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用藥六分(北方氣實者八分)。

    先以升子覆地上安空燈盞一個,用油燈草一根夾紙撚,同燒薰之。

    每日一條,令病人含綠豆湯,以被裹頂坐蒸,隻七條痊愈。

     點楊梅瘡法 輕粉(一錢) 杏仁(十四粒,以針刺向火中燒半熟半生,研去皮尖) 共為綱末,用真香油調搽即意,結靨。

     一方 用千裡光草煎膏點之立效。

     太乙膏 貼楊梅瘋毒破爛者甚效。

    (方見癰疽門) 治楊梅瘡初起擦法 用晉礬四兩研細末,令患者坐重幃中擦手足心,少少細擦,以盡為度,七日汗出不上瘡即愈。

     治痛風楊梅瘡 此方平和而取效速。

     當歸 防風 牛膝 羌活 甘草 木瓜 金銀花 皂莢子 懷熟地 川芎各一錢 土茯苓四兩 水五鍾,煎三鍾,空心服一鍾,將晚服一鍾。

    渣再用水三鍾煎鍾半,作茶用。

     治筋骨疼痛遠年楊梅瘋毒頑瘡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丁香 木香(各三錢) 當歸(一兩) 皂角(四錢) 風蛇(五錢,酒浸去骨) 共為細末,用麻油二兩銅鍋內煎滾,下黃蠟二錢,蜜一匙、柿霜一錢、燒酒三分、米醋三分,然後下藥末攪勻取起;用北棗一斤煮爛去核,和前藥內再搗丸如楊梅大。

    每服用土茯苓三兩,水三碗煎二碗,下藥二丸再煎一、二沸,待化去渣溫服,日三服,渣再煎。

    忌生冷、魚腥、茶酒、房事。

     治楊梅瘡潰爛年久不愈者 用苦參(連根葉)搗爛取汁和酒飲。

     治楊梅瘡筋骨疼痛久不愈者 茜草 麻黃 烏藥(各一撮) 細茶 魚鰾(三錢,用苘麻炒成珠) 槐子(炒焦) 花椒(各五錢) 乳香(一錢) 水二鍾,姜五片,蔥五根煎一鍾,通口服。

    二、三帖即效。

     治四塊鵝掌瘋 千裡光草一大握,加蒼耳草一中分。

    朝東牆頭草一小分,共煎百沸。

    將湯人瓶內以手少擦,麝香入瓶薰之,仍用絹布纏臂上勿令走氣,薰三次即愈。

     解輕粉毒 用佛前照過陳年琉璃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日服一、二次,一月痊愈。

     諸瘡 升麻和氣飲 治瘡腫、癤疥癢痛,憎寒發熱。

     陳皮 赤芍 大黃(如欲利倍加) 乾葛 蒼朮 桔梗 升麻 當歸 白茯苓 白芷 枳殼(各等分) 甘草(減半) 乾薑(減半)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眼。

