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卦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耐心等待
需卦意為等待。
【題解】 根據易家《序卦》的理解,“蒙”是蒙昧開蒙之思,是萬物的幼稚期。
萬物幼稚細嫩時不可不養育它,所以蒙卦接着是需卦。
“需”就是需養,主要探讨有關飲食方面的規律。
需就是需要者的飲食之道,人類的養育之道。
從卦象看,雲雨積于天上,等待降下,正是“需”即等待的本意和卦象。
舊時的官吏授職後,有按個人資曆依次補缺的制度,稱之為“需次”。
如張三調任某官,需次三年,意即張三為此職等待了三年。
引申開去,可以說,任何人在主客觀條件不成熟時,要想擔任某項工作,都會遇到需要耐心等待的時期,這就是需的階段,它是人生道路的必經階段。
如何度過這個階段,正是需卦所要探索的。
【原文】 需①,有孚②,[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引林義光曰:“孚即俘之古文,象爪持子。
”]光③亨④。
[王引之《經義述聞》:“光之為言猶大也。
”]貞⑤吉,利涉⑥大川。
【注釋】 ①需:卦名。
②孚:信用,誠實。
③光:大。
④亨:通。
⑤貞:正。
⑥涉:涉水。
【譯文】 需卦象征等待,心懷誠信則前途光明亨通。
隻要堅守正道,就可獲得吉祥,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
【解說】 蒙是幼稚成長時期,而需則是養育等待長成的時期。
養育需要營養,故需為飲食之道。
【原文】 《彖》曰:需,須①也,險在前也②。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亨”,“貞③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王弼注:“位乎天位,用其中正,以此待物,需道畢矣,故‘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注釋】 ①須:等待。
②險在前也:這是以需卦的卦象來說,坎就表示險。
③貞:正。
【譯文】 《彖傳》說:需是需要等待的意思。
因為前方有艱難險阻。
如要做到剛強健實而不陷入危險,那就自然不會遭緻路困途窮。
“等待,心懷誠信則前途光明亨通”,“隻要堅守正道,就可獲得吉祥”,說明九五位居至高無上的天位,又中正不偏。
所以“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前進必獲成功。
【解說】 需同“須”,等待之意。
等待濡養壯大、條件成熟時排除險阻。
需下卦為乾,表示剛健,上卦為坎,表示險阻。
但剛健不懼險阻,從義理上說不會被困,所以“利涉大川”。
上下卦的中位都為剛爻,既剛健又中正,往前必會建立功勳。
上下兩旁有異性爻親近叫作“有孚”,是有誠信之意。
上卦坎正是中爻被兩個柔爻親附,為有孚。
需卦九三、六四、九五爻組成互卦離,離象征着火和光明,所以說“光亨”。
光明亨通,表明需卦一往無前,戰勝險阻,終成大功。
【原文】 《象》曰:雲上于天①,需。
君子以飲食宴樂。
[王弼注:“童蒙已發,盛德光亨,飲食宴樂,其在茲乎。
”] 【注釋】 ①雲上于天:需卦的卦象是下乾上坎,乾表天,坎表水,水在天上則為雲,所以說“雲上于天”。
【譯文】 《象傳》說:雲氣上升集聚于天,象征着等待。
君子應于等待時機之時,安心飲食,舉宴作樂。
【解說】 需卦的象是上卦坎為水,下卦乾為天,稱為水天需。
取雲在天上,等待雨水滋潤之象,君子效法以為飲食宴樂之道,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屯為始生嬰兒時期,蒙為幼稚啟蒙時期,需為等待濡養成長少年時期。
【原文】 初九,需①于郊,[《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
”]利用恒②,[徐子宏《周易全譯》:“利用恒,猶言利于長久等待。
”]無咎③。
《象》曰:“需于郊”,不犯④難行也。
“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注釋】 ①需:等待,停留。
②恒:持久。
③咎:災禍。
④犯:冒犯。
【譯文】 初九,在郊外等待,有利于保持恒心,這樣就不會有過失災難。
《象傳》說:“在郊外等待”,指不冒險迎着艱難險阻前進。
“有利于保持恒心,這樣就不會有過失災難”,表明了如此則沒有偏離常道。
【解說】 初九距離上卦坎險還遠,所以說等待于郊外,不犯難冒進,無危害。
“利用恒”意思是保持平常、正常就好,不要盲動招惹是非,靜養在平靜的郊外。
孩子的撫育成長也要一個安靜适宜的環境,所以昔日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應當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
”于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起了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
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
”于是又搬家到學堂旁邊。
這樣,孟子就又做些揖讓食物的禮儀的遊戲,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長期安頓我的兒子。
”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
從此,孟子成為一個好學的人。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于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現代的人們不僅需要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追求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原文】 九二,需于沙,[
