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也。

    構精者,所以續綱常也。

    寡欲者,所以養性命也。

    予常集《廣嗣紀要》,一修德,二寡欲。

    然則寡欲者,其延齡廣嗣之大要乎。

    予嘗讀《易》,澤上有水曰節。

    滿而不溢,中雖悅慕,若險在前,心常恐陷,節之時,義大矣哉。

    若或反之,水在澤下,則以漸滲,洩其涸也,可立而待矣。

    困于坎中,猶有悅心,困而又困,雖有盧扁,不可治也。

    生,人所欲也,所欲複有什于生者乎?死,人所惡也,所惡複有什于死者乎?惟其溺于聲色之中,蠱惑狂悖,由是而生有不用也,由是而死有不辟也。

    詩雲:「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此之謂也。

     有人于此,嘗語人曰:欲不可縱,縱欲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

    可謂知養生矣。

    至于暗居獨處之時,目有所接,心火焰起,雖有災害,亦莫之顧。

    故曰寡欲,隻在謹獨。

     今之養生者曰:心,神之主也,腎者,精之府也,脾者,谷氣之本也。

    三者交養,可以長生。

    苟神太煩則困,精太用則竭,谷太傷則減,雖有補益之功,不能勝其旦暮之牿矣。

    廣成子曰:服藥千朝,不如獨宿一宵。

    誠哉是言也。

     今指利刃語人曰:是可蹈乎?曰:不可。

    指鸩毒語人曰:是可咽乎?曰:不可。

    因語人曰:佳麗之色,利于刃也;膏粱之味,毒于鸩也。

    遠而疏之,不可狎也,則群笑而起。

    一朝病生,迎醫治之,贶以百金不愛也。

    噫,曲突徒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其此之謂也。

     夫男子十六而精通,至六十四歲而精竭。

    女子十四而經行,至四十九歲而經斷。

    初生之時,形體雖具,精血猶未生也,必待乳哺之養,水谷之氣,日生月長。

    男子十六而精始溢,女子十四而血乃瀉,成之何其難也。

    男子八八而精竭,女子七七而血盡,敗之何其易耶。

    夫以十年所生之精血,尚不滿于百半之用。

    譬諸草木,氣聚于春者,覆敗于秋也,雖欲留之,隻有許多分數。

    況以難成易敗之精血,不知愛惜,反暴棄之,此所以不待八八、七七之期而早斃矣。

     交接多,則傷筋,施洩多,則傷精。

    肝主筋,陰之陽也,筋傷則陽虛而易痿。

    腎主精,陰中之陰也,精傷則陰虛而易舉。

    陰陽俱虛,則時舉時痿,精液自出,念慮雖萌,隐曲不得矣。

    當是時也,猛省起來,遠色斷想,移神于清淨法界,歌舞以适其情,谷肉以養其身,上藥以補其虛,則屋破猶堪補矣。

    苟不悔悟,以妄為常,乃求興陽之藥,習鑄劍之術,則天柱折,地維絕,雖有女娲氏之神,終不能起冢中之枯骨也。

     今人好事者,以禦女為長生之術。

    如九一采戰之法,謂之奪氣歸元,還精補腦。

    不知渾濁之氣,渣滓之精,其機已發,如蹶張之弩,孰能禦之耶。

    己之精,自不能制,豈能采彼之精氣耶。

    或謂我神不動,以采彼之氣,不知從入之路何在也,因此而成淋漓者有之。

    或謂我精欲出,閉而不洩,謂之黃河逆流,謂之牽轉白牛。

    不知停蓄之處,為疽為腫者有之,非以養生,适以害生也。

     古人有見色不動,如鸠摩羅付之受宮人。

    這是鐵漢,如何學得。

    必如司馬公之不置姬妾,關雲長之屏美女,劉琦之卻名妹,然後可養此心不動也。

    堅白不至,而欲自試于磨涅,其有不磷缁者幾希。

     項羽喑啞叱咤千人,自廢垓下之變,乃與虞姬對泣。

    漢高祖見太公置俎上,略無戚容,誅戮功臣,何其忍也。

    病革之時,乃枕戚姬之膝,而垂涕焉。

    蘇武在匈奴,吞氈齧雪,所持節旄盡落,而志不屈,何其強也。

    乃納胡婦生子。

    雖曰項羽之泣虞姬,恨别也;漢高祖之泣戚姬,防患也;蘇武之納胡婦,為養也。

    然尤物移人,終是不完。

     古人教子,舞刀、舞劍、學文,朝習夕遊焉,所以涵養德性,禁其非心也。

    故能氣質清明,德業成就,福壽綿長。

    今之人則不然,所以福德不及古者遠矣。

     配匹之際,承宗祀也;婚姻以時,成男女也;夫婦有别,遠情欲也。

    故身無疴疾,生子賢而壽。

    今人不知宗祀為重,交接以時,情欲之感,形于戲谑,燕婉之私,朝暮陽台,故半百早衰,生子多夭且不肖也。

    故曰:寡欲者,延齡廣嗣之第一緊要也。

     《内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谷、肉、菜、果,皆天地所生以食人者也。

    各有五氣五味,人食之,先入本髒,而後養其血脈筋骨也。

    故五谷為養,五畜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