     馬齒莧膏 治兩足血風瘡,並兩腳背風濕瘡疼癢至骨。

     馬齒莧(焙乾,淨末,五錢) 黃丹(水飛過) 黃柏 孩兒茶 枯礬(各三錢) 輕粉(一錢) 為末,用生桐油調,攤紙上。

    先用蔥椒湯洗淨患處,貼之。

     治風癬膿疥諸瘡及諸毒 赤芍 白芍 黃芩 黃柏(各一錢) 歸尾(一錢半) 木鱉子(去殼,一個 大黃(三錢七分) 水八分,酒七分,煎。

    待藥將好,臨時下大黃再煎三、四沸,露一宿,五更服。

    如腸風下血加槐花一錢,去木鱉子。

     治一切瘡疥 鐵甲葳靈何首烏,苦參荊芥石菖蒲。

     更兼胡麻香白芷,一身瘡疥盡消無。

     凡治諸瘡 以黃連、當歸為君,連翹、甘草、黃芩為佐,下焦加黃柏,水煎服。

     治一切癤毒 槿樹根皮加醋搗爛成膏合上,不一、二次愈。

     大楓膏 治一切幹、濕疥瘡並膿窠爛瘡。

     大楓子(二兩,去殼) 枯礬(四兩) 蛇蛻(燒存性) 樟腦 蜂窠(燒存性,各三分) 水銀(五分) 桕油燭(四兩) 大楓子諸藥為末,人柏油燭,次入水銀,同搗勻塗擦。

     又方 水銀一錢、生礬三錢、松香五錢、柏油九錢,搗爛塗擦。

     治多年不愈頑癬 輕粉(五分) 川逕皮 斑蝥(七個) 大楓子(七個) 河、井水各一鍾煎一鍾,至夜露一宿,筆蘸塗之。

     一方 治頑癬。

     浮萍 蒼朮(各一兩) 苦參(一兩半) 黃芩(五錢) 香附(二錢半,共為末) 酒糊丸,白酒下。

     頭上大包膿癤軟而未潰者 以大枳殼去穰合上,周圍麵糊封之。

     坐闆瘡 羊蹄根搗爛,麻油一盞同炒。

    遇癢抓破塗之。

    仍煎湯洗。

     又方 用輕粉、枯機等分,豬油熬化調塗。

     治臁瘡 先將綿紙看瘡大小裁成方塊十二張,四角以紙撚釘住聽用。

    麻油二兩、川椒四十九粒,入銅杓內煎黑色取起;次入槐枝一寸長者四十九根再煎枯黑取起;次入黃蠟一兩並研細,輕粉二分,枯礬一錢,俟溶化即以前紙入油內少煎即起。

    但令油滲透,勿使紙焦黃。

    貼時先將槐枝蔥椒煎湯洗瘡,用絹拭淨,後將所製紙齊沓貼之,面用油紙蓋一張,又用紅絹緊縛,每周時去紙一張,待紙取盡則瘡自愈矣。

     臁瘡經驗方 黃柏(去皮淨,一兩,用蜜六錢塗炙,蜜盡為度) 輕粉(五錢) 麻油二酒盞,黃蠟五錢同煎,用綿紙裁成長塊入油內旋三次。

    先用苦茶洗瘡淨,上黃柏、輕粉末,以油紙蓋面縛定,日洗一、二次,紙汙壞去之另換。

     臁瘡經驗方 槐藍根皮(葉如槐葉而樹矮小)加柿心搗爛,罨瘡上,仍以枝葉煎湯洗之。

     治多年不收口臁瘡 鮮桑根掘起,去外紅衣取白皮搗爛,入人乳少許,用苦茶洗瘡淨合之,兩三日一換,俟肉長平用上好油胭脂攤貼收口。

     臁瘡隔紙膏 黃香(五錢) 輕粉(一錢) 銀硃(七分) 銅絲(一分) 麻油調,隔紙貼。

     又方 白蘞(六錢) 飛丹(一兩) 白及(四錢) 桑皮(六錢) 松香(一兩半) 水粉(三錢) 輕粉(一錢) 飛礬(四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共為細末,香油調作隔紙膏;苦茶洗淨貼。

    一方用老松香一味同豬脂搗爛,作隔紙膏貼。

     一方 黃丹(水飛) 赤石脂 輕粉 水龍骨 百草霜 黃柏 伏龍肝(各二錢) 共為細末,熟桐油調,作隔紙膏貼。

     紅玉膏 治濕毒臁瘡。

     黃丹(水飛,五錢) 輕粉 乳香(炙去油) 沒藥(炙去油) 白蠟(各一錢) 黃蠟(二錢) 豬闆油(夏三錢,春秋四錢,冬五錢) 先將豬闆油熬去渣,將二蠟溶化,離火即下諸藥末攬勻,隨瘡口大小用綿紙作隔紙膏,刺細孔貼上,以帕縛之。

    三日一換。

     臁瘡寸金膏 菜油一兩五錢,桐油五錢先熬數沸,次下白蠟五錢,韶粉一兩五錢攪勻,下乳香、沒藥、血竭各二錢,雄黃一錢齊下攪勻,下飛丹一錢五分用榜紙裁方塊就鍋內旋過即成紙膏,任瘡大小剪貼。

