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

關燈
乃棄女于南浮長桑之阿空山之中。

    女乏糧食,常仰日咽氣,引月服精,自然充飽,體不疲損,常行山中,周匝岩洞。

    忽與神人會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神執経音右手,題赤石之上,語経音曰:汝雖不能言,可憶此也。

    経音私心自悼:受生不幸,口不能言,棄在窮山,誓心自願得還人中,當作功德,無有愛惜,百劫之後,冀與願會。

    天為其感,遣朱宮靈童下教経音理身之術,授其赤書八字,経音于是能言。

    経音晨夕朝禮天文,道真既降,逆知吉兇,役使百靈,坐命十方,于山而出,還于王國。

    時天下大旱,人民熏燎,王大懼怖,祈請神明。

    経音往白王言:常聞山中有女不言,能感于天,王識之乎?王于是悟識是王女,乃迎女還宮,見女能言,王見愧顔。

    女顯其道,為王仰嘯,天降洪雨,注水至丈。

    于是化形隐景而去,仍更寄形王氏之胞,運未應轉,方又受生,還為女身。

    父字以福慶,名日阿丘會。

    年及人禮,乃發大慈之心,布施窮乏,獨寝一處,不雜于物,然燈燒香,長齋幽室,丹誠感積,道為之降。

    以開光元年,十方大聖尊神妙行真人,會南圃丹霍之阿三元洞室青華林中,衆真侍坐,香華伎樂五千餘衆,真文奕奕,光明洞達,映朗内外,雲景焯爍如星中之月,去阿丘曾所住舍數十裡中。

    丘曾時年十六,見舍光明,内外朗照,疑似不常,乃出南向望見道真。

    丘曾歡喜,叉手作禮,遙稱名曰:丘曾今遭幸會,身睹天尊,非分之慶,莫知所陳,歸命十方天中之天。

    惟蒙玄鑒,賜以誡言,萬劫滅度,翼得飛仙。

    魔見丘曾發大願,力過魔界,因化作五帝老人,往告丘曾雲:我受十方尊神使命,來語汝曰:靈寶法興,五道方行,每欲使人仁愛慈孝,恭奉尊長,敬承二親。

    如聞汝父當娉,汝身已相許和,受人之言,父母之命不可不從,宜先從之,人道既備,餘可投身。

    違父之教,仙無由成。

    女答魔言:我前生不幸,夙無因緣,功德未充,緻作女身,晨夕克勵,誓在一心,用意堅固,應于自然。

    生由父母,命歸十天,誠違父教,不如君言。

    魔見丘曾執心曷正,于是便退。

    丘曾自雲:道既高邈,無緣得暢。

    乃聚柴發火,焚燒身形,冀形骸得成飛塵,随風自舉,得至道前。

    于是火然,丘曾投身,紛然無着,身如蹈空。

    俄頃之間,已見丘曾化成男子,立在道前。

    元始天尊師(指)命南極尊神為丘曾之師,授丘曾十戒靈寶真文。

    元始天尊又告南極尊神曰:丘曾前生萬劫已奉靈寶,功德未備,緻寄生轉輪,至于今日化生人中,見吾出法,即得化形,當更度人九萬九千,乃得至真大神,為洞陽赤明天帝〕。

     〔南極尊神者,本姓皇,字度明,乃閻浮黎國宛王之女也。

    生于禅黎世界赤明天中,生乃富貴,父為國王。

    女居宮内,金床玉榻,七色寶帳,明月雙珠,光照内外,王給妓女數千人,國中珍寶無有所乏。

    常欲布散,大建功德,志極山水,訪及神仙,逼限宮禁,津路無緣,志操不樂,心自愁煎。

    王意憐愍,慰谕百端,問女意故,女終不言,淚落如雨,切無一歡。

    王加其妓樂,日日作唱。

    度明聞樂常如不聞,獨在一處清靜焚香,長齋持戒,日中乃餐。

    王知其意,乃于宮中為踴土作山,山高百丈,種植竹林,山上作台,名曰尋真玉台。

    度明棄于宮殿,登台栖身,遮遏道徑,人不得通,單影獨宿一十二年。

    積感昊蒼天帝君遣朱宮玉女二十四人,乘雲駕鳳下迎度明。

    當去之夕,天起大風雨,雷電激揚,地舍旋轉,驚動一國。

    王大振懼,莫知所從,天曉分光,失去山台,不見其女。

    天帝迎度明于陽丘之嶽丹陵上舍相林之中,朱鳳侍衛,神龍翼軒,玉童玉女三百餘人。

    于後大劫數交,天地易位,度明應在棄落之例,南上感其丹至,朱宮書其紫名,化其形骸于無始之胞,一劫而生,得為男身。

    于南丹洞陽上館明珠七色寶林,赤帝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錫度明以南極上真之号〕10。

     1按敦煌吐魯番文書中,現已發現此經殘抄本五件。

    編号為:P?3022v、MX7072、P?T.0560v、MX6447、龍谷3289V。

    其中R3022V卷首完全,存文較多,今用作底本。

    又按《雲笈七簽》第Kn、o2等卷中,摘録《洞玄本行經》佚文甚多,今用作參校本。

    凡方括号中文字,皆是據七簽本作校補,不複詳注。

     2赤光:七簽本作“赤明”,近是。

     3雲天:七簽本作”雲台”,近是。

     4P.T.0560V殘抄本起于此字以下。

     5R3022V抄本止于引處。

    以下經文據七簽本拟補。

     6RT.0530V殘抄本止于此處。

     7配瑛:或作“醜瑛”。

     8龍谷3289V殘片,起上段末“魂林中錫元”,止于此處。

     9按此段經文又見于七簽本卷86引述,部分訛漏文字已改補。

    不複詳注。

     10《雲笈七簽》第1。

    1、02卷引文止于此。

    按《無上秘要》卷47亦摘録《洞玄本行經》佚文甚多,其部分文字見合EX6447殘片,但與七簽本引文不合。

    今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