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胎產門
治婦人胎前產後諸疾證候
大率治病,先論其所主。
男子調其氣,婦人調其血。
氣血,人之神也,不可不謹調護。
然婦人以血為基本,氣血宣行,其神自清。
所謂血室不蓄則氣和,血凝結則水火相形。
月水如期,謂之月信,不然,血凝成孕,此乃調燮之常。
其血不來,則因風熱傷於經血,故血不通。
或外感寒,內受邪熱,脾胃虛弱,不能飲食,食既不充,榮衛抑遏,肌膚黃燥,面無光澤,發寒熱,腹脹作痛,難於嗣息。
子臟冷熱,久而勞損,必挾帶下,便多淋□□□□漏。
經雲:腹中如塊,忽聚忽散,其病乃癥;血涸不流而搏,腹脹,時作寒熱,此成瘕也。
或先後爽期,雖通而多寡。
究疾之原,蓋本於此矣。
內補圓 治妊娠,衝任脈虛,補血安胎。
此三方諸集皆載之,在人用之如何爾。
大率婦人妊娠,唯在抑陽助陰。
《素問》雲:陰搏陽別,為之有子。
蓋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尺中之脈,按之搏手而不絕者,妊子也。
婦人平居,陽氣微盛無害,及其妊子,則方閉經隧以養胎。
若陽盛搏之,則經脈妄行,胎乃不固。
《素問》所謂「陰虛陽搏,謂之崩也」。
抑陽助陰之方甚多,然胎前藥唯惡群隊。
若陰陽交雜,別生它病,唯是枳殼散所以抑陽,四物湯所以助陰故爾。
枳殼散差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疾,以內補圓佐之,則陽不至強,陰不至弱,陰陽調勻,有益胎嗣。
此前人未嘗論及也。
熟乾地黃(二兩) 當歸(一兩,微炒) 上細末,煉蜜和圓,如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溫酒下。
益血四物湯 治婦人榮衛氣虛,挾風冷,胸脅膨脹,腹中?痛,經水衍期,或多或少,崩傷漏下,腰腿痛重,面色青黃,嗜臥無力。
安胎、止痛、補虛。
當歸 芎藭 熟乾地黃 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枳殼散 此雖孫真人滑胎易產方,然抑陽降氣,為眾方之冠。
商州枳殼(二兩) 甘草(一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百沸湯點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凡懷孕六七月以上,即服,令兒易生。
初生胎小,微黑,百日以後肉漸變白。
寧志膏 治婦人因出血多,心神不安,不得睡,語言失常。
滕生色家方,極有效。
辰砂 酸棗仁 人參 茯神(去木) 琥珀(已上各一分) 滴乳香(一錢,別研) 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一錢,濃煎燈心、棗湯調下。
拱辰丹 婦人當壯年而真氣猶怯,此乃稟賦素弱,非虛衰而然也。
僭燥之藥,尤宜速戒。
勿謂手足厥逆,便雲陰多。
如斯治之,不惟不能愈疾,大病自此生矣。
滋益之方,群品稍眾,藥力微細,難見功效。
但固天元一氣,使水升火降,則五臟自和,百病自去,此方主之。
行在孫琳郎中方。
葛丞相夫人少年時服之,杲效。
鹿茸(酥炙,去毛、皮,四兩) 山茱萸(新好有肉,紅潤者,四兩) 川當歸(洗,去土,四兩) 麝香(半兩,別研) 上三件,為末,入麝香拌勻,酒煮麵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百粒或五十粒,溫酒、鹽湯下。
琥珀散 治婦人月經壅滯,每發心腹臍?痛不可忍。
及治產後惡露不快,血上搶心,迷悶不省,氣絕欲死。
此方許學士之秘方也。
若是尋常血氣痛,隻一服。
產後血衝心,二服便下。
常服尤佳。
予前後救人急切不少,此藥易合,宜多合以救人。
荊三稜 蓬莪朮 赤芍藥 劉寄奴 牡丹皮 官桂 熟乾地黃 菊花 真蒲黃 當歸(幹秤。
已上各一兩,細銼) 上以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薑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乾,入後五味,同為末。
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一方,不用菊花、蒲黃,用烏藥、延胡索亦佳。
桃仁煎 治婦人血瘕,血積,經候不通。
此出《千金方》。
頃年在毗陵,有一貴人妻,患小便不通,臍腹脹,不可忍,眾醫皆作淋治,如八正散之類,數種治皆不退,痛愈甚。
予診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藥不可去。
予用此藥,更初散,至日午,痛大作,不可忍。
遂臥少頃,下血塊如拳者數枚,小便如黑汁者一二升,痛止得愈。
此藥治病的切,然猛烈太峻,氣虛血弱者,更斟酌與之。
桃仁(去皮、尖,麩炒黃) 大黃 川樸硝(已上各一兩) 虻蟲(半兩,炒黑色) 上四味末之,以醇醋二升半,銀石器中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黃、桃仁、虻蟲等,不住手攪,欲圓下樸硝,更不住手攪,良久出之,丸如桐子大。
前一日不用吃晚食,五更初用溫酒吞下五丸。
日午取下,如赤豆汁、雞肝、蝦蟆衣。
未下再作,血鮮紅即止。
