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卦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象傳》說:“于附近的山中逐鹿而沒有掌管山澤的虞人引導”,是貪戀追逐禽獸。
君子放棄追逐,繼續前追會有憂憾,說明窮追不舍必緻困頓。
【解說】 “即鹿”就是接近鹿,“無虞”就是沒有向導,虞人是代管理山林的官,在貴族打獵時做向導。
六三爻處于中間三個陰爻的中爻,中間的爻組成的卦稱互卦,六三就在這三個陰爻組成的坤卦中間,坤代表田地,象征田獵到林中迷路,君子不如舍棄獵物,一味往前會不吉利。
不吉利的占辭,往往用“悔(如同錯)”、“吝”(如同過)、“咎(如同害)”、“兇(如同災)”等字詞表示,上面三個占辭兇險程度呈遞增關系。
【原文】 六四,乘馬班如①,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六四應初,故‘乘馬’也。
慮二妨巳路,故初時班如旋也。
二既不從于初,故四求之為婚,必得媾合,所以‘往吉,無不利’。
”] 《象》曰:求而往,明②也。
【注釋】 ①班如:回旋不前。
②明:明智,正确。
【譯文】 六四,乘騎紛紛牽扯難行,若為求得婚媾,堅決前往可得吉慶,無不利也。
《象傳》說:如有所求,便前往行動,這才是明智的舉動。
【解說】 六四爻辭近似六二爻辭,所不同的是,六四陰爻正應在初九爻,而六二爻是正應在九五爻。
六四與九五雖然陰陽相應,但不是正應,所以棄而去求初九婚配,因為正應,所以無不利,也是明智之舉。
結婚也是人生的成家立業的一個新的階段,屯卦各爻都适合創建,而不适合進一步發展,否則會“即鹿無虞”或“十年乃字”。
【原文】 九五,屯①其膏②。
[《說文》:“膏,肥也。
”]小貞③吉。
大貞兇。
[王弼注:“處屯難之時,居尊位之上,不能恢弘博施,無物不與,拯濟微滞,亨于群小,而系應在二,屯難其膏,非能光其施者也。
”] 《象》曰:“屯其膏”,施④未光⑤也。
【注釋】 ①屯:聚積。
②膏:肥肉、油脂。
③貞:蔔問。
④施:施展。
⑤光:光大,廣大。
【譯文】 九五,克服初創的艱難即将廣施膏澤。
問小事者,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問大事者,守持正固以防兇險。
《象傳》說:“克服初創的艱難即将廣施膏澤”,是指雖施德澤,但未發揚光大。
【解說】 屯有屯聚之意,膏原意指油脂,語裡常用來表示福祉、恩澤。
這裡取象于坎為雲,雲聚而不下雨,象征恩澤沒有廣布(施未光也)。
這句爻辭告訴我們平時施些小恩小惠,去做小事,還會比較吉利,但要去做大事,反會招來禍患。
做大事要靠大義。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抗日戰争時期,中共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衆,在後方與日寇進行鬥争。
這樣一方面增強了中共的實力,擴大了群衆基礎,為日後的發展做了準備;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過早與力量強大的日軍正面作戰,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
而此前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王明所犯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就是因為沒有估計到自己實力不足,卻急于冒進做“大事”,其結果必兇無疑。
【原文】 上六,乘馬班如,泣①血漣如②。
[朱熹《周易本義》:“陰柔無應,出屯之終。
進無所之,憂懼而已。
”]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注釋】 ①泣:哭而無聲。
②漣如:流不斷的樣子。
【譯文】 上六,乘騎紛紛,牽扯難行,而且有泣血傷心淚漣漣的哀痛。
《象傳》說:“泣血傷心淚漣漣的哀痛”,又怎麼可能長久呢? 【解說】 上六本是末路,又加上上六乘剛于九五,更不利,而且上六與對應的六三不應,陰陰不生。
真是呼天叫地都不應,血淚交加,怎麼能長久呢?這一爻是非常兇險的。
屯卦适合開創,上六卻走到了盡頭,是咎由自取。
民國初創時期,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篡權複辟,先是做了大總統,而後得寸進尺,坐上了皇帝寶座,他逆潮流而動的行徑,終于招緻舉國反對和讨伐,最後隻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吐血而亡了。
他的失敗具有曆史必然性。