【題解】 根據易家《序卦》的理解,“蒙”是蒙昧開蒙之思,是萬物的幼稚期。
萬物幼稚細嫩時不可不養育它,所以蒙卦接着是需卦。
“需”就是需養,主要探讨有關飲食方面的規律。
需就是需要者的飲食之道,人類的養育之道。
從卦象看,雲雨積于天上,等待降下,正是“需”即等待的本意和卦象。
舊時的官吏授職後,有按個人資曆依次補缺的制度,稱之為“需次”。
如張三調任某官,需次三年,意即張三為此職等待了三年。
引申開去,可以說,任何人在主客觀條件不成熟時,要想擔任某項工作,都會遇到需要耐心等待的時期,這就是需的階段,它是人生道路的必經階段。
如何度過這個階段,正是需卦所要探索的。
【原文】 需①,有孚②,[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引林義光曰:“孚即俘之古文,象爪持子。
”]光③亨④。
[王引之《經義述聞》:“光之為言猶大也。
”]貞⑤吉,利涉⑥大川。
【注釋】 ①需:卦名。
②孚:信用,誠實。
③光:大。
④亨:通。
⑤貞:正。
⑥涉:涉水。
【譯文】 需卦象征等待,心懷誠信則前途光明亨通。
隻要堅守正道,就可獲得吉祥,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
【解說】 蒙是幼稚成長時期,而需則是養育等待長成的時期。
養育需要營養,故需為飲食之道。
【原文】 《彖》曰:需,須①也,險在前也②。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亨”,“貞③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王弼注:“位乎天位,用其中正,以此待物,需道畢矣,故‘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注釋】 ①須:等待。
②險在前也:這是以需卦的卦象來說,坎就表示險。
③貞:正。
【譯文】 《彖傳》說:需是需要等待的意思。
因為前方有艱難險阻。
如要做到剛強健實而不陷入危險,那就自然不會遭緻路困途窮。
“等待,心懷誠信則前途光明亨通”,“隻要堅守正道,就可獲得吉祥”,說明九五位居至高無上的天位,又中正不偏。
所以“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前進必獲成功。
【解說】 需同“須”,等待之意。
等待濡養壯大、條件成熟時排除險阻。
需下卦為乾,表示剛健,上卦為坎,表示險阻。
但剛健不懼險阻,從義理上說不會被困,所以“利涉大川”。
上下卦的中位都為剛爻,既剛健又中正,往前必會建立功勳。
上下兩旁有異性爻親近叫作“有孚”,是有誠信之意。
上卦坎正是中爻被兩個柔爻親附,為有孚。
需卦九三、六四、九五爻組成互卦離,離象征着火和光明,所以說“光亨”。
光明亨通,表明需卦一往無前,戰勝險阻,終成大功。
【原文】 《象》曰:雲上于天①,需。
君子以飲食宴樂。
[王弼注:“童蒙已發,盛德光亨,飲食宴樂,其在茲乎。
”] 【注釋】 ①雲上于天:需卦的卦象是下乾上坎,乾表天,坎表水,水在天上則為雲,所以說“雲上于天”。
【譯文】 《象傳》說:雲氣上升集聚于天,象征着等待。
君子應于等待時機之時,安心飲食,舉宴作樂。
【解說】 需卦的象是上卦坎為水,下卦乾為天,稱為水天需。
取雲在天上,等待雨水滋潤之象,君子效法以為飲食宴樂之道,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屯為始生嬰兒時期,蒙為幼稚啟蒙時期,需為等待濡養成長少年時期。
【原文】 初九,需①于郊,[《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
”]利用恒②,[徐子宏《周易全譯》:“利用恒,猶言利于長久等待。
”]無咎③。
《象》曰:“需于郊”,不犯④難行也。
“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注釋】 ①需:等待,停留。
②恒:持久。
③咎:災禍。
④犯:冒犯。
【譯文】 初九,在郊外等待,有利于保持恒心,這樣就不會有過失災難。
《象傳》說:“在郊外等待”,指不冒險迎着艱難險阻前進。
“有利于保持恒心,這樣就不會有過失災難”,表明了如此則沒有偏離常道。
【解說】 初九距離上卦坎險還遠,所以說等待于郊外,不犯難冒進,無危害。
“利用恒”意思是保持平常、正常就好,不要盲動招惹是非,靜養在平靜的郊外。
孩子的撫育成長也要一個安靜适宜的環境,所以昔日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應當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
”于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起了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
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
”于是又搬家到學堂旁邊。
這樣,孟子就又做些揖讓食物的禮儀的遊戲,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長期安頓我的兒子。
”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
從此,孟子成為一個好學的人。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于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現代的人們不僅需要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追求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原文】 九二,需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