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
關燈
小
中
大
國遇天洪災,大水滔天,萬姓流漂。
仁安于洪波之上泛舟誦戒,書黑帝真文以投水中,水為開道百頃之地,鳥獸盧鹿、虎豹師子皆往依親,悉得無他。
是時國王百口登樓而漂沒,歎不能得度。
仁安見王垂沒,乃浮舟而往,以所佩真文授與國王。
王敬而奉之,水劫即退,翕然得過。
王既得免,真文于是即飛去入雲中,莫知所在。
仁安失去真文,退仙一階,運應滅度,托命告終,死于北戎之阿,暴露靈屍三十餘年,形體不灰,光色鮮明,無異生時,在于北戎長林之下。
時國王遊獵,放火燒山,四面火匝,去其靈屍之間百步之内,火不得然,1鹿虎豹莫不依親。
王怪而往,見靈屍之上有三色之光,雲霧郁冥,鳥獸匝繞。
王乃伐薪圍屍,放火焚燒。
于時屍放火中,郁起成人,坐青煙之上,指拈虛無,五色煥爛。
左右侍者、仙童玉女三百餘人,肅然而至。
凡是禽獸依親之者,并在火中,皆得過度。
仁安以赤明二年歲在丙午,于迦摩坦婁于翳天中洞寥之嶽,改姓洞浮,諱日極炎,受錫南單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帝号丹靈老君也〕。
〔道言:中天玉寶元靈元老君者,本姓琨,字信然。
蓋洞元之胤,中和之胄,生于善忍世界青元天中流生之丘。
受生一劫,默然不語,混沌無心,食氣為糧。
天地未光,無常童子于無色之國,授信然《靈寶赤書赤帝真文》一篇,于是而言。
是時惟修一身,初不開張,廣度天人,善功未充,運應更滅。
于青元天中,命終流生之州,靈體絶丘之下,經一百餘年,死而不灰,常有黃氣覆蓋其上。
至水劫流行,天下溟然,靈骸四面湧土連天,遏雲水道。
信然應化,郁然而起,更生成人,改姓通班,諱曰元氏。
水過之後,天地開光,三象玄曜,七元高明。
元始天尊以開光二年歲在己醜,于高桃曆沖龍羅天反魂林中,錫元氏玉寶元靈元老君号〕。
〔道言: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者,本乃靈鳳之子也。
靈鳳以呵羅天中降生于衛羅天堂世界,衛羅國王取而蓄之。
王有6長女,字曰配瑛7,意甚憐8愛,常與共戲。
于是靈鳳常以兩翼扇女面,後十二年中,女忽有胎,經涉三月。
王意怪之,因斬鳳頭,埋着長林丘中。
女後生女,堕地能言,曰:我是鳳子,位應天妃。
王即名曰皇妃。
生得三日,有群鳳來賀,玄哺玉霜、洪泉曲水、八煉芝英。
年八歲,執心肅操,超拔俗倫。
常朝則谒日,暮則揖月,于重宮之内,王設廚膳,物不味口。
天作大雪一年不解,雪深十丈,鳥獸餓死。
王女思憶靈鳳,往之遊好,駕而臨之長林丘中,歌曰:杳杳靈鳳,綿綿長歸,悠悠我思,永與願違,萬劫無期,何時來飛。
于是王所殺鳳郁然而生,抱女俱飛,徑入雲中。
王女今于景霄之上,受書為南極上元君,常乘九色之鳳。
此女前生萬劫已奉靈寶,緻靈鳳降形,得封南極元君之号。
皇妃功德遐徹,天真感降,以上元之年歲在庚申七月七日中時,元始天尊會于衛羅玉國鳳麟之丘,坐蹇華之下,衆真侍坐。
是時皇妃所住室内,忽有日象,如鏡之圓,空懸眼前。
皇妃映見天真大神,普在鏡中長林之下,一室光明。
于是自登通陽之台,遙望西方,見鳳生丘上,紫雲郁勃,神光玮煥,非可得名。
去皇妃所住五百步許,逼以女根處在宮内,無由得往。
須臾,忽有神鳳來翔,集于台上。
