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全按:養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動,曰法時,曰卻疾。

    夫寡欲者,謂堅忍其性也;慎動者,謂保定其氣也;法時者,謂和于陰陽也;卻疾者,謂慎于醫藥也。

    堅忍其性則不壞其根矣;保定其氣則不疲其枝矣;和于陰陽則不犯其邪矣;慎于醫藥則不遇其毒矣。

    養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

     寡欲第一 夫食色,性也。

    故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口腹之養,軀命所關;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屋廬子之無解于任人難也。

    設如方士之說,必絕谷,必休妻,而後可以長生,則枵腹之瘠,救死不贍,使天下之人墜厥宗者,非不近人情者之惑欤。

     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蓋男子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精氣溢焉。

    精者,血之液,氣者,精之導也。

    少之時,氣方盛而易溢。

    當此血氣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動情勝,交接無度,譬如園中之花,早發必先痿也。

    況禀受怯弱者乎。

    古人三十而娶,其慮深矣。

     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大衍之數五十,天地之中數也,陽數二十五,陰數二十五。

    男子三十而娶,因其陽常不足,故益之以五;女子二十而嫁,因其陰常有餘,故損之以五也。

    是故長男在上,少女在下,則震兌交而為歸妹也。

    少男在上,長女在下,則艮巽交而為蠱也。

    歸妹之吉,帝乙以之。

    蠱之兇,晉候之疾,不可為也。

     人能知七損八益,則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不知此者,早衰之道也。

    何謂七損八益?蓋七者,女子之數也,其血宜瀉而不宜滿。

    八者,男子之數也,其精宜滿而不宜瀉。

    故治女子者,當耗其氣以調其血,不損之則經閉而成病矣。

    男子者,當補其氣以固其精,不益之則精涸而成疾矣。

    古人立法,一損之,一益之,制之于中,使氣血和平也。

     八益丸 男子常服,補氣固精。

     熟地黃(酒拌,九蒸九曬,焙幹,忌鐵器,八兩)黃柏(去皮,鹽水炒褐色,四兩)知母(去毛皮,四兩)蓮肉(去心,二兩)芡實肉(二兩) 共為細末,煉蜜杵千餘下,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以米膳壓之,忌蘿蔔。

     七損丸 女子宜服,抑氣調血。

     香附米(童便浸三日,一日一換,取起舂爛焙幹,淨一斤)當歸(酒洗,四兩)川芎(六兩) 為細末,酒煮糊面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茴香湯送下。

     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禦女,以通其精,則精未滿而先瀉,五髒有不滿之處,他日有難形狀之疾。

    至于半衰,其陰已痿,求女強合,則隐曲未得而精先洩矣。

    及其老也,其精益耗,複近女以竭之,則腎之精不足,取給于髒腑,髒腑之精不足,取給于骨髓。

    故髒腑之精竭,則小便淋痛,大便幹澀,髓竭則頭傾足軟,腰脊酸痛。

    屍居于氣,其能久乎。

    故呂純陽仙翁有詩雲: 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伏劍斬愚夫, 分明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

     其男子傷精,病小便淋痛,大便幹澀者,以腎開竅于二陰。

    前溺塞者,氣病也,後陰病難者,血病也。

    宜補其氣,則津液行而溺自長;補其血,則幽開通而便自潤也,宜補腎利竅丸主之。

     熟地黃(制,四兩)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二兩)山藥(一兩半)丹皮(去心)白茯苓(各一兩)五味桂心(各五錢)人參(七錢) 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

     男子夢交而洩精,女子夢交而成孕;或有淫氣相感,妖魅為祟,神志昏惑,魂魄飛揚,日久不愈,如颠如狂,乃召巫觋以逐之,抑末矣。

    苟非得道,如許旌陽薩守堅者,必不能驅治之也。

    惟務誠子螢火丸,方可除也。

     上三條,皆不能清心寡欲之病。

     螢火丸 主辟疾病,瘟疫惡氣,百鬼邪祟,五兵盜賊。

     螢火鬼箭(削取皮羽)白蒺藜(各一兩)雄黃雌黃(各二兩)礬石(枯,二兩)羚羊角煅竈灰(各一兩半)鐵錘柄(入鐵處燒焦,一兩半) 為末,以雞子黃及丹雄雞頭一個,毛無間色者,搗和為丸,如杏仁大,樣做作三角,以绛囊盛之,帶在左臂,或挂在戶上,若從軍者系于腰中,勿離其身。

     孟子曰:「養心莫善于寡欲。

    」寡之者,節之也,非若佛老之徒,棄人倫,滅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