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引風入骨。
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阿膠 味鹹,平,無毒。
入肺、肝二經。
山藥為使,畏大黃。
拌蛤粉炒。
止血兮兼能去瘀,疏風也又且補虛。
西歸金府,化痰止咳除癱痿;東走肝垣,強精養血理風淫。
安胎始終並用,治痢新久皆宜。
阿井乃濟水之眼,《內經》以濟水為天地之肝,故入肝,治血證風證如神。
烏驢皮合北方水色,以制熱生風也。
真者光明脆徹、歷夏不柔,偽者反能滯痰,不可不辨。
按:胃弱所嘔吐,脾虛食不消者均忌。
熊膽 味苦,寒,無毒。
殺蟲治五疳,止利除黃疸。
去目障至效,塗痔瘻如神。
實熱之症,用之鹹宜,苟涉虛家,便當嚴戒。
象皮 味鹹、溫,無毒。
合金瘡之要藥,長肌肉之神丹。
以鉤刺插入皮中,頃刻瘡收,故主如上。
鹿茸 味甘、鹹,溫,無毒。
入腎經。
形如茄子,色如瑪瑙,紅玉者良。
烙去毛,酥炙。
健骨而生齒,強志而益氣。
去肢體痠痛,除腰脊軟痛。
虛癆聖劑,崩漏神丹。
角,茸生兩月,即成角矣。
補腎生精髓,強骨壯腰膝,止崩中與吐血,除腹痛而安胎。
肉甘,溫。
補中強五臟,通脈益氣力。
鹿乃仙獸,稟純陽之質,含生髮之氣,其性極淫。
一牡常禦百牝,腎氣有餘,足於精者也,故主用最多,專以壯陽道,補精髓為功。
茸較佳於角,肉有益於脾。
按:上焦有痰熱,胃家有火,吐血屬陰衰火盛者俱忌。
生角消腫毒,逐惡血,不及膠之用宏也。
鹿,山獸屬陽,夏至解角,陰生陽退之象也;糜,澤獸屬陰,冬至解角,陽生陰退之象也。
主用相懸,不可不辨。
羊肉 味甘,溫,無毒。
入脾、腎二經。
反半夏、菖蒲,忌醋。
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宣通風氣,起發毒瘡。
角堪明目殺蟲,肝能清眼去翳,腎可助陽,胲除治翻胃。
胲結成在羊腹中者。
東垣雲: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類是也。
凡形氣痿弱,虛羸不足者宜之。
羊血主產後血暈悶絕,生飲一杯即活。
中砒、硇、鍾乳、礬石、丹砂之毒者,生飲即解。
按:羊食毒草,凡瘡家及痼疾者食之即發,宜忌之。
狗肉 味鹹,溫,無毒。
入脾、腎二經。
反商陸,畏杏仁,惡蒜。
暖腰膝而壯陽道,厚腸胃而益氣力。
狗寶結成狗腹中者。
專攻翻胃,善理疔疽。
屬土性溫,故能暖脾,脾暖則腎亦旺矣。
黃犬益脾,黑犬補腎,他色者不宜用也。
內外兩腎,俱助陽事,屎中粟米,起痘治噎。
按:氣壯多火,陽事易舉者忌之。
妊婦食之,令兒無聲。
熱病後食之殺人。
道家以犬為地厭,忌食。
虎骨 味辛,溫,無毒。
脛骨最良,酥炙。
壯筋骨而痿軟可起,搜毒風而攣痛堪除。
虎者,西方之獸,通於金氣。
風從虎,虎嘯而風生,故骨可以入骨而搜風。
虎肚主翻胃有功,虎爪主辟邪殺鬼。
犀角 味苦、酸、鹹,寒,無毒。
入心、胃、肝三經。
升麻為使,惡烏頭,烏喙,忌鹽。
解煩熱而心寧,驚悸狂邪都掃;散風毒而肝清,目昏痰壅皆消。
吐衄崩淋,投之輒止,癰疽發背,用以消除。
解毒高於甘草,祛邪過於牛黃。
犀角雖有徹上徹下之功,不過散邪清熱,涼血解毒而已。
按:大寒之性,非大熱不敢輕服,妊婦多服,能消胎氣。
羚羊角 味鹹,寒,無毒。
入肝經。
直達東方,理熱毒而昏冒無虞;專趣血海,散關結而真陰有賴。
清心明目,辟邪定驚。
濕風痢血宜加用,瘰癧癰疽不可無。
