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新經注解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大帝。
右有紫微大神,為輔為弻。
羊、陀二尊,此總隻一輔、弻名号也。
人能見此,道炁合真,主世長年,胎結聖成。
人怎能得見此二星?人怎能得開此二竅?夫肝乃心之母也,母竅不開,怎使子竅能開?肺乃心之妻也,欲開夫竅,先開妻竅。
此生尅之理,一定不移。
人如用鈴鈴鈴鈴,壯壯壯壯,升升升升此十二字,在肝家盤旋四十九遍,則龍雷之火一發而肝竅開,上而熏蒸子府,心竅同開。
如能用裡裡裡裡,甯甯甯甯,平裡平裡,甯裡甯裡十六字,運用于肺家竅中,則金液降而肺竅開,下而流滴于心,則夫受而竅俱齊開。
此以先當用唵字,從肝之母、肺之子宮中,提起一口眞炁,方得有如此妙處。
此鬥姆大法語,烏可忽焉。
上有三台,映我一身。
三宮合之,光照昆侖。
三台卽虛精、六湻、曲生也。
虛精者,映我泥丸宮;六湻者,映我百合宮;曲生者,映我玉枕宮。
此雖俱在我巓頂,比為昆侖光照,其實卻自華蓋上肺俞兩穴而來。
此二穴不開,三宮怎開?要他開,隻一唵字,長長提動起來。
聖卽以此而聖,神卽以此而神。
小人反是,愚蠢不肖。
此四句以上有如此功夫効驗,反覆這四等人,指明愚人省之。
大哉此理,包乎一心。
心竅理明,鬥注長生。
此四句總接上文,收于一心之内,天尊複加大哉二字贊美之。
授汝指點,流傳警人。
此二語,天尊又複叮咛于孚佑也。
臣孚佑方作禮,歡欣稽首而歌曰: 天清地甯,日照月臨。
生人生物,萬類鹹亨。
上帝仁愛,元始??恩。
大慈大悲,超度羣生。
千古以後,此理闡明。
人能醒此,乃聖乃神。
天罡在手,北鬥居心。
理以制欲,一以合精。
保我身體,錫我康甯。
綱常皆持,性命各正。
太和周身,與道長存。
爾時法筵會中,有一眞人,名曰 長春越班而出,稽首作禮而請曰:仰惟天尊聖慈,加憫蒼生劫數。
此時光中,孚佑聞說經法之後,長春眞人又出班請旨。
說劫數二字者,有大小之劫數,有一日一時之劫數不同,下方發揮此二字。
或為水火漂焚而死,或為刀兵殘戮而亡,兇災流行。
或疫疠瘟?,天災默傳。
或饑馑蟲荒,或水旱餓莩。
天下衆生,遭此大厄,值此磨難,固十惡不赦之罪,當發哀憫之心。
此俱是劫數中事,以此求天尊哀憫,說法濟度也。
引誘開導,勸戒警覺,使改惡以從善,令忏罪而除殃。
此系長春求天尊說法,改過修善處。
更有衆生,或為毒藥所害,或為橫惡所傷,或為虎狼啖食,或為欝悶憂亡,或為吊頸懸梁,或為枷鎻械死,一切寃枉,孤魂遊魄,酆都鐵圍,幽冥地獄,一切罪衆,永難解脫。
此亦衆生遭劫數中事,從生至死,求天尊說法,超離諸苦,當為超度。
伏望 天尊廣開方便,大展??恩。
垂立教法,為近世衆生救生濟死。
設值科律,為末劫羣庶脫難超魂。
此是長春求天尊說法超脫處。
天尊凝神遐想,定氣嘯朗,良久沉吟,輾轉悲憫曰:汝今言念末劫衆生,而請問于我,豈不善乎? 此天尊開口說法處。
近世衆生,三塗五苦,九災八難,皆是前生不舍業垢,今生受其罪障,今生不舍結習,來生受厥牽枉。
