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卦第十一

關燈
福”。

    九三在乾坤交界處,所以說“天地際也”。

     就如騎自行車,平衡是一種動态的平衡,在動态中才能保持平衡和前進。

    改革要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系,其中發展是硬道理。

     【原文】 六四,翩翩①,[歐陽維誠《周易新解》:“翩翩,不踏實、往來輕浮的樣子。

    ”]不富以其鄰,不戒②以孚③。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

    “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注釋】 ①翩翩:輕快飛舞的樣子。

     ②戒:戒備。

     ③孚:信任。

     【譯文】 六四,輕浮者,不再殷實富有,而近鄰也受到影響不存戒心,心存誠信。

     《象傳》說:“輕浮者,不再殷實富有”,說明失去了實際的态度。

    “心存誠信,沒有戒心”,這是發自内心的意思。

     【解說】 六四進入上坤,坤為虛在上,所以說“翩翩”,剛爻為實,坤為三陰,所以說“皆失實也”。

    六四“失實不富”,與初九正應,與九三親比,與乾接觸相吸引,不存戒心而誠信相待(不戒以孚),是發自内心的(中心願也)。

     泰卦陰陽交往處理得非常好,相互溝通、理解、信賴,所以事情進展很順利。

     【原文】 六五,帝乙①歸②妹③,[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五者,帝位,震象稱乙,是為帝乙。

    六五以陰處尊位,帝者之姊妹。

    五在震後,明其為妹也。

    五應于二,當下嫁二。

    婦人謂嫁曰歸。

    故言‘帝乙歸妹’。

    ”]以祉④元⑤吉。

    [《說文》:“祉,福也。

    ”] 《象》曰:“以祉元吉”,中⑥以行⑦願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中以行願’者,釋‘以祉元吉’之義,正由中順,行其志願,故得福而元吉也。

    ”] 【注釋】 ①帝乙:殷代帝王名,即殷王纣的父親殷高宗。

     ②歸:嫁。

     ③妹:少女。

    據史載,帝乙曾經嫁少女給周文王。

     ④祉:福祉。

     ⑤元:大。

     ⑥中:正。

     ⑦行:實現。

     【譯文】 六五,帝乙嫁出少女,這給他帶來福祉和大吉。

     《象傳》說:“這給他帶來福祉和大吉”,是說他把握中庸原則來實現自己的願望。

     【解說】 帝乙是商朝的一個帝王,是商纣王和微子的父親。

    帝乙下嫁自己的妹妹給周王季,生周文王。

    《易經》的這一爻辭也是這段史事的一個有力佐證。

    六五與九二陰陽正應,心願相合。

    天子嫁妹是莫大的福祉(以祉元吉)。

    歸妹卦為上震下兌,震為長男,兌為少女為妹。

    有嫁娶之象。

    泰卦中有互震在上,互兌在下的歸妹卦象(見九二爻解說),六五居中能推行心願,可謂皆大歡喜。

     【原文】 上六,城複①于隍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隍,城下溝。

    無水稱隍,有水稱池。

    ”]勿用師③,自邑④告命。

    貞⑤吝⑥。

     《象》曰:“城複于隍”,其命亂也。

     【注釋】 ①複:通“覆”,傾倒。

     ②隍:城外的護城壕溝,有水稱為池,無水稱為隍。

     ③師:軍隊。

     ④邑:聚居之地,這裡指某諸侯的國邑。

     ⑤貞:占蔔。

     ⑥吝:困難。

     【譯文】 上六,城牆傾覆進城壕裡,命令是不可以動用武力,要在自己的邑中禱告天命。

    占蔔結果是知道有一定困難。

     《象傳》說:“城牆傾覆城壕裡”,說明國家的政令已陷入混亂。

     【解說】 坤陰消亡,首先是上六,上六在最上,物極必反,天地消長是自然規律。

    城牆要塌在護城河裡不是人力能及,不必興師動衆來抵抗。

    命令不從國都發出,而發自士大夫的邑地,其命亂也,乾天本親乎上,就要上複,坤本親乎下,就要下返,此大勢所趨。

     曆代亡國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死得最凄涼。

    當時,闖王李自成的大軍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讓太監敲響緊急狀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鐘。

    可平時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們,無一人出現,早就作鳥獸散了。

    隻有太監王承恩陪在旁邊。

    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祯帝用劍砍傷了長公主,然後吊在紫禁城煤山上的一棵槐樹上。

    明朝的滅亡,正是“城複于隍”,大勢所趨,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