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婦人脈
婦人尺脈常盛,而右手脈大,皆其常也。
腎脈微澀與浮,或肝脈沉急,或尺脈滑而斷絕不勻,皆經閉不調之候。
妊娠脈 《陰陽別論》篇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王啟玄注曰:陰,謂尺中也。
搏,謂搏觸於手也。
尺脈搏擊與寸脈殊別,陽氣挺然,則為有妊之兆。
陳自明曰:搏者,近也,謂陰脈逼近於下,陽脈別出於上,陽中見陽,乃陽施陰化,法當有子。
吳鶴臯曰:搏,伏而鼓也。
陰搏者,尺中之陰搏也。
是陰中有別陽,故謂有子。
戴同父曰:謂寸微尺數也。
《脈指南》曰:動脈入產門者,有胎也。
謂脈出尺外,名曰產門。
又雲:尺中脈數而旺者,胎脈為血盛也。
王惠源曰:細繹《內經》並諸家之論,謂陰搏陽別,則尺脈搏擊於手者,乃數滑有力,而寸脈來微有別異於尺,則是寸脈來微殊別與尺脈之滑數,是有子之象也。
而陳自明之論陽中見陽,則是寸數,與《內經》之言有異矣。
但孕子之脈,原有寸、關、尺俱數之脈,而此節之《經》文乃寸微尺數之旨也。
《平人氣象篇》曰: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全元起注作足少陰。
王啟玄注作手少陰動脈者,大如豆,厥厥動搖也。
脈陰陽相薄,名曰動也。
王叔和《脈經》曰:心主血脈,腎名胞門、子戶,尺中腎脈也。
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也。
王惠源曰:全元起、王冰二家之注,各執一見,而叔和合而同論。
細繹其義,但手少陰,心也,心主血脈;足少陰,腎也,腎主藏精,精血調和,交會孕子之徵也。
言心腎二部之脈動甚,或一部之脈動甚者,皆婦人懷娠之象也。
《腹中篇》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按:身有病者,謂經閉也。
夫脈來而斷絕者,經閉月水不利也。
今病經閉,而脈來如常有神不斷絕者,是妊娠也。
《脈訣》雲:婦人妊娠脈來弦緊牢強滑者安,沉細而微歸泉路。
《脈經》曰: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娠也。
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也。
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
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脈訣刊誤》雲:滑疾按微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
王惠源曰:脈浮沉正等者,即仲景所謂寸關尺三處之脈大小浮沉遲數同等也。
仲景以同等謂陰陽平和之脈,病雖劇當愈,此大概論病人之脈也。
叔和謂婦人之脈三部浮沉正等,又按之無絕者,謂陰陽和洽,有娠之兆也。
按:懷胎五月是以數足胎成就而結聚,必母體壯熱,當見脈息躁亂,非病苦之症,乃五月胎已成受火精,故身熱脈亂,原無他病也。
《脈指南》曰:關上一動一止者一月,二動二止者二月,餘仿此。
愚按:婦人三部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者,孕也。
尺大而旺亦然。
若體弱之婦,尺內按之不絕,便是有子。
月斷病多,六脈不病,亦為有子,所以然者,體弱而脈難顯也。
《脈經》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妊娠也。
何常拘於洪滑耶?若經斷有軀,其脈弦者,後必大下,不成胎也;若得革脈,半產漏下;若尺脈微弱而澀,少腹冷,惡寒,年少得之為無子,年大得之為絕產:若得脈平而虛者,乳子也。
趙人山曰:妊婦之脈,尺脈洪大而滑有力者,其胎安,其產易。
若脈沉細而微無力者,其胎必墮,蓋元氣虛,脾土弱故也。
或沉而澀,或沉而短,或微而弱,此皆陰血少,不能成胎之脈也。
妊娠分男女脈 王叔和曰: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
(王子亨雲:妊娠其脈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則男,在右則女。
)又曰:得太陰脈為男,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沉,太陽脈浮。
又曰: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猥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
戴同父曰:《脈經》雖曰太陰脈沉為男,太陽脈浮為女,亦不明言以何部為太陽