肝虛而熱者宜之。
外有二十四節掛痕,肉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抵千牛。
入藥不可單用,須不拆原對,銼細,避風搗篩,更研萬匝如飛塵,免刮人腸。
按:獨入厥陰,能伐生生之氣。
獺肝 味甘,溫,有毒。
入肝、腎二經。
鬼疰傳屍慘滅門,水吞殊效;疫毒蠱災常遍戶,末服奇靈。
葛洪雲:屍痙鬼疰,使人寒熱,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無處不惡。
積月累年,殗殜至死,死後傳人,乃至滅門。
惟用獺肝,陰乾為末,水服二錢,每日三服,以瘥為度。
其爪亦能搜逐癆蟲。
膃肭臍 味鹹,熱,無毒。
入腎經。
酒洗炙。
陰痿精寒,瞬息起經年之恙;鬼交屍疰,纖微消沉頓之疴。
一名海狗腎,兩重薄皮裹丸核,皮上有肉,黃毛三莖,共一穴,濕潤常如新,置睡犬旁,驚狂跳躍者,真也。
固精壯陽,是其本功。
鬼交屍疰,蓋陽虛而陰邪侵之,陽狂則陰邪自闢耳。
按:陽事易舉,骨蒸癆嗽之人忌用。
豬脊髓 味甘,平,無毒。
補虛癆之脊痛,益骨髓以除蒸。
心血共硃砂,補心而治驚癇;豬肺同薏苡,保肺而蠲咳嗽。
豬本益脾,可止瀉而亦可化癥;腎仍歸腎,能引導而不能補益。
豬,水畜也,在時屬亥,在卦屬坎。
其肉性寒,能生濕痰,易招風熱。
四蹄治杖瘡,下乳汁,洗潰瘍。
膽主傷寒燥熱、頭肉生風發痰,脂潤腸去垢,腦損男子陽道,血能敗血,肝大損人,腸動冷氣,舌能損心。
按:豬性陰寒,陽事弱者勿食。
禽部 鴨 味甘、鹹,平,無毒。
入肺、腎二經。
流行水府,滋陰氣以除蒸;闖達金宮,化虛痰而止嗽。
類有數種,惟白毛而烏嘴鳳頭者,為虛癆聖藥。
白屬西金,黑歸北水,故葛可久治癆,有白鳳膏也。
烏骨雞 味甘、鹹,平,無毒。
入肺、腎二經。
最闢妖邪,安五臟;善通小便,理煩蒸。
產中亟取,崩帶多求。
雞為陽禽,屬木為風,在封為巽,其色有丹、白、黃、烏之異,總不如白毛烏骨,翠耳金胸,為最上乘也。
雞冠血發痘瘡,通乳難,塗口喎;肝可起陰,治小兒疳積目昏。
雞屎白惟雄雞屎有白。
利小便,治鼓脹。
雞子清煩熱,止咳逆。
卵殼主傷寒勞復,研敷下疳,卵中白皮主久咳、氣結。
肫內黃皮,名雞內金,去煩熱,通大、小腸。
淘鵝油 味鹹,溫,無毒。
理痹痛癰疽,可穿筋透骨。
取其脂熬化就,以其嗉盛之,則不滲漏,雖金銀磁玉之器盛之,無不透漏者,可見入骨透髓之功。
然但資外敷,不入湯藥。
雀卵 味酸,溫,無毒。
入腎經。
強陰莖而壯熱,補精髓而多男。
雀屬陽而性淫,故強壯陽事。
下元有真陽謂之少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火衰則陰痿精寒,火足則精旺陽強,雀卵之於人大矣哉。
雄雀屎名白丁香,一頭尖者是雄,兩頭圓者是雌,療目痛,決癰癤,理帶下疝瘕。
按:陰虛火盛者勿食,不可同李食,孕婦食之生子多淫,服術人亦忌之。
五靈脂 味甘,溫,無毒。
入肝經。
惡人參,酒飛,去沙曬。
止血氣之痛,無異手拈;行冷滯之瘀,真同仙授。
五靈脂乃寒號禽之糞也,氣味俱厚,獨入厥陰,主血,生用於行血,炒熟止血,痛證若因血滯者,下咽如神。
按:性極膻惡,脾胃薄者不能勝也。
蟲魚部 蜂蜜 味甘,平,無毒。
入脾經。
忌生蔥。
凡蜜一斤,入水四兩,磁器中煉去沫,滴水不散為度。
和百藥而解諸毒,安五臟而補諸虛;潤大腸而悅顏色,調脾胃而除心煩。
同薑汁行初成之痢,同薤白塗湯火之瘡。
採百花之英,合雨露之氣釀成,其氣清和,其味甘美,虛實寒熱之證,無不相宜也。
