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細辛(臣。

    味大辛,氣溫,無毒。

    反藜蘆) 治少陰頭痛,百節拘攣,風濕痹痛。

    消死肌,溫中下氣,開胸中滯。

    除齒痛、口臭、喉痹、齆鼻、風眼淚下。

    療血閉、下乳結、利九竅。

     防風(臣。

    味甘辛,氣溫、無毒) 主大風頭痛,惡風,風邪目盲、風行周身,骨節疼痛、四肢攣急,瀉肺實,散頭目中滯,除上焦風邪之仙藥。

     乾薑(臣。

    辛、氣溫大熱,無毒) 生用味辛。

    散寒邪,去風濕痹,治肺寒咳嗽,炮製溫脾理中,治裡寒洩痢、霍亂脹滿、腹中冷痛,中下焦寒濕。

    腎中無陽,脈氣欲絕與補陽藥同用,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

    炒黑治產後血虛、發熱、止唾血、痢血。

     生薑(使。

    味辛甘,氣微溫,無毒) 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入肺,開胃口,散風寒,治痰嗽、止嘔吐、去穢氣、通神明。

     麻黃(君。

    味苦甘,氣溫,無毒) 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

    發表除寒熱,發太陽少陰經寒邪,洩衛實,消赤黑斑。

    治身上毒風不仁,小兒瘡泡倒靨。

    蜜炒煎服。

    根節能止汗。

     白芷(君。

    味辛,氣溫、無毒) 主頭風目淚,長肌膚去面瘢,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

    又治心腹血痛,女人血閉陰腫、乳癰,發背、瘰癧、腸風、痔痿,一切瘡疥。

    排膿止痛、內託生肌。

     藁本(臣。

    味辛苦,氣溫,無毒) 主風頭痛,太陽經風藥。

    治寒邪結部及本經頭痛,頂巔痛、風寒犯腦,齒痛,能引諸藥上至巔頂。

    又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

     天麻(味辛甘,氣平,無毒) 主頭風、諸風濕痹、癰腫、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

    利腰膝、強筋骨、通血脈。

     蒼耳實 (味苦甘,氣溫,入藥炒用。

    葉昧苦辛,微寒,治療同) 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惡肉死肌,瘰癧、疥癬。

     秦艽(味苦辛,氣平微溫) 主寒濕風痹、肢節痛、利小便,療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及五腫疸病。

     狗脊(味苦甘,氣平微溫,無毒) 主腰背強、緩急、周痹、濕、男子腰膝痛、續筋骨、堅利俛仰。

     白鮮 (臣。

    味苦酸,氣寒,無毒) 主頭風,黃疸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治一切瘡熱疥癬。

     水萍(味辛酸,氣寒,無毒) 主暴熱身癢,下水氣。

    歌雲:不在山兮不在岸,採我之時七月半,論甚癰風與緩風,些少微風都不美,豆淋酒內下三錢,鐵撲頭上也出汗。

     木賊(味甘微苦,無毒) 主目疾退翳膜,益肝膽,明目,療婦人月水不斷。

     豨薟(味苦寒,有小毒,夏月採葉暴乾,蜜酒拌,九蒸九曬) 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行大腸氣,補生毛髮,兼療風濕瘡,婦人子宮久冷。

     附子(使。

    味辛甘,氣溫大熱,有大毒) 主風寒咳逆邪氣,金瘡,破症積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腰脊風寒陰毒,傷寒迷悶不省,四肢厥逆,心腹冷痛,霍亂轉疾下痢,除腎中寒甚。

    白朮為佐,除寒濕之聖藥,又墮胎,為百藥長。

    入手少陽三焦命門,性走而不守,浮中沉無所不至,童便煮以殺其毒,可助下行,入鹽尤捷。

     烏頭(使。

    味辛甘,氣溫大熱,有大毒。

    反半夏、貝母、白蘞、白及) 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消胸上冷痰,肩甲臍痛不可俛仰,又墮胎,治風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經藥也。

     天雄(君。

    味辛甘,氣大溫,有大毒) 主風寒濕痹,拘攣,關節重痛不能行步,頭面風痛,破積聚,療金瘡,強筋骨,調血脈,消風痰,墮胎。

     蓽撥(味辛、大溫、無毒) 主溫中下氣,補腰腳,消食。

    除胃冷、陰疝、腎冷。

    治冷氣心痛,婦人陰冷。

     半夏(使。

    味辛微苦,氣平,生微寒、熱溫,有毒。

    反烏頭) 主傷寒寒熱,心下堅、喉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消痰,止嘔吐,療疾瘧,健脾胃,去胸中寒痰,太陽痰厥,頭痛,墮胎,消癰腫。

