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容别人對自己的羞辱。
《象傳》說:“包容别人對自己的羞辱”,說明居位與為人已經不相稱了。
【解說】 中間四爻都可稱“包”,因為天地無所不包,所以否泰兩卦常取包象。
“包羞”即包容羞恥。
就是不知羞恥,六三所在是上下陰陽交界之處,如男女相處,應知禮義廉恥,而六三居陽位不當,倚仗與上九正應,不知羞恥,繼續往前,是典型的外剛内陰的小人。
《水浒傳》中的高衙内就是這種無恥的小人。
高衙内原是高俅在市井的一個跟班。
高俅發達後,他就不擇手段地來攀附高俅,不惜賴給高俅當兒子。
這就足以證明高衙内這個人是個百分百的無賴,為了達到自己的富貴而不擇手段。
他還為了霸占林沖的妻子而陷害林沖,這種人實在是無恥至極。
【原文】 九四,有命①無咎②,疇③離④祉⑤。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疇者,類也。
”]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注釋】 ①命:天命。
②咎:災禍。
③疇:類,同類。
④離:附着,聯結在一起。
⑤祉:福祉。
此轉喻祈求福祉的場所。
【譯文】 九四,奉行天命沒有禍害,讓相關同類一道得到福祉。
《象傳》說:“奉行天命沒有禍害”,說明可以施行志向不受阻礙。
【解說】 九四在六三、九四、九五爻組成的互巽裡,巽為風為命(例見訟卦九四爻辭),而且是受九五君命。
疇意為多數,是指多數柔爻為求福祉附麗(離通“麗”)于九四剛爻,乾為福。
九四在小人亨通的社會裡,保持剛直,并得到上層九五的支持,有尚方寶劍在手,可以推行志願。
【原文】 九五,休①否②,大人吉。
其③亡其亡,系④于苞桑⑤。
[孔穎達《周易正義》:“苞,本也。
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
”]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注釋】 ①休:休止,停止。
②否:閉塞不通。
③其:将。
④系:結,捆綁。
⑤苞桑:指的是叢生的桑樹。
桑,養蠶的桑樹。
【譯文】 九五,閉塞黑暗的局面停止,君主可以獲得吉祥。
時刻警惕仍然存在着危險,這樣才能像叢生的桑樹一樣堅固安全。
《象傳》說:君主可以獲得吉祥,具體指他居位正當。
【解說】 九五下臨互艮(六二、六三、九四爻組卦),艮為山為止為休,又在否,所以是“休否”,閉塞不通休止的意思。
九五為大人,它是剛爻核心,居安思危,念念不忘“其亡其亡”。
為高且中,并有清醒的危機感,反而如系在苞桑樹上一樣牢固。
系于取象于互巽(六三、九四、九五爻組卦)。
小人橫行,當然要居安思危,方能保持永固。
大禹就是居安思危的典範。
【原文】 上九,傾①否②,先否後喜。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傾為覆也。
否窮則傾矣。
傾猶否,故‘先否’也。
傾畢則通,故‘後喜’也。
”]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注釋】 ①傾:傾覆。
②否:閉塞不通。
【譯文】 上九,已緻閉塞黑暗的極點,必然傾覆,起先猶有閉塞,最終通泰歡喜。
《象傳》說:否閉達到極點時,必然招緻傾覆,怎麼會長久呢? 【解說】 上九已經無可往上,大廈将傾,但否極泰來,“後喜”。
否道社會總不能長久,社會瀕于崩潰,将小人一同埋葬。
《象傳》說:“包容别人對自己的羞辱”,說明居位與為人已經不相稱了。
【解說】 中間四爻都可稱“包”,因為天地無所不包,所以否泰兩卦常取包象。
“包羞”即包容羞恥。
就是不知羞恥,六三所在是上下陰陽交界之處,如男女相處,應知禮義廉恥,而六三居陽位不當,倚仗與上九正應,不知羞恥,繼續往前,是典型的外剛内陰的小人。
《水浒傳》中的高衙内就是這種無恥的小人。
高衙内原是高俅在市井的一個跟班。
高俅發達後,他就不擇手段地來攀附高俅,不惜賴給高俅當兒子。
這就足以證明高衙内這個人是個百分百的無賴,為了達到自己的富貴而不擇手段。
他還為了霸占林沖的妻子而陷害林沖,這種人實在是無恥至極。
【原文】 九四,有命①無咎②,疇③離④祉⑤。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疇者,類也。
”]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注釋】 ①命:天命。
②咎:災禍。
③疇:類,同類。
④離:附着,聯結在一起。
⑤祉:福祉。
此轉喻祈求福祉的場所。
【譯文】 九四,奉行天命沒有禍害,讓相關同類一道得到福祉。
《象傳》說:“奉行天命沒有禍害”,說明可以施行志向不受阻礙。
【解說】 九四在六三、九四、九五爻組成的互巽裡,巽為風為命(例見訟卦九四爻辭),而且是受九五君命。
疇意為多數,是指多數柔爻為求福祉附麗(離通“麗”)于九四剛爻,乾為福。
九四在小人亨通的社會裡,保持剛直,并得到上層九五的支持,有尚方寶劍在手,可以推行志願。
【原文】 九五,休①否②,大人吉。
其③亡其亡,系④于苞桑⑤。
[孔穎達《周易正義》:“苞,本也。
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
”]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注釋】 ①休:休止,停止。
②否:閉塞不通。
③其:将。
④系:結,捆綁。
⑤苞桑:指的是叢生的桑樹。
桑,養蠶的桑樹。
【譯文】 九五,閉塞黑暗的局面停止,君主可以獲得吉祥。
時刻警惕仍然存在着危險,這樣才能像叢生的桑樹一樣堅固安全。
《象傳》說:君主可以獲得吉祥,具體指他居位正當。
【解說】 九五下臨互艮(六二、六三、九四爻組卦),艮為山為止為休,又在否,所以是“休否”,閉塞不通休止的意思。
九五為大人,它是剛爻核心,居安思危,念念不忘“其亡其亡”。
為高且中,并有清醒的危機感,反而如系在苞桑樹上一樣牢固。
系于取象于互巽(六三、九四、九五爻組卦)。
小人橫行,當然要居安思危,方能保持永固。
大禹就是居安思危的典範。
【原文】 上九,傾①否②,先否後喜。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傾為覆也。
否窮則傾矣。
傾猶否,故‘先否’也。
傾畢則通,故‘後喜’也。
”]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注釋】 ①傾:傾覆。
②否:閉塞不通。
【譯文】 上九,已緻閉塞黑暗的極點,必然傾覆,起先猶有閉塞,最終通泰歡喜。
《象傳》說:否閉達到極點時,必然招緻傾覆,怎麼會長久呢? 【解說】 上九已經無可往上,大廈将傾,但否極泰來,“後喜”。
否道社會總不能長久,社會瀕于崩潰,将小人一同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