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風,用朝南燕窠泥,雞子清調敷,或將腫處以針劃破,用鮮血塗之,尤妙。
又方,用筆管或水蛭住腫上,食去惡血。
赤腫,伏龍肝為末,芭蕉油敷之。
急慢驚風,百治不效者,蛇脫皮一分,牛黃一錢,研,頓服,五歲以上倍服。
牙疳,茴香、桔梗燒灰存性,敷,幹,油調。
頭面爛瘡,木耳細舂,蜜調敷,幹則換之。
又方,冷水調平胃散敷,幹則換。
火丹,磨鏽鐵水調厠上泥塗之。
疳黃,雞子剜小竅,入巴豆淨一粒,紙糊孔,煨熟,去巴豆,食之。
隔一二日再吃一二個。
痘瘡不發,食荔枝酒,忌飲水並生冷物,瀉則難治。
倒黶,人牙燒灰調服。
諸急證。
凡魘死者,不得近前急喚,但咬痛其腳腿及唾其面,不省者移動些少臥處,徐喚之。
原有燈則存,無燈切不可點燈,及用皂角末搐兩鼻。
又方,急於人中穴及兩腳大拇趾內離一甲薤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魘死,兼治中惡、自縊、牆壁壓、溺水、產氣絕,用皂莢末,或半夏末如豆大,納鼻中,噎則氣通可活。
驚怖死者,以溫酒灌之。
噦欲死者,半夏一兩一分湯泡,生薑一兩水煎,作二服。
又法,輕者以紙燃搐鼻,或以虛枉之事誣之即止。
凍死微有氣者,用大鍋炒灰令暖,包灰熨心上,冷卻即換,待眼開,以溫酒粥湯與之,不可便與火烘。
卒暴墮攧、壓倒、打死,心頭溫者,可先將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將其發控放起,用半夏末急吹入鼻內,如活,卻以生薑汁、香油打勻灌之。
凡中渴至死,不可使得冷。
得冷便用屈草帶溺臍中,則可活。
冬月落水微有氣者,以大器炒灰熨心上,候暖氣通,溫水粥稍稍吞之即活,便將火炙即死。
卒死無脈,無他形候者,牽牛臨鼻上二百息,牛不肯舐者,鹽汁塗面上即肯舐。
旅途中暑者,急就道上掬熱土於臍上,撥開作竅,令人尿其中。
次用生薑、大蒜細嚼,熱湯送下。
中惡客忤卒死者,灸臍中百壯,以皂角末吹鼻,或研韭汁灌耳中。
自縊者,切不可割斷繩子,以膝頭或手厚裹衣物緊塞穀道,抱起解繩,放下,揉其項痕,搐鼻及吹其兩耳,待其氣回,方可放手,若使洩氣則不可救矣。
溺水者,救起放大凳上睡著,腳後凳腳坫起二磚,卻以鹽擦臍中,待其水自流出,切不可倒提水出與數等。
但心頭微熱者,皆可救治。
又方,急解去衣帶,以艾灸臍中。
誤吞竹木、魚骨所鯁,咽不下咽,用象牙為末,水調一錢呷服。
誤吞銅錢,用生茨菰汁呷飲,自然消化。
誤吞稻芒、麥芒於咽喉間者,急取鵝口中涎令灌之,或取薦頭草細嚼下,尤妙。
骨鯁者,楮樹嫩皮為丸,或楮子研碎,水下二、三十丸。
又方,縮砂、甘草等分為末,以綿裹少許噙之,旋旋咽津下,其骨隨痰而出。
竹木物鯁者,用貫眾煎湯,呷之頻漱。
竹木刺入肉,細嚼白梅敷之。
乾霍亂,用鹽一兩,生薑半兩同炒,黃水煎,溫服。
甚者,加童子小便。
中砒毒,用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絹帛濾過,冷服一碗。
又方,綠豆擂水。
又方,寒水石、綠豆粉末,以藍根研,水調下。
又方,白扁豆為末,冷水調下。
又方,鬱金末二錢,入蜜少許,冷水調下。
