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盜汗門
巢氏虛勞盜汗證候
盜汗者,因眠睡而身體流汗也。
此由陽虛所緻,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氣不足,亡津液故也。
或自汗,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緻之。
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雲寢汗。
若其飲食、勞役、負重、涉遠、登頓、疾走,因動汗出,非自汗也。
人之氣血,猶陰陽之水火,平則寧,偏則病,陰虛陽必湊,故發熱自汗,如水熱自湧;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如水溢自流。
考其所因,風暑涉外,喜怒驚恐涉內,房室虛勞不內外,理亦甚明。
牡蠣散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牡蠣(米泔浸,去土,煅,取粉) 麻黃根 黃耆(各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餘粒,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
又一方為細末,每三錢,水三盞,蔥白三寸,煎一盞半,分三服。
麥煎散 治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進退,肌瘦面黃。
秦艽(二兩) 柴胡(去苗,二兩) 大鱉甲(二兩,醋煮三五十沸,淨,去裙襤,別用醋塗,炙黃) 乾漆(炒,青煙盡) 人參 茯苓 乾葛 川烏(炮,去皮、尖。
各一兩) 玄參(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用小麥三七粒煎湯一盞,去麥入藥煎七分,食後溫服,或臨臥服,如久患後亦宜服此,以退其勞倦,調順經絡。
大建中湯 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素問》雲:腎病傳心,筋脈相引而急,小腹痛熱,出白液。
又《左傳》雲:以喪志名為蠱病,乃真精不守也。
若小便滑數,日夜無度,由脬門不閉,水液不藏。
因思慮過多,心氣散溢,服之尤妙。
綿黃耆(炙) 遠志(燈心煮,去心) 當歸(洗) 澤瀉(各三兩) 白芍藥 龍骨 人參(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 上?咀,四錢重,水二大盞,生薑五片,同煎八分,去滓熱服。
氣弱加附子二兩,炮用。
腰痛筋急,增官桂,去皮,一兩。
白朮散 治盜汗。
陳氏雲:餘為通倅日,得於同官翟且叟,每傳與人,無不作效。
好白朮(四兩,切作小骰子塊,勞作四分) 黃耆(一兩,炒一分) 金釵石斛(一兩,炒一分) 牡蠣(一兩,炒一分) 麥麩(一兩,炒一分) 上去四味,隻將白朮四兩,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粟米三百粒煎湯調,空心服。
牡蠣湯 治盜汗。
吳內翰《備急方》雲:餘家有婦人盜汗,服之即愈。
後試之累驗。
牡蠣(火煅,為細末) 小麥麩(炒黑焦,為末) 上各貼之,每服牡蠣末一錢,麩末二錢,以熟豬皮去盡脂膜煎湯,臨臥調服。
粟米粉 治體虛自汗。
趙從簡通判傳此二方。
牡蠣粉(煅過,研) 麻黃根(為末) 粟米(為粉) 上等分,和勻,生絹袋之,時以撲身。
蒸餅法 臨臥時放令少飢,吃宿蒸餅一枚,不可吃湯水,隻幹吃盡便就枕,不過兩次即止。
人參當歸散 治心液為汗,宜服此藥,收斂心經。
富次律雲:史丞相家方。
渠與王叔東母子皆曾取效。
人參(去蘆,切片) 川當歸(去蘆並細者,片切) 上二味等分,每服秤五錢,先用豬心一枚,破作數片,並心
此由陽虛所緻,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氣不足,亡津液故也。
或自汗,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緻之。
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雲寢汗。
若其飲食、勞役、負重、涉遠、登頓、疾走,因動汗出,非自汗也。
人之氣血,猶陰陽之水火,平則寧,偏則病,陰虛陽必湊,故發熱自汗,如水熱自湧;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如水溢自流。
考其所因,風暑涉外,喜怒驚恐涉內,房室虛勞不內外,理亦甚明。
牡蠣散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牡蠣(米泔浸,去土,煅,取粉) 麻黃根 黃耆(各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餘粒,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
又一方為細末,每三錢,水三盞,蔥白三寸,煎一盞半,分三服。
麥煎散 治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進退,肌瘦面黃。
秦艽(二兩) 柴胡(去苗,二兩) 大鱉甲(二兩,醋煮三五十沸,淨,去裙襤,別用醋塗,炙黃) 乾漆(炒,青煙盡) 人參 茯苓 乾葛 川烏(炮,去皮、尖。
各一兩) 玄參(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用小麥三七粒煎湯一盞,去麥入藥煎七分,食後溫服,或臨臥服,如久患後亦宜服此,以退其勞倦,調順經絡。
大建中湯 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素問》雲:腎病傳心,筋脈相引而急,小腹痛熱,出白液。
又《左傳》雲:以喪志名為蠱病,乃真精不守也。
若小便滑數,日夜無度,由脬門不閉,水液不藏。
因思慮過多,心氣散溢,服之尤妙。
綿黃耆(炙) 遠志(燈心煮,去心) 當歸(洗) 澤瀉(各三兩) 白芍藥 龍骨 人參(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 上?咀,四錢重,水二大盞,生薑五片,同煎八分,去滓熱服。
氣弱加附子二兩,炮用。
腰痛筋急,增官桂,去皮,一兩。
白朮散 治盜汗。
陳氏雲:餘為通倅日,得於同官翟且叟,每傳與人,無不作效。
好白朮(四兩,切作小骰子塊,勞作四分) 黃耆(一兩,炒一分) 金釵石斛(一兩,炒一分) 牡蠣(一兩,炒一分) 麥麩(一兩,炒一分) 上去四味,隻將白朮四兩,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粟米三百粒煎湯調,空心服。
牡蠣湯 治盜汗。
吳內翰《備急方》雲:餘家有婦人盜汗,服之即愈。
後試之累驗。
牡蠣(火煅,為細末) 小麥麩(炒黑焦,為末) 上各貼之,每服牡蠣末一錢,麩末二錢,以熟豬皮去盡脂膜煎湯,臨臥調服。
粟米粉 治體虛自汗。
趙從簡通判傳此二方。
牡蠣粉(煅過,研) 麻黃根(為末) 粟米(為粉) 上等分,和勻,生絹袋之,時以撲身。
蒸餅法 臨臥時放令少飢,吃宿蒸餅一枚,不可吃湯水,隻幹吃盡便就枕,不過兩次即止。
人參當歸散 治心液為汗,宜服此藥,收斂心經。
富次律雲:史丞相家方。
渠與王叔東母子皆曾取效。
人參(去蘆,切片) 川當歸(去蘆並細者,片切) 上二味等分,每服秤五錢,先用豬心一枚,破作數片,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