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震動。
②樂:樂曲。
③崇:尊崇。
④殷:盛大。
⑤薦:享祭。
⑥配:配祀,一并祭祀。
⑦祖考:這裡泛指已逝的祖先。
考,死去的父輩。
【譯文】 《象傳》說:雷聲轟轟,大地震動,象征快樂。
古代聖王們效法這一精神,制作音樂來贊美尊崇功德,以隆重的典禮進獻天帝,同時祭祀祖先的神靈。
【解說】 豫卦上震為雷,下坤為地,震在坤上,稱為雷地豫。
雷、龍都以震為象。
雷出地則大地振奮。
先王指夏、商、周時期的王,王者功成作樂,震聲為樂,震義為起,故稱作樂。
殷,盛大。
薦如同進。
以宏大振奮的樂曲進獻給偉大的上天和先祖。
上帝者,天之别名。
祖考用如先祖,震為長兄可代父,複初之陽為祖。
這種祭祀、祭奠是為報本,出于人的本性,即是順性而動。
【原文】 初六,鳴①豫②,兇。
[王弼注:“處豫之初,而特得志于上。
樂過則淫,志窮則兇,豫何可鳴?”]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③兇也。
[朱熹《周易本義》:“志意窮極,不勝其豫,至于鳴也,必驕肆而緻兇矣。
”程頤《易傳》:“其志滿極,不勝其豫,至發于聲音,必至于兇也。
”] 【注釋】 ①鳴:叫,自鳴得意。
②豫:指享樂。
③窮:盡,終結。
【譯文】 初六,自鳴得意,有兇險。
《象傳》說:初六“自鳴得意”,是說得意忘形為胸無大志的表現,結果兇險。
【解說】 初六與九四正應、共鳴,但位在初爻就沉溺喜樂,為胸無大志(志窮兇也)。
夏朝至桀時,早已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
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
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
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後宮,日夜與愛妃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
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甚至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各種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
民衆的生活則十分困苦,他們每年的收成難以滿足溫飽需要,每遇天災則妻離子散。
夏朝臣民指着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意思是說,太陽(指代夏桀)啊,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同歸于盡。
同時,四方的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臨内外交困的危險局面。
後來被商湯讨伐,實在是大勢所趨。
【原文】 六二,介①于②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介,纖也。
”]不終日③,貞④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注釋】 ①介:堅。
②于:如。
③終日:一天結束的時候。
④貞:占蔔。
【譯文】 六二,像石頭一般堅定不移,持續一整天,占蔔可獲吉祥。
《象傳》說:“持續一整天,占蔔可獲吉祥”,是因為堅持行為中正,不走邪路的緣故。
【解說】 全卦當中獨有六二與九四沒有關系,不為喜樂所動,獨立堅守中正如磐石,介如耿介,引申為堅定,六二、六三、九四組成互艮,艮為山為石為終止,不終日就是不等時間,以靜觀動,默默耕耘。
六二以柔居柔,守中不變,貞吉。
六二有憂患意識,不為俗樂所擾,它心中有主見和先見,早已看到了前因後果。
“塞翁失馬”故事中的塞翁就是這樣一個有遠見的人。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走失,鄰居們紛紛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卻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丢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并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的駿馬。
于是,鄰居們又一齊來賀喜,并稱贊他在丢馬時有遠見。
然而,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他的兒子天天騎着這匹馬兜風,終于有一天,不慎墜馬,摔傷了一條腿。
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死在戰場上。
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
②樂:樂曲。
③崇:尊崇。
④殷:盛大。
⑤薦:享祭。
⑥配:配祀,一并祭祀。
⑦祖考:這裡泛指已逝的祖先。
考,死去的父輩。
【譯文】 《象傳》說:雷聲轟轟,大地震動,象征快樂。
古代聖王們效法這一精神,制作音樂來贊美尊崇功德,以隆重的典禮進獻天帝,同時祭祀祖先的神靈。
【解說】 豫卦上震為雷,下坤為地,震在坤上,稱為雷地豫。
雷、龍都以震為象。
雷出地則大地振奮。
先王指夏、商、周時期的王,王者功成作樂,震聲為樂,震義為起,故稱作樂。
殷,盛大。
薦如同進。
以宏大振奮的樂曲進獻給偉大的上天和先祖。
上帝者,天之别名。
祖考用如先祖,震為長兄可代父,複初之陽為祖。
這種祭祀、祭奠是為報本,出于人的本性,即是順性而動。
【原文】 初六,鳴①豫②,兇。
[王弼注:“處豫之初,而特得志于上。
樂過則淫,志窮則兇,豫何可鳴?”]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③兇也。
[朱熹《周易本義》:“志意窮極,不勝其豫,至于鳴也,必驕肆而緻兇矣。
”程頤《易傳》:“其志滿極,不勝其豫,至發于聲音,必至于兇也。
”] 【注釋】 ①鳴:叫,自鳴得意。
②豫:指享樂。
③窮:盡,終結。
【譯文】 初六,自鳴得意,有兇險。
《象傳》說:初六“自鳴得意”,是說得意忘形為胸無大志的表現,結果兇險。
【解說】 初六與九四正應、共鳴,但位在初爻就沉溺喜樂,為胸無大志(志窮兇也)。
夏朝至桀時,早已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
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
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
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後宮,日夜與愛妃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
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甚至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各種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
民衆的生活則十分困苦,他們每年的收成難以滿足溫飽需要,每遇天災則妻離子散。
夏朝臣民指着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意思是說,太陽(指代夏桀)啊,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同歸于盡。
同時,四方的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臨内外交困的危險局面。
後來被商湯讨伐,實在是大勢所趨。
【原文】 六二,介①于②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介,纖也。
”]不終日③,貞④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注釋】 ①介:堅。
②于:如。
③終日:一天結束的時候。
④貞:占蔔。
【譯文】 六二,像石頭一般堅定不移,持續一整天,占蔔可獲吉祥。
《象傳》說:“持續一整天,占蔔可獲吉祥”,是因為堅持行為中正,不走邪路的緣故。
【解說】 全卦當中獨有六二與九四沒有關系,不為喜樂所動,獨立堅守中正如磐石,介如耿介,引申為堅定,六二、六三、九四組成互艮,艮為山為石為終止,不終日就是不等時間,以靜觀動,默默耕耘。
六二以柔居柔,守中不變,貞吉。
六二有憂患意識,不為俗樂所擾,它心中有主見和先見,早已看到了前因後果。
“塞翁失馬”故事中的塞翁就是這樣一個有遠見的人。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走失,鄰居們紛紛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卻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丢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并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的駿馬。
于是,鄰居們又一齊來賀喜,并稱贊他在丢馬時有遠見。
然而,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他的兒子天天騎着這匹馬兜風,終于有一天,不慎墜馬,摔傷了一條腿。
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死在戰場上。
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