按:大腸虛滑者,雖熟蜜亦在禁例。
酸者食之令人心煩,同蔥食害人,同萵苣食令人利下。
食蜜飽後,不可食酢,令人暴亡。
蠟性澀,止久痢,止血,生肌定痛,火熱暴痢者忌之。
露蜂房 味甘,溫,有毒。
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炙。
拔疔瘡附骨之根,治風蟲牙齒之痛;起陰痿而止遺尿,洗乳癰而塗瘰癧。
蜂房乃黃蜂之窠,蜂大房大,且露天樹上者為勝。
按:其用以毒攻毒,若癰疽潰後禁之。
牡蠣 味鹹,寒,無毒。
入腎經。
貝母為使,惡麻黃、辛夷、吳茱萸。
火煅,童便淬之。
消胸中之煩滿,化痰凝之瘰癧。
固精澀二便,止汗免崩淋。
按:虛而熱者宜之,有寒者禁與。
龜甲 味鹹,寒,有毒。
入心、腎二經。
惡沙參、蜚蠊,去肋酥炙。
補腎退骨蒸,養心增智慧。
固大腸而止瀉痢,除崩漏而截痎瘧。
小兒囟門不合,臁瘡朽臭難聞。
煎成膠良。
龜,稟北方之氣,故有補陰之功。
若入丸散,須研極細,恐著人腸胃,變為瘕也。
龜鹿皆永年,龜首藏向腹,能通任脈,取下甲以補腎補血,皆陰也;鹿鼻反向尾,能通督脈,取上角以補火補氣,皆陽也。
按:腎虛而無熱者不用。
鱉甲 味鹹,寒,無毒。
入肝經。
惡礬,酒浸一宿,炙黃。
解骨間蒸熱,消心腹癥瘕。
婦人漏下五色,小兒脅下堅痛。
肉冷而難消,脾虛者大忌。
鱉色青,主治皆肝證,龜色黑,主治皆腎證。
同歸補陰,實有分別。
龜甲以自敗者為佳,鱉甲以不經湯煮者為佳。
肝無熱者忌之。
真珠 味鹹,寒,無毒。
入肝經。
絹包,入豆腐中煮一番,研極細。
安魂定悸,止渴除蒸,收口生肌,點睛退翳。
稟太陰之精氣而結,故中秋,則蚌無胎。
宜其主用多入陰經。
按:珠體最堅,研如飛面方用,不細,傷人臟腑。
病不由火熱者忌之。
桑螵蛸 味鹹,平,無毒。
入腎經。
畏旋覆花,蒸透再焙。
起陽事而痿弱何憂,益精氣而多男可冀。
即螳螂之子,必以桑樹上者為佳也。
一生九十九子,用一枚即傷百命,仁人君子聞之,且當慘然,況忍食乎? 海螵蛸 味鹹,溫,無毒。
入肝經。
惡白及、白蘞、附子。
炙黃。
止吐衄腸風,澀久虛瀉痢。
外科燥膿收水,眼科去翳清煩。
味鹹入血,性澀能收,故有軟堅止滑之功。
瓦楞子 味鹹,平,無毒。
火煅、醋淬、研。
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靈。
即蚶殼也,鹹走血而軟堅,故主治如上。
石決明 味鹹,平,無毒。
入肝、腎二經。
鹽水煮,水飛。
內服而障翳潛消,外點而赤膜盡散。
七孔、九孔者良,十孔者不佳。
久服令人寒中。
蟹 味鹹,寒,有小毒。
畏紫蘇、大蒜、木香,忌柿。
和筋脈而散惡血,清熱結而續筋骨。
合小兒之囟,解漆毒之瘡。
爪能墮胎。
性寒,能發風,能薄藥力。
孕婦食之,令人橫生。
蘄州白花蛇 味鹹,溫,有毒。
去頭尾,酒浸三宿,去盡皮骨,俱有大毒。
主手足癱瘓,及肢節軟疼,療口眼歪斜,及筋脈攣急。
厲風與破傷同寶,急驚與慢驚而珍。
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家要藥。
內達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服者大忌見風。
產蘄州者最佳,然不可多得。
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方勝紋,腹有念殊斑,口有四長牙,尾有爪甲一、二分,腸如連珠,眼光如生。
產他處者或兩目俱閉,或一開一閉也。
