫:歡娛,享樂。
③成:實現。
④渝:變化,改變。
⑤咎:災禍。
【譯文】 上六,已至沉溺于安樂的惡習,能及時有所改變,不會有災禍。
《象傳》說:“沉溺于安樂”占據了上位,這種快樂沒法長久。
【解說】 冥意昏暗,“成有渝”意為終有變,成即終,渝即變。
上九已經到了窮極之處,依然醉生夢死,已經離死不遠了。
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列舉了古代明君賢臣的經曆:舜從田野之間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的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入朝廷為官,百裡奚從市井之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最後得出了重要結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謙卦多吉,豫卦多悔,可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原文】 六三,盱①豫②悔,[朱熹《周易本義》:“盱,上視也。
”]遲有③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注釋】 ①盱:張目仰視。
這是以六三的爻象為說的。
六三是陰爻,居于陽位,位不正,上面的九四就是全卦六爻中唯一的陽爻,六三對于九四是處于仰視的地位,所以稱為“盱”。
這裡又用以喻指行為不正的小人對上司的奉承谄谀。
②豫:歡娛。
③有:通“又”。
【譯文】 六三,媚上求歡将有悔恨,而悔悟太遲更增悔恨。
《象傳》說:“媚上求歡将有悔恨”,這是說生活的位置沒有擺正。
【解說】 盱豫為小人得意的樣子,六三以柔居剛位,是為不當,三位是在上下交界、需要努力進取之處,而六三隻知附和九四作樂,得意忘形,遲遲沒有實際行動,這樣會有憂悔的。
六三與六二真是大相徑庭。
【原文】 九四,由①豫②,大有得。
勿疑,朋③盍④簪⑤。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注釋】 ①由:由來,指由自身而來。
②豫:歡娛。
③朋:朋友。
④盍:通“合”,會合。
⑤簪:古人固定發髻的頭飾,又稱為笄。
盍簪就是頭挨着頭,也就是聚會。
【譯文】 九四,安樂喜悅由自身而來,會大有所得。
誠信不疑,友朋才會來聚會相從。
《象傳》說:“安樂喜悅由自身而來,會大有所得”,說明志向正在施行。
【解說】 九四從複卦初九而來成豫,所以叫由豫,除六二外,衆陰爻争相附和于它,可謂大有得,可以大行其志,不管是各陰爻是出于什麼原因親附自己,都不見疑,都把它們團結到一起,就像簪子把頭發攏在一起一樣,盍同“合”。
九四心胸開闊,有号召力,能與朋友皆大歡喜。
【原文】 六五,貞疾①,恒②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③剛也。
“恒不死”,中④未亡也。
【注釋】 ①貞疾:蔔問有關疾病之事。
②恒:常,長久。
③乘:登上、駕淩。
④中:中正。
【譯文】 六五,占蔔有關疾病,将病很久卻長壽不死。
《象傳》說:六五“占蔔有關疾病”,是因為它淩駕于陽剛之上。
“長壽不死”,說明居中甯正就不會滅亡。
【解說】 六五在唯一剛爻九四之上,有乘剛之難,又在互坎裡,坎為險阻為疾,故“貞疾”,但在中正之位,又在震卦當中,震為複出、返生,所以能久久不亡。
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就可說明這個道理。
唐玄宗在位之時,曾勵精圖治,将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高度發展,百姓安居樂業,成就了盛極一時的“開元盛世”。
然而,唐玄宗晚年卻重用奸臣,自己則沉湎于酒色之中。
加上此時藩鎮割據日益嚴重,使得整個唐朝岌岌可危,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從而使唐朝迅速衰落。
六五在至尊之位身患重疾,而且是在豫卦裡,這就是樂極生悲。
【原文】 上六,冥①豫②,成③有渝④。
[徐子宏《周易全譯》:“渝,變,變故。
”]無咎⑤。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注釋】 ①冥:黑暗。
②豫:歡娛,享樂。
③成:實現。
④渝:變化,改變。
⑤咎:災禍。
【譯文】 上六,已至沉溺于安樂的惡習,能及時有所改變,不會有災禍。
《象傳》說:“沉溺于安樂”占據了上位,這種快樂沒法長久。
【解說】 冥意昏暗,“成有渝”意為終有變,成即終,渝即變。
上九已經到了窮極之處,依然醉生夢死,已經離死不遠了。
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列舉了古代明君賢臣的經曆:舜從田野之間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的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入朝廷為官,百裡奚從市井之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最後得出了重要結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謙卦多吉,豫卦多悔,可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