又方,醬調水服。
中丹藥毒,服四物湯、香蘇散各一帖,和煎服之,或萱草根,或瓜蔞根研汁飲之。
中附子毒,黑豆、黃豆濃煎湯飲之。
服風藥多,不省人事,濃煎甘草,同生姜自然汁飲之。
中諸藥毒,用生薑、甘草、黑豆、淡竹葉等分,水煎連服。
又方,用蠶故紙燒灰研細,水調服。
諸顛撲傷損,刀斧打撲損傷,用帶須蔥炒熟,乘熱搗爛研盦上,冷則換。
血不止,用白麵盦。
破傷風,用魚膠燒灰存性為末,酒調下,仍封瘡口。
又方,用桑條尺許長十數根,火上炙取汁,熱酒調下。
顛撲損傷,用松節煎酒吃。
骨肉損,醋搗肥皂爛,厚盦之,以帛束住。
閃肭,用米醋糟、平胃散相和罨之。
顛撲重傷者,用生薑汁四兩,香油四兩打勻,無灰酒熱調下。
湯火傷,或蜜塗,或雞蛋清調豆粉,或醋泥塗,或飛面水調敷。
湯火傷敗壞及滅瘢,風化石灰不以多少銚子內炒令黃色,地上出火毒,研令細,生油塗瘡上。
火燒悶絕,以新尿冷飲之,或冷水和蜜飲之。
負重擔肩破,剪貓兒頭上毛,用不語唾黏貼破處。
蘆葦刺入肉,細嚼栗子渣盦傷處。
竹木刺不得出,用鳥羊糞搗碎,水調塗之。
針入肉,用蠟姑腦子(即蛄螻),硫黃研勻,攤紙花貼瘡,候癢時針出。
諸咬傷。
人咬傷,用龜闆或團魚闆燒為灰末,以香油調塗之。
馬咬,細嚼栗子敷傷處。
蠶咬,以苧根汁塗之。
蜘蛛等諸蟲咬,用臈粉、生薑汁調敷。
諸惡蟲咬,以香油浸紫蘇塗之。
蛇傷,用大糞塗之。
犬咬傷,用萆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水研成膏,以鹽先洗咬處,貼上。
風狗咬,用大糞塗,仍拔去頂上紅髮。
又方,米泔洗淨,砂糖塗後,用末子益元散四兩重,斑蝥十四個去頭、翅、足,同煎,空心溫服。
又方,或經久復發,無藥可療者,用好雄黃五錢重,麝香五分重研勻,用酒調二錢服下,去惡物再服,必使得睡,不可驚覺。
蠍子蜈蚣傷,大香油燈吹滅,以餘煙焠之。
蝦蟹以苦蕒汁塗之。
一切蛇蟲所傷,用貝母為末,酒調儘量飲,酒化為水,自傷處流出盡,卻以藥渣敷瘡上。
六畜病方。
牛瘴疫方,用石菖蒲、淡竹葉、葛粉、鬱金、綠豆、蒼朮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兩,芭蕉自然汁三升,入蜂蜜一兩,黃蠟二錢,重調灌之。
未解,再灌。
熱極,加大黃。
鼻頭無汗,加麻黃。
鼻口出血,加蒲黃。
又方,真茶末二兩,和水五升灌。
又方,人參細切,水煮五升灌。
又方,於欄中燒安息香及蒼朮,亦以鼻吸其香,立止。
又方,十二月內收兔頭燒灰,和水灌之。
牛尿血,用川當歸、紅花為末,酒煎冷灌。
牛腹脹,用燕屎一合,水調灌。
牛氣噎,用皂角末吹鼻中,以鞋底拍尾停骨下。
牛肩爛,舊綿絮三兩燒存性,麻油調敷,忌水五日。
牛漏蹄,紫礦為末,豬脂和,納蹄中,燒鐵篦烙之。
牛生蠱生蟲,當歸搗,醋浸一宿,塗之。
治馬中結,雄雞一隻,用拳槌死,就熱便開取肚內心、肝、腸、肚、嘴、爪、指甲,帶糞入風化石灰一合,用碎剮爛,入真麻油四兩,重調勻,灌之。
雞不用。
馬傷水,先燒人亂髮熏兩鼻,後用川烏、草烏、白芷、胡椒、豬牙皂角各等分,麝香少許,為細末,用竹筒盛藥一字,吹入鼻中,須臾打嚏清水流即放。
加瓜蒂,兼治一喉中結病證。
馬諸瘡,昆沙、夜合花葉、黃丹、乾薑、檳榔、五倍子為末,先用鹽漿水洗瘡,後用麻油加輕粉調敷。