按:白花蛇性走竄,有毒,惟真有風者宜之。
若類中風屬虛者,大忌。
烏梢蛇,大略相同,但無毒而力淺,色黑如漆,尾細有劍脊者良。
穿山甲 味鹹,寒,有毒。
炙黃。
搜風逐痰,破血開氣。
療蟻瘻絕靈,截瘧疾至妙。
治腫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潰;理痛痹在上則升,在下則降。
古名鯪鯉甲。
穴山而居,寓水而食,能走竄經絡,無處不到,達病所成功。
患病在某處,即用某處之甲,此要訣也。
性猛不可過服。
白殭蠶 味鹹、辛,溫,無毒。
入肺、脾、肝三經。
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米泔浸一日,待涎浮水上,焙,去絲及黑口。
治中風失音,去皮膚風癢,化風痰,消瘰癧,拔疔毒,滅瘢痕。
男子陰癢,女子崩淋。
即蠶之病風者,用以治風,殆取其氣相感歟! 雄蠶蛾 味鹹,溫,有小毒。
炒去足翅。
止血收遺洩,強陽益精氣。
健於媾精,敏於生育,祈嗣者宜之。
斑蝥 味辛,寒,有毒。
入肺、脾二經。
畏巴豆、丹參、甘草、豆花,惟黃連、黑豆、蔥、茶能解其毒。
破血結而墮胎兒,散癥癖利水道。
拔疔疽之惡根,下猘犬之惡物。
中蠱之毒宜求,輕粉之毒亦化。
直走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不宜多用,痛時以木通等導之。
蟾酥 味辛,溫,有毒。
入胃、腎二經。
發背疔疽,五疳羸弱,立止牙痛,善扶陽事。
入外科方有奪命之功,然輕用能爛人肌肉。
蝦蟆 味辛,溫,有毒。
酒浸一宿,去皮、腸、爪,炙乾。
發時瘡之毒,理疳結之疴,消猘犬之毒,枯腸痔之根。
屬土之精,應月魄而性靈異,過用發濕助火。
水蛭 味鹹、苦,平,入肝經。
畏石灰,鹽炒枯黃。
惡血積聚,閉結堅牢,炒末調吞多效;赤白丹腫,癰毒初生,竹筒含咂有功。
鹹走血,苦勝血,為攻血要藥。
誤吞生者入腹,生子咂血,腸痛瘦黃,以田泥調水飲數杯,必下也。
或以牛羊熱血一二杯,同豬脂飲之,亦下。
染須藥中,能引藥力倒上至根。
虻蟲 味苦,寒,有毒。
入肝經。
去足、翅,炒,惡麻黃。
攻血遍行經絡,墮胎隻在須臾。
青色之入肝,專啖牛馬之血,仲景用以逐血,因其性而取用者也。
非氣壯之人,實有畜血者,水蛭、虻蟲,不敢輕與。
?蟲 味鹹,寒,有毒。
畏皂莢、菖蒲、屋遊。
去血積搜剔極周,主折傷補接至妙。
煎含而木舌旋消,水服而乳漿立至。
即地鱉蟲,仲景大黃?蟲丸,以其有攻堅下血之功也,虛人斟酌用之。
螻蛄 味鹹,寒,無毒。
去翅、足、炒。
通便而二陰皆利,逐水而十種俱平。
貼瘰癧頗效,化骨鯁殊靈。
螻蛄自腰以前,其澀能止二便;自腰以後,其利能通二便。
治水甚效,但其性猛,虛人戒之。
蟬殼 味鹹,寒,無毒。
入肺、肝、脾三經。
沸湯洗淨,去足、翅,曬乾。
快痘疹之毒,宣皮膚之風,小兒驚癇夜啼,目疾昏花障翳。
感木土之氣,吸風飲露,其氣清虛,故主療皆風熱之恙。
又治音聲不響,及嬰兒夜啼,取其晝鳴夜息之義。
按:痘疹虛寒證禁服。
蠍 味辛,平,有毒。
入肝經。
善逐肝風,深透筋骨。
中風恆收,驚癇亦簡。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
蠍屬木,色青,獨入厥陰,為風家要藥。
全用者謂之全蠍,但用尾謂之蠍梢,其力尤緊。
按: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病屬虛者,法鹹禁之。
