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第十六

關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豫卦意味着悅樂安适,隻有事先做好預備工作,才能悅樂安适。

     【題解】 “豫”在漢語中含義甚多,其最基本的用法,除了作連詞、名詞外,主要見于诳豫、猶豫、備豫和逸豫等詞,分别是哄價欺騙、遲疑不定、預先防備和悅樂安适的意思。

    乍看起來,這四個詞意思相差甚大,其實,卻有着内在的邏輯關系。

    那就是,奸商定價不實,蒙騙欺客,交易時難免猶豫不決,深恐受騙上當,但如果買者早已作了預備,洞察機心,防患未然,那就可以高枕無憂,安逸遊樂了。

     正是在古人這種早已總結出來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思想指導下,《易經》的卦辭認為,從豫卦坤(地)下震(雷)上,如蛟龍遊于地面,驚雷震于平野的卦象看,“歡娛不忘戒備,有利于為建功立業而出師征戰”。

    從卦辭主旨和《彖傳》及《象傳》的發揮看,豫德時代,是緊接謙德明主奠定了基業之後,天時到來,雷響地奮,人民樂于順從剛正之士,振奮精神,有所行動的時候,也是君子發揚豫德,祭天祭祖,為民族建功立業的時候。

    而且,比起屯德時期雷鳴于水下的沉悶,豫德時代雷鳴于地上的轟響,顯然會更為堅實而有力。

     【原文】 豫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鄭玄曰:“豫,喜逸說樂之貌也。

    ”]利建侯②行師③。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震為建侯,坤為行師;建侯所以興利,行師所以除害。

    利興害除,民所豫樂也。

    ”] 【注釋】 ①豫:卦名。

    卦義:怠。

    愉悅,享樂,安逸,歡樂,舒暢等。

     ②建侯:封建諸侯。

     ③行師:動用軍隊。

     【譯文】 豫卦象征快樂,利于建立諸侯,用兵征戰。

     【解說】 “有大能謙必豫”,意思是富有而且能謙和就必然愉悅,所以大有卦與謙卦之後就是豫卦。

    豫即愉悅。

    豫與謙為正覆卦,豫卦震在坤上,叫作雷出地,有龍奮飛豫躍之象。

    震為雷為行,為龍,為諸侯,坤為地為衆。

    師即衆,所以豫卦表現為“利建侯行師”。

     【原文】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①,豫。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②,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③,而四時不忒④。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忒,差疊也。

    ”]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豫之時義⑤大矣哉! 【注釋】 ①順以動:豫卦上震“動”,下坤“順”。

    坤表順從,震表行動,所以說是“順以動”。

     ②如之:如同什麼一樣。

     ③過:過失,差錯。

     ④忒:差錯。

     ⑤時義:掌握時間的意義。

    時,得其時。

     【譯文】 《彖傳》說:豫卦的象是陽剛有五個陰爻相應,從而能夠遂行志向,又能順應時機行動,因此愉快。

    豫卦能順應時機行動,就連天地的運行也如它一樣,何況是“建立諸侯,用兵征戰”呢?天地循時運轉,因此日月的周轉不會出錯,四季循環不會有偏差。

    聖人順應時機而行動,所以賞罰清明公正,百姓心悅誠服。

    豫卦得其時的意義多麼宏大啊! 【解說】 豫卦坤在下,是順;震在上,是動。

    是以順而動,天地的順動表現為日月運行,四時順序分毫不差。

    豫卦由消息卦複卦(初爻為陽,其餘為陰,表示一陽複生)的初九與六四換位而來,初九上升至四位構成上卦震的下爻,古人認為帝聖出于震。

    複初之一陽即為聖人,陽長上升為順動。

    九四構成互坎中間剛爻,古人認為坎水平,為法。

    施法之謂罰。

    刑罰兼于坤柔,剛柔得體,所以刑罰清。

    剛爻為清陽,九四剛爻乘坤,坤為衆順,故民服。

    動不順則亂而生兇,天地聖人皆以順動而成其事功。

    這就是豫之時義,偉大啊! 【原文】 《象》曰:雷出地奮①,豫。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雷,陽氣,亦謂龍也。

    ”引鄭玄曰:“奮,動也。

    雷動于地上,而萬物乃豫也。

    ”]先王以作樂②崇③德,殷④薦⑤之上帝,以配⑥祖考⑦。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鄭玄曰:“以者,取其喜佚動搖,猶人至樂,則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

    崇,充也。

    殷,盛也。

    薦,進也。

    ”] 【注釋】 ①雷出地奮:豫卦,上震為雷,下坤為地,因而說“雷出地奮”。

    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