以業垢結習四字,說衆生所以遭劫數處。
吾今嘯命,汝當谛聽,傳布衆生,改惡歸仁。
長春眞人于是再拜稽首而請曰:先請除業之法,次請救業之策。
此天尊叮咛長春聽法,長春複請除業救業所以然處。
于是 天尊複吐紫炁,重放祥光,口詠洞章,宣說寶法。
此正是天尊開口說法處,便有紫炁祥光,從元始口中而來。
可見這洞章寶法,不可不聽。
言彼衆生,日用常行,多背大道,業垢重生。
此言衆生之所以正遭劫數處,以大道二字,加上多背二字,可見下文之所以背大道,而遭上許多劫數也。
妄言绮語,诽謗大乘,欺淩聖賢,毀渎佛神,辱罵父母,敗傷天倫,舌毒兄弟,傷損至性。
此先從口業說起,可見口為遭災惹罪之門,揚人之惡,短人之善,多造口業,罪過有犯天庭。
口乃禍福之門,言有休咎之程,生造口業,死則苦受舌刑,報應不爽,遲早分定。
此将口業說盡,複以報應昭彰,可見古聖先賢三複白圭之詩,不可不留連緻味也。
若知口業除法,隻在敬謹。
心發乎言,言為心聲,心敬口謹,言自合心。
此天尊以敬謹二字,為衆生作除業第一法門。
或講大道,以盡五倫。
或說仁義,以勸化行。
或注報應,警醒愚昧。
或立功過,董戒貪嗔。
或演說靈章,恢弘大化。
或誦持寶經,體貼天心。
勿出淫辭,勿啟邪論,勿發妖言,勿傳怪行。
此一段,方指出口中脫劫離數之訣,以使人照此力行。
或字俱活,勿字卻死。
口中出一切淸音法語,人所樂聞。
鬼神尊敬,上帝遙聽。
吉神敬重,兇惡逃奔。
獲保天年,與道長存。
此首一句,歸總上講大道等類,俱是人所樂聞之淸音法語。
鬼神尊敬雲者,乃是口中有如此淸音法語,便有如此効騐。
人當推開一?看,不可執着隻有這些子。
夫此一身,關系匪輕。
是天尊将口業除法說畢,又從身之元來,說至遭劫難處,父母凝質,天地賦形。
乃說身之生成處。
頭似幹,元上住。
三淸玉皇宮殿,泥丸昆侖,瑤台瓊府,神室炁庭,俱在巓頂,下布三宮九府,髒腑羣神。
乃形容頭之一處,為身之至大,與天同體。
可見身業第一,不可為也。
足履坤元,柔順合溟。
湧泉寶穴,上注天庭。
尾闾關口,直入黃庭。
此以足為身之至極處,亦是形容之辭。
可見足與地同體,業之不可為也如是夫。
節節有神,神神有名。
此雖接上文從頭至腳,皆有神有名,不可輕之,卻又起下文耳目等類,益見業之不可為也。
耳本天聰,聰無不聞。
巽氣風貫,兩腎穴門。
自人好情,多聞邪聲。
聲以亂耳,敗我聰靈。
此又分說身之節節神神處,配卦言之,卽配道言之也。
此耳為腎家之門戶,壞在一個情字,故有亂泛出來。
目本至明,明無不視,慧眼天生,三魂永久,魄無喪傾,兌金尅木,靑龍繞睛,肝府玄冥,黑白分明,上耀日月,下照太溟,中注丹田,童子推輪,自人多欲,損其本明,邪視淫色,壞我精神。
此又說目之所以然者,将神名于魂,日寓于目,夜含于肝,無不指出與人看,壞在一個欲字,便有損壞出來。
鼻系乎肺,白虎大神,中藏呼吸,出牡入牝,天地正炁,定息結凝,伏氣服炁,兌入坎吞,精液周流,玉柱胎成,自人好惡,嗅香避腥,香以累鼻,腥以污金,散我妙香,喪我息音。
此又說鼻之所關切處,内寓呼吸大道,人當着眼,亦将神之名,與所以去累去污,無不指出與人看,此壞在一惡字上,故有散喪二字出來。