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阿膠 味鹹,平,無毒。
入肺、肝二經。
山藥為使,畏大黃。
拌蛤粉炒。
止血兮兼能去瘀,疏風也又且補虛。
西歸金府,化痰止咳除癱痿;東走肝垣,強精養血理風淫。
安胎始終並用,治痢新久皆宜。
阿井乃濟水之眼,《內經》以濟水為天地之肝,故入肝,治血證風證如神。
烏驢皮合北方水色,以制熱生風也。
真者光明脆徹、歷夏不柔,偽者反能滯痰,不可不辨。
按:胃弱所嘔吐,脾虛食不消者均忌。
熊膽 味苦,寒,無毒。
殺蟲治五疳,止利除黃疸。
去目障至效,塗痔瘻如神。
實熱之症,用之鹹宜,苟涉虛家,便當嚴戒。
象皮 味鹹、溫,無毒。
合金瘡之要藥,長肌肉之神丹。
以鉤刺插入皮中,頃刻瘡收,故主如上。
鹿茸 味甘、鹹,溫,無毒。
入腎經。
形如茄子,色如瑪瑙,紅玉者良。
烙去毛,酥炙。
健骨而生齒,強志而益氣。
去肢體痠痛,除腰脊軟痛。
虛癆聖劑,崩漏神丹。
角,茸生兩月,即成角矣。
補腎生精髓,強骨壯腰膝,止崩中與吐血,除腹痛而安胎。
肉甘,溫。
補中強五臟,通脈益氣力。
鹿乃仙獸,稟純陽之質,含生髮之氣,其性極淫。
一牡常禦百牝,腎氣有餘,足於精者也,故主用最多,專以壯陽道,補精髓為功。
茸較佳於角,肉有益於脾。
按:上焦有痰熱,胃家有火,吐血屬陰衰火盛者俱忌。
生角消腫毒,逐惡血,不及膠之用宏也。
鹿,山獸屬陽,夏至解角,陰生陽退之象也;糜,澤獸屬陰,冬至解角,陽生陰退之象也。
主用相懸,不可不辨。
羊肉 味甘,溫,無毒。
入脾、腎二經。
反半夏、菖蒲,忌醋。
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宣通風氣,起發毒瘡。
角堪明目殺蟲,肝能清眼去翳,腎可助陽,胲除治翻胃。
胲結成在羊腹中者。
東垣雲: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類是也。
凡形氣痿弱,虛羸不足者宜之。
羊血主產後血暈悶絕,生飲一杯即活。
中砒、硇、鍾乳、礬石、丹砂之毒者,生飲即解。
按:羊食毒草,凡瘡家及痼疾者食之即發,宜忌之。
狗肉 味鹹,溫,無毒。
入脾、腎二經。
反商陸,畏杏仁,惡蒜。
暖腰膝而壯陽道,厚腸胃而益氣力。
狗寶結成狗腹中者。
專攻翻胃,善理疔疽。
屬土性溫,故能暖脾,脾暖則腎亦旺矣。
黃犬益脾,黑犬補腎,他色者不宜用也。
內外兩腎,俱助陽事,屎中粟米,起痘治噎。
按:氣壯多火,陽事易舉者忌之。
妊婦食之,令兒無聲。
熱病後食之殺人。
道家以犬為地厭,忌食。
虎骨 味辛,溫,無毒。
脛骨最良,酥炙。
壯筋骨而痿軟可起,搜毒風而攣痛堪除。
虎者,西方之獸,通於金氣。
風從虎,虎嘯而風生,故骨可以入骨而搜風。
虎肚主翻胃有功,虎爪主辟邪殺鬼。
犀角 味苦、酸、鹹,寒,無毒。
入心、胃、肝三經。
升麻為使,惡烏頭,烏喙,忌鹽。
解煩熱而心寧,驚悸狂邪都掃;散風毒而肝清,目昏痰壅皆消。
吐衄崩淋,投之輒止,癰疽發背,用以消除。
解毒高於甘草,祛邪過於牛黃。
犀角雖有徹上徹下之功,不過散邪清熱,涼血解毒而已。
按:大寒之性,非大熱不敢輕服,妊婦多服,能消胎氣。
羚羊角 味鹹,寒,無毒。
入肝經。
直達東方,理熱毒而昏冒無虞;專趣血海,散關結而真陰有賴。
清心明目,辟邪定驚。
濕風痢血宜加用,瘰癧癰疽不可無。
肝虛而熱者宜之。
外有二十四節掛痕,肉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抵千牛。
