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莖。

    研末,入麝香少許,吹鼻,並服甘草湯。

     頭痛連睛。

     牛蒡子、石膏等分。

    為末。

    茶清調服。

     風熱頭痛。

     荊芥穗、石膏等分。

    為末。

    每服二錢,茶調下。

     又方: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

    為末。

    每服一錢半,茶調下。

     熱病頭痛,發熱。

     大瓜蔞一枚。

    去瓤,細銼。

    磁器中熱湯泡服。

     痰厥頭痛。

     炒牛蒡子、旋覆花等分。

    為末。

    臘茶清服一錢,日二服。

     風痰頭痛不可忍。

     天南星二兩,荊芥葉一兩。

    為末,薑汁糊丸。

    食後薑湯下。

     氣實有痰,頭痛,或眩暈。

     大黃。

    酒浸三次,為末。

    茶調服。

     頭風頭痛。

     大豆三升。

    炒熟至煙出,人瓶,以酒五升沃之,密封七日,溫服。

     風眩頭痛。

     白菊花。

    為末,酒調服一錢,日再;或浸酒,或取嫩莖葉作羹,亦良。

     偏正頭痛,並夾頭風,連兩太陽穴痛。

     白殭蠶。

    為末。

    蔥茶調服。

     諸風頭運。

     蒼耳葉。

    曬乾,為末。

    每服一錢,酒調服,日三服。

     頭風。

     服荊瀝不限多少,以瘥為度,外以甘菊花裝枕枕之,良。

     頭運。

     生白果肉二枚。

    杵爛,開水沖服。

    至重者,五次必愈。

     大頭瘟、頭面腮際腫脹極大,寒熱交作,甚者崩裂出膿。

     人中白。

    火煅,研末。

    每服二錢,白滾湯調服。

     又方:好青黛。

    末。

    調服二錢。

     額上起一顆紫色光亮形似葡萄,倏爾周身亦起疙瘩紫塊,乃葡萄疔毒,一見鼻紅即死。

    紫草茸、茜草根等分。

    煎服。

     腦門 腦鳴。

     甘菊花。

    濃煎,頻服。

     又方:女貞子、早蓮草等分。

    為末,橄欖汁為丸。

    桑葉湯下。

     又方:桑葉、黑芝麻、丹皮、梔子等分。

    研末,蜜丸。

    陳細茶煎湯服。

     腦後生竅,咳則膿血相應而出,此肺痿也。

     用參、耆、歸、芍,加退熱排膿之劑。

     發門 黑鬚發。

     何首烏。

    末服,丸服,釀酒服,皆佳。

     少年發白。

     黑芝麻(九蒸九曬)。

    末之,以棗肉丸。

    久服。

    外以鉛梳,日梳之。

     蒜髮。

     乾柿五枚(以茅香湯煮熟),枸杞子(酒浸,焙,研)等分。

    杵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茅香湯下,日三服。

     毛髮如鐵,眼白變黑不語如醉。

     載目門。

     毛髮如銅鐵,眼赤,鼻張大喘,渾身出斑,乃胃中熱毒結於下焦。

     白礬、滑石各一兩。

    為末。

    作一服,水三碗,煎至半合,不住飲。

     面門 面腫。

     冬瓜。

    煮湯恣飲。

     身面浮腫。

     烏豆一升。

    水五升,煮汁三升,入酒五升,更煮三升,分溫三合。

     身面卒腫,脈洪大。

     菟絲子一升。

    酒五升,漬二三宿,每飲一升,日三服。

     頭面忽腫,熱毒風氣內攻,或連手足赤腫,觸著痛者。

     牛蒡子根。

    洗淨,研爛,酒煎成膏,絹攤貼腫處,仍以熱酒沖服一二匙。

     傷風,面目浮腫。

     蔥白。

    煎湯飲之,洗之。

     身面浮腫,小便不利。

    喘急。

     胡蔥十莖,赤小豆三合,硝石一兩。

    以水五升煮蔥、豆至熟,同擂成膏。

    每空心溫酒服半匙。

     面黯。

     枸杞子十斤,生地三斤。

    為末,蜜丸。

    每服麥冬湯下三錢,日三。

     又方:白蘿蔔。