口乃丹朱,吐穢除氛。
齒神羅列,白玉森森。
能剛能柔,驅邪含眞。
舌神活命,千口液精。
華池湧濯,丹田水升。
左有陽精穴,右有陰精門。
源頭正倫,幹液死門。
靈台心苗,離火騰騰。
朱雀赤光,南宮飛升。
自人嗜味,業累口神。
敗我元陽,傷我命門。
酸甜損脾胃傷,甘辛 此又将口中招業處一一指出,其神之名與所以招業者,無不指點出與人看。
此之有敗傷元陽命門者,皆人不知眞味上多去好世味也。
此以上内有大道存焉,可見這些業斷不可為也矣。
五官排面,百體系身。
上一句以五官二字結足上文耳目口鼻等,下一句以身字揭起下文身業一段。
内而周天之甲子,外而營衞之五行。
未說生如此,何有業與除業之法?先大身之内外,有如此實處。
不滅不淪,可保長生。
一傷一損,促壽傾命。
此又說學道修其身者,有長生之妙。
嗜欲而敗其身者,有促傾之禍。
先以此四句提明,下方暢言之。
人不愛身,賊毀彜倫。
父母遺體,天地形骸。
或鑿于淫欲,或斷于酒色,或為靡麗所擾,或為富貴攻侵,或為貧賤勞餓。
體膚骨筋,皆為業累。
此一段正說人之所以為業累其身者,皆不自愛之過也。
生則人面獸心,死落枯骨化土,一頃 此種人旣不自愛,可見有身之名,無身之實,自然無恻隐、是非、羞惡、辭讓等心,非禽獸而何?到了一死,固然至賢皆不免黃土一丘,此卻枯得化的更快。
吾想天尊這樣警覺人,人還不惺,奈何? 若知身業消淨,修善避惡,積德累行, 是天尊開除身業大法門,要得清淨,隻在修避積累四字上看,又隻在善惡德行四字上斟酌。
如保赤子,似愛良金,不染淫穢,不粘色羣,不蹈羅網,不落火坑,不立岩牆,不犯非刑,毫無身業,方是知命。
此數句正是人人自愛處,先有善與德行三端為綱領,次以如保等類為條目,此方是知命之人,焉有業累于一身哉。
更為參道修身,鍊魂捉魄,采陽化陰,先天炁足,後天補精,精以養炁,氣以生精,精氣充足,自現元神,鬼妖喪膽,精怪亡魂,呼風吸雨掣電,驅使雷霆,證仙超道,保萬炁長存,乃是天尊進一?說法。
能如此淸淨行持,在生自無業累,死後自是鬼仙。
何也?鍊魂則魂不散,捉魄則魄不走,采陽則陽氣常升,化陰則陰氣常降。
此二句一路功夫,不外子午運用周天之甲子,總在卯酉沐浴營衞之五行。
先天居乎命門,後天存乎黃庭,有能鍊之采之者,自使元炁足于命門之中,元精補自黃庭之内。
精一補而先天之炁得其養,炁得養而精更生其精。
兩者充足于一身,則水火常得旣濟于中宮,心腎常得交感于神室。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綿綿不已,而一點元神自從充足之精炁中化現出來。
元神得現,便是真人有象,一切鬼妖精怪見之遁形亡迹,安得搬弄元精、元炁、元神也?這種不是外來的,卻是自身中九幽八地??藏伏的。
人能于此常清常靜,一聲呼吸便成風雨,一點靈光便成神電,一陣罡炁便來雷霆。
故大宋元城有炁化為長虹之說,總是養得足也。
旣能參道如此,修身如此,則一身之萬炁自長存于宇宙,不随影逐形。
這般靈性煉就,是仙可證,道可超,而身雖死,精炁神則萬古不死。