入藥不可單用,須不拆原對,銼細,避風搗篩,更研萬匝如飛塵,免刮人腸。
按:獨入厥陰,能伐生生之氣。
獺肝 味甘,溫,有毒。
入肝、腎二經。
鬼疰傳屍慘滅門,水吞殊效;疫毒蠱災常遍戶,末服奇靈。
葛洪雲:屍痙鬼疰,使人寒熱,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無處不惡。
積月累年,殗殜至死,死後傳人,乃至滅門。
惟用獺肝,陰乾為末,水服二錢,每日三服,以瘥為度。
其爪亦能搜逐癆蟲。
膃肭臍 味鹹,熱,無毒。
入腎經。
酒洗炙。
陰痿精寒,瞬息起經年之恙;鬼交屍疰,纖微消沉頓之疴。
一名海狗腎,兩重薄皮裹丸核,皮上有肉,黃毛三莖,共一穴,濕潤常如新,置睡犬旁,驚狂跳躍者,真也。
固精壯陽,是其本功。
鬼交屍疰,蓋陽虛而陰邪侵之,陽狂則陰邪自闢耳。
按:陽事易舉,骨蒸癆嗽之人忌用。
豬脊髓 味甘,平,無毒。
補虛癆之脊痛,益骨髓以除蒸。
心血共硃砂,補心而治驚癇;豬肺同薏苡,保肺而蠲咳嗽。
豬本益脾,可止瀉而亦可化癥;腎仍歸腎,能引導而不能補益。
豬,水畜也,在時屬亥,在卦屬坎。
其肉性寒,能生濕痰,易招風熱。
四蹄治杖瘡,下乳汁,洗潰瘍。
膽主傷寒燥熱、頭肉生風發痰,脂潤腸去垢,腦損男子陽道,血能敗血,肝大損人,腸動冷氣,舌能損心。
按:豬性陰寒,陽事弱者勿食。
禽部 鴨 味甘、鹹,平,無毒。
入肺、腎二經。
流行水府,滋陰氣以除蒸;闖達金宮,化虛痰而止嗽。
類有數種,惟白毛而烏嘴鳳頭者,為虛癆聖藥。
白屬西金,黑歸北水,故葛可久治癆,有白鳳膏也。
烏骨雞 味甘、鹹,平,無毒。
入肺、腎二經。
最闢妖邪,安五臟;善通小便,理煩蒸。
產中亟取,崩帶多求。
雞為陽禽,屬木為風,在封為巽,其色有丹、白、黃、烏之異,總不如白毛烏骨,翠耳金胸,為最上乘也。
雞冠血發痘瘡,通乳難,塗口喎;肝可起陰,治小兒疳積目昏。
雞屎白惟雄雞屎有白。
利小便,治鼓脹。
雞子清煩熱,止咳逆。
卵殼主傷寒勞復,研敷下疳,卵中白皮主久咳、氣結。
肫內黃皮,名雞內金,去煩熱,通大、小腸。
淘鵝油 味鹹,溫,無毒。
理痹痛癰疽,可穿筋透骨。
取其脂熬化就,以其嗉盛之,則不滲漏,雖金銀磁玉之器盛之,無不透漏者,可見入骨透髓之功。
然但資外敷,不入湯藥。
雀卵 味酸,溫,無毒。
入腎經。
強陰莖而壯熱,補精髓而多男。
雀屬陽而性淫,故強壯陽事。
下元有真陽謂之少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火衰則陰痿精寒,火足則精旺陽強,雀卵之於人大矣哉。
雄雀屎名白丁香,一頭尖者是雄,兩頭圓者是雌,療目痛,決癰癤,理帶下疝瘕。
按:陰虛火盛者勿食,不可同李食,孕婦食之生子多淫,服術人亦忌之。
五靈脂 味甘,溫,無毒。
入肝經。
惡人參,酒飛,去沙曬。
止血氣之痛,無異手拈;行冷滯之瘀,真同仙授。
五靈脂乃寒號禽之糞也,氣味俱厚,獨入厥陰,主血,生用於行血,炒熟止血,痛證若因血滯者,下咽如神。
按:性極膻惡,脾胃薄者不能勝也。
蟲魚部 蜂蜜 味甘,平,無毒。
入脾經。
忌生蔥。
凡蜜一斤,入水四兩,磁器中煉去沫,滴水不散為度。
和百藥而解諸毒,安五臟而補諸虛;潤大腸而悅顏色,調脾胃而除心煩。
同薑汁行初成之痢,同薤白塗湯火之瘡。
採百花之英,合雨露之氣釀成,其氣清和,其味甘美,虛實寒熱之證,無不相宜也。
按:大腸虛滑者,雖熟蜜亦在禁例。
酸者食之令人心煩,同蔥食害人,同萵苣食令人利下。
食蜜飽後,不可食酢,令人暴亡。