    煮粥飯常食,能令面白如玉。

    並戒厚味。

     面瘰。

     枇粑葉、梔子等分。

    為末。

    每服二錢,開水下,日三。

     夏日面患癤。

     生地三錢,元參。

    煨豬蹄腿肉一斤,食之,並用湯洗。

     鸕鷀瘟,兩腮腫脹,憎寒惡熱。

     側柏葉。

    搗爛,敷,內用薄荷濃湯熱服。

     發頤。

     用青黛五分,生甘草二錢,金銀花五錢,瓜蔞半個。

    酒一鍾,煎服。

     下頰脫落。

     口含烏梅一個,即上。

     小兒初生,面青身冷,口噤,胎寒也。

     白殭蠶、木香、肉桂、陳皮、檳榔、炙甘草各五分。

    煎服。

     耳門 耳暴聾。

     菊花、木香、石菖蒲。

    擂爛,酒服。

     又方:燒鐵令赤。

    投酒中飲之;外以磁石塞耳中,日易,夜去之。

     又方:白蒺藜(去刺)。

    為末,蜜丸服。

     少年耳聾。

     醋炒木耳五錢。

    白糖拌食。

    亦治十年久聾。

     腎虛耳聾。

     烏雄雞一隻。

    治淨,以無灰酒三升煮熟,乘熱食,三五隻效。

     耳內常鳴如鳥雀啾唧之聲,此風火挾腦也。

     煎川當歸服。

     眉門 眉毛搖動,目不能視,交睫喚之不應,但能飲食,經日不效。

     蒜三兩。

    酒調下。

     目門 目痛夜甚,用涼藥不效者。

     以夏枯草五錢煎服。

     目珠晝不覺痛,而夜間痛甚者。

     夏枯草二兩(炒),香附二兩(醋炒),生甘草四兩(炒)。

    為末。

    每服一錢五分,清茶調下。

     雙目視如好人,夜不見物。

     夜明砂、石決明各三錢。

    研細末。

    豬肝八兩成八塊片開,勿斷,鋪藥於內,麻線縛,米泔水二碗,砂鍋煮透,臨臥帶汁食。

     虛人目無病,點燈即不見物,或羞明。

     羊肝。

    煮食,效。

     又方:鮮合歡皮。

    煎服。

     雀目夜盲。

     石膏末一錢。

    豬肝一片批薄,糝藥在上,縛定,砂瓶煮熟,切,食之。

     小兒雀盲,至晚不見物。

     羯羊肝一具。

    不用水洗,竹刀剖,入穀精草,瓦罐煮熟,日食之,效,忌鐵器。

     目翳。

     胡桃肉、鳧茈柿餅等分。

    搗烊。

    開水調服。

     病後生翳。

     白菊花、蟬蛻等分。

    為散。

    每用二三錢,入蜜少許,水煎服,驗。

     小兒夜盲,或疳積後目閉翳膜。

     羯羊肝一具。

    不見水,不犯鐵,竹刀切,入穀精草一握,研末。

    瓦罐內煮熟,不時食,效,屢驗。

     內障,青盲。

     夜明砂(糯米炒)、黃柏葉(炙)各一兩。

    為末,羊膽汁丸,梧子大。

    每臥時竹葉湯下二十丸,至五更米飲下二十丸,瘥乃止。

     又方:白羊肝一具,黃連一兩,熟地黃二兩。

    同搗丸,梧子大。

    食遠茶服七十丸,日三服。

     久患內障。

     用車前子、乾地黃、麥門冬等分。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

    服之。

     青盲。

     用二蠶砂三鬥。

    曬燥,每晨服三四錢,淡鹽湯下。

     病後青盲,日近者可治。

     仙靈脾一兩,淡豆豉百粒。

    水一碗半,煎一碗服,愈。

     又方:青羊肝。

    切薄片,水浸,吞之。

     疳後斑瘡入目,生翳障。

     甘菊花、綠豆皮、穀精草。

    為末。

    同柿餅用粟米泔慢火熬幹,去渣,食柿餅十餘個,效。

     眼中胬肉。

     蛇蛻一條(麻油三錢炒黃色,不可焦,)黑綠豆三合(炒),砂糖一碗。

    水一碗,共煎七分,食遠服。

     目主赤脈貫瞳神者。

     元參。

    為末,以米泔煮豬肝,日蘸食之。

     眼中漏膿。

     龍膽草、當歸等分。

    為末。

    每二錢,溫水下。

     肝虛目暗,迎風下淚。

     臘月牯牛膽盛黑豆,懸風處,每夜吞三七粒,須久服。