人乎,人乎,其力行之乎!至若衆生,言必有行,行亦從身。
又是天尊降一等說法,為衆生開一身中的内外之法門,旣有形象,難免死生。
言人一落後天炁質,便有生死。
但自古人生誰無死,隻要留得丹心照汗靑。
父母生我,行在家庭。
顧複劬勞,罔極深恩。
冬溫夏凊,晨昏定省。
此言為子者當自思其身從何來,如此行孝,便無業累于家庭。
君王養我,行在朝庭。
位列三台,身為大臣。
靖共厥職,忠心主敬。
鞠躬盡瘁,成仁殺身。
此言為臣者當自緻其身于彤殿,如此行在忠字上有無業累于朝廷,此二者乃人生一身之大行也。
勿論凡人不可不盡心竭力在此,卽修仙者當要盡此二端,方得大行無虧。
故俗雲:那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子死孝,臣死忠,史貫乾坤。
名聲萬古,魂超帝廷。
罡炁變像,紅光煉形。
神王大聖,皆是此人。
驅魔降鬼,保護羣眞。
此又是天尊極言臣子之行處。
一片赤衷丹心,浩然之炁,充塞天地。
有如此魁罡,自必為神為将。
觀十七史與諸神傳,多有此類。
行仁行義,行禮行智,行道德,行性命,行經典,行飛升,行方便,行功行,廣種福田,廣結善緣,憐孤寡,恤貧賤,饑馑癃殘,疾痛顚連,排難解紛,損事滅言。
上之死忠死孝,人所難為。
天尊故又以此人所易行者,指出此皆人性分之所固有,與職分之所當為者,皆善行也,非惡行也。
乃總結之語,又點醒之詞。
善行而不行,終不得善根。
惡行而強行,終久落惡魄。
又是加一?點惺處。
不進天堂大路,走入地獄無門。
惡鬼挐惡人,惡神審惡人,惡将殺惡人,惡魔磨惡人,惡地生惡人,惡家載惡人。
此又是天尊以強行惡行者抽出,狠狠提醒人處。
想來不可作惡人,還是為善人。
又是從惡轉到善處,亦點醒之詞。
不驕不謟,不殺不盜,不投财害命,不惹火焚身,不刁唆訟非,不暗箭傷人。
此又是天尊接着,還是為善人,當于此推行處,一心行正道,那怕惡鬼神。
又是天尊将善行與惡行總歸在一心,更從一心指出為善人的好處。
??王見我齊拱手,無常見我讓道行。
牛頭馬面遠遠遁形,童子夜乂個個逃奔。
隻見選仙橋上選亡魂,仙童仙女幢幡來迎無量佛,太乙救苦大天尊。
阿彌佛,慈悲救難觀世音。
離地獄,上天堂,參三寶,谒玉皇,脫鬼趣,列仙行。
嶽府曹官,俱是善人職。
土地社令,總是善人鄉。
仙鄉眞官,皆是善人類。
城隍部将,總是善人郎。
此正是為善人的有這般善報。
千古以來,凡為鬼仙者,皆不外一善字外,又能鍊魂捉魄等,做淸淨許多功夫,自加上一等為地仙也。
爾等下方善男善女,善有善報,緩待休忙。
此總是一個善字,加在男女上。
天尊怕他望求速報,不至有埋怨退悔處,故又以此提醒之。
?誠拜金剛,志心禮虛皇。
自無地獄,必得天堂。
此是為吃素誦經念佛者說法。
更有修眞之子,怡神凝想,修持妙道,參透玄綱,此又轉到正為地仙上先有無許之善,更有勤修之功,能得淸靜妙道,精曉玄家的大綱。
此等人可謂修眞之子,靜中養靜,忘??尋忘,靜無不靜,忘無所忘,為無可為,自然而然,功成緣滿,神化無方。
此正說修眞者修持參透之處。
旣已靜矣,何為靜中又去養靜?旣已忘矣,何為忘??又去尋忘?此正是金丹下手兩口訣。