皇妃白鳳言曰:西方有道,心願無緣,不審神鳳可得暫駕見緻與不?于是鳳即敷鵰,使坐鵰上,舉之徑至道前。
元始天尊指以金台王母,即汝師也,便可施禮。
皇妃叩頭上啟:惟願衆尊特垂哀矜,則枯骸更生。
言畢,金母封以西靈玉妃之号,即命九光靈童披霜羅之蘊,出《靈寶赤書白帝真文》一篇,以授皇妃。
受号三百年中,仍值青劫改運,皇妃方複寄胎于李氏之胞三年,于西那玉國金壟幽谷李樹之下而生,化身男子,改姓上金,諱日昌。
至開光元年歲在上甲,元始天尊錫為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号〕。
〔道言:北方洞陰朔單郁絶五靈玄老君者,本姓浩,字敷明。
蓋玄皇之胤,太清之胄,生于元福棄賢世界始青天中。
年至十二,性好幽寂,心翫山水,遠于家中,或去十日,時複一還。
時天下災荒,人民餓殍,一國殆盡。
敷明于地境山下遇一頃巨勝,身自采取,饷惠窮乏,日得數過,救度垂死數千餘口。
随取随生,三年不訖,他人往覓,莫知其處。
是時辛苦,形體憔悴,不暇營身,救于百姓,遂緻疲頓,死于山下。
九天書其功德,金格記其玉名,度其魂神于朱陵之宮。
後帝遣金翅大鳥,常敷兩翼以覆其屍,七百年中屍形不灰。
至水劫改運,洪災滔天,水泛其屍,漂于無崖之淵。
水過之後,敷明屍落貝胄耶渠初默天郁單之國北壟玄丘。
四十年中,又經山火盛行,焚燒屍形,于火中受煉而起,化成真人,五色之雲覆蓋其上。
火尚猛盛,敷明嗽唾成洪雨大水,以滅火勢。
敷明雖已得道,鹹轲備經,水火艱辛,亦為理盡。
至開明元年,于北壟玄丘改姓黑節,諱靈會。
元始天王錫靈會洞陰朔單郁絶五靈玄老君号〕9。
〔道言:昔襌黎世界隊王有女,字経音,生乃不言。
年至十四,王怪之焉,
仁安于洪波之上泛舟誦戒,書黑帝真文以投水中,水為開道百頃之地,鳥獸盧鹿、虎豹師子皆往依親,悉得無他。
是時國王百口登樓而漂沒,歎不能得度。
仁安見王垂沒,乃浮舟而往,以所佩真文授與國王。
王敬而奉之,水劫即退,翕然得過。
王既得免,真文于是即飛去入雲中,莫知所在。
仁安失去真文,退仙一階,運應滅度,托命告終,死于北戎之阿,暴露靈屍三十餘年,形體不灰,光色鮮明,無異生時,在于北戎長林之下。
時國王遊獵,放火燒山,四面火匝,去其靈屍之間百步之内,火不得然,1鹿虎豹莫不依親。
王怪而往,見靈屍之上有三色之光,雲霧郁冥,鳥獸匝繞。
王乃伐薪圍屍,放火焚燒。
于時屍放火中,郁起成人,坐青煙之上,指拈虛無,五色煥爛。
左右侍者、仙童玉女三百餘人,肅然而至。
凡是禽獸依親之者,并在火中,皆得過度。
仁安以赤明二年歲在丙午,于迦摩坦婁于翳天中洞寥之嶽,改姓洞浮,諱日極炎,受錫南單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帝号丹靈老君也〕。
〔道言:中天玉寶元靈元老君者,本姓琨,字信然。
蓋洞元之胤,中和之胄,生于善忍世界青元天中流生之丘。
受生一劫,默然不語,混沌無心,食氣為糧。
天地未光,無常童子于無色之國,授信然《靈寶赤書赤帝真文》一篇,于是而言。
是時惟修一身,初不開張,廣度天人,善功未充,運應更滅。
于青元天中,命終流生之州,靈體絶丘之下,經一百餘年,死而不灰,常有黃氣覆蓋其上。
至水劫流行,天下溟然,靈骸四面湧土連天,遏雲水道。
信然應化,郁然而起,更生成人,改姓通班,諱曰元氏。
水過之後,天地開光,三象玄曜,七元高明。