馬瘦喂不肥
又方,用筆管或水蛭住腫上,食去惡血。
赤腫,伏龍肝為末,芭蕉油敷之。
急慢驚風,百治不效者,蛇脫皮一分,牛黃一錢,研,頓服,五歲以上倍服。
牙疳,茴香、桔梗燒灰存性,敷,幹,油調。
頭面爛瘡,木耳細舂,蜜調敷,幹則換之。
又方,冷水調平胃散敷,幹則換。
火丹,磨鏽鐵水調厠上泥塗之。
疳黃,雞子剜小竅,入巴豆淨一粒,紙糊孔,煨熟,去巴豆,食之。
隔一二日再吃一二個。
痘瘡不發,食荔枝酒,忌飲水並生冷物,瀉則難治。
倒黶,人牙燒灰調服。
諸急證。
凡魘死者,不得近前急喚,但咬痛其腳腿及唾其面,不省者移動些少臥處,徐喚之。
原有燈則存,無燈切不可點燈,及用皂角末搐兩鼻。
又方,急於人中穴及兩腳大拇趾內離一甲薤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魘死,兼治中惡、自縊、牆壁壓、溺水、產氣絕,用皂莢末,或半夏末如豆大,納鼻中,噎則氣通可活。
驚怖死者,以溫酒灌之。
噦欲死者,半夏一兩一分湯泡,生薑一兩水煎,作二服。
又法,輕者以紙燃搐鼻,或以虛枉之事誣之即止。
凍死微有氣者,用大鍋炒灰令暖,包灰熨心上,冷卻即換,待眼開,以溫酒粥湯與之,不可便與火烘。
卒暴墮攧、壓倒、打死,心頭溫者,可先將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將其發控放起,用半夏末急吹入鼻內,如活,卻以生薑汁、香油打勻灌之。
凡中渴至死,不可使得冷。
得冷便用屈草帶溺臍中,則可活。
冬月落水微有氣者,以大器炒灰熨心上,候暖氣通,溫水粥稍稍吞之即活,便將火炙即死。
卒死無脈,無他形候者,牽牛臨鼻上二百息,牛不肯舐者,鹽汁塗面上即肯舐。
旅途中暑者,急就道上掬熱土於臍上,撥開作竅,令人尿其中。
次用生薑、大蒜細嚼,熱湯送下。
中惡客忤卒死者,灸臍中百壯,以皂角末吹鼻,或研韭汁灌耳中。
自縊者,切不可割斷繩子,以膝頭或手厚裹衣物緊塞穀道,抱起解繩,放下,揉其項痕,搐鼻及吹其兩耳,待其氣回,方可放手,若使洩氣則不可救矣。
溺水者,救起放大凳上睡著,腳後凳腳坫起二磚,卻以鹽擦臍中,待其水自流出,切不可倒提水出與數等。
但心頭微熱者,皆可救治。
又方,急解去衣帶,以艾灸臍中。
誤吞竹木、魚骨所鯁,咽不下咽,用象牙為末,水調一錢呷服。
誤吞銅錢,用生茨菰汁呷飲,自然消化。
誤吞稻芒、麥芒於咽喉間者,急取鵝口中涎令灌之,或取薦頭草細嚼下,尤妙。
骨鯁者,楮樹嫩皮為丸,或楮子研碎,水下二、三十丸。
又方,縮砂、甘草等分為末,以綿裹少許噙之,旋旋咽津下,其骨隨痰而出。
竹木物鯁者,用貫眾煎湯,呷之頻漱。
竹木刺入肉,細嚼白梅敷之。
乾霍亂,用鹽一兩,生薑半兩同炒,黃水煎,溫服。
甚者,加童子小便。
中砒毒,用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絹帛濾過,冷服一碗。
又方,綠豆擂水。
又方,寒水石、綠豆粉末,以藍根研,水調下。
又方,白扁豆為末,冷水調下。
又方,鬱金末二錢,入蜜少許,冷水調下。
又方,醬調水服。
中丹藥毒,服四物湯、香蘇散各一帖,和煎服之,或萱草根,或瓜蔞根研汁飲之。
中附子毒,黑豆、黃豆濃煎湯飲之。