     三聖散 治臁瘡、疔瘡、搭手背癰等瘡。

     蔥白 馬莧 石灰(各一斤) 濕搗為團,陰乾為細末摻之。

     天泡瘡 用通聖散及蚯蚓泥略炒,蜜調敷,從肚皮上起者,裡熱發外還須服通聖散。

     又方 治天泡瘡,不問遠年近日。

     黃芩 黃柏 連翹 梔子 甘草 乾葛 前胡 桔梗 黃耆 茯芩 白芍 升麻 川歸(頭上用頭,腳上用尾) 荊芥穗 薄荷 半夏(各等分) 姜三片、水一碗煎五分,食前服。

    瘡將好加防風、羌活;遍身四肢疼痛加大黃六錢,皮硝一錢,生泡溫服,以焦為度。

     又方 用野菊花、棗木根煎湯洗。

    黃柏、滑石為末敷。

     苦參丸 治肺受熱毒,遍身生瘡。

     苦參為末,粟飯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治肥瘡 以松香用米泔水洗淨,入大蔥管內紮定,煮熱去蔥,用淨松香五錢加黃丹一錢,枯礬三錢共為細末,瘡濕乾摻,瘡幹香油調塗。

     治腳指縫爛瘡及手腳爛瘡 用細茶一口嚼碎塗之。

     乳香散 治下疳瘡。

     乳香 沒藥 輕粉 黃丹 龍骨 黃連 烏魚骨 黃芩 銅絲(各等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先以濕漿水洗過,摻瘡上。

     珍珠散 治下疳瘡。

     珍珠(一分,以紙裹燈上燒過吹去灰細研) 琥珀(五釐) 黃柏末(一分半) 血竭 孩兒茶 熊膽 輕粉 冰片(各一分) 麝香(五釐) 乳香(二分,同下) 沒藥(二分,俱置箬上於新瓦上炙去油) 爐甘石(二分半,製法每石四兩,用黃連、黃柏、黃芩各五錢煎湯,分作三半碗將石大火煅一炷香,浸在一碗內吃幹再煅一炷香,浸一碗吃幹又煅又浸,如此三次取起細研)。

     共研極細末,用苦參、防風、荊芥、甘草、黃柏、大黃各等分,煎湯洗淨敷之。

    如腫用桃葉、槐葉煎湯,入生礬五錢冷洗。

    如再不消用細茶、川椒、炒鹽各一錢,煎湯冷洗自消。

     白玉膏 治一切下疳瘡、臁瘡俱效。

    入血竭一錢名紅潤膏,治症同。

     冰片(七分) 輕粉(一錢) 乳香 沒藥(各九分) 雄黃(二分) 阿魏(一錢) 龍骨(五分,煅) 孩兒茶(烘去油,一錢) 黃占(一兩半) 白占(五錢) 香油(一盞) 燭油(一錢半) 珍珠(五分,煅過入水去火毒) 水粉(三兩,飛過,瓦上微炒焙乾,不可使黃) 先將油、蠟二味煎,滴水不散,次下各藥攪勻,略住火方下冰片。

     一方 治下疳瘡。

     用抱退雞子已成形有毛者,煅過存性為末,人片腦五釐,米泔水洗淨摻之,三四日愈。

    地骨皮煎湯,洗更妙。

     一方 治下疳瘡。

     用蠶繭一個剪小孔入頭垢滿,以一繭套上,燒存性出火毒,濕則乾摻,幹則香油調敷。

     凡下疳瘡不愈,必成楊梅瘡,須服仙遺糧湯以禦之,比發後而治易成功矣。

     治遠年近日風癢腳瘡流黃水者 以黃柏去皮不拘多少,用豬膽汁塗曬乾數次令透,柏皮研為末。

    先用花椒煎湯,洗淨拭乾後以柏末摻之,二三次即愈。

     治一切腿上寒濕瘡 取鴿糞煅過細研,如瘡有黃水乾摻。

    如瘡乾燥痛加黃丹少許,桐油調敷。

     擦諸瘡並楊梅風毒經驗方 黃柏(去皮,一錢) 黃連(去蘆,一錢) 川大黃(五分,三味另研) 雄黃 膽礬 銅青 孩兒茶 青黛 輕粉 枯礬(各三分) 冰片(一分半,另研入) 大楓子(七個,去殼去油) 人言(壯人七釐,弱者半分) 上為極細末作三分,分開每分約一錢七八分。

