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衛生之要
諸風。
頭風,研蘿蔔自然汁,左痛搐右鼻,右痛搐左鼻。
又,頭風用井底泥調大黃、芒硝末塗之。
中風,多以香油或生薑汁灌之,吐,即醒。
傷寒中暑。
傷寒得汗後,不可飲酒。
因女色病陰證傷寒,用陳皮,熱鍋內炒焦,以酒烹下,濾酒飲之。
傷寒壞證,好人參一兩,重煎頓服。
中暑發昏,以新汲水滴兩孔,以扇搧之。
重者,以地漿灌則省,與冷水吃則死。
又方,見諸急證,或傷寒毒熱攻眼,用露蜂房半兩,水煎,露一夜,洗之。
感冒霍亂。
感冒用帶根蔥湯,嚼生薑,得汗愈。
霍亂吐瀉,用屋下倒掛塵,湯泡澄清服之。
大忌飲食,入腹則死。
吃冷水不妨,不可吃熱湯。
痢瘧。
痢,五倍子末為丸。
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各三十丸。
又方,以陳皮、艾葉濃煎湯服。
瘧疾用瓜蒂一個搗碎,水半盞浸一宿,發日服,吐即愈。
心疼。
蟲咬急心疼,用真香油頓溫服一盞。
心疼,用晚蠶沙少許,白湯下。
面部腿足。
面瘡,用水調平胃散塗之,痄腮,用雞子清調赤小豆末塗。
又痄腮,及喉下諸般腫病,用蝸牛飛面研勻,貼痛處。
腰疼,用牛皮膠化開,生薑汁打勻,貼痛處。
挫氣腰疼,細茶內滴入香油數點,頓服。
腳氣,用無名異化牛皮膠打勻,貼痛處。
腿轉筋,踏實地自止。
遠行腳打成泡,用水調生面糊貼,過夜間幹,不可穿破。
腳裂,爛蒸藕研成膏貼之。
又方,用五倍子、豬脂搗成膏,入裂內。
凍腳,用熱醋湯洗,研藕貼之。
又方,用五倍子煎湯洗。
眼耳鼻口。
赤眼,用九節黃連、秦皮,粗末,等分,加滑石一塊煎湯洗。
又方,用熱湯豁洗,或濃煎冬青葉,入鹽煎洗。
眼赤痛,用艾灰、黃連各半兩研勻,入少龍腦,湯點一錢,溫洗。
風淚眼,九節黃連和槐樹皮灰,粗末,熬湯澄清,頻洗之。
物落眼中,用新筆蘸水繳出。
又方,濃研好墨點眼自出。
風土入眼,自以手擘開,連唾之。
耳濕,用陳皮燒灰吹入,妙。
諸惡蟲入耳,用韭汁灌之。
蟲入耳腦痛,以桃葉塞兩耳則可出。
蜈蚣入耳,炙豬肉掩之即出。
鼻衄,用飛面二錢,鹽一錢,汲新水調下。
又方,用紙圓兒,右衄塞左耳,左衄塞右耳。
又方,冷水調白麵飲之。
又方,黃葵子不拘多少為末,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青蒿納鼻中。
又方,棕樹皮燒灰,隨左右鼻搐之。
蜒蚰及諸蟲入耳,用麻油灌耳內,或用生蔥汁,或薑汁亦可。
口瘡,用白礬湯漱口。
舌腫,用百草霜為細末,醋調敷。
又方,用亂髮燒灰水調下。
飛絲入口,細嚼紫蘇葉,白湯送下。
狼煙入口,飲少醋解之。
眼毛倒睫,拔去拳毛,用蝨子血點入眼內,數次愈。
牙齒咽喉。
風牙,細辛、草烏頭等分,為細末,擦之,溫水漱之。
蛀牙,天仙子燒煙,用竹筒抵牙上,以煙燻之。
風蛀牙疼,用香白芷、細辛煎湯漱之。
又方,絲瓜兒燒灰存性,擦之。
又方,香白芷、薑黃、細辛等分,為末,擦痛處。
蛀牙,用溫米醋漱出蟲自愈。
挫喉氣不通,用冷水徐灌之。
纏喉風,用皂角揉水濾過,灌之,得吐即愈。