乾坤颠倒,地天交泰,如若不靜,則顚之倒之,難入玄關
右有紫微大神,為輔為弻。
羊、陀二尊,此總隻一輔、弻名号也。
人能見此,道炁合真,主世長年,胎結聖成。
人怎能得見此二星?人怎能得開此二竅?夫肝乃心之母也,母竅不開,怎使子竅能開?肺乃心之妻也,欲開夫竅,先開妻竅。
此生尅之理,一定不移。
人如用鈴鈴鈴鈴,壯壯壯壯,升升升升此十二字,在肝家盤旋四十九遍,則龍雷之火一發而肝竅開,上而熏蒸子府,心竅同開。
如能用裡裡裡裡,甯甯甯甯,平裡平裡,甯裡甯裡十六字,運用于肺家竅中,則金液降而肺竅開,下而流滴于心,則夫受而竅俱齊開。
此以先當用唵字,從肝之母、肺之子宮中,提起一口眞炁,方得有如此妙處。
此鬥姆大法語,烏可忽焉。
上有三台,映我一身。
三宮合之,光照昆侖。
三台卽虛精、六湻、曲生也。
虛精者,映我泥丸宮;六湻者,映我百合宮;曲生者,映我玉枕宮。
此雖俱在我巓頂,比為昆侖光照,其實卻自華蓋上肺俞兩穴而來。
此二穴不開,三宮怎開?要他開,隻一唵字,長長提動起來。
聖卽以此而聖,神卽以此而神。
小人反是,愚蠢不肖。
此四句以上有如此功夫効驗,反覆這四等人,指明愚人省之。
大哉此理,包乎一心。
心竅理明,鬥注長生。
此四句總接上文,收于一心之内,天尊複加大哉二字贊美之。
授汝指點,流傳警人。
此二語,天尊又複叮咛于孚佑也。
臣孚佑方作禮,歡欣稽首而歌曰: 天清地甯,日照月臨。
生人生物,萬類鹹亨。
上帝仁愛,元始??恩。
大慈大悲,超度羣生。
千古以後,此理闡明。
人能醒此,乃聖乃神。
天罡在手,北鬥居心。
理以制欲,一以合精。
保我身體,錫我康甯。
綱常皆持,性命各正。
太和周身,與道長存。
爾時法筵會中,有一眞人,名曰 長春越班而出,稽首作禮而請曰:仰惟天尊聖慈,加憫蒼生劫數。
此時光中,孚佑聞說經法之後,長春眞人又出班請旨。
說劫數二字者,有大小之劫數,有一日一時之劫數不同,下方發揮此二字。
或為水火漂焚而死,或為刀兵殘戮而亡,兇災流行。
或疫疠瘟?,天災默傳。
或饑馑蟲荒,或水旱餓莩。
天下衆生,遭此大厄,值此磨難,固十惡不赦之罪,當發哀憫之心。
此俱是劫數中事,以此求天尊哀憫,說法濟度也。
引誘開導,勸戒警覺,使改惡以從善,令忏罪而除殃。
此系長春求天尊說法,改過修善處。
更有衆生,或為毒藥所害,或為橫惡所傷,或為虎狼啖食,或為欝悶憂亡,或為吊頸懸梁,或為枷鎻械死,一切寃枉,孤魂遊魄,酆都鐵圍,幽冥地獄,一切罪衆,永難解脫。
此亦衆生遭劫數中事,從生至死,求天尊說法,超離諸苦,當為超度。
伏望 天尊廣開方便,大展??恩。
垂立教法,為近世衆生救生濟死。
設值科律,為末劫羣庶脫難超魂。
此是長春求天尊說法超脫處。
天尊凝神遐想,定氣嘯朗,良久沉吟,輾轉悲憫曰:汝今言念末劫衆生,而請問于我,豈不善乎? 此天尊開口說法處。
近世衆生,三塗五苦,九災八難,皆是前生不舍業垢,今生受其罪障,今生不舍結習,來生受厥牽枉。
以業垢結習四字,說衆生所以遭劫數處。
吾今嘯命,汝當谛聽,傳布衆生,改惡歸仁。
長春眞人于是再拜稽首而請曰:先請除業之法,次請救業之策。
