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泰極否來,否極泰來
否卦說明事物不可能永遠和泰暢達。
【題解】 否卦接泰卦之後而來,其卦象為坤下乾上,恰與乾下坤上的泰卦相反,意義也互相對立。
所以如此排列二者的卦序,是因為易家認為:事物不可能永遠和泰暢達,所以接着“泰”的就是表示阻滞不通的否卦。
如果說,泰卦表示天地相交,萬物相通,世道昌盛;那麼否卦則表示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世道衰落。
泰極否來,否極泰來,是《易經》的重要哲學思想。
其意為事物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最終将必然發生向對立方向的質的變化,如靜變動,塞變通,壞變好,亂變治,戰變和,敵變友,野蠻變文明,滄海變桑田,深谷變高陵,等等。
否泰相傾,盈縮遞運,乾坤運轉,否終泰來的自然變化和社會進化,絕非易家的空話臆想,而是有地球自然史和人類社會曆史的發展事實作根據的。
從“否”的本義看,均有非議、貶斥、壞、惡、窮與不通諸義,内含的都是否定之義。
但從易家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的出發點看,其所否定的隻能是反面的東西。
因此可以推出,易家的否之德,即否德,絕不是對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對非德的否定。
這也就是說,易家的否德,正是否非立正之德。
【原文】 否①[陸德明《經典釋文》:“否,閉也,塞也。
”]之匪②人,[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否,不通也。
于不通之時,小人道長,故雲‘匪人’。
]”不利君子貞③。
大往小來④。
【注釋】 ①否:在此指閉塞不通。
②匪:通“非”。
③貞:占蔔。
④大往小來:這是以否卦的卦象為說的。
否卦是下坤上乾,與泰卦正好相反。
乾是外卦,往外,又是純陽之卦,表示大,可以說“大往”;坤是内卦,向内,又是純陰之卦,表示小,所以說“小來”。
【譯文】 否卦象征閉塞黑暗,閉塞黑暗的局面下小人甚多,不利君子蔔。
此時卦象是乾剛往外走,陰柔往裡來。
否卦圖 否卦與泰卦相反,闡明事物閉塞不通的道理。
否卦是泰的綜卦,下坤上乾,乾為天,坤為地,天在地上。
陽剛之氣上行,陰柔之氣下降,天地不交,這是違背常理,并且行不通的,所以本卦命名為“否”。
【解說】 否與泰相反,泰是通,否是閉塞。
而且這種閉塞是針對君子的,世道艱險,大人消退,小人當道。
【原文】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①也。
内②陰而外③陽,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注釋】 ①無邦:沒有國家。
②内:表示進入、增長。
③外:表示外出、減少。
【譯文】 《彖傳》說:“閉塞黑暗的世道小人甚多,不利君子占蔔。
此時卦象是乾剛向外走,陰柔往裡來。
”這說明了天地陰陽互不交合,萬物的生養沒能暢通,君臣上下不能互相溝通,天下離異難成邦國。
本卦卦象内陰柔而外陽剛,内柔順而外剛健,内為小人而外是君子。
這表明了小人之道漸長,君子之道漸消。
【解說】 天地不交是因為乾天上行又處在上方,地勢下行又處在下方,兩廂愈去愈遠。
猶如天不下雨,地無蒸騰。
萬物都壓抑不能生長。
否卦外乾内坤,猶如小人外剛強内陰暗,道貌岸然。
柔爻在下生長,剛爻在上消退,所以是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一個有序開放的社會有利于君子出世,而一個外表冠冕堂皇,内裡閉塞、陰
【題解】 否卦接泰卦之後而來,其卦象為坤下乾上,恰與乾下坤上的泰卦相反,意義也互相對立。
所以如此排列二者的卦序,是因為易家認為:事物不可能永遠和泰暢達,所以接着“泰”的就是表示阻滞不通的否卦。
如果說,泰卦表示天地相交,萬物相通,世道昌盛;那麼否卦則表示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世道衰落。
泰極否來,否極泰來,是《易經》的重要哲學思想。
其意為事物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最終将必然發生向對立方向的質的變化,如靜變動,塞變通,壞變好,亂變治,戰變和,敵變友,野蠻變文明,滄海變桑田,深谷變高陵,等等。
否泰相傾,盈縮遞運,乾坤運轉,否終泰來的自然變化和社會進化,絕非易家的空話臆想,而是有地球自然史和人類社會曆史的發展事實作根據的。
從“否”的本義看,均有非議、貶斥、壞、惡、窮與不通諸義,内含的都是否定之義。
但從易家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的出發點看,其所否定的隻能是反面的東西。
因此可以推出,易家的否之德,即否德,絕不是對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對非德的否定。
這也就是說,易家的否德,正是否非立正之德。
【原文】 否①[陸德明《經典釋文》:“否,閉也,塞也。
”]之匪②人,[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否,不通也。
于不通之時,小人道長,故雲‘匪人’。
]”不利君子貞③。
大往小來④。
【注釋】 ①否:在此指閉塞不通。
②匪:通“非”。
③貞:占蔔。
④大往小來:這是以否卦的卦象為說的。
否卦是下坤上乾,與泰卦正好相反。
乾是外卦,往外,又是純陽之卦,表示大,可以說“大往”;坤是内卦,向内,又是純陰之卦,表示小,所以說“小來”。
【譯文】 否卦象征閉塞黑暗,閉塞黑暗的局面下小人甚多,不利君子蔔。
此時卦象是乾剛往外走,陰柔往裡來。
否卦圖 否卦與泰卦相反,闡明事物閉塞不通的道理。
否卦是泰的綜卦,下坤上乾,乾為天,坤為地,天在地上。
陽剛之氣上行,陰柔之氣下降,天地不交,這是違背常理,并且行不通的,所以本卦命名為“否”。
【解說】 否與泰相反,泰是通,否是閉塞。
而且這種閉塞是針對君子的,世道艱險,大人消退,小人當道。
【原文】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①也。
内②陰而外③陽,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注釋】 ①無邦:沒有國家。
②内:表示進入、增長。
③外:表示外出、減少。
【譯文】 《彖傳》說:“閉塞黑暗的世道小人甚多,不利君子占蔔。
此時卦象是乾剛向外走,陰柔往裡來。
”這說明了天地陰陽互不交合,萬物的生養沒能暢通,君臣上下不能互相溝通,天下離異難成邦國。
本卦卦象内陰柔而外陽剛,内柔順而外剛健,内為小人而外是君子。
這表明了小人之道漸長,君子之道漸消。
【解說】 天地不交是因為乾天上行又處在上方,地勢下行又處在下方,兩廂愈去愈遠。
猶如天不下雨,地無蒸騰。
萬物都壓抑不能生長。
否卦外乾内坤,猶如小人外剛強内陰暗,道貌岸然。
柔爻在下生長,剛爻在上消退,所以是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一個有序開放的社會有利于君子出世,而一個外表冠冕堂皇,内裡閉塞、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