蠟性澀,止久痢,止血,生肌定痛,火熱暴痢者忌之。
露蜂房 味甘,溫,有毒。
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炙。
拔疔瘡附骨之根,治風蟲牙齒之痛;起陰痿而止遺尿,洗乳癰而塗瘰癧。
蜂房乃黃蜂之窠,蜂大房大,且露天樹上者為勝。
按:其用以毒攻毒,若癰疽潰後禁之。
牡蠣 味鹹,寒,無毒。
入腎經。
貝母為使,惡麻黃、辛夷、吳茱萸。
火煅,童便淬之。
消胸中之煩滿,化痰凝之瘰癧。
固精澀二便,止汗免崩淋。
按:虛而熱者宜之,有寒者禁與。
龜甲 味鹹,寒,有毒。
入心、腎二經。
惡沙參、蜚蠊,去肋酥炙。
補腎退骨蒸,養心增智慧。
固大腸而止瀉痢,除崩漏而截痎瘧。
小兒囟門不合,臁瘡朽臭難聞。
煎成膠良。
龜,稟北方之氣,故有補陰之功。
若入丸散,須研極細,恐著人腸胃,變為瘕也。
龜鹿皆永年,龜首藏向腹,能通任脈,取下甲以補腎補血,皆陰也;鹿鼻反向尾,能通督脈,取上角以補火補氣,皆陽也。
按:腎虛而無熱者不用。
鱉甲 味鹹,寒,無毒。
入肝經。
惡礬,酒浸一宿,炙黃。
解骨間蒸熱,消心腹癥瘕。
婦人漏下五色,小兒脅下堅痛。
肉冷而難消,脾虛者大忌。
鱉色青,主治皆肝證,龜色黑,主治皆腎證。
同歸補陰,實有分別。
龜甲以自敗者為佳,鱉甲以不經湯煮者為佳。
肝無熱者忌之。
真珠 味鹹,寒,無毒。
入肝經。
絹包,入豆腐中煮一番,研極細。
安魂定悸,止渴除蒸,收口生肌,點睛退翳。
稟太陰之精氣而結,故中秋,則蚌無胎。
宜其主用多入陰經。
按:珠體最堅,研如飛面方用,不細,傷人臟腑。
病不由火熱者忌之。
桑螵蛸 味鹹,平,無毒。
入腎經。
畏旋覆花,蒸透再焙。
起陽事而痿弱何憂,益精氣而多男可冀。
即螳螂之子,必以桑樹上者為佳也。
一生九十九子,用一枚即傷百命,仁人君子聞之,且當慘然,況忍食乎? 海螵蛸 味鹹,溫,無毒。
入肝經。
惡白及、白蘞、附子。
炙黃。
止吐衄腸風,澀久虛瀉痢。
外科燥膿收水,眼科去翳清煩。
味鹹入血,性澀能收,故有軟堅止滑之功。
瓦楞子 味鹹,平,無毒。
火煅、醋淬、研。
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靈。
即蚶殼也,鹹走血而軟堅,故主治如上。
石決明 味鹹,平,無毒。
入肝、腎二經。
鹽水煮,水飛。
內服而障翳潛消,外點而赤膜盡散。
七孔、九孔者良,十孔者不佳。
久服令人寒中。
蟹 味鹹,寒,有小毒。
畏紫蘇、大蒜、木香,忌柿。
和筋脈而散惡血,清熱結而續筋骨。
合小兒之囟,解漆毒之瘡。
爪能墮胎。
性寒,能發風,能薄藥力。
孕婦食之,令人橫生。
蘄州白花蛇 味鹹,溫,有毒。
去頭尾,酒浸三宿,去盡皮骨,俱有大毒。
主手足癱瘓,及肢節軟疼,療口眼歪斜,及筋脈攣急。
厲風與破傷同寶,急驚與慢驚而珍。
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家要藥。
內達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服者大忌見風。
產蘄州者最佳,然不可多得。
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方勝紋,腹有念殊斑,口有四長牙,尾有爪甲一、二分,腸如連珠,眼光如生。
產他處者或兩目俱閉,或一開一閉也。
按:白花蛇性走竄,有毒,惟真有風者宜之。
若類中風屬虛者,大忌。
