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臟,(仙家大忌),四月食雉氣逆,食鱔魚害人,食蒜傷氣。

    五月食韭昏五臟,食鹿傷神。

    六月食澤水病鱉瘕。

    七月食蓴有蠟蟲,能害人。

    八月食姜蒜損壽。

    九月食蟹,腸有稻芒。

    十月食熊傷神,食豬肉發宿疾。

    十一月食龜鱉水病,食鴛鴦噁心。

    十二月食生葵發痼疾,食龜鱉害人。

    飲白酒忌諸甜物。

    蕩粉皮忌杏仁,有則不就。

     孕婦忌食:食兔肉令子缺唇。

    食山羊肉令子多疾。

    食雞子、幹鯉令子多瘡。

    食桑椹、鴨子令倒生。

    食雀肉、飲酒令子淫亂。

    食雞肉、糯米令於生寸白蟲。

    食雀肉、豆漿令子生???。

    食鱉肉令子項短。

    食驢馬肉令子延月。

    食漿水絕產。

    食犬肉令子無聲。

    食螃蟹子橫生。

    食羊肝子多厄。

     乳母忌食,食寒涼發病之物,子有積熱驚風瘍。

    食濕熱動風之物,子有疥癬瘡病。

    食魚蝦雞馬肉,子有癬疳瘦疾。

     解飲食毒:黃鱔魚、鯉魚忌荊芥,地漿解之。

    蟹忌紅柿,主吐血,生藕汁解之。

    誤食桐油,用熱酒解之,乾柿及甘草亦可。

    凡中蕈毒,連服地漿水解之。

    又方,白水濃煎石首魚頭汁灌之。

    又方,多食橄欖可解。

    食魚膾過多成蟲瘕,大黃汁、陳皮末調鹽湯服之。

    食中野芋毒,用地漿及人糞解之。

    諸果毒,燒豬骨為末,水調服。

    食菜中毒,用雞糞燒為末,水調服,或煎甘草汁,或葛根汁飲之。

    又方,用梅花腦子末,水調。

    又方,五味子、白礬末,水調。

    中河豚魚毒,青黛水、藍青搗汁,或槐花末三錢,新汲水解之。

    凡中魚毒,煎橘皮湯,或黑豆汁,或大黃、樸硝、蘆根汁,皆可解之。

    誤食合口花椒服醋解之。

    凡中牛肉毒者,甘草湯解之。

    又方,煉豬脂油一兩,每服一匙,大湯水調下。

    食狗肉中毒者,以杏仁三兩為泥,熱湯調,作三服。

    食馬肝中毒者,水浸豉絞汁解之。

    凡中馬肉毒,搗蘆菔汁解之,或嚼杏仁,或飲好酒皆可。

    食雞子毒,醇醋解之。

    中鴨肉毒,煮秫米汁解之。

    中蟹毒,以冬瓜汁,或生藕汁,或幹蒜汁,蘆根或紫蘇湯解之。

    食馬肉心悶者,飲清酒解之。

    中羊肉毒,甘草湯解之。

    食豬肉毒,飲大黃汁,或杏仁汁、樸硝汁解之。

    解諸食毒,搗韭汁服。

    中鴆鳥毒,生扁豆末,溫水下。

    又方,葛粉水調下,又生螺汁解之。

    酒毒,大黑豆一升,煮汁二升,吐之。

    又方,生螺螄肉、蓽澄茄並解之。

    食諸般肉過傷者,燒其骨,水調服,或芫荽汁、生韭汁解之。

    凡解諸惡毒者,以香油灌之,令吐即解。

    中諸肉毒,壁土水一錢服。

    又方,燒白扁豆末,可解。

    凡飲食後心煩悶,不知中何毒者,急煎苦參汁飲之,令吐。

    又方,煮犀角湯飲之,或以苦酒,或好酒煮飲之。

    凡解毒之藥,不可熱飲,能傷毒氣愈甚。

     凡中挑生毒者,在上,則用熱茶一碗,投膽礬半錢,候化通口呷,以雞翎探喉中,吐出毒物。

    在下,米飲下鬱金末二錢,瀉下毒物。

    次用人參、白朮各半兩,無灰酒慢火熬半日,溫服,日進一盞,五日乃止。

    凡挑生毒,脅下忽腫起如生癰癤狀,頃刻大如碗,五更嚼綠豆試之,若香甜則是。

    又法,搗小升麻為末,冷熟水調,連服之,瀉下毒物,續煎平胃散補,日食白粥。

    食麵後,當食蘆菔解面毒,不宜食麵湯,蓋面之毒在湯也。

     飲食之宜:多種雞頭薯芋可以代食。

    山藥、鳧茨、百合、葛瀝粉可充飢。

    食包子當用醋,食饅頭當用梅血羹,蓋包氣之物,必當用醋與血破氣。

    侵晨食粥,能暢胃氣生津液。

    採嫩柏葉,線系垂掛大甕中,紙糊甕口,經月餘,幹則取出為末,青翠可以調湯代茶,不宜見風。

    老人常以生牛乳煮粥,食之有益。

     夏月熟肉,單用醋煮,可留旬久。

    面不宜過水,以滾湯候冷,代水用之。

    熟水用陳紫蘇妙。

    春宜食麥,夏宜食綠豆,秋宜食麻,冬宜食黍。

    茶宜漱口,不宜多啜。

    熟食不宜熟嚼,生食不宜粗吞。

    候已飢則進食,食不厭熟嚼;候已渴而引飲,飲不厭細呷。

    待飢甚而後食,食不可太飽;待渴甚而後飲,飲不可太頻。

    食不厭精細,飲不厭溫熱。

    凡食麵硬,作熟溲湯深煮,久則無毒。

    食麵後,如欲飲酒,須先以酒咽去目漢椒三兩粒,則不為病。

     法制餒敗馬闆腸,用鑽孔胡桃數個同煮,則收腥氣。

     諸般肉,煮用紙封鍋口,或以楮實同煮,則易爛。

    煮陳臘肉,待滾時將燒紅炭數塊淬之,則不籨。

    老鵝用櫻桃葉數片同煮,則易軟。

    臭肉與阿魏同煮,或用寸段稻草一把,或鑽孔胡桃皆不臭。

    煮魚冷水或滾湯下,或用末香洗,則不腥。

    煮魚,滴生油數點則無涎。

    糟蟹,放皂角半個在上,可留久。

    藏乳多鹹,以茶清水浸之則減。

    籨筍,以薄荷入鹽少許同煮則解。

    籨芋,以灰汁煮之則解。

    洗豬肝用乾麵,洗豬臟用砂糖,則不腥。

    救酸酒,每大瓶用赤小豆一升,炒焦袋盛放酒中,即解。

    凡糟醬蟹,以燈照則沙不堪食。

    茶惡濕,宜焙不宜曬。

    燒肉不可用桑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