此天尊叮咛長春聽法,長春複請除業救業所以然處。
于是 天尊複吐紫炁,重放祥光,口詠洞章,宣說寶法。
此正是天尊開口說法處,便有紫炁祥光,從元始口中而來。
可見這洞章寶法,不可不聽。
言彼衆生,日用常行,多背大道,業垢重生。
此言衆生之所以正遭劫數處,以大道二字,加上多背二字,可見下文之所以背大道,而遭上許多劫數也。
妄言绮語,诽謗大乘,欺淩聖賢,毀渎佛神,辱罵父母,敗傷天倫,舌毒兄弟,傷損至性。
此先從口業說起,可見口為遭災惹罪之門,揚人之惡,短人之善,多造口業,罪過有犯天庭。
口乃禍福之門,言有休咎之程,生造口業,死則苦受舌刑,報應不爽,遲早分定。
此将口業說盡,複以報應昭彰,可見古聖先賢三複白圭之詩,不可不留連緻味也。
若知口業除法,隻在敬謹。
心發乎言,言為心聲,心敬口謹,言自合心。
此天尊以敬謹二字,為衆生作除業第一法門。
或講大道,以盡五倫。
或說仁義,以勸化行。
或注報應,警醒愚昧。
或立功過,董戒貪嗔。
或演說靈章,恢弘大化。
或誦持寶經,體貼天心。
勿出淫辭,勿啟邪論,勿發妖言,勿傳怪行。
此一段,方指出口中脫劫離數之訣,以使人照此力行。
或字俱活,勿字卻死。
口中出一切淸音法語,人所樂聞。
鬼神尊敬,上帝遙聽。
吉神敬重,兇惡逃奔。
獲保天年,與道長存。
此首一句,歸總上講大道等類,俱是人所樂聞之淸音法語。
鬼神尊敬雲者,乃是口中有如此淸音法語,便有如此効騐。
人當推開一?看,不可執着隻有這些子。
夫此一身,關系匪輕。
是天尊将口業除法說畢,又從身之元來,說至遭劫難處,父母凝質,天地賦形。
乃說身之生成處。
頭似幹,元上住。
三淸玉皇宮殿,泥丸昆侖,瑤台瓊府,神室炁庭,俱在巓頂,下布三宮九府,髒腑羣神。
乃形容頭之一處,為身之至大,與天同體。
可見身業第一,不可為也。
足履坤元,柔順合溟。
湧泉寶穴,上注天庭。
尾闾關口,直入黃庭。
此以足為身之至極處,亦是形容之辭。
可見足與地同體,業之不可為也如是夫。
節節有神,神神有名。
此雖接上文從頭至腳,皆有神有名,不可輕之,卻又起下文耳目等類,益見業之不可為也。
耳本天聰,聰無不聞。
巽氣風貫,兩腎穴門。
自人好情,多聞邪聲。
聲以亂耳,敗我聰靈。
此又分說身之節節神神處,配卦言之,卽配道言之也。
此耳為腎家之門戶,壞在一個情字,故有亂泛出來。
目本至明,明無不視,慧眼天生,三魂永久,魄無喪傾,兌金尅木,靑龍繞睛,肝府玄冥,黑白分明,上耀日月,下照太溟,中注丹田,童子推輪,自人多欲,損其本明,邪視淫色,壞我精神。
此又說目之所以然者,将神名于魂,日寓于目,夜含于肝,無不指出與人看,壞在一個欲字,便有損壞出來。
鼻系乎肺,白虎大神,中藏呼吸,出牡入牝,天地正炁,定息結凝,伏氣服炁,兌入坎吞,精液周流,玉柱胎成,自人好惡,嗅香避腥,香以累鼻,腥以污金,散我妙香,喪我息音。
此又說鼻之所關切處,内寓呼吸大道,人當着眼,亦将神之名,與所以去累去污,無不指出與人看,此壞在一惡字上,故有散喪二字出來。
口乃丹朱,吐穢除氛。
齒神羅列,白玉森森。
能剛能柔,驅邪含眞。
舌神活命,千口液精。
華池湧濯,丹田水升。