     打麻(即番舶打火把之物)另為末,瘡毒盛而人壯健能食者,每分五分;毒盛而人弱者每分用三分;不健不弱之人,每分用四分和入前藥內研勻。

     水銀,壯健人每分用一兩,中等人用五錢;弱極人用三錢,不可多藥,須研極細,否則粒粗恐傷皮肉。

     上先將水銀一分並前藥末一分入盞內,加真芝麻油少許,以指研開逐漸添油,研至不見水銀為度,大約如稀糊可矣。

    於兩手兩足掌後動脈處周圍擦之,每一分藥擦三日,每日早晚各擦一次,每次以七八百擦為止。

    大率擦使熱透則住擦。

    凡周身破傷處,俱用無麝香膏藥貼之,每一日一換,不可經風,避帳幔內。

    冬月用暖床厚被褥,即春夏秋暖時,亦不可見風,擦至七日必口吐臭涎。

    若口齒破爛出血者,用黃蜂窩煎湯候冷漱解,勿嚥下。

    輕則隻用花椒湯漱之。

    擦處多皮破不可畏痛而少擦。

    忌魚腥生冷、發風等物及醋茶醬一個月,尤忌房事;其牛肉、燒酒、團魚之類,忌二三年;若蕎麥麵與羊肉則終身忌之。

    每次擦畢以藍布尺許包裹所擦處。

    此治楊梅、風毒法也。

    如楊梅瘡初發者,擦五六日痊愈,所用藥皆同。

    惟水銀止用四五錢足矣,不必貼膏藥。

    久遠臁瘡應擦處如有破爛,可於腳手心擦之。

    其藥料照中等者,亦包布貼膏如前。

    下疳及蛀乾重者,亦照中等藥擦治貼膏。

    喉內瘡癬潰爛不能進飲食者,亦照前用中等藥擦。

    遍身牛皮風癬作癢作痛出水者,亦照前用中等藥擦。

    又方楊梅瘡輕者不必擦,止用雄黃一錢五分、杏仁(去皮用)三十粒、輕粉一錢,為末。

    先將瘡洗淨,以雄豬膽汁調敷二三日即愈,楊梅癬亦效。

    凡擦藥仍須內服煎藥兼之。

    方開後: 煎藥方 防風 荊芥 金銀花 防己 白芷 連翹 苡仁 白鮮皮 桔梗 川芎 當歸 赤芍 生地 黃連 黃柏 知母 牛膝 木通 陳皮 羌活 獨活 粉草 梔子 上每帖用土茯苓,乾者四兩,鮮者八兩,水六碗煎至三碗,分三次,一日早、午、晚服完,自擦起之日服至七日發口止。

