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占筮書卷三

關燈
有「帝乙歸妹」四字。

    而宋為微子封國,即帝乙子也。

    明曰「祉吉」,而可以伐乎?況此詞曰歸妹,而宋、鄭又時通婚姻,則甥舅國也。

    此亦以詞與事合,而就詞斷事如此。

    需九五爻詞曰:「需于酒食,貞吉。

    」酒食為祿,貞吉為吉祿,故以「祉」字釋「祿」字,亦兼之卦言。

     春秋外傳 周語:晉孫談之子周,适周,事單襄公。

    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 晉。

     晉孫談者,晉襄公之子惠伯談也。

    周者,談之子,晉悼公之名。

    頃公者,單襄公之子。

    悼公在周,襄公服其為人,知其必有晉國,故囑子與晉,善成公之歸也。

    吾聞晉之筮之也,遇乾乾上乾下。

    ?之否乾上坤下,?曰:「配而不終,君三出焉,一既往矣。

    後之不知,其次,必此。

    」 此述晉成往日之筮,以斷周之宜有國也。

    成公,晉公子黑臂,舊曾奔周,既以趙穿弑靈公,迎歸立之。

    筮本迎歸時事,而今始斷之者,上乾與下乾相配,皆君也。

    今三君忽變而為否,是否德不終,何以克配?直出君而已。

    然而出君,終君也,雖公子亦君也。

    且出而為坤,坤為國,為衆,出有國家,何患不君?今此三君者,其一成公,則已往事矣。

    若後第三君,則吾不得知。

    以言其次,則舍周其誰?吾所為可必者,此耳。

     及厲公之亂,召周子而立之,是為悼公。

     晉語:晉公子重耳筮返國,得貞屯坎上震下?悔豫震上坤下,?司空季子曰:吉。

    是在易,皆利建侯。

    不有晉國,安能建侯?屯、豫兩卦詞,皆有「利建侯」文。

     坎,水也。

    坤,土也。

    屯,厚也。

    豫,樂也。

    車班内外,順以訓之,泉源以資之,土厚而樂其實,不有晉國,何以當之? 此合斷兩卦辭也。

    車班内外者,震為車,班者,列也。

    屯列車在内,豫列車在外。

    坤,順也。

    泉源者,坎也。

    屯有互坤與正坎,而豫有正坤與互坎。

    土厚而樂其實,則是同一國土,而屯得其厚,豫樂其實。

    實者,國之所有也。

     主雷與車,而尚水與衆,故曰屯。

    其繇曰:「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主震雷,長也,故曰「元」。

    衆而順,嘉也,故曰「亨」。

    内有震雷,故曰「利貞」。

    車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

     乃從兩卦分斷之,内卦為主,為雷車,外卦為尚為水衆者,非屯乎?乃其詞如此,則以震為長男。

    元者,長也,衆以順而會,亨者,嘉之會也。

    況震雷在内,則每動而上;坎水在上,則每順而下。

    豈惟利貞,伯業于是興矣。

    若夫「勿用攸往」者,則單震為足,說卦震為足。

    單男為一夫,虞氏易:「陽為夫。

    」一夫之足行,安能有濟?今車上而衆,且如水下矣,此伯王之時,不可失也。

    衆順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

    坤,母也;震,長男也。

    母老子強,故曰「豫」。

    其繇曰:「利建侯行師。

    」居衆出威之謂也。

    是二者,得國之卦也。

     更以觀豫,則坎本衆順,坤亦衆順,而皆有震震武威,分處内外,雖坤為太母,震為長子,亦既老強而養于坤,而出乎震,遲暮得國,亦複可喜。

    況既曰「建侯」,又曰「行師」,則内坤外震,其在居以衆順為樂,而一出則威武大行。

    卦雖有二,得國則一,君何疑焉?十月,惠公卒。

    十一月,秦伯納公子 附。

    呂氏春秋:孔子筮得贲?下離上艮,曰:「不吉。

    」子貢曰:「何謂也?」曰:「夫白而白,黑而黑,贲亦安吉乎?」 家語亦雲:「非正色之謂也。

    」 山火為十二章飾色之二,故名「贲」。

    贲者,飾也。

    但繪山于衣,繡火于裳,并皆正色,而獨此卦義,從來以不正色為解。

    如京房雲「五色不成謂之贲」是也。

    特其所雲不正者,則毛傳雲:「贲,黃白色也。

    」鄭玄、王肅說此卦,亦皆雲黃白色,即揚雄太玄礥首次二曰:「黃不純,屈于根。

    」注:「易贲卦山下有火,黃白色也。

    」今孔子所雲有黑色而無黃色,即易文「贲如皤如」、「白馬白贲」諸語,又似祇有白色而并無黑、黃二色,此皆無可考辨者。

    況筮法論色,亦屬創見,故附載此。

    漢書:武帝伐匈奴,筮之,得大過九五,巽下兌上。

    ?太蔔因謂匈奴不久當破,但取象辭「何可久也」一語。

    爻詞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

    」乃遣貳師伐匈奴。

    後巫蠱事發,貳師降匈奴,武帝咎卦兆反謬。

    今以五易法筮之,則此九五在本卦為兌中,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