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占筮書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翰林院檢讨毛奇齡撰
周易,筮書也。
周官蔔人以八頌占蔔詞,即以八卦占筮詞,因之别設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使占人占易,皆有成法,而惜乎其書不傳,惟春秋諸傳,間存兩詞。
其在蔔詞,如陳敬仲奔齊,傳所雲「鳳皇于飛,和鳴锵锵」是也;而在筮辭,則如陳敬仲初生,傳所雲「觀國之光, 光遠而自他有耀」是也。
今燋契不作,菙氏之蔔辭可無問矣。
獨是筮關周易,其辭象變占,實出羲、文、孔子三聖所授受,故每著筮辭,辄屈折幻眇,随其事之端末,而言之明明,指之鑿鑿。
凡一十二公二百四十年間所載,其詞具在,而并無解者。
雖杜氏有注,孔氏有疏義,總未明了。
即或焦贛、京房、虞氏、荀氏輩偶一論及,亦且彼此蔔度而不得領要。
以緻王弼邪說橫行于世,而宋人和之,且謂春秋筮辭統屬附會,一似事後言狀,增損之以欺後世者。
不惟占筮亡,即周易亦亡。
夫彖辭、卦辭,猶筮辭也,聖人設卦觀象以繋詞,猶之剛柔相推、八卦相蕩以玩占也。
易以象為辭,而今反舍象而斷辭;易繋詞以明占,而今反舍占而專求此卦詞之字句,是詞、象、變、占不當并設。
而究其所為字句者,又仍無一解。
何為涉川?何為即麓?何為戰龍而乘馬?即「離」日、「坎」月、「乾金」、「震竹」、「牛羊」、「甲兵」、「井繘」、「床胏」,凡易之觀象而繋詞者,全然大貿。
而乃謂兩傳多事,即周官「三易」亦難以考據,将韓宣子來聘所稱易象、春秋、周禮在魯者三書一并亡矣。
予作仲氏易,就五易以衍三易,曰「變易」,曰「交易」,曰「反易」,曰「對易」,曰「移易」。
且作推易始末,立十筮以括九筮:曰「名」,曰「義」,曰「象」,曰「方位」,曰「次第順逆」,曰「大小體」,曰「互體」,曰「時日氣」,曰「數目」,曰「乘承敵應」。
及書成而易義明,即占易之法亦與之俱明。
覺向時讀諸傳而茫然者,而今豁然;向之繹其辭、核其事,以為必不能有是而悶然者,而今則實見其有是而鬯然快然。
此非三古以來數千年不傳之秘,至今日而始發之乎?當說易時,亦稍存其說于卷中,而觀者以為簡約多未備,且雜附難考,因專輯此書,名曰春秋蔔筮,以幸存周官筮人之一線焉。
春秋内傳 莊二十二年傳:陳厲公生敬仲。
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
周史,周太火,掌書,善易筮者。
陳敬仲,即陳公子完也。
是年陳宣公殺太子禦寇,而敬仲慮禍及,奔齊。
齊侯使為卿。
其後子孫田氏竟代齊有國。
因追溯前事,而述少時周史占筮之辭,以為後驗。
陳侯使筮之,遇觀坤下巽上?之否。
坤下乾上,? 所遇是觀卦,以四爻動當變,故以六四變九四,以巽變乾。
謂之「之」。
之者,往也。
後仿 此。
此是兼卦。
凡筮有專卦、兼卦,總合卦中所有名位體象、往來順逆諸法而備推之,無專卦占總彖,兼卦占變爻。
所遇所之,但占遇而不占之之說,與宋人易學啟蒙占法大别。
惟隋劉炫謂兼卦亦祗占遇卦而不占之,以哀九年晉侯筮救鄭陽貨祗占所遇歸妹一卦為證,然亦非是。
說見後。
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此觀卦六四爻辭。
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乎?非此其身,在其子孫。
自此至「其昌乎」,皆史之筮辭。
「是謂」二句是象辭。
先明述象詞,随下數斷語,然後次第發明之。
大扺作筮詞法,或散或韻,總任揲筮者臨占撰造之語,非舊有成文如是也。
焦贛見他傳有全用韻者,疑為成文,因造易林一書,預為韻詞,一如神祠之筊經,以待人來占,則可笑甚矣。
若郭璞亦自造龜蔔繇辭,名曰辭林,則皆其自記已蔔之事,與筮辭同。
夫巽坤何以名觀也?巽坤者,兼畫之艮,即大艮也。
如臨為大震?類說卦「艮為門阙」,即阙門,又名「觀門」,傳所謂「兩觀」者也。
特朝有觀,廟亦有觀。
舊以艮為鬼門,指宗廟言,而其解則祗以觀阙懸象,備觀看之義。
故諸爻皆觀上觀下,各有所觀。
而惟此一爻,則正值大艮阙門,與三五同功互艮阙門之内。
每卦以三至五、二至四為互卦,名為「同功」,恰是觀象。
觀象者,觀光也。
筮法:卦有方位。
方者,離南坎比之類。
位者,六爻之位。
如一二三為陽,陰陽為離位;四五六為陰,陽陰為坎位。
此定位也。
