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關燈
身腫滿,喘急。

     人參(一兩,銼,炒) 苦葶藶(四兩,鋪紙在銚中,炒) 上為細末,煮棗去皮、核,擂細搜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桑白皮煎湯送下。

    喘急、食後,不計時亦得。

     復元丹 治水腫。

    夫心腎真火,能生脾肺真土。

    今真火氣虧,不能滋養真土,故土不制水,水液妄行,三焦不瀉,氣脈閉塞,樞機不通,喘息奔急,水氣盈溢,滲透經絡,皮膚溢滿,足脛尤甚。

    兩目下腫,膇股間冷,口苦舌乾,心腹堅脹,不得正偃,則咳嗽,小便不通,夢中虛驚,不能安臥。

     葉伯材處此數方,醫腫累有神效。

     附子(炮,二兩) 南木香(煨) 茴香(炒) 川椒(炒,去汗) 獨活 厚樸(去皮,銼,薑製炒) 白朮(略炒) 陳橘皮 吳茱萸(炒) 桂心(已上各一兩) 澤瀉(一兩半) 肉豆蔻(煨,半兩) 檳榔(半兩) 上一十三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蘇湯下,不以時。

    此藥世傳,屢驗,未嘗示人。

    其間君、臣、佐、使,與造物同妙。

    服者自知要當屏去諸藥,一日三服,先次旋利如傾,次乃腫消喘止。

    蓋藥能助真火,以養真土,運動樞機,安平必矣。

    法當禁欲,並絕鹹半年,乃不再作。

     當歸散 治如前。

     當歸(洗) 木香(煨) 赤茯苓 桂皮 檳榔 赤芍藥 牡丹皮 陳皮 木通 白朮(各銼,焙乾,秤等分) 上為末,腳膝、頭面腫,大小便不快,每服二錢,水一盞,紫蘇二葉,淡木瓜一片如指大,同煎八分,溫服,日三。

    如已愈,常服,早晚二。

    覺氣下,或小便快,是效。

    臟寒,去檳榔;臍已凸,添大腹皮、木豬苓各一兩。

    忌烏雞肉、鹹酸、海味物。

     消腫圓 治水腫喘滿,小便不利。

     滑石 木通 白朮 黑牽牛(炒) 通脫木 茯芩 茯神(去木) 半夏(湯洗去滑) 陳皮(已上各一分) 木香(半分) 瞿麥穗(半錢) 丁香(半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燈心、麥門冬湯溫服。

     消腫散 治水氣浮腫,喘呼不得睡,煩熱躁擾,渴燥,大小便不利。

     大黃(蜜蒸) 山梔(炒) 甘草(炙) 乾葛 橘皮 麻黃(去節,湯) 馬牙硝 川芎(已上各等分) 上為細末,蜜湯調下,二錢。

     第一退水圓 能化氣退水腫,去宛莝,利濕,通小便。

     蓬莪朮(炮) 三稜(煨) 桂心 青皮 益智(已上各半兩) 巴豆(二十粒,去皮、油,別研)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子大,用黃梔十個,劈破,荊芥、黑牽牛、酸漿草各少許,煎湯,空腹下二三十丸。

     第二退水餅 服前藥未效,即服此方。

     甘遂 大戟 上為末,入面打水,調為餅,如棋子大,火煨熟,五更淡茶湯嚼下一餅。

     第三大腹子散 取轉後調整胃氣,進食。

     大腹子(炒) 桂心 茴香(炒) 陳皮(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換金散 治水氣腫滿。

     苦葫蘆子 上炒,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木通、陳皮煎湯調下。

     異功散 治水氣蠱脹。

     池中立死乾荷葉 上燒灰,每服一錢,米飲調下,日三服,不拘時。

     治水蠱腹脹。

     上取嘉禾散、四柱散細末,各等分,合和令勻,依法煎服。

     紹興術士朱蓑衣,名黼,苦此疾,醫者但令服嘉禾散,久之不效。

    葛丞相授以此法,遂安。

     治水氣,神仙所授。

     上用冬瓜自然汁,和大麥面,作餺飥食之。

     治水蠱。

     商陸根,赤者搗爛,貼臍心,以綿帛系,縛定,病自小水而去。

    商陸有二種,白者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