    人虛者加人參二三錢。

     神授五公散 治漏孔並諸瘡眼久不斂者,痔瘡亦效。

     大五倍子(□個) 蜈蚣(一條,去頭足),將倍子開一孔入蜈蚣,濕紙包煅存性,為末。

    先以蔥湯洗瘡淨摻前藥,再用膏藥貼之。

    每日一換,即斂口如神。

     治手癡瘡 用皂角、枯礬、輕粉、黃連、黃柏為末敷。

     治頭瘡 用豬油(二錢,一半生、一半熟),雄黃、水銀各二錢五分,搗勻敷之。

     治頭疼 用黑棗燒存性,加飛礬、川椒末研勻,菜油調塗神效。

     癩痢頭瘡 用松香研碎入厚綿紙條中,作指大藥線絞緊,麻油內浸一日夜,取出倒吊燒之,滴下油塗瘡上立愈。

     治金絲瘡 俗呼紅絲疔,其狀如繩線,鉅細不一,上下行至心即死。

     可於瘡頭上截經刺之出血,嚼萍草根塗之。

     治身上虛癢 四物湯加黃芩調浮萍末一錢服。

    又遍身癢,淩霄花為末,酒調一錢。

     治婦人陰戶瘡作癢作痛 杏仁 白礬 雄黃(各五錢) 麝香(二分) 為末敷入。

     治婦人陰內爛 冰片(一分) 乳香 沒藥(各三分) 血竭 爐甘石(各五分) 甘草(三錢) 共為細末搽之。

     治婦人妒精瘡 婦人交接妒精瘡。

     地骨、蛇床作洗湯,細研黃連,款冬末生津調敷妙。

    良方。

     治手指上天蛇毒 用總關門草入鹽少許,香油搗敷。

    寧波衣梅嚼敷尤好。

    一方取天蛇,石灰醃死收幹搗敷。

     又方 用霜梅、金錢草、船積汗、香油搗敷。

     治鼠瘡 用山羊角燒褐色為末,每服一二錢,黃酒送下,四五服。

    如斷根者,豬蹄甲燒黃色為末,每服三錢,好酒調下。

     治手足皺裂 用瀝青二兩、黃蠟一兩,共熬攪勻,瓦罐盛貯。

    先以熱湯洗,令皮軟拭乾,將藥於慢火上略炙擦敷。

     治凍瘡 用煎熱桐油調密陀僧末敷。

    又方用茄根煎湯洗神效。

     治體氣方 田螺(大者,一個) 巴豆(去殼研碎,一粒) 膽礬(一豆許,研) 麝香(少許,研,共拌勻) 將螺用水養三日,去泥土,揭起螺靨入礬、豆、麝末在內,以線拴住置磁器中,次日化成水,五更時將藥水以手自抹在兩腋下,不住手抹,直待腹內欲行卻住手,先擇深遠無人空地內去大便,黑糞極臭是其驗也。

    以土蓋之,勿令人知,不盡再抹藥水,又去大便。

    次用白礬一兩,蛤粉五錢,樟腦一錢為末,擦之永絕病根。

     又方 用密陀僧研細末,汗出時擦之,雖不能絕病根,然常擦極能塞臭氣,最好。

     治對口瘡 芭蕉根搗汁兩碗和酒服,須醉飲睡覺即愈。

     治拍蟹毒 用生薑半斤搗爛和水四碗煎二碗,趁熱從肩臂上洗至手掌上,漸洗漸消。

     治一切日久頑瘡不收斂者 香油(一兩) 松香(五錢) 銀硃(一錢) 千年地下灰(五分) 溶開蘸軟紙上用之。

    治臁瘡亦效。

     治一切惡瘡並諸刺所傷 以蒲公英搗爛貼之即愈。

     治陰莖翼熱瘡 用輕粉研細摻之,即結靨而愈。

     有瘡在穀道外腎之間,狀如松子,癢甚漸大如蓮子,四十餘日後如核桃,赤腫遂破,若大小便出,不可治矣。

    治方用大粉草節四兩,截長三寸以澗長流水慢火炙之,炙一碗水盡為度,劈視甘草中水濕透,焙乾為末,入皂莢灰少許,作四服,湯調頓飲效。

    一方以甘草用無灰酒二碗,煮乾一半作一服,溫下。

     跌撲損傷(附金刃木石湯火犬咬棒瘡) 治方 用蘇木炒黃連、白朮等分,童便、酒煎服。

    在上宜飲韭汁或和粥吃;在下者可下血令則凝。

    不可飲冷水,但一絲血入心即死。

     復元活血湯 治從高墮下,惡血流於脅下,疼痛不可忍。

     柴胡(五錢) 天花粉 當歸(各三錢) 紅花 甘草(各一錢) 大黃(酒浸,一兩) 桃仁(五十粒,酒浸研如泥) 穿山甲(三錢,炙) 每服一兩,水二鍾煎一鍾,加桃仁泥八分服,以利為度。

     雞鳴散 治從高墮下及木石壓傷,瘀血凝積痛不可忍。

     大黃(酒蒸,一兩) 桃仁(七粒,去皮尖) 當歸尾(五錢) 上為末,酒一碗,煎會渣,五更雞鳴時服,取下惡血即愈。

    若氣絕不能言,急以熱小便灌之。

     腹痛者有瘀血 桃仁承氣湯加蘇木、紅花下之。

     乳香定痛散 治打撲損傷,落馬墜車一切疼痛。

     乳香 沒藥 川芎 白芷 芍藥 甘草 丹皮 生地 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並童便調,不拘時服。