急喉風,用膽礬少許吹入喉中,去涎。
喉閉,用枯礬末吹入喉中,急則用燈盞底油腳灌下。
咽喉痛,用桔梗、甘草煎湯,徐徐呷。
又方,用青艾汁灌下。
冬月無艾,瓶內燒蛇床子,熏煙入口,即愈。
咳嗽。
咯血暴嗽,用白蜆殼洗淨研細,粥飲下。
喘嗽,白姜蠶為末,細茶等分,臨臥調服。
咯血,用新綿灰半錢,重酒調下。
吐血,用側柏研細,酒調服。
瘡癬腫毒。
疥瘡,用石灰放鍋中炒極透,出火氣,香油調敷。
下疳瘡,用五倍子末敷之。
臁瘡,用薤汁洗淨挹幹,刮虎骨敷上。
癬瘡,以樟樹皮為末敷之。
漆瘡,用無名異研細,水調敷。
腫毒,或疼痛處,以赤小豆為末,水調敷。
頻換,或用香白芷末,水調敷,尤靈敏。
又方,白芙蓉葉曬乾,同皂角為末,水調敷。
癤毒,初起一二日內,用好米醋煮肥皂,爛研厚塗之,紙花蓋,幹則換。
腳腿腫,用陳瓠種空殼煎湯,空心服。
雜病。
酒黃病,用絲瓜兒連子燒灰,因面得病,麵湯下,因酒得病,酒下,數服。
沙子,用白湯送下鹽一撮,令吐則止。
又方,以香油茶吐之。
又方,用苧麻劄十指尖,針挑出惡血數點。
又方,以香油湯拍兩小臂及腳心,苧繩颳起紅紫泡,亦好。
盜汗,臨夜吃淡煮麵丸兒,空心服妙香散。
翻胃,用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酒調下。
又方,丁香、附子為末,以掌心內舐吃。
癮疹入腹,用蠶沙濃煎湯洗。
風疾癮疹,牛膝不以多少,酒浸一宿,焙乾為末,溫酒調下二錢。
腎虛髓少齒痛,以生地黃、川芎各一錢,為末,潰齒根。
治癰疽背瘡初發者,蒜一片厚二紙,置痛處,以熱艾灸二七壯。
治蠍螫痛疼不可忍者,以蔥白切一片厚二分,置所螫處,艾灸三五壯。
治金瘡破腹腸突出,用於人屎抹腸,即自入。
治蛇入人竅中,急以手撚定,用刀刻破,以椒或辛物置破尾上,用綿系之,自出。
不可拔。
痔瘡,用河水頻洗,取蝸牛研細塗之。
疿子,用茨菰葉陰乾為末敷之。
臟毒便血,生藕節切片,清早蘸平胃散嚼。
便毒,取大蜘蛛一個研細,熱酒下。
小腸氣,炒鹽或茴香二包,不住手更換熨之。
大便數日不通,用皂角末煉蜜為丸,納穀道中。
大便風秘,用不蛀皂角當中一寸許,去黑皮,用沸湯半盞泡,通口服之,通後即愈白粥。
又方,以蔥白或蔥尖納肛門中。
小便不通,鹽填臍內,艾灸三壯。
又方,磨剪刀交股水一盞。
又方,搗甜酸草取汁,入沙糖水調服。
腹脹小便不通,琥珀一錢,重研如粉,人參湯下。
大小便不通,燒皂角灰,粥清飲下。
老人遺尿用薔薇根細研,酒下。
婦人。
難產用黃蜀葵子四十九粒研爛,酒醋下。
又方,吞槐子十四枚。
逆產,燒銅錢通紅放酒中飲之。
產後血悶,打醋炭熏之則醒。
胎衣不下,用最初洗兒湯服下,休令知。
催生,用豬脂一兩,蔥白一寸,切,同熬成油,去滓,通口服。
血崩,服蒲黃黑神散,立效。
又方,宿砂仁不拘多少,新瓦土炒香為末,白湯調下。
月事不調,用香附子炒黃為末,陳米飲湯入米醋些少服。
因爭鬥胎動不安,腹內氣刺痛復上喘,用苧根一大把淨洗,入生薑五片,水一大盞,煎至八分,調粥服。
赤白帶下,用舊蓮房為末,入麝香,空心米湯飲。
兒枕疼,用陳年蟹殼燒灰,酒調下。
小兒驚風,用猢猻糞燒存性,碗覆出火毒,生蜜調灌少許。