然位上加爻,錯雜難辨,惟純陰純陽則見之,故坤為純陰。
内卦有離,「離為日,為火」,見
周官蔔人以八頌占蔔詞,即以八卦占筮詞,因之别設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使占人占易,皆有成法,而惜乎其書不傳,惟春秋諸傳,間存兩詞。
其在蔔詞,如陳敬仲奔齊,傳所雲「鳳皇于飛,和鳴锵锵」是也;而在筮辭,則如陳敬仲初生,傳所雲「觀國之光, 光遠而自他有耀」是也。
今燋契不作,菙氏之蔔辭可無問矣。
獨是筮關周易,其辭象變占,實出羲、文、孔子三聖所授受,故每著筮辭,辄屈折幻眇,随其事之端末,而言之明明,指之鑿鑿。
凡一十二公二百四十年間所載,其詞具在,而并無解者。
雖杜氏有注,孔氏有疏義,總未明了。
即或焦贛、京房、虞氏、荀氏輩偶一論及,亦且彼此蔔度而不得領要。
以緻王弼邪說橫行于世,而宋人和之,且謂春秋筮辭統屬附會,一似事後言狀,增損之以欺後世者。
不惟占筮亡,即周易亦亡。
夫彖辭、卦辭,猶筮辭也,聖人設卦觀象以繋詞,猶之剛柔相推、八卦相蕩以玩占也。
易以象為辭,而今反舍象而斷辭;易繋詞以明占,而今反舍占而專求此卦詞之字句,是詞、象、變、占不當并設。
而究其所為字句者,又仍無一解。
何為涉川?何為即麓?何為戰龍而乘馬?即「離」日、「坎」月、「乾金」、「震竹」、「牛羊」、「甲兵」、「井繘」、「床胏」,凡易之觀象而繋詞者,全然大貿。
而乃謂兩傳多事,即周官「三易」亦難以考據,将韓宣子來聘所稱易象、春秋、周禮在魯者三書一并亡矣。
予作仲氏易,就五易以衍三易,曰「變易」,曰「交易」,曰「反易」,曰「對易」,曰「移易」。
且作推易始末,立十筮以括九筮:曰「名」,曰「義」,曰「象」,曰「方位」,曰「次第順逆」,曰「大小體」,曰「互體」,曰「時日氣」,曰「數目」,曰「乘承敵應」。
及書成而易義明,即占易之法亦與之俱明。
覺向時讀諸傳而茫然者,而今豁然;向之繹其辭、核其事,以為必不能有是而悶然者,而今則實見其有是而鬯然快然。
此非三古以來數千年不傳之秘,至今日而始發之乎?當說易時,亦稍存其說于卷中,而觀者以為簡約多未備,且雜附難考,因專輯此書,名曰春秋蔔筮,以幸存周官筮人之一線焉。
春秋内傳 莊二十二年傳:陳厲公生敬仲。
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
周史,周太火,掌書,善易筮者。
陳敬仲,即陳公子完也。
是年陳宣公殺太子禦寇,而敬仲慮禍及,奔齊。
齊侯使為卿。
其後子孫田氏竟代齊有國。
因追溯前事,而述少時周史占筮之辭,以為後驗。
陳侯使筮之,遇觀坤下巽上?之否。
坤下乾上,? 所遇是觀卦,以四爻動當變,故以六四變九四,以巽變乾。
謂之「之」。
之者,往也。
後仿 此。
此是兼卦。
凡筮有專卦、兼卦,總合卦中所有名位體象、往來順逆諸法而備推之,無專卦占總彖,兼卦占變爻。
所遇所之,但占遇而不占之之說,與宋人易學啟蒙占法大别。
惟隋劉炫謂兼卦亦祗占遇卦而不占之,以哀九年晉侯筮救鄭陽貨祗占所遇歸妹一卦為證,然亦非是。
說見後。
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此觀卦六四爻辭。
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乎?非此其身,在其子孫。
自此至「其昌乎」,皆史之筮辭。
「是謂」二句是象辭。
先明述象詞,随下數斷語,然後次第發明之。
大扺作筮詞法,或散或韻,總任揲筮者臨占撰造之語,非舊有成文如是也。
焦贛見他傳有全用韻者,疑為成文,因造易林一書,預為韻詞,一如神祠之筊經,以待人來占,則可笑甚矣。
若郭璞亦自造龜蔔繇辭,名曰辭林,則皆其自記已蔔之事,與筮辭同。
夫巽坤何以名觀也?巽坤者,兼畫之艮,即大艮也。
如臨為大震?類說卦「艮為門阙」,即阙門,又名「觀門」,傳所謂「兩觀」者也。
特朝有觀,廟亦有觀。
舊以艮為鬼門,指宗廟言,而其解則祗以觀阙懸象,備觀看之義。
故諸爻皆觀上觀下,各有所觀。
而惟此一爻,則正值大艮阙門,與三五同功互艮阙門之内。
每卦以三至五、二至四為互卦,名為「同功」,恰是觀象。
觀象者,觀光也。
筮法:卦有方位。
方者,離南坎比之類。
位者,六爻之位。
如一二三為陽,陰陽為離位;四五六為陰,陽陰為坎位。
此定位也。
然位上加爻,錯雜難辨,惟純陰純陽則見之,故坤為純陰。
内卦有離,「離為日,為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