左有陽精穴,右有陰精門。
源頭正倫,幹液死門。
靈台心苗,離火騰騰。
朱雀赤光,南宮飛升。
自人嗜味,業累口神。
敗我元陽,傷我命門。
酸甜損脾胃傷,甘辛 此又将口中招業處一一指出,其神之名與所以招業者,無不指點出與人看。
此之有敗傷元陽命門者,皆人不知眞味上多去好世味也。
此以上内有大道存焉,可見這些業斷不可為也矣。
五官排面,百體系身。
上一句以五官二字結足上文耳目口鼻等,下一句以身字揭起下文身業一段。
内而周天之甲子,外而營衞之五行。
未說生如此,何有業與除業之法?先大身之内外,有如此實處。
不滅不淪,可保長生。
一傷一損,促壽傾命。
此又說學道修其身者,有長生之妙。
嗜欲而敗其身者,有促傾之禍。
先以此四句提明,下方暢言之。
人不愛身,賊毀彜倫。
父母遺體,天地形骸。
或鑿于淫欲,或斷于酒色,或為靡麗所擾,或為富貴攻侵,或為貧賤勞餓。
體膚骨筋,皆為業累。
此一段正說人之所以為業累其身者,皆不自愛之過也。
生則人面獸心,死落枯骨化土,一頃 此種人旣不自愛,可見有身之名,無身之實,自然無恻隐、是非、羞惡、辭讓等心,非禽獸而何?到了一死,固然至賢皆不免黃土一丘,此卻枯得化的更快。
吾想天尊這樣警覺人,人還不惺,奈何? 若知身業消淨,修善避惡,積德累行, 是天尊開除身業大法門,要得清淨,隻在修避積累四字上看,又隻在善惡德行四字上斟酌。
如保赤子,似愛良金,不染淫穢,不粘色羣,不蹈羅網,不落火坑,不立岩牆,不犯非刑,毫無身業,方是知命。
此數句正是人人自愛處,先有善與德行三端為綱領,次以如保等類為條目,此方是知命之人,焉有業累于一身哉。
更為參道修身,鍊魂捉魄,采陽化陰,先天炁足,後天補精,精以養炁,氣以生精,精氣充足,自現元神,鬼妖喪膽,精怪亡魂,呼風吸雨掣電,驅使雷霆,證仙超道,保萬炁長存,乃是天尊進一?說法。
能如此淸淨行持,在生自無業累,死後自是鬼仙。
何也?鍊魂則魂不散,捉魄則魄不走,采陽則陽氣常升,化陰則陰氣常降。
此二句一路功夫,不外子午運用周天之甲子,總在卯酉沐浴營衞之五行。
先天居乎命門,後天存乎黃庭,有能鍊之采之者,自使元炁足于命門之中,元精補自黃庭之内。
精一補而先天之炁得其養,炁得養而精更生其精。
兩者充足于一身,則水火常得旣濟于中宮,心腎常得交感于神室。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綿綿不已,而一點元神自從充足之精炁中化現出來。
元神得現,便是真人有象,一切鬼妖精怪見之遁形亡迹,安得搬弄元精、元炁、元神也?這種不是外來的,卻是自身中九幽八地??藏伏的。
人能于此常清常靜,一聲呼吸便成風雨,一點靈光便成神電,一陣罡炁便來雷霆。
故大宋元城有炁化為長虹之說,總是養得足也。
旣能參道如此,修身如此,則一身之萬炁自長存于宇宙,不随影逐形。
這般靈性煉就,是仙可證,道可超,而身雖死,精炁神則萬古不死。
人乎,人乎,其力行之乎!至若衆生,言必有行,行亦從身。
又是天尊降一等說法,為衆生開一身中的内外之法門,旣有形象,難免死生。
言人一落後天炁質,便有生死。
但自古人生誰無死,隻要留得丹心照汗靑。