元始天尊以開光二年歲在己醜,于高桃曆沖龍羅天反魂林中,錫元氏玉寶元靈元老君号〕。
〔道言: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者,本乃靈鳳之子也。
靈鳳以呵羅天中降生于衛羅天堂世界,衛羅國王取而蓄之。
王有6長女,字曰配瑛7,意甚憐8愛,常與共戲。
于是靈鳳常以兩翼扇女面,後十二年中,女忽有胎,經涉三月。
王意怪之,因斬鳳頭,埋着長林丘中。
女後生女,堕地能言,曰:我是鳳子,位應天妃。
王即名曰皇妃。
生得三日,有群鳳來賀,玄哺玉霜、洪泉曲水、八煉芝英。
年八歲,執心肅操,超拔俗倫。
常朝則谒日,暮則揖月,于重宮之内,王設廚膳,物不味口。
天作大雪一年不解,雪深十丈,鳥獸餓死。
王女思憶靈鳳,往之遊好,駕而臨之長林丘中,歌曰:杳杳靈鳳,綿綿長歸,悠悠我思,永與願違,萬劫無期,何時來飛。
于是王所殺鳳郁然而生,抱女俱飛,徑入雲中。
王女今于景霄之上,受書為南極上元君,常乘九色之鳳。
此女前生萬劫已奉靈寶,緻靈鳳降形,得封南極元君之号。
皇妃功德遐徹,天真感降,以上元之年歲在庚申七月七日中時,元始天尊會于衛羅玉國鳳麟之丘,坐蹇華之下,衆真侍坐。
是時皇妃所住室内,忽有日象,如鏡之圓,空懸眼前。
皇妃映見天真大神,普在鏡中長林之下,一室光明。
于是自登通陽之台,遙望西方,見鳳生丘上,紫雲郁勃,神光玮煥,非可得名。
去皇妃所住五百步許,逼以女根處在宮内,無由得往。
須臾,忽有神鳳來翔,集于台上。
皇妃白鳳言曰:西方有道,心願無緣,不審神鳳可得暫駕見緻與不?于是鳳即敷鵰,使坐鵰上,舉之徑至道前。
元始天尊指以金台王母,即汝師也,便可施禮。
皇妃叩頭上啟:惟願衆尊特垂哀矜,則枯骸更生。
言畢,金母封以西靈玉妃之号,即命九光靈童披霜羅之蘊,出《靈寶赤書白帝真文》一篇,以授皇妃。
受号三百年中,仍值青劫改運,皇妃方複寄胎于李氏之胞三年,于西那玉國金壟幽谷李樹之下而生,化身男子,改姓上金,諱日昌。
至開光元年歲在上甲,元始天尊錫為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号〕。
〔道言:北方洞陰朔單郁絶五靈玄老君者,本姓浩,字敷明。
蓋玄皇之胤,太清之胄,生于元福棄賢世界始青天中。
年至十二,性好幽寂,心翫山水,遠于家中,或去十日,時複一還。
時天下災荒,人民餓殍,一國殆盡。
敷明于地境山下遇一頃巨勝,身自采取,饷惠窮乏,日得數過,救度垂死數千餘口。
随取随生,三年不訖,他人往覓,莫知其處。
是時辛苦,形體憔悴,不暇營身,救于百姓,遂緻疲頓,死于山下。
九天書其功德,金格記其玉名,度其魂神于朱陵之宮。
後帝遣金翅大鳥,常敷兩翼以覆其屍,七百年中屍形不灰。
至水劫改運,洪災滔天,水泛其屍,漂于無崖之淵。
水過之後,敷明屍落貝胄耶渠初默天郁單之國北壟玄丘。
四十年中,又經山火盛行,焚燒屍形,于火中受煉而起,化成真人,五色之雲覆蓋其上。
火尚猛盛,敷明嗽唾成洪雨大水,以滅火勢。
敷明雖已得道,鹹轲備經,水火艱辛,亦為理盡。
至開明元年,于北壟玄丘改姓黑節,諱靈會。
元始天王錫靈會洞陰朔單郁絶五靈玄老君号〕9。
〔道言:昔襌黎世界隊王有女,字経音,生乃不言。
年至十四,王怪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