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而長。
肝合筋,脈循筋脈而行。
持肝脈之法,下指如十二菽之重,重按至筋,而脈如切繩曰弦,迢迢端直而長,此肝脈之平也。
肝部不見弦,而見短澀,此肺金刑之也,是為賊邪;見緩大,此脾土侮之也,是為微邪;見洪大,此心火乘之也,是為實邪;見沉細,此腎水救之也,是為虛邪。
春,肝司令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
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
反此者病:氣來實而強,此為太過,病在外;氣來不實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癲疾;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春以胃氣為本,胃而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病,但弦無胃曰死,弦而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平肝脈來,軟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死肝脈來,勁急如新張弓弦;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肝至懸絕,十八日死。
(經曰:真肝脈至,急如循刀刃。
又曰: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又曰:肝絕,八日死。
又曰:庚日篤,辛日死,死於申酉時。
凡弦皆肝也。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 腎臟脈法 腎脈沉軟而滑。
腎合骨,脈循骨而行。
持腎脈之法,下指極重,按至骨而得曰沉,無力為軟,流利而滑,此腎脈之平也,亦曰石。
腎脈不見石,而見緩大以長,此脾土刑之也,是為賊邪;見洪大,此心火侮之也,是為微邪;見弦長,此肝木乘之也,是為實邪;見短澀,此肺金救之也,是為虛邪。
冬,腎司令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
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
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解?,脊脈痛,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中清(?,腰中也)。
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冬以胃氣為本,胃而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真腎脈來,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
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
腎至懸絕,七日死。
(經曰:脈來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又曰:腎絕,四日死。
又曰:戊日篤,己日死,死於辰戌醜未時。
舊訣雲: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如解索。
是正謂此也。
凡沉滑,皆營、皆石、皆腎也。
腎脈搏堅而長,色黃赤,病折腰;軟散,病少血,至今不復。
) 四時五臟平脈 春令脈 夏令脈 四季脈 秋令脈 冬令脈 正月、二月 四月、五月 三、六、九、十二月 七月、八月 十月、十一月 〔心〕弦而浮洪 洪大而散 緩而洪 浮而洪 沉而洪 〔肝〕弦而長 洪而弦大 緩而弦 浮而弦細 沉而弦 〔腎〕弦而沉滑 洪而沉滑 緩而沉濡 浮而滑 沉而滑 〔肺〕弦而微浮 洪而浮澀 緩而浮澀 浮而短澀 沉而澀 〔脾〕弦而緩 洪而遲緩 緩大而慢 浮而緩大 沉而緩 (按:五臟之脈,四時隨經所旺而不衰者,故各得其平脈也。
反此者為病脈矣。
) 五邪脈 本經自病者為正邪 克我者為賊邪 生我者為虛邪 我生者為實邪 我克者為微邪 從所不勝來 從後來 從前來 從所勝來 〔春〕弦 浮澀而短 沉細而滑 浮洪 緩大 〔夏〕浮洪而散 沉細 弦 緩大 浮澀而短 〔四季〕緩慢而大 弦 浮洪 浮澀而短 沉細而滑 〔秋〕浮澀而短 浮洪 緩慢而大 沉細而滑 弦 〔冬〕沉細而滑 緩大 浮澀而短 弦 浮洪 (假令心病,中風得之虛邪,傷暑得之正邪,飲食勞倦得之實邪,傷寒得之微邪,中濕得之賊邪。
) 南政北政有不應之脈 不應者,脈來沉細不應於指,甚至極沉極細而伏,幾於不可見也,第覆病者之手而診則見矣。
凡值此不應之脈,乃歲運所至,命曰天和,非病脈也。
醫不知此,若誤以病脈治之,反伐天和,以緻夭亡,可不慎哉! 甲己二年為土運是南政。
蓋土位居中,如君之面南而行令,三陰司天則寸不應,
肝合筋,脈循筋脈而行。
持肝脈之法,下指如十二菽之重,重按至筋,而脈如切繩曰弦,迢迢端直而長,此肝脈之平也。
肝部不見弦,而見短澀,此肺金刑之也,是為賊邪;見緩大,此脾土侮之也,是為微邪;見洪大,此心火乘之也,是為實邪;見沉細,此腎水救之也,是為虛邪。
春,肝司令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
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
反此者病:氣來實而強,此為太過,病在外;氣來不實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癲疾;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春以胃氣為本,胃而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病,但弦無胃曰死,弦而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平肝脈來,軟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死肝脈來,勁急如新張弓弦;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肝至懸絕,十八日死。
(經曰:真肝脈至,急如循刀刃。
又曰: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又曰:肝絕,八日死。
又曰:庚日篤,辛日死,死於申酉時。
凡弦皆肝也。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 腎臟脈法 腎脈沉軟而滑。
腎合骨,脈循骨而行。
持腎脈之法,下指極重,按至骨而得曰沉,無力為軟,流利而滑,此腎脈之平也,亦曰石。
腎脈不見石,而見緩大以長,此脾土刑之也,是為賊邪;見洪大,此心火侮之也,是為微邪;見弦長,此肝木乘之也,是為實邪;見短澀,此肺金救之也,是為虛邪。
冬,腎司令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
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
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解?,脊脈痛,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中清(?,腰中也)。
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冬以胃氣為本,胃而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真腎脈來,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
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
腎至懸絕,七日死。
(經曰:脈來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又曰:腎絕,四日死。
又曰:戊日篤,己日死,死於辰戌醜未時。
舊訣雲: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如解索。
是正謂此也。
凡沉滑,皆營、皆石、皆腎也。
腎脈搏堅而長,色黃赤,病折腰;軟散,病少血,至今不復。
) 四時五臟平脈 春令脈 夏令脈 四季脈 秋令脈 冬令脈 正月、二月 四月、五月 三、六、九、十二月 七月、八月 十月、十一月 〔心〕弦而浮洪 洪大而散 緩而洪 浮而洪 沉而洪 〔肝〕弦而長 洪而弦大 緩而弦 浮而弦細 沉而弦 〔腎〕弦而沉滑 洪而沉滑 緩而沉濡 浮而滑 沉而滑 〔肺〕弦而微浮 洪而浮澀 緩而浮澀 浮而短澀 沉而澀 〔脾〕弦而緩 洪而遲緩 緩大而慢 浮而緩大 沉而緩 (按:五臟之脈,四時隨經所旺而不衰者,故各得其平脈也。
反此者為病脈矣。
) 五邪脈 本經自病者為正邪 克我者為賊邪 生我者為虛邪 我生者為實邪 我克者為微邪 從所不勝來 從後來 從前來 從所勝來 〔春〕弦 浮澀而短 沉細而滑 浮洪 緩大 〔夏〕浮洪而散 沉細 弦 緩大 浮澀而短 〔四季〕緩慢而大 弦 浮洪 浮澀而短 沉細而滑 〔秋〕浮澀而短 浮洪 緩慢而大 沉細而滑 弦 〔冬〕沉細而滑 緩大 浮澀而短 弦 浮洪 (假令心病,中風得之虛邪,傷暑得之正邪,飲食勞倦得之實邪,傷寒得之微邪,中濕得之賊邪。
) 南政北政有不應之脈 不應者,脈來沉細不應於指,甚至極沉極細而伏,幾於不可見也,第覆病者之手而診則見矣。
凡值此不應之脈,乃歲運所至,命曰天和,非病脈也。
醫不知此,若誤以病脈治之,反伐天和,以緻夭亡,可不慎哉! 甲己二年為土運是南政。
蓋土位居中,如君之面南而行令,三陰司天則寸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