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卦第七

關燈
選将以道,選将以德 将為師之魂。

    将者,智信仁勇嚴也。

     【題解】 “師”是軍隊的編制系列之一。

    周代五百人為一旅,五旅為一師,故師旅又成為軍隊的通稱。

    《易經》的師卦也早有此意。

    其卦辭意為,“出師征戰,要符合正義,任命德才兼備的統帥帶兵,方可以吉祥而無過錯。

    ” 在這裡,《易經》師卦用短短六字,概括了兩條具有普遍哲理意義的軍事原則,這就是一要師出有名,為正義而戰,二要精選良将,用人得當。

    用兵聖孫子的話來說,兩者均是衡量戰争全局的謀略中,最重要的五事之一,即所謂“道”與“将”。

     所謂道,就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以之生,而不畏危”;所謂将,就是“将者,智信仁勇嚴也”。

    也就是說,出師讨敵,一是要符合道義,興正義之師,如保家衛國,伐叛讨逆等,這樣才能上下同心,共存共亡,生死不懼,勇往直前,奪得勝利。

    二是要選用多謀能戰,守信誠實,仁善愛兵,勇敢果斷,嚴格治軍的将領。

    隻有這樣,才能在政治上和軍事指揮上立于不敗之地。

     【原文】 師,[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何晏曰:“師者,軍旅之名。

    ”]貞①,丈人②吉,[朱熹《周易本義》:“丈人,長者之稱。

    ”王船山《周易内傳》:“丈人,為壯猷之元老。

    ”]無咎。

     【注釋】 ①貞:蔔問。

     ②丈人:受尊敬的老年人。

     【譯文】 師卦象征軍隊占蔔的結果是,老成持重的長者統兵可以獲得吉祥,沒有危險。

     【解說】 師卦是闡述軍隊、戰争之事的一卦,比較憂苦。

    師這裡指軍隊之師。

    丈人,意即資曆、威望、能力、功績很高,能服衆的大人,《孫子兵法》首篇就強調統帥的重要性,要求兼備“智、信、仁、勇、嚴”。

    師卦開篇與《孫子兵法》開篇可謂所見略同。

     師卦圖 “師”,有“師旅”之義,《彖》辭為“衆”之義。

    無衆則無師旅。

    師卦坤上坎下,水在地下,坤為順,坎為險,坤為民,坎為兵,意為寓兵于民。

     【原文】 《彖》曰:師①,衆也。

    “貞”,正也。

    能以②衆正,可以王③矣。

    剛中而應④,行險而順⑤,以此毒⑥天下,[王弼注:“毒,猶役也。

    ”]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注釋】 ①師:軍隊。

     ②以:使。

     ③王:這裡作動詞,成為君王,統治天下。

     ④剛中而應:師卦隻有九二是陽爻,正好處在中位,所以說是“剛中”。

    六爻之中另一個處于中位的是六五,是陰爻,陰陽相應,故稱為“應”。

     ⑤行險而順:師卦的卦象是下坎上坤,坎表示危險,坤表示平順、柔順,所以說“行險而順”。

     ⑥毒:通“督”,治理,安定。

     【譯文】 《彖傳》說:師是部屬衆多的意思。

    “貞”是堅守正道的意思。

    能夠以正道率領衆多的部屬,便可以成為君王了。

    統帥剛直,雖遇險卻又能一帆風順,憑借這些來治理天下,百姓紛紛服從,當然會吉祥,又哪來災禍呢? 【解說】 彖辭也進一步講明統帥要求和緣由,統帥能夠保持中正,師卦為九二一個陽爻統帥五個陰爻,有号召力,能衆正,可以為王。

    九二剛爻位居下卦中位,所以說剛中而應,表明統帥剛強有力,有謀略能行險而順。

    師卦上卦為坤,坤為順,下卦為坎,坎為險,所以叫行險而順。

    戰争必然帶來苦難,而民依然願意跟從他。

    真是達到了孫子說的“令民與上同意,可以與之生,可以與之死”的境地。

    這樣的統帥無不戰無不勝,最後奪取勝利。

     【原文】 《象》曰:地中有水①,師。

    君子以容民畜②衆。

    [朱熹《周易本義》:“水不外于地,兵不外與民,故能養民,則可以得衆矣。

    ”]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