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關燈
杵千下,圓如綠豆大。

    每服五丸,濃煎桑白皮湯送下,食後服。

    大便秘者,加至十丸。

    喘急者,用杏仁去皮、尖,研細,濃煎湯送下。

    忌甘草三日。

     消脹圓 治水病,渾身腫脹,喘急,小便不利。

     白樟柳根(三兩,銼細) 赤小豆(五兩) 陳皮(去白,二兩) 木香(一) 上件為細末,滴水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煮赤小豆湯下,不拘時候。

     冬瓜圓 治十種水氣浮腫,喘滿。

     大冬瓜(一枚,先於頭返切一蓋子,取去中間瓤不用,以赤小豆,水淘淨,填滿冬瓜中,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籤簽定,以麻線系。

    紙筋、黃泥通身固濟,窨幹。

    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埋冬瓜在內,以火著,糠內煨之。

    候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淨,薄切片子,並豆焙乾)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

    小便利為驗。

     海蛤湯 治水氣,肢體腫滿,元氣發動,遍身壯熱,小便不通。

    此藥最妙。

     海蛤 澤瀉 木豬苓(去皮) 木通 滑石 桑白皮 葵菜子(七味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十莖,通草二寸,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前。

     消脹圓 治蠱脹,推氣退腫。

     法曲(四兩,焙) 乾葛(二兩) 肉桂(去粗皮,一兩) 蕤仁(三十粒) 巴豆(二十五粒,去皮、油,生用) 陳皮(去白,一兩) 檳榔(半兩) 木香(一兩) 縮砂仁(一兩) 黑牽牛(一升,用無灰酒半升,浸一宿,取出焙乾) 上件為細末,用豶肚一枚,淨洗,將前件牽牛盛在內,用無灰酒五升,慢火煮之,酒盡肚爛,取出,於臼中搗極爛,和前藥末,一處杵為圓,如綠豆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日午、臨臥,溫酒送下。

    更量虛實加減之。

     蘿蔔子圓 治蠱氣脹滿,四肢虛浮,上氣喘急,大小便秘澀,服此有效。

     蘿蔔子(四兩,炒令黃) 雷丸(一兩,炒黃) 白附子(一兩半,炮) 檳榔(半兩) 陳皮(去白,二兩) 藍根(二兩,炒黃) 上件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十丸至三十丸,橘皮湯、空心吞下。

     獨勝散 治水氣腫脹,無比之妙。

     大理孫評事傳。

    一家專貨,此藥盛行,服者皆痊。

     川獨活 上用巴豆炒,去巴豆,碾為細末,煮精豬肉蘸藥服。

     氣實圓 治腰脅俱病,如抱一甕,肌膚堅硬,按之如鼓,兩腳腫滿,曲膝仰臥,不能屈伸。

    自頭至膻中,瘦瘠露骨,胸膈塞隘,四肢無力,飲食無味。

    氣積、食積並皆治之。

     青皮(一兩,去白) 羌活(半兩) 川芎(半兩) 陳皮(半兩,去白) 茴香(半兩) 南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大黃(一兩半) 當歸(半兩) 黑牽牛末(二兩) 上細末,用不蛀皂角熬膏為丸,如桐子。

    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生薑、燈心煎湯送下。

    一切氣血凝滯,風毒熾盛,及腳氣走注作腫痛,或大便秘,並宜服。

    腳氣入腹,心胸滿悶,寒熱往來,狀類傷寒,更兼服局方蘇子降氣湯。

    治癰疽、瘡癤、便毒尤宜。

     青龍圓 治久新水蠱病。

     輕粉(二錢) 白丁香(二錢) 硇砂(一錢) 青黛(一分) 上同研勻,水和成塊,硬軟得所,用生蒸餅麵裹一重,以桑柴慢火煨熟。

    不去已燒熟面,再以生面又裹一重,再如前煨,候香,放冷,取出藥,不用面。

    別煮好麵糊為丸,如黍米大,用茴香湯下三丸,日三服;第二日四丸,日三服;第三日五丸,亦一日三服。

    每日如此加服,自然水盡。

    其水有自三服下,有自五服下者,凡水下即溺,至七日即止。

     葶藶圓 治一切水蠱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