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暗不堪的社會利于小人成長。
【原文】 《象》曰:天地不交①,否。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宋衷曰:“天地不交,猶君臣不接。
天氣上升,而不下降;地氣沈下,又不上升。
二氣特隔,故雲‘否’也。
”]君子以儉②德辟③難,不可榮④以祿。
【注釋】 ①天地不交:乾天本在上,坤地本在下,否卦原樣不動,陰陽二氣不能交彙生物,因而說“天地不交”。
②儉:即為約束,收斂。
③辟:通“避”,避免,防止。
④榮:通作“營”,其義為誘惑。
【譯文】 《象傳》說:天地陰陽不相交合,象征着閉塞黑暗。
此時君子應有鑒于此,收斂自約以避免災難,不可以被榮華富貴誘惑。
【解說】 否卦上乾為天,下坤為地,稱為天地否。
否卦天地不交的狀況如坤卦的一段文言所說:“天地變化,草木蕃。
天地閉,賢人隐。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 紮緊口袋的“括囊”是君子儉斂德行,規避災難(儉德辟難)的形象說法,“括囊,無咎無譽”,就是“不可榮以祿”。
世道險惡,君子固窮,不肯同流合污。
【原文】 初六,拔茅茹①,以其彙②。
貞③吉,亨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注釋】 ①茅茹:根部聯結的茅草。
②彙:類,同類。
③貞:正。
④亨:通順。
【譯文】 初六,拔起茅草,根系牽連,是由于同類彙聚相互牽動。
堅守正道可獲吉祥,亨通順利。
《象傳》說:拔起茅草,堅守正道可獲吉祥,說明除去小人意在保存君主。
【解說】 泰卦與否卦是正覆卦,又是變卦,泰卦的初九與否卦的初六的爻辭極為相似。
而就是同一卦象,《易經》一般都會取象不同,如巽卦可能會在同一卦裡取象為風為木為草為直為牆為婦為股等等,但泰否不同的卦卻取同樣的象,罕見。
爻辭大義與泰卦初九一緻。
但有個顯著的不同,初六為陰爻,宜于心向君王,守正不變。
故“貞吉”。
而泰卦初九志向在外,宜于健進不止,故“征吉”。
【原文】 六二,包①承②,[李鼎祚《周易集解》荀爽曰:“二與四同功,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
”]小人吉。
大人否③,亨④。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注釋】 ①包:包容,接受。
②承:奉承。
③否:不。
④亨:順。
【譯文】 六二,接受奉承,對小人來說是吉祥的。
君主必須不予接受,方可獲得亨通順利。
《象傳》說:“君主不予接受奉承,可獲得亨通順利”,說明不要被小人的聲勢擾亂了意志。
【解說】 六二與九五正應,要包承九五權勢,包是容納,承是承載,這是陰柔的秉性,群小以六二為核心,成群結隊,小人得志亨通,九五大人蒙塵閉塞。
小人黑道中有骨幹分子,常常手眼通天,為害一方。
【原文】 六三,包羞①。
《象》曰:“包羞”,位不當②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荀爽曰:“卦性為否,其義否隔。
今以不正,與陽相承,為四所包,違義失正,而可羞者,以‘位不當’故也。
”] 【注釋】 ①羞:羞辱。
②位不當:這是以六三的爻位爻象為說的。
六三是以陰爻居于陽位,所以是“位不當”。
下面的九五則是以陽爻居于陽位,所以是“位正當”。
【譯文】 六三,包
【原文】 《象》曰:天地不交①,否。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宋衷曰:“天地不交,猶君臣不接。
天氣上升,而不下降;地氣沈下,又不上升。
二氣特隔,故雲‘否’也。
”]君子以儉②德辟③難,不可榮④以祿。
【注釋】 ①天地不交:乾天本在上,坤地本在下,否卦原樣不動,陰陽二氣不能交彙生物,因而說“天地不交”。
②儉:即為約束,收斂。
③辟:通“避”,避免,防止。
④榮:通作“營”,其義為誘惑。
【譯文】 《象傳》說:天地陰陽不相交合,象征着閉塞黑暗。
此時君子應有鑒于此,收斂自約以避免災難,不可以被榮華富貴誘惑。
【解說】 否卦上乾為天,下坤為地,稱為天地否。
否卦天地不交的狀況如坤卦的一段文言所說:“天地變化,草木蕃。
天地閉,賢人隐。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 紮緊口袋的“括囊”是君子儉斂德行,規避災難(儉德辟難)的形象說法,“括囊,無咎無譽”,就是“不可榮以祿”。
世道險惡,君子固窮,不肯同流合污。
【原文】 初六,拔茅茹①,以其彙②。
貞③吉,亨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注釋】 ①茅茹:根部聯結的茅草。
②彙:類,同類。
③貞:正。
④亨:通順。
【譯文】 初六,拔起茅草,根系牽連,是由于同類彙聚相互牽動。
堅守正道可獲吉祥,亨通順利。
《象傳》說:拔起茅草,堅守正道可獲吉祥,說明除去小人意在保存君主。
【解說】 泰卦與否卦是正覆卦,又是變卦,泰卦的初九與否卦的初六的爻辭極為相似。
而就是同一卦象,《易經》一般都會取象不同,如巽卦可能會在同一卦裡取象為風為木為草為直為牆為婦為股等等,但泰否不同的卦卻取同樣的象,罕見。
爻辭大義與泰卦初九一緻。
但有個顯著的不同,初六為陰爻,宜于心向君王,守正不變。
故“貞吉”。
而泰卦初九志向在外,宜于健進不止,故“征吉”。
【原文】 六二,包①承②,[李鼎祚《周易集解》荀爽曰:“二與四同功,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
”]小人吉。
大人否③,亨④。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注釋】 ①包:包容,接受。
②承:奉承。
③否:不。
④亨:順。
【譯文】 六二,接受奉承,對小人來說是吉祥的。
君主必須不予接受,方可獲得亨通順利。
《象傳》說:“君主不予接受奉承,可獲得亨通順利”,說明不要被小人的聲勢擾亂了意志。
【解說】 六二與九五正應,要包承九五權勢,包是容納,承是承載,這是陰柔的秉性,群小以六二為核心,成群結隊,小人得志亨通,九五大人蒙塵閉塞。
小人黑道中有骨幹分子,常常手眼通天,為害一方。
【原文】 六三,包羞①。
《象》曰:“包羞”,位不當②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荀爽曰:“卦性為否,其義否隔。
今以不正,與陽相承,為四所包,違義失正,而可羞者,以‘位不當’故也。
”] 【注釋】 ①羞:羞辱。
②位不當:這是以六三的爻位爻象為說的。
六三是以陰爻居于陽位,所以是“位不當”。
下面的九五則是以陽爻居于陽位,所以是“位正當”。
【譯文】 六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