清末民初,封建王朝已經走到盡頭,隻有建立新的制度才能繼續發展,袁世凱複辟,繼續建立封建王朝,根本沒有發展前途,就隻能在“泣血漣如”中走向滅亡。
君子放棄追逐,繼續前追會有憂憾,說明窮追不舍必緻困頓。
【解說】 “即鹿”就是接近鹿,“無虞”就是沒有向導,虞人是代管理山林的官,在貴族打獵時做向導。
六三爻處于中間三個陰爻的中爻,中間的爻組成的卦稱互卦,六三就在這三個陰爻組成的坤卦中間,坤代表田地,象征田獵到林中迷路,君子不如舍棄獵物,一味往前會不吉利。
不吉利的占辭,往往用“悔(如同錯)”、“吝”(如同過)、“咎(如同害)”、“兇(如同災)”等字詞表示,上面三個占辭兇險程度呈遞增關系。
【原文】 六四,乘馬班如①,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六四應初,故‘乘馬’也。
慮二妨巳路,故初時班如旋也。
二既不從于初,故四求之為婚,必得媾合,所以‘往吉,無不利’。
”] 《象》曰:求而往,明②也。
【注釋】 ①班如:回旋不前。
②明:明智,正确。
【譯文】 六四,乘騎紛紛牽扯難行,若為求得婚媾,堅決前往可得吉慶,無不利也。
《象傳》說:如有所求,便前往行動,這才是明智的舉動。
【解說】 六四爻辭近似六二爻辭,所不同的是,六四陰爻正應在初九爻,而六二爻是正應在九五爻。
六四與九五雖然陰陽相應,但不是正應,所以棄而去求初九婚配,因為正應,所以無不利,也是明智之舉。
結婚也是人生的成家立業的一個新的階段,屯卦各爻都适合創建,而不适合進一步發展,否則會“即鹿無虞”或“十年乃字”。
【原文】 九五,屯①其膏②。
[《說文》:“膏,肥也。
”]小貞③吉。
大貞兇。
[王弼注:“處屯難之時,居尊位之上,不能恢弘博施,無物不與,拯濟微滞,亨于群小,而系應在二,屯難其膏,非能光其施者也。
”] 《象》曰:“屯其膏”,施④未光⑤也。
【注釋】 ①屯:聚積。
②膏:肥肉、油脂。
③貞:蔔問。
④施:施展。
⑤光:光大,廣大。
【譯文】 九五,克服初創的艱難即将廣施膏澤。
問小事者,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問大事者,守持正固以防兇險。
《象傳》說:“克服初創的艱難即将廣施膏澤”,是指雖施德澤,但未發揚光大。
【解說】 屯有屯聚之意,膏原意指油脂,語裡常用來表示福祉、恩澤。
這裡取象于坎為雲,雲聚而不下雨,象征恩澤沒有廣布(施未光也)。
這句爻辭告訴我們平時施些小恩小惠,去做小事,還會比較吉利,但要去做大事,反會招來禍患。
做大事要靠大義。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抗日戰争時期,中共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衆,在後方與日寇進行鬥争。
這樣一方面增強了中共的實力,擴大了群衆基礎,為日後的發展做了準備;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過早與力量強大的日軍正面作戰,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
而此前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王明所犯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就是因為沒有估計到自己實力不足,卻急于冒進做“大事”,其結果必兇無疑。
【原文】 上六,乘馬班如,泣①血漣如②。
[朱熹《周易本義》:“陰柔無應,出屯之終。
進無所之,憂懼而已。
”]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注釋】 ①泣:哭而無聲。
②漣如:流不斷的樣子。
【譯文】 上六,乘騎紛紛,牽扯難行,而且有泣血傷心淚漣漣的哀痛。
《象傳》說:“泣血傷心淚漣漣的哀痛”,又怎麼可能長久呢? 【解說】 上六本是末路,又加上上六乘剛于九五,更不利,而且上六與對應的六三不應,陰陰不生。
真是呼天叫地都不應,血淚交加,怎麼能長久呢?這一爻是非常兇險的。
屯卦适合開創,上六卻走到了盡頭,是咎由自取。
民國初創時期,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篡權複辟,先是做了大總統,而後得寸進尺,坐上了皇帝寶座,他逆潮流而動的行徑,終于招緻舉國反對和讨伐,最後隻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吐血而亡了。
他的失敗具有曆史必然性。
清末民初,封建王朝已經走到盡頭,隻有建立新的制度才能繼續發展,袁世凱複辟,繼續建立封建王朝,根本沒有發展前途,就隻能在“泣血漣如”中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