    妊婦姜炒用。

    渴症禁用。

     天南星(味苦,辛氣平,有毒。

    入藥泡用) 除風痰麻痹,破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金瘡撲損瘀血,療疥癬惡瘡,墮胎。

    為末,臘月入黑牛膽中陰乾,治小兒驚痰尤良。

    牛膽拌過數冷者,可當牛黃用。

     何首烏(味甘苦澀,氣微溫,無毒。

    忌鐵器。

    雄者赤,雌者白。

    須雌雄並用) 主瘰癧消癰腫,療頭面風及腰膝病。

    拌黑豆蒸熟,益血氣黑髭鬚、長筋骨、補精髓,令人有子。

     威靈仙(昧苦,氣溫,無毒) 治大風、皮膚風癢痛、大腸風。

    宣通五臟,去腹內冷滯,心膈痰水,癥瘕氣塊,膀胱宿膿惡水,腰膝冷痛,腳疾不能行履及治折傷。

     仙茅(味辛,氣溫,有毒。

    米泔浸去赤汁用。

    忌鐵器及牛乳黑牛肉) 主腰腳風冷攣痹不能行,丈夫虛勞,老人失溺,益陽道,助筋骨。

     白附子(味甘辛,氣溫,無毒。

    一雲有小毒) 主心痛血痹,行藥勢治中風、失音諸風冷氣,疥癬、風瘡,頭面痕,陰囊下濕。

     高良薑(使。

    味辛苦,氣大溫,無毒) 主胃中冷道衝心,霍亂腹痛及嘔逆食轉,健脾消食。

     萆薢(味苦甘,氣平,無毒) 主腰背痛、風寒濕痹、惡瘡、熱氣傷中、恚怒、陽痿失溺、強骨節、療老人五緩。

     葫蘆巴(味苦,氣溫) 主五臟虛冷氣、腎虛冷、腹脅脹滿、面色青黑,膀胱疝氣。

     白頭翁(味甘苦、氣溫,一雲寒。

    無毒,一雲有毒) 主溫瘧狂易寒熱,症積腹痛、癭氣、項下瘰癧、赤毒血痢、逐血止痛、療金瘡鼻衄、一切風氣及百節骨痛。

     阿魏(味辛,氣平熱,無毒) 殺諸蟲去臭氣、破症積下惡氣。

    治心腹痛,避溫瘧、傳屍蠱毒。

     木香(君。

    味辛苦,氣溫,無毒) 調諸氣、散肺滯、行肝氣。

    治中下焦氣結、積年冷氣痛、痃癖脹痛九種心痛、女人血氣刺痛。

    止霍亂吐瀉、嘔逆反胃、安胎健脾。

    火煨實大腸,和黃連治痢。

    又療癰腫禦霧氣。

     茴香(味辛,氣平,無毒。

    人藥炒用) 主幹濕腳氣、膀胱冷疝、腎勞或連陰髀間痛、攣引入小腹不可忍。

     肉豆蔻(君。

    味苦辛,氣溫,無毒。

    麵包煨入藥) 溫中開胃、下氣消食。

    治積冷、心腹脹痛、脾胃虛冷、虛洩赤白痢,小兒傷乳吐逆。

    洩瀉之要藥。

     白豆蔻(味辛,氣大溫,無毒) 主積冷氣,止吐逆反胃、消穀下氣。

    胃冷宜服。

    又散肺中滯氣。

     草豆蔻(味辛,氣溫,無毒) 溫中,療心腹痛,嘔吐霍亂。

    治風寒客邪在胃作痛,散冷氣消酒毒。

     砂仁(君。

    味辛苦,氣溫,無毒) 主冷瀉宿食不消、赤白痢,休息痢。

    溫脾下氣,散脾胃滯氣,腹中冷痛,妊娠胎痛。

    安胎之要藥。

     蓽澄茄(味辛,氣溫,無毒) 主下氣消食、腹間氣脹,心腹冷痛,霍亂吐瀉,膀胱腎冷。

     使君子(味甘,氣溫,無毒。

    凡用去皮殼炒,如單用不可多) 主小兒五疳,小便白濁,殺蛔蟲,療疳瀉。

     蘆薈(味苦,氣寒,無毒) 主胸膈熱氣,明目鎮心,療小兒疳熱,五疳,殺三蟲、解巴豆毒。

     京三稜(味苦辛,氣平,無毒) 治癥瘕結塊、婦人血脈不調、心腹痛,落胎、消惡血、破血中之氣。

    損真元,虛者勿用。

     蓬莪朮(味苦辛,氣溫,無毒) 主心腹痛、霍亂冷氣、飲食不消,療婦人血氣痛、通月經、消瘀血。

    治積聚諸氣為要藥。

    破氣中之血。

     大黃(使。

    味苦,氣大寒,無毒) 主下瘀血、破症積、盪滌腸胃,瀉諸實熱不通、心腹脹滿、下大便燥結,又散一切瘡毒癰腫。

     葶藶 (味辛苦,氣大寒,無毒。

    人虛禁用) 破堅逐邪、利水降氣、治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及肺壅咳嗽、喘促痰飲。

     澤胃(君。

    味甘鹹、氣寒,無毒。

    除濕行水要藥) 入膀胱腎經。

    治淋閉、逐膀胱三焦停水。

    瀉腎邪,去陰間汗,療乳難。

     旋覆花(使。

    味鹹甘,氣溫,一雲冷利。

    無毒) 主胸上痰結膈滿、除水、利大腸、去五臟寒熱、治頭風明目、療傷寒汗下後痞堅、噎氣。

    傅金瘡止血。

     木通(臣。

    昧辛甘,氣平,無毒。

    又一體輕色白者名通草。

    利陰竅、行小水) 除脾胃寒熱、五淋、利小便、導小腸熱、治脾疸、出音聲、療耳聾、鼻塞、散癰腫結熱、齆鼻息肉、女人血閉、催生墮胎下乳。

     瞿麥(臣。

    味苦辛,氣寒,無毒) 主關格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排膿、明目去翳、破胎下閉血、逐膀胱邪逆。