赤遊
頭風,研蘿蔔自然汁,左痛搐右鼻,右痛搐左鼻。
又,頭風用井底泥調大黃、芒硝末塗之。
中風,多以香油或生薑汁灌之,吐,即醒。
傷寒中暑。
傷寒得汗後,不可飲酒。
因女色病陰證傷寒,用陳皮,熱鍋內炒焦,以酒烹下,濾酒飲之。
傷寒壞證,好人參一兩,重煎頓服。
中暑發昏,以新汲水滴兩孔,以扇搧之。
重者,以地漿灌則省,與冷水吃則死。
又方,見諸急證,或傷寒毒熱攻眼,用露蜂房半兩,水煎,露一夜,洗之。
感冒霍亂。
感冒用帶根蔥湯,嚼生薑,得汗愈。
霍亂吐瀉,用屋下倒掛塵,湯泡澄清服之。
大忌飲食,入腹則死。
吃冷水不妨,不可吃熱湯。
痢瘧。
痢,五倍子末為丸。
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各三十丸。
又方,以陳皮、艾葉濃煎湯服。
瘧疾用瓜蒂一個搗碎,水半盞浸一宿,發日服,吐即愈。
心疼。
蟲咬急心疼,用真香油頓溫服一盞。
心疼,用晚蠶沙少許,白湯下。
面部腿足。
面瘡,用水調平胃散塗之,痄腮,用雞子清調赤小豆末塗。
又痄腮,及喉下諸般腫病,用蝸牛飛面研勻,貼痛處。
腰疼,用牛皮膠化開,生薑汁打勻,貼痛處。
挫氣腰疼,細茶內滴入香油數點,頓服。
腳氣,用無名異化牛皮膠打勻,貼痛處。
腿轉筋,踏實地自止。
遠行腳打成泡,用水調生面糊貼,過夜間幹,不可穿破。
腳裂,爛蒸藕研成膏貼之。
又方,用五倍子、豬脂搗成膏,入裂內。
凍腳,用熱醋湯洗,研藕貼之。
又方,用五倍子煎湯洗。
眼耳鼻口。
赤眼,用九節黃連、秦皮,粗末,等分,加滑石一塊煎湯洗。
又方,用熱湯豁洗,或濃煎冬青葉,入鹽煎洗。
眼赤痛,用艾灰、黃連各半兩研勻,入少龍腦,湯點一錢,溫洗。
風淚眼,九節黃連和槐樹皮灰,粗末,熬湯澄清,頻洗之。
物落眼中,用新筆蘸水繳出。
又方,濃研好墨點眼自出。
風土入眼,自以手擘開,連唾之。
耳濕,用陳皮燒灰吹入,妙。
諸惡蟲入耳,用韭汁灌之。
蟲入耳腦痛,以桃葉塞兩耳則可出。
蜈蚣入耳,炙豬肉掩之即出。
鼻衄,用飛面二錢,鹽一錢,汲新水調下。
又方,用紙圓兒,右衄塞左耳,左衄塞右耳。
又方,冷水調白麵飲之。
又方,黃葵子不拘多少為末,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青蒿納鼻中。
又方,棕樹皮燒灰,隨左右鼻搐之。
蜒蚰及諸蟲入耳,用麻油灌耳內,或用生蔥汁,或薑汁亦可。
口瘡,用白礬湯漱口。
舌腫,用百草霜為細末,醋調敷。
又方,用亂髮燒灰水調下。
飛絲入口,細嚼紫蘇葉,白湯送下。
狼煙入口,飲少醋解之。
眼毛倒睫,拔去拳毛,用蝨子血點入眼內,數次愈。
牙齒咽喉。
風牙,細辛、草烏頭等分,為細末,擦之,溫水漱之。
蛀牙,天仙子燒煙,用竹筒抵牙上,以煙燻之。
風蛀牙疼,用香白芷、細辛煎湯漱之。
又方,絲瓜兒燒灰存性,擦之。
又方,香白芷、薑黃、細辛等分,為末,擦痛處。
蛀牙,用溫米醋漱出蟲自愈。
挫喉氣不通,用冷水徐灌之。
纏喉風,用皂角揉水濾過,灌之,得吐即愈。
急喉風,用膽礬少許吹入喉中,去涎。
喉閉,用枯礬末吹入喉中,急則用燈盞底油腳灌下。
咽喉痛,用桔梗、甘草煎湯,徐徐呷。
