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卦第十五

關燈
以謙為最終歸宿。

     【原文】 《象》曰:地中有山①,謙。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劉表曰:“地中有山,以高下下,故曰‘謙’。

    ”]君子以裒②多益寡,稱③物平施④。

    [《說文》:“稱,铨也。

    ”] 【注釋】 ①地中有山:謙卦,上坤為地,下艮為山,因而說“地中有山”。

     ②裒:減少。

     ③稱:權衡,比較。

     ④施:給予。

     【譯文】 《象傳》說:上坤下艮,高山低藏在地下,象征謙遜。

    君子效法此德,減損多餘的而增益不足,權衡事物,公平施予。

     【解說】 謙卦為艮下坤上,艮為山,坤為地,稱為地山謙。

    山本來在地上,現在卻降低到地中,有高山就有峽谷,君子應當效法地山峽谷的謙卑精神,君子應當以多補少,稱量物體,均勻分施。

     【原文】 初六,謙謙①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②也。

    [王弼注:“牧,養也。

    ”] 【注釋】 ①謙謙:謙遜再謙遜。

     ②牧:放牧,這裡作約束、管理講。

     【譯文】 初六,一再注意謙虛的君子,可以涉越大河巨流,吉祥。

     《象傳》說:“一再注意謙虛的君子”,這是說用謙卑的德行嚴于約束自己。

     【解說】 初六位在最下,謙之又謙,所以叫作謙謙君子。

    牧,原意為放牧,引申為管理,謙卑能夠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己,謙有亨通,可以渡過大川,六二、九三、六四爻所組成的互坎為水為川。

    謙卑的人走到哪裡都會順利。

     在《三國演義》中,謀士徐庶離開劉備之前,向他推薦了諸葛亮,劉備是愛才之人,就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到隆中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做事。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隻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着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遊去了。

    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齋戒三天,準備再去請諸葛亮。

    關、張二人早已不耐煩,但劉備曉之以理,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

    他們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如此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人們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作“三顧茅廬”。

     【原文】 六二,鳴①謙,貞②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③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言中正心與謙相得。

    ”] 【注釋】 ①鳴:名聲在外。

     ②貞:占蔔。

     ③中心得:即心得中。

    中,正也。

     【譯文】 六二,謙遜的名聲外揚,蔔問結果一定可獲吉祥。

     《象傳》說:“謙遜的名聲外揚,蔔問結果一定可獲吉祥”,這是說靠心中積聚起的謙遜正直的美德能夠赢得名聲。

     【解說】 謙的主爻是唯一剛爻九三,因為它能從剝卦上九下濟到九三,受到衆柔爻的青睐和擁護,六二本來與上九沒有關系,忽然剛爻來到九三,與六二比鄰,六二真是意外之喜,喜不自勝(中心得也),和九三唱和,贊美謙恭,就是“鳴謙”,也因此“貞吉”。

     【原文】 九三,勞①謙君子,有終②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注釋】 ①勞:功勞,勞績。

     ②終:結果。

     【譯文】 九三,有功績而謙遜,君子,保持謙虛的美德至終吉祥。

     《象傳》說:“有功績而謙遜的君子”,廣大百姓都敬服。

     【解說】 九三從剝卦上九下濟而來,是謙卦主爻,它在下卦艮裡,艮為山為終止,所以九三君子善終有吉。

    九三又處于互坎中間,坎為勞,勞有功勞與辛勞兩重意思,九三有功而下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