     百合(使。

    味甘,氣平,無毒) 斂肺痿勞嗽、除浮腫、利大小便。

    殺蠱毒、療乳難,喉、背諸瘡腫。

    治傷寒後百合病。

     紫草(味苦,氣寒,無毒) 通水道,療小兒血熱瘡痘。

     燈心草 清心安神利水。

    燒灰存性塗乳上與小兒吮之止夜啼。

     石韋(使。

    味苦甘,氣平微寒,無毒。

    凡用去毛微炒) 主癃閉不通、止煩下氣、補五勞、益精氣、療發背。

     海藻(臣。

    味苦鹹,氣寒,無毒。

    反甘草) 主癭瘤氣頸下核、散結氣、下十二水腫、療疝氣下墜、疼痛核腫。

     澤蘭(使。

    味苦甘辛,氣微溫,無毒) 主乳婦內衄、四肢浮腫、金瘡癰腫、養血氣、治產前後百病。

     昆布(臣。

    味鹹,氣寒,無毒) 主十二水腫、癭瘤結氣、痿瘡卵腫。

     甘遂(味苦,氣大寒,有毒。

    反甘草) 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破症積,利水穀、導胸中水結。

     大戟(使。

    味苦甘,氣寒,有毒,反甘草) 主蠱毒、十二水,腹滿急痛、積聚癥結、中風、皮膚疼痛、吐逆、去瘀血、通月水、墮胎、療癰腫。

     澤漆(使。

    味苦辛,氣微寒,無毒。

    一雲微毒) 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陽氣不足。

     芫花(使。

    味辛苦,氣溫,有毒。

    反甘草) 主咳逆上氣、喉鳴喘急、咽腫短氣、疝瘕癰腫、消胸中痰、五水在五臟、皮膚及腰痛。

     商陸(使。

    味辛甘酸,氣平,有毒。

    如人形者有神) 主水腫疝瘕熱毒,殺鬼物蠱毒、療惡瘡癰腫、又墮胎。

     牽牛子(味苦,氣寒,有毒。

    黑白二種。

    氣藥引之入氣,血藥引之人血。

    大瀉元氣,慎用之) 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大小便、落胎。

     蓖麻子(味甘辛,氣平,有毒。

    葉治腳風腫) 主身體瘡癢疥癩。

    一切腫毒、瘰癧、歷風、手指牽曲、鼻塌及水脹浮腫、屍疰惡氣。

    又催生治胞衣不下。

     海金砂 通利小腸。

    得梔子、牙硝療傷寒狂熱。

     白葛(味苦,氣平,無毒) 解蛇蜂、狂犬、菜肉蠱毒、鬼疰、風疰、諸大毒入腹,煮飲即消。

     常山(昧苦辛,氣寒,有毒。

    忌蔥、蒜、雞肉) 主寒熱溫瘧。

    胸中痰結。

    能吐瘧、療鬼蠱水脹。

     淫羊藿(味辛,寒,無毒) 治冷風勞氣、補腰膝、療男絕陽不與、女絕陰無子、筋骨攣急、四肢不仁、老人昏耄健忘、利小便。

     續隨子(味辛,氣溫,有毒) 主婦人血結月閉、症瘀血,蠱毒血疰、心腹痛、冷氣脹滿、利大小腸、除痰飲積聚、下惡滯物。

     鶴蝨(味苦,氣平,有小毒) 主蛔蟯蟲咬心腹痛。

    殺蟲最要。

     紫河車(一名重樓金線。

    味苦,氣微寒,有小毒) 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癲疾癰蝕。