     治跌撲損傷 乳香 五倍子 狗骨(煅,各一分) 小麥面 鍋墨(各五分) 為末,好酒調如糊,熱敷痛處,不可敷在破處。

    重者再加煅過天靈蓋少許極妙。

    爛者隻用鳳尾草一味搗敷患處,或以此草煎湯洗亦可。

     一方 以古文錢五分,燒紅醋淬,乳香、沒藥各一錢,共研細末酒調服。

     一方 金爵花根搗汁和酒服,渣合傷處。

     一方 佛指甲(葉如萱草)、白馬蘭、五花龍俱連根搗汁,熱酒沖服,渣和糟合患處,汗出即愈。

     一方 青風藤葉搗爛取汁和酒服,渣和糟合傷處。

     烏金散 小黃米粉四兩,蔥白細切一兩,用砂鍋炒黑色,杵為細末,米醋調成膏攤紙上,貼傷處。

    後用杉木皮或闆以紙包裹四面四片,以絹袋紮縛不可動搖,一二日一換,內服後接骨藥。

     接骨紫金丹 治跌撲損傷,瘀血攻心,發熱昏暈不省人事。

     土鱉(不拘多少取來焙乾去足淨末,一錢) 乳香 沒藥 自然銅 大黃 骨碎補 血竭 當歸尾(各一錢) 一方 加硼砂一錢,各製為末,磁罐收之,每服七八釐。

    好酒熱調服,其骨自接,如有瘀血自下。

     又方 用路旁往來尿處,經久碎瓦一塊,洗淨火煅,醋淬五次黃色,以刀刮細末,每服三錢,好酒調下。

    傷在下食前服。

     接骨丹 治跌撲損傷,閃挫骨傷極重者。

     白秋霜(即多年糞,做霜經風雨者,炭火中煅紅,醋淬九次) 研極細,每服五分,好酒調下。

     元戎接骨丹 乳香 沒藥 當歸 川椒 自然銅(煅醋淬) 赤芍 骨碎補(炙) 敗龜闆(酒炙) 虎骨 白芷 千金藤(即郁李仁,各等分) 為末,化蠟五錢,丸彈子大。

    每服一丸,好酒半斤化開煎,用東南柳枝攪散熱服,一方加龍骨川芎分上下食前後服。

     黑神散 治跌撲損傷,惡血人腸胃,下血濁如瘀血者。

     百草霜細研,酒調服。

     老人損傷以補接為先,用蘇木。

    參、耆。

    當歸。

    陳皮。

    甘草服半月,脈散漸收。

    食前以煎藥調下自然銅等藥,一日愈。

     接指方 用上好沉重蘇木為細未;敷斷指間,外用蠶繭包縛完固,數日如故。

    亦治皮膚刀矢傷。

     花蕊石散 治一切打撲。

    金刃傷損身體出血者,急於傷處摻藥,其血化為黃水。

    如有內損血人臟腑,熱煎童便人酒少許調一錢服之。

    若牛抵腸出不損者急送人,用桑白皮為線縫合,滲藥血止立活。

    如無桑白皮用生麻縷亦可,不得封紮瘡口,恐作膿血,以竹夾兩邊,皮起亦好,如瘡幹以津液潤之,然後滲藥。

    婦人產後敗血衝心,胎衣不下,並用童便調服。

     硫黃(明淨者四兩搗粗未) 花蕊石一兩(搗粗未) 二味拌勻,先用紙筋和鹽泥固濟罐子一個,候泥幹人藥於內,再用泥封口,候乾置四方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稱籠疊周匝自己,午時候下火令漸漸上徹直至經宿,火冷炭消又放經宿,罐冷取出細研,貯磁瓶內收用。

     跌打損傷膏 川烏 草烏 當歸 白芷 赤芍 川芎 生地 丹皮 皂角 羌活 防風 荊芥 穿山甲 秦艽(各三錢) 大黃 紅花 桃仁 肉桂 蘇木(捶碎) 巴豆(去殼) 烏藥 續斷(各五錢) 骨碎補(去毛,一兩) 川椒(去目,六錢) 蜈蚣(十條) 幹蝦蟆(一對) 血餘(一團,約重五錢) 薑汁 蔥汁(各二碗自然銅,火煅醋淬七次,一兩,以上俱細研) 乳香 沒藥(各七錢)鍋墨(五錢) 樟腦(一兩) 古文錢(一兩,火煅酒淬七次) 木香(五錢) 麻油二斤,浸粗藥七日,熬枯黑色,去渣入蔥薑汁,再熬滴水不散取起。

    每藥油四兩,用松香半斤、瀝青半斤、飛丹四兩收成膏,取起下自然銅等細藥,柳枝不住手攪勻,入水抽扯出火毒。

    貼時先將蔥椒煎湯,熱洗患處,然後貼上膏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