又方,用青艾汁灌下。
冬月無艾,瓶內燒蛇床子,熏煙入口,即愈。
咳嗽。
咯血暴嗽,用白蜆殼洗淨研細,粥飲下。
喘嗽,白姜蠶為末,細茶等分,臨臥調服。
咯血,用新綿灰半錢,重酒調下。
吐血,用側柏研細,酒調服。
瘡癬腫毒。
疥瘡,用石灰放鍋中炒極透,出火氣,香油調敷。
下疳瘡,用五倍子末敷之。
臁瘡,用薤汁洗淨挹幹,刮虎骨敷上。
癬瘡,以樟樹皮為末敷之。
漆瘡,用無名異研細,水調敷。
腫毒,或疼痛處,以赤小豆為末,水調敷。
頻換,或用香白芷末,水調敷,尤靈敏。
又方,白芙蓉葉曬乾,同皂角為末,水調敷。
癤毒,初起一二日內,用好米醋煮肥皂,爛研厚塗之,紙花蓋,幹則換。
腳腿腫,用陳瓠種空殼煎湯,空心服。
雜病。
酒黃病,用絲瓜兒連子燒灰,因面得病,麵湯下,因酒得病,酒下,數服。
沙子,用白湯送下鹽一撮,令吐則止。
又方,以香油茶吐之。
又方,用苧麻劄十指尖,針挑出惡血數點。
又方,以香油湯拍兩小臂及腳心,苧繩颳起紅紫泡,亦好。
盜汗,臨夜吃淡煮麵丸兒,空心服妙香散。
翻胃,用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酒調下。
又方,丁香、附子為末,以掌心內舐吃。
癮疹入腹,用蠶沙濃煎湯洗。
風疾癮疹,牛膝不以多少,酒浸一宿,焙乾為末,溫酒調下二錢。
腎虛髓少齒痛,以生地黃、川芎各一錢,為末,潰齒根。
治癰疽背瘡初發者,蒜一片厚二紙,置痛處,以熱艾灸二七壯。
治蠍螫痛疼不可忍者,以蔥白切一片厚二分,置所螫處,艾灸三五壯。
治金瘡破腹腸突出,用於人屎抹腸,即自入。
治蛇入人竅中,急以手撚定,用刀刻破,以椒或辛物置破尾上,用綿系之,自出。
不可拔。
痔瘡,用河水頻洗,取蝸牛研細塗之。
疿子,用茨菰葉陰乾為末敷之。
臟毒便血,生藕節切片,清早蘸平胃散嚼。
便毒,取大蜘蛛一個研細,熱酒下。
小腸氣,炒鹽或茴香二包,不住手更換熨之。
大便數日不通,用皂角末煉蜜為丸,納穀道中。
大便風秘,用不蛀皂角當中一寸許,去黑皮,用沸湯半盞泡,通口服之,通後即愈白粥。
又方,以蔥白或蔥尖納肛門中。
小便不通,鹽填臍內,艾灸三壯。
又方,磨剪刀交股水一盞。
又方,搗甜酸草取汁,入沙糖水調服。
腹脹小便不通,琥珀一錢,重研如粉,人參湯下。
大小便不通,燒皂角灰,粥清飲下。
老人遺尿用薔薇根細研,酒下。
婦人。
難產用黃蜀葵子四十九粒研爛,酒醋下。
又方,吞槐子十四枚。
逆產,燒銅錢通紅放酒中飲之。
產後血悶,打醋炭熏之則醒。
胎衣不下,用最初洗兒湯服下,休令知。
催生,用豬脂一兩,蔥白一寸,切,同熬成油,去滓,通口服。
血崩,服蒲黃黑神散,立效。
又方,宿砂仁不拘多少,新瓦土炒香為末,白湯調下。
月事不調,用香附子炒黃為末,陳米飲湯入米醋些少服。
因爭鬥胎動不安,腹內氣刺痛復上喘,用苧根一大把淨洗,入生薑五片,水一大盞,煎至八分,調粥服。
赤白帶下,用舊蓮房為末,入麝香,空心米湯飲。
兒枕疼,用陳年蟹殼燒灰,酒調下。
小兒驚風,用猢猻糞燒存性,碗覆出火毒,生蜜調灌少許。
赤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