服風藥多,不省人事,濃煎甘草,同生姜自然汁飲之。
中諸藥毒,用生薑、甘草、黑豆、淡竹葉等分,水煎連服。
又方,用蠶故紙燒灰研細,水調服。
諸顛撲傷損,刀斧打撲損傷,用帶須蔥炒熟,乘熱搗爛研盦上,冷則換。
血不止,用白麵盦。
破傷風,用魚膠燒灰存性為末,酒調下,仍封瘡口。
又方,用桑條尺許長十數根,火上炙取汁,熱酒調下。
顛撲損傷,用松節煎酒吃。
骨肉損,醋搗肥皂爛,厚盦之,以帛束住。
閃肭,用米醋糟、平胃散相和罨之。
顛撲重傷者,用生薑汁四兩,香油四兩打勻,無灰酒熱調下。
湯火傷,或蜜塗,或雞蛋清調豆粉,或醋泥塗,或飛面水調敷。
湯火傷敗壞及滅瘢,風化石灰不以多少銚子內炒令黃色,地上出火毒,研令細,生油塗瘡上。
火燒悶絕,以新尿冷飲之,或冷水和蜜飲之。
負重擔肩破,剪貓兒頭上毛,用不語唾黏貼破處。
蘆葦刺入肉,細嚼栗子渣盦傷處。
竹木刺不得出,用鳥羊糞搗碎,水調塗之。
針入肉,用蠟姑腦子(即蛄螻),硫黃研勻,攤紙花貼瘡,候癢時針出。
諸咬傷。
人咬傷,用龜闆或團魚闆燒為灰末,以香油調塗之。
馬咬,細嚼栗子敷傷處。
蠶咬,以苧根汁塗之。
蜘蛛等諸蟲咬,用臈粉、生薑汁調敷。
諸惡蟲咬,以香油浸紫蘇塗之。
蛇傷,用大糞塗之。
犬咬傷,用萆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水研成膏,以鹽先洗咬處,貼上。
風狗咬,用大糞塗,仍拔去頂上紅髮。
又方,米泔洗淨,砂糖塗後,用末子益元散四兩重,斑蝥十四個去頭、翅、足,同煎,空心溫服。
又方,或經久復發,無藥可療者,用好雄黃五錢重,麝香五分重研勻,用酒調二錢服下,去惡物再服,必使得睡,不可驚覺。
蠍子蜈蚣傷,大香油燈吹滅,以餘煙焠之。
蝦蟹以苦蕒汁塗之。
一切蛇蟲所傷,用貝母為末,酒調儘量飲,酒化為水,自傷處流出盡,卻以藥渣敷瘡上。
六畜病方。
牛瘴疫方,用石菖蒲、淡竹葉、葛粉、鬱金、綠豆、蒼朮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兩,芭蕉自然汁三升,入蜂蜜一兩,黃蠟二錢,重調灌之。
未解,再灌。
熱極,加大黃。
鼻頭無汗,加麻黃。
鼻口出血,加蒲黃。
又方,真茶末二兩,和水五升灌。
又方,人參細切,水煮五升灌。
又方,於欄中燒安息香及蒼朮,亦以鼻吸其香,立止。
又方,十二月內收兔頭燒灰,和水灌之。
牛尿血,用川當歸、紅花為末,酒煎冷灌。
牛腹脹,用燕屎一合,水調灌。
牛氣噎,用皂角末吹鼻中,以鞋底拍尾停骨下。
牛肩爛,舊綿絮三兩燒存性,麻油調敷,忌水五日。
牛漏蹄,紫礦為末,豬脂和,納蹄中,燒鐵篦烙之。
牛生蠱生蟲,當歸搗,醋浸一宿,塗之。
治馬中結,雄雞一隻,用拳槌死,就熱便開取肚內心、肝、腸、肚、嘴、爪、指甲,帶糞入風化石灰一合,用碎剮爛,入真麻油四兩,重調勻,灌之。
雞不用。
馬傷水,先燒人亂髮熏兩鼻,後用川烏、草烏、白芷、胡椒、豬牙皂角各等分,麝香少許,為細末,用竹筒盛藥一字,吹入鼻中,須臾打嚏清水流即放。
加瓜蒂,兼治一喉中結病證。
馬諸瘡,昆沙、夜合花葉、黃丹、乾薑、檳榔、五倍子為末,先用鹽漿水洗瘡,後用麻油加輕粉調敷。
馬瘦喂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