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關燈
淋閉門 治諸淋閉結證候 諸淋大率有五,曰冷,曰熱,曰膏,曰血,曰石。

    五種不同,皆以氣為本。

    多因淫情交錯,內外兼併,清濁相幹,陰陽不順,結在下焦,遂為淋閉。

     寬氣湯 利三焦,順臟腑,治大便多秘。

     孫盈仲傳。

    呂子厚右司,閣中服之有效。

     香附子(六兩,須新沙盆內打令淨潔,焙乾,秤) 烏藥(二兩,去心,取肉,秤,須用真天台者) 縮砂仁(一兩) 甘草(一兩一分,炒)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濃煎橘皮湯下,不拘時候。

    此方比官局小烏沉湯加縮砂仁分兩不同。

     蔥白阿膠散 治老人、虛人大便不通。

     吳內翰母夫人服之效。

     蔥白(一條) 阿膠(一斤) 上先將蔥白以水煎,候蔥熟,不用,入阿膠溶開溫服。

     皂角湯 治風秘。

     攢宮有一老人,患八九日不通,有木匠授以此方,隻一服見效。

     不蛀皂角(當中取一寸許,去黑皮) 上以沸湯半盞泡,上用盞蓋定,候通,口服之。

    先辦少粥,通後即食。

     琥珀散 治老人、虛人小便不通。

     吳內翰方,陳彥修侍郎服驗。

     琥珀 上研如粉,人參湯調下,一錢止。

     瓜蔞散 治腹脹,小便不通。

     紹興劉駐泊汝翼雲:魏??知明州時,宅庫之妻患此疾垂殆,隨行禦醫某人治此藥令服,遂愈。

     瓜蔞(不拘多少) 上焙乾,碾為末。

    每服三錢重,熱酒調下,不能飲者,以米飲下。

    頻進數服,以通為度。

     蔥豉膏 治大小便不通。

     顏尚書方,屢驗。

     連根蔥(蔥根不得洗) 淡豆豉(二十一粒) 上用鹽一撚,生薑一塊,胡桃大,同研令爛,炒溫,填臍內,以絹帛縛定,良久即通。

     硫黃圓 治腹肚脹痛,臟腑秘。

     俞教授方,甚驗。

     蒼朮 厚樸(薑汁炙) 陳皮(各一兩) 生好硫黃(二兩,用蘿蔔煎沸湯浴之三兩次) 上搗,羅為末,浸蒸餅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五十丸,日兩服,米湯下。

     生附散 治冷淋,小便秘澀,數起不通。

    竅中疼痛,憎寒凜凜,多因飲水過度,或為寒泣,心虛志耗,皆有此證。

     附子(去皮、臍,生用) 滑石(各半兩) 瞿麥 木通(各三分) 半夏(湯洗七次,三分) 上為末,每服二大錢,水二盞,姜七片,燈心二十莖,蜜半匙,煎七分,空腹服。

     石韋散 治熱淋,多因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數,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

    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

     葉伯材處此數方,大有神效。

     木通 石韋(去毛。

    各二兩) 甘草 王不留行 當歸(各一兩) 滑石 白朮 瞿麥 芍藥 葵子(各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下,食前、日三。

    兼治大病餘熱不解,後為淋者。

     地膚子湯 治下焦有熱及諸淋閉不通。

     地膚子(三兩) 知母 黃芩 豬苓(去皮) 瞿麥 枳實(麩炒) 升麻 通草 葵子(炒) 海藻(洗去腥。

    各二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空腹服。

     立效散 治血淋,多因下焦結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所出如血。

    或外挾風冷、風熱。

    或內傷志勞神,或房室過度,丹石發動。

    便鮮赤者,為風熱傷心;瘀血者,為風冷傷腎。

    及小便俱出血者。

     麥穗(一兩) 甘草(炙,三分) 山梔子(炒,半兩) 上同為末,每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不拘時候。

    經雲血寒則瘀。

    此藥未必勻,治宜煎木通湯下麝香鹿茸圓、菟絲子圓等。

    所以《養生方》雲:不可專以血得熱則淖溢為說。

    於理甚明,不復詳引。

     沉香散 治氣淋。

    多因五內鬱結,氣不得舒,陰滯於陽,而緻壅閉。

    小腹脹滿,使溺不通,大氣分洩,小便方利。

     沉香(不焙) 石韋(去毛) 滑石 王不留行 當歸(炒。

    各半兩) 葵子(炒) 白芍藥(各三分) 甘草(炙) 橘皮(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大麥飲調下,飲調亦得,食前。

     霹靂煎 治大便不通,累服轉藥不能通者。

     出張仲景經驗方。

     好蜜(一匙頭) 上於銚內熬,不住以匙攪,次下鹽一錢,成膏。

    以匙刮出,急手擀之,如小棗、大蓮子形,放冷自硬。

    先以溫水浴下部,次用油塗藥丸子,深內入穀道中。

    如人行三裡,取下腹內積聚惡物,便與承氣湯、散吃。

    如一丸未透,再用一丸,如三丸不通,是臟氣絕也。

     子芩散 治血淋。

     甘草 芎藭 伏龍膽(乃竈下黃土是也。

    已上各一兩) 子芩 赤芍藥(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粗搗,羅,用水一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