    殺三蟲蛇毒,解百毒。

     馬鞭草(味甘苦,寒,有小毒) 治溫瘧陰瘡、通月水、破癥瘕、下惡血。

    喉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搗汁服之。

     蛇床子(君。

    味苦辛甘,氣平,無毒) 暖婦人子臟、令男子陰強。

    治腰胯疼、四肢頑痹,陰汗濕癢、大風身癢,煎湯浴之。

    又產後陰下脫,絹袋盛蒸熨之。

     王不留行(味苦甘,氣平,無毒) 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痹、療風疹癰疽、惡瘡乳瘻、婦人難產及經脈不勻。

     牛蒡子 (味辛苦,氣平。

    根葉搗封熱毒、杖瘡、金瘡,風毒、癰腫) 明目、療風毒瘡疹、喉痹風熱、痰壅咽膈不利、齒痛、頭面風腫。

     草蒿(味苦,氣寒,無毒) 塞鼻衄、敷金瘡。

    主婦人血氣腹內滿及冷熱久痢,止瀉開胃。

    童便浸製,治勞瘦留熱在骨節間良。

     藜蘆(使。

    味辛苦,氣寒,有毒。

    反細辛、芍藥、五參) 主頭禿、疥瘙、惡瘡、殺蟲、去死肌、療喉痹不通。

    治馬刀爛瘡、吐上膈風痰、蠱毒。

     射幹(使。

    味苦,氣平微溫,有毒) 散結氣腫毒,行太陰、厥陰積痰,消結核。

    除腹中邪逆、胸滿腹脹。

    通月閉、化瘀血。

     山豆根(味甘,氣寒,無毒) 解諸藥毒,止痛消瘡腫,殺寸白。

    合口中解咽喉腫痛。

     白蘞(使。

    味苦甘,氣平微寒,無毒) 散結氣除熱。

    治目中赤、女子陰腫痛、湯火刀箭傷、療瘡發背、癰腫諸毒。

     白及(使。

    味苦辛,氣平微寒,無毒) 主癰腫惡瘡、敗疽死肌、賊風鬼擊。

    除白癬疥蟲。

     羊蹄根(味苦,氣寒,無毒) 主頭禿疥瘙、女子陰蝕、男婦坐闆瘡。

    醋磨塗癬。

    產後兒枕痛。

    取羊蹄子微炒,水煎服神效。

     連翹(使。

    味苦,氣平微寒,無毒) 主寒熱、鼠瘻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蠱毒。

    瀉心火、脾胃濕熱、通五淋及月經。

    除小兒心經客熱。

     百草灰(五月五日採百草陰乾燒灰,水團重燒,令白醋和為餅) 腋臭,腋下夾之,幹即易當抽,一身痛悶,瘡出即止,以水及小便洗之,不過三兩度。

    又治金瘡,止血生肌。

     金星草 (味苦,氣寒。

    無毒。

    冬月不調,葉背有黃點兩行相對) 解硫黃丹石毒。

    療癰疽發背、瘡腫結核。

    根浸油敷頭長髮。

     蒲公英(味甘,氣平,無毒) 主乳痛、療腫諸瘡及惡刺、化熱毒、消結核。

     穀精草(味辛,氣溫,無毒) 主眼疾喉痹、齒痛及諸瘡疥。

     夏枯草 (味苦辛,氣寒,無毒) 主寒熱、瘰癧、鼠瘻、頭瘡、破克、散癭結氣、腳腫濕癢。

     山慈姑(有小毒。

    葉似韭,花似燈籠色,曰慈姑上有毛衣包裹,四月開花,五月苗枯,記其處,秋冬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