烏梢蛇,大略相同,但無毒而力淺,色黑如漆,尾細有劍脊者良。
穿山甲 味鹹,寒,有毒。
炙黃。
搜風逐痰,破血開氣。
療蟻瘻絕靈,截瘧疾至妙。
治腫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潰;理痛痹在上則升,在下則降。
古名鯪鯉甲。
穴山而居,寓水而食,能走竄經絡,無處不到,達病所成功。
患病在某處,即用某處之甲,此要訣也。
性猛不可過服。
白殭蠶 味鹹、辛,溫,無毒。
入肺、脾、肝三經。
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米泔浸一日,待涎浮水上,焙,去絲及黑口。
治中風失音,去皮膚風癢,化風痰,消瘰癧,拔疔毒,滅瘢痕。
男子陰癢,女子崩淋。
即蠶之病風者,用以治風,殆取其氣相感歟! 雄蠶蛾 味鹹,溫,有小毒。
炒去足翅。
止血收遺洩,強陽益精氣。
健於媾精,敏於生育,祈嗣者宜之。
斑蝥 味辛,寒,有毒。
入肺、脾二經。
畏巴豆、丹參、甘草、豆花,惟黃連、黑豆、蔥、茶能解其毒。
破血結而墮胎兒,散癥癖利水道。
拔疔疽之惡根,下猘犬之惡物。
中蠱之毒宜求,輕粉之毒亦化。
直走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不宜多用,痛時以木通等導之。
蟾酥 味辛,溫,有毒。
入胃、腎二經。
發背疔疽,五疳羸弱,立止牙痛,善扶陽事。
入外科方有奪命之功,然輕用能爛人肌肉。
蝦蟆 味辛,溫,有毒。
酒浸一宿,去皮、腸、爪,炙乾。
發時瘡之毒,理疳結之疴,消猘犬之毒,枯腸痔之根。
屬土之精,應月魄而性靈異,過用發濕助火。
水蛭 味鹹、苦,平,入肝經。
畏石灰,鹽炒枯黃。
惡血積聚,閉結堅牢,炒末調吞多效;赤白丹腫,癰毒初生,竹筒含咂有功。
鹹走血,苦勝血,為攻血要藥。
誤吞生者入腹,生子咂血,腸痛瘦黃,以田泥調水飲數杯,必下也。
或以牛羊熱血一二杯,同豬脂飲之,亦下。
染須藥中,能引藥力倒上至根。
虻蟲 味苦,寒,有毒。
入肝經。
去足、翅,炒,惡麻黃。
攻血遍行經絡,墮胎隻在須臾。
青色之入肝,專啖牛馬之血,仲景用以逐血,因其性而取用者也。
非氣壯之人,實有畜血者,水蛭、虻蟲,不敢輕與。
?蟲 味鹹,寒,有毒。
畏皂莢、菖蒲、屋遊。
去血積搜剔極周,主折傷補接至妙。
煎含而木舌旋消,水服而乳漿立至。
即地鱉蟲,仲景大黃?蟲丸,以其有攻堅下血之功也,虛人斟酌用之。
螻蛄 味鹹,寒,無毒。
去翅、足、炒。
通便而二陰皆利,逐水而十種俱平。
貼瘰癧頗效,化骨鯁殊靈。
螻蛄自腰以前,其澀能止二便;自腰以後,其利能通二便。
治水甚效,但其性猛,虛人戒之。
蟬殼 味鹹,寒,無毒。
入肺、肝、脾三經。
沸湯洗淨,去足、翅,曬乾。
快痘疹之毒,宣皮膚之風,小兒驚癇夜啼,目疾昏花障翳。
感木土之氣,吸風飲露,其氣清虛,故主療皆風熱之恙。
又治音聲不響,及嬰兒夜啼,取其晝鳴夜息之義。
按:痘疹虛寒證禁服。
蠍 味辛,平,有毒。
入肝經。
善逐肝風,深透筋骨。
中風恆收,驚癇亦簡。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
蠍屬木,色青,獨入厥陰,為風家要藥。
全用者謂之全蠍,但用尾謂之蠍梢,其力尤緊。
按: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病屬虛者,法鹹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