腎脈微澀與浮,或肝脈沉急,或尺脈滑而斷絕不勻,皆經閉不調之候。
妊娠脈 《陰陽別論》篇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王啟玄注曰:陰,謂尺中也。
搏,謂搏觸於手也。
尺脈搏擊與寸脈殊別,陽氣挺然,則為有妊之兆。
陳自明曰:搏者,近也,謂陰脈逼近於下,陽脈別出於上,陽中見陽,乃陽施陰化,法當有子。
吳鶴臯曰:搏,伏而鼓也。
陰搏者,尺中之陰搏也。
是陰中有別陽,故謂有子。
戴同父曰:謂寸微尺數也。
《脈指南》曰:動脈入產門者,有胎也。
謂脈出尺外,名曰產門。
又雲:尺中脈數而旺者,胎脈為血盛也。
王惠源曰:細繹《內經》並諸家之論,謂陰搏陽別,則尺脈搏擊於手者,乃數滑有力,而寸脈來微有別異於尺,則是寸脈來微殊別與尺脈之滑數,是有子之象也。
而陳自明之論陽中見陽,則是寸數,與《內經》之言有異矣。
但孕子之脈,原有寸、關、尺俱數之脈,而此節之《經》文乃寸微尺數之旨也。
《平人氣象篇》曰: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全元起注作足少陰。
王啟玄注作手少陰動脈者,大如豆,厥厥動搖也。
脈陰陽相薄,名曰動也。
王叔和《脈經》曰:心主血脈,腎名胞門、子戶,尺中腎脈也。
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也。
王惠源曰:全元起、王冰二家之注,各執一見,而叔和合而同論。
細繹其義,但手少陰,心也,心主血脈;足少陰,腎也,腎主藏精,精血調和,交會孕子之徵也。
言心腎二部之脈動甚,或一部之脈動甚者,皆婦人懷娠之象也。
《腹中篇》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按:身有病者,謂經閉也。
夫脈來而斷絕者,經閉月水不利也。
今病經閉,而脈來如常有神不斷絕者,是妊娠也。
《脈訣》雲:婦人妊娠脈來弦緊牢強滑者安,沉細而微歸泉路。
《脈經》曰: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娠也。
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也。
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
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脈訣刊誤》雲:滑疾按微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
王惠源曰:脈浮沉正等者,即仲景所謂寸關尺三處之脈大小浮沉遲數同等也。
仲景以同等謂陰陽平和之脈,病雖劇當愈,此大概論病人之脈也。
叔和謂婦人之脈三部浮沉正等,又按之無絕者,謂陰陽和洽,有娠之兆也。
按:懷胎五月是以數足胎成就而結聚,必母體壯熱,當見脈息躁亂,非病苦之症,乃五月胎已成受火精,故身熱脈亂,原無他病也。
《脈指南》曰:關上一動一止者一月,二動二止者二月,餘仿此。
愚按:婦人三部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者,孕也。
尺大而旺亦然。
若體弱之婦,尺內按之不絕,便是有子。
月斷病多,六脈不病,亦為有子,所以然者,體弱而脈難顯也。
《脈經》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妊娠也。
何常拘於洪滑耶?若經斷有軀,其脈弦者,後必大下,不成胎也;若得革脈,半產漏下;若尺脈微弱而澀,少腹冷,惡寒,年少得之為無子,年大得之為絕產:若得脈平而虛者,乳子也。
趙人山曰:妊婦之脈,尺脈洪大而滑有力者,其胎安,其產易。
若脈沉細而微無力者,其胎必墮,蓋元氣虛,脾土弱故也。
或沉而澀,或沉而短,或微而弱,此皆陰血少,不能成胎之脈也。
妊娠分男女脈 王叔和曰: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
(王子亨雲:妊娠其脈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則男,在右則女。
)又曰:得太陰脈為男,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沉,太陽脈浮。
又曰: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猥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
戴同父曰:《脈經》雖曰太陰脈沉為男,太陽脈浮為女,亦不明言以何部為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