父母生我,行在家庭。
顧複劬勞,罔極深恩。
冬溫夏凊,晨昏定省。
此言為子者當自思其身從何來,如此行孝,便無業累于家庭。
君王養我,行在朝庭。
位列三台,身為大臣。
靖共厥職,忠心主敬。
鞠躬盡瘁,成仁殺身。
此言為臣者當自緻其身于彤殿,如此行在忠字上有無業累于朝廷,此二者乃人生一身之大行也。
勿論凡人不可不盡心竭力在此,卽修仙者當要盡此二端,方得大行無虧。
故俗雲:那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子死孝,臣死忠,史貫乾坤。
名聲萬古,魂超帝廷。
罡炁變像,紅光煉形。
神王大聖,皆是此人。
驅魔降鬼,保護羣眞。
此又是天尊極言臣子之行處。
一片赤衷丹心,浩然之炁,充塞天地。
有如此魁罡,自必為神為将。
觀十七史與諸神傳,多有此類。
行仁行義,行禮行智,行道德,行性命,行經典,行飛升,行方便,行功行,廣種福田,廣結善緣,憐孤寡,恤貧賤,饑馑癃殘,疾痛顚連,排難解紛,損事滅言。
上之死忠死孝,人所難為。
天尊故又以此人所易行者,指出此皆人性分之所固有,與職分之所當為者,皆善行也,非惡行也。
乃總結之語,又點醒之詞。
善行而不行,終不得善根。
惡行而強行,終久落惡魄。
又是加一?點惺處。
不進天堂大路,走入地獄無門。
惡鬼挐惡人,惡神審惡人,惡将殺惡人,惡魔磨惡人,惡地生惡人,惡家載惡人。
此又是天尊以強行惡行者抽出,狠狠提醒人處。
想來不可作惡人,還是為善人。
又是從惡轉到善處,亦點醒之詞。
不驕不謟,不殺不盜,不投财害命,不惹火焚身,不刁唆訟非,不暗箭傷人。
此又是天尊接着,還是為善人,當于此推行處,一心行正道,那怕惡鬼神。
又是天尊将善行與惡行總歸在一心,更從一心指出為善人的好處。
??王見我齊拱手,無常見我讓道行。
牛頭馬面遠遠遁形,童子夜乂個個逃奔。
隻見選仙橋上選亡魂,仙童仙女幢幡來迎無量佛,太乙救苦大天尊。
阿彌佛,慈悲救難觀世音。
離地獄,上天堂,參三寶,谒玉皇,脫鬼趣,列仙行。
嶽府曹官,俱是善人職。
土地社令,總是善人鄉。
仙鄉眞官,皆是善人類。
城隍部将,總是善人郎。
此正是為善人的有這般善報。
千古以來,凡為鬼仙者,皆不外一善字外,又能鍊魂捉魄等,做淸淨許多功夫,自加上一等為地仙也。
爾等下方善男善女,善有善報,緩待休忙。
此總是一個善字,加在男女上。
天尊怕他望求速報,不至有埋怨退悔處,故又以此提醒之。
?誠拜金剛,志心禮虛皇。
自無地獄,必得天堂。
此是為吃素誦經念佛者說法。
更有修眞之子,怡神凝想,修持妙道,參透玄綱,此又轉到正為地仙上先有無許之善,更有勤修之功,能得淸靜妙道,精曉玄家的大綱。
此等人可謂修眞之子,靜中養靜,忘??尋忘,靜無不靜,忘無所忘,為無可為,自然而然,功成緣滿,神化無方。
此正說修眞者修持參透之處。
旣已靜矣,何為靜中又去養靜?旣已忘矣,何為忘??又去尋忘?此正是金丹下手兩口訣。
乾坤颠倒,地天交泰,如若不靜,則顚之倒之,難入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