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

關燈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

    簡稱《洞玄本行經》撰人不詳,約出于東晉。

    系古《靈寶經》之一。

    原本一卷,《正統道藏》未收。

    底本出處:敦煌P?3022v抄本1。

     如是靈寶真文始明。

    太上道君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羅之嶽,座七寶«木之下,長齋空山,靜思神真,合慶冥樞,蕭朗自然,雍觀萬化,俯和衆生。

    是時十方大聖至真尊神,詣座燒香,稽首〔道〕前,上白道言:不審靈寶出法,從何劫而來,至于今日,凡度幾人為盡,如是複有轉輪?天尊是何劫生,值遇真文,得今太上之任?故是得度,何獨如之巍巍德宗,高不可勝?願垂賜告本行因緣,解說要言,開悟後生。

    道君方自彈景龍雲墩,霄音逸響,流激千尋,諸天郁勃,紫蓋回旋,慶霄四會,八道煥明,二景齊照,九炁朗清,流灑香花,洞灌無窮,神龍妓樂,五千萬衆,華光奕奕,洞徹十天,河海靜波,山嶽藏煙,萬籁潛默,天元敷陳,蔚滞披散,萬擄歡焉。

     于是道言:天元轉輪,劫劫改運,一成一敗,一死一生,滅而不絶,幽而複明,靈寶出法,随世度人。

    自元始開光以來,至于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九億萬劫,度人有塵沙之衆,不可勝量。

    赤光2之前,于眇莽之中,劫劫出化,非可思議。

    赤明之後,至上皇元年,宗範大法,得度者衆,終天說之,亦當不盡。

    今為可粗明真正之綱維,标得道者之遐迹耳。

    今聊以開示于後來,領會于靈文之妙也。

    我濯紫晨之流芳,蓋皇上之胄〔胤〕。

    我随劫死生,世世不絶,恒與靈寶相值同出,經七百億劫中。

    會青帝劫終,九氣改運,于是托胎于洪氏之胞,凝神〔于〕瓊胎之府,積三千七百年。

    至赤明開運,歲在甲子,誕于扶刀蓋天西那玉國浮羅之嶽,複與靈寶同出度人。

    元始天尊以我因緣之勳,錫我太上之号,封郁悅那林昌玉台天帝王,位登高聖,治玄都玉京。

    實由我身尊承大法靈寶真文,世世不絶廣度天人,慈心于萬物,普濟于衆生,功德之大,勳名繕于億劫之中,緻今之報,為諸天所宗也。

     道言: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帝君,住在白照,禦運于金劫之中,暫生郁悅金映雲天3那林之天,西婁無量玉國浩明玄嶽,厥名元慶。

    于此天中大建功德,割身布施,供養道士,初無懈心,勳名仰徹,朱陵火宮書其姓名,記于赤典,仙道垂成。

    而值國多彩女,容貌絶易。

    元慶遂寄世散想留心,放于愛欲之門。

    靈魔舉其濁目,朱宮辍其仙名,雖不移還地官,于此即滅,一退遂經三劫中。

    值火劫改運,元慶又受照寄胎于洪氏之胞。

    上天以其先身好色,故轉為女子,以遂其先好色之願。

    以朱陵元年歲在丙午,誕於丹童龍羅衛天洞明玉國朱霍之阿,改姓洪,諱那台。

    厥年十四,容色絶眸,天人所愛,是時一國莫不傾心。

    那台秉心執操,守貞自固,終不邪視。

    敬好道法,心願神仙,恒市香膏,然燈照冥,珍寶布散,供養道士,願國安甯,土豐民盛,普天長存。

    大作功德,諸天所稱,名标上清。

    南極上靈紫虛元君,托作庸人,下世教化,見那台貞潔,好尚至法,回駕于丹台之阿,授那台《靈寶赤書南方真文》一篇。

    于是那台志勵殊勤,自謂一生作此女子,處于幽房,無由得道。

    因長齋持戒,思念願得轉身為男。

    晨夕栗慷,恒無怠倦。

    丹心遐徹,并緻感通上真下降。

     元始天尊時于琅〔碧之溪〕扶〔瑤〕之丘,坐長林枯桑之下,衆真侍座,分校《倉元寶録靈寶真文》,諸天澆灌4香華,妓樂流精月水,無鞅數種,光明洞達,映朗十方。

    是日那台正于室内行香禮願,見有五色紫光曲照齋堂,于是心悟,疑是不常。

    仍出登牆西望,遙見東方桑林之下,華耀奕奕,非可勝名。

    去那台所住數百裡中,隔闵〔瞬谷〕滄海之口,心懷踴躍,無由得往。

    遙願天尊◇◇◇◇二因叉手〕遙禮,稱名那台,先緣〔不厚,緻作女身,發心願〕樂,志期神仙,道高〔法妙,不可得攀,日夕思念〕,冀得滅度,轉形為男,〔曆年無感,常恐生死,不〕得遂通彌齡之運。

    有5〔于今日天河隔礙,無由披陳。

    今當投身碧海,沒命于天,冀我形魂早得轉輪,更建功德萬劫之中,冀見道真。

    言訖,便從牆上投身擲空,命赴滄海極淵之中。

    紛然無落,即為水帝神王以五色飛龍捧接,女身俄頃之間,已于懸中得化形為男子,乘龍策虛,飛至道前。

    于是元始即命仙都錫加帝号,于火劫受命,輔于靈寶青帝玉篇。

    七百年中,火劫數極,青氣運行,随元滅度。

    以開光元年于彌梵羅台霄絶寥丘飛元雲根之都,滄霞九雲之墟,元始又錫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帝君号〕。

     〔道言: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者,本姓鄭,字仁安,大炎之胤,生于禅黎世界赤明天中。

    生有三氣之雲纏其身,朱鳥鼓鵰覆其形。

    三日能言,便知宿命。

    年及二十,面有金容玉顔,便棄世離俗,遠遊山林。

    于寒林洞宮遇玄和先生,授仁安《靈寶赤書五氣玄天黑帝真文》一篇,智慧上品十戒而去。

    仁安于是奉戒而長齋,大作功德,珍寶布施,以拯諸罰,割口饴鳥,功名徹天。

    因于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