續以調氣血藥補之。
通經圓 治
男子調其氣,婦人調其血。
氣血,人之神也,不可不謹調護。
然婦人以血為基本,氣血宣行,其神自清。
所謂血室不蓄則氣和,血凝結則水火相形。
月水如期,謂之月信,不然,血凝成孕,此乃調燮之常。
其血不來,則因風熱傷於經血,故血不通。
或外感寒,內受邪熱,脾胃虛弱,不能飲食,食既不充,榮衛抑遏,肌膚黃燥,面無光澤,發寒熱,腹脹作痛,難於嗣息。
子臟冷熱,久而勞損,必挾帶下,便多淋□□□□漏。
經雲:腹中如塊,忽聚忽散,其病乃癥;血涸不流而搏,腹脹,時作寒熱,此成瘕也。
或先後爽期,雖通而多寡。
究疾之原,蓋本於此矣。
內補圓 治妊娠,衝任脈虛,補血安胎。
此三方諸集皆載之,在人用之如何爾。
大率婦人妊娠,唯在抑陽助陰。
《素問》雲:陰搏陽別,為之有子。
蓋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尺中之脈,按之搏手而不絕者,妊子也。
婦人平居,陽氣微盛無害,及其妊子,則方閉經隧以養胎。
若陽盛搏之,則經脈妄行,胎乃不固。
《素問》所謂「陰虛陽搏,謂之崩也」。
抑陽助陰之方甚多,然胎前藥唯惡群隊。
若陰陽交雜,別生它病,唯是枳殼散所以抑陽,四物湯所以助陰故爾。
枳殼散差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疾,以內補圓佐之,則陽不至強,陰不至弱,陰陽調勻,有益胎嗣。
此前人未嘗論及也。
熟乾地黃(二兩) 當歸(一兩,微炒) 上細末,煉蜜和圓,如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溫酒下。
益血四物湯 治婦人榮衛氣虛,挾風冷,胸脅膨脹,腹中?痛,經水衍期,或多或少,崩傷漏下,腰腿痛重,面色青黃,嗜臥無力。
安胎、止痛、補虛。
當歸 芎藭 熟乾地黃 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枳殼散 此雖孫真人滑胎易產方,然抑陽降氣,為眾方之冠。
商州枳殼(二兩) 甘草(一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百沸湯點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凡懷孕六七月以上,即服,令兒易生。
初生胎小,微黑,百日以後肉漸變白。
寧志膏 治婦人因出血多,心神不安,不得睡,語言失常。
滕生色家方,極有效。
辰砂 酸棗仁 人參 茯神(去木) 琥珀(已上各一分) 滴乳香(一錢,別研) 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一錢,濃煎燈心、棗湯調下。
拱辰丹 婦人當壯年而真氣猶怯,此乃稟賦素弱,非虛衰而然也。
僭燥之藥,尤宜速戒。
勿謂手足厥逆,便雲陰多。
如斯治之,不惟不能愈疾,大病自此生矣。
滋益之方,群品稍眾,藥力微細,難見功效。
但固天元一氣,使水升火降,則五臟自和,百病自去,此方主之。
行在孫琳郎中方。
葛丞相夫人少年時服之,杲效。
鹿茸(酥炙,去毛、皮,四兩) 山茱萸(新好有肉,紅潤者,四兩) 川當歸(洗,去土,四兩) 麝香(半兩,別研) 上三件,為末,入麝香拌勻,酒煮麵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百粒或五十粒,溫酒、鹽湯下。
琥珀散 治婦人月經壅滯,每發心腹臍?痛不可忍。
及治產後惡露不快,血上搶心,迷悶不省,氣絕欲死。
此方許學士之秘方也。
若是尋常血氣痛,隻一服。
產後血衝心,二服便下。
常服尤佳。
予前後救人急切不少,此藥易合,宜多合以救人。
荊三稜 蓬莪朮 赤芍藥 劉寄奴 牡丹皮 官桂 熟乾地黃 菊花 真蒲黃 當歸(幹秤。
已上各一兩,細銼) 上以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薑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乾,入後五味,同為末。
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一方,不用菊花、蒲黃,用烏藥、延胡索亦佳。
桃仁煎 治婦人血瘕,血積,經候不通。
此出《千金方》。
頃年在毗陵,有一貴人妻,患小便不通,臍腹脹,不可忍,眾醫皆作淋治,如八正散之類,數種治皆不退,痛愈甚。
予診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藥不可去。
予用此藥,更初散,至日午,痛大作,不可忍。
遂臥少頃,下血塊如拳者數枚,小便如黑汁者一二升,痛止得愈。
此藥治病的切,然猛烈太峻,氣虛血弱者,更斟酌與之。
桃仁(去皮、尖,麩炒黃) 大黃 川樸硝(已上各一兩) 虻蟲(半兩,炒黑色) 上四味末之,以醇醋二升半,銀石器中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黃、桃仁、虻蟲等,不住手攪,欲圓下樸硝,更不住手攪,良久出之,丸如桐子大。
前一日不用吃晚食,五更初用溫酒吞下五丸。
日午取下,如赤豆汁、雞肝、蝦蟆衣。
未下再作,血鮮紅即止。
續以調氣血藥補之。
通經圓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