     眼中血如射而出,或沿鼻流下血多,經即不行,此陰虛相火為患也。

     用歸、地、芍、黃柏、知母、桃仁。

    煎服。

     目中流血。

     用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龍膽草。

    煎服。

     眼角出血。

     槐花(炒焦)。

    煎服。

     小兒目閉,或出血,或腫澀,此慢脾風也。

     以豬膽塗甘草,炙,研末。

    乳調服。

     睡起目赤。

     生地黃汁。

    浸粳米半升,曬乾,三浸三曬,每夜以米煮粥食一盞。

     風邪眼寒。

     煅石膏、川芎各二兩,炙甘草五錢。

    為末。

    每服一錢,蔥白湯下。

     病熱,目視壁上皆是紅。

     蓮花。

    滾痰丸下之。

     視物皆倒植,因吐後倒其膽府所緻。

     藜蘆,瓜蒂。

    為粗末。

    水煎,平旦頓服,再探吐,再吐復正矣。

     眼白變黑,見物依舊,毛髮直如鐵,雖能飲食,不語如醉,名曰血漬。

     五靈脂二錢。

    酒調下。

     睛垂出至鼻,如角黑色,痛不可忍,或時時大便血出,名曰肝脹。

     羌活。

    煎服。

     眼中常見諸般禽蟲飛走。

    以手捉之則無,乃肝膽經疾。

     酸棗仁、羌活、元明粉、青葙子花各一兩。

    為末。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和滓飲,日三服。

     病後目張不閉,氣結膽衡不下也。

     郁李仁。

    酒煮飲使醉。

     小兒疳氣攻目。

     雞肝一具。

    不落水竹刀切片,用牡蠣粉八分,飛辰砂少許,拌勻,摻入,飯鍋上蒸熟食之。

    如此十次,翳障退淨。

    當時忌食茶湯、油膩。

     小兒驚風後瞳仁不正者。

     以阿膠育神,人參益氣,服,最良。

     積年失明。

     決明子二升。

    為末,每食後粥飲服一匙。

     開瞽復明。

     生地、枸杞、甘菊(淨瓣)、穀精草、木賊各四兩。

    人乳拌浸一日,曬九日,又用童便浸,再曬九日,倘遇天陰,微火烘乾,研細末,陳米粉調和為丸。

    清晨白滾水下三錢。

    無翳,去木賊。

     砂芒入目。

     蠶砂。

    揀淨,空心新汲水下十枚。

    勿嚼破。

     鼻門 鼻塞。

     乾柿、粳米。

    煮汁常服。

     鼻淵。

     老刀豆。

    文火焙乾,為末。

    酒服三錢。

     鼻淵,腦漏。

     石首魚腦骨二三十枚。

    煅,末。

    每服五分,酒下。

    先用二分吹鼻中。

     鼻淵流涕。

     蒼耳子。

    炒,末。

    每白湯點服一二錢。

     又方:百草霜細末。

    冷水調服。

     風寒鼻淵。

     蒼耳子、辛荑花各三錢。

    煎服。

     風熱鼻淵。

     絲瓜藤近根三五寸。

    數株曬燥,燒存性,為末。

    每一錢,陳酒下。

     鼻淵,因久吸蘭香菸而成者。

     白鯗脊骨。

    燒煙,熏洗之。

     鼻中流黃水不止。

     用絲瓜近根三五寸。

    燒灰存性。

    酒調服。

     腦崩流汁,鼻中時時流臭水,腦痛,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也。

     絲瓜藤近根三五尺。

    燒存性。

    每服一錢,溫酒下。

     鼻流腥臭水,碗盛之,有鐵色蝦魚如粳米大。

    走躍不住,旋化為水,此肉壞也。

     日食雞肉二次,作饌,月餘愈。

     鼻中長毛,晝夜可一二尺,漸粗如繩,痛不可忍,摘去復生,因食豬羊血過多所緻。

     乳香一兩,硇砂五錢。

    為末,丸梧子大。

    空心、臨臥各一服,水下十粒。

     鼻上酒齄。

     淩霄花、山梔子等分。

    為末。

    每用茶服二錢,日二服,數日除。

     鼻衄門 吐衄,一切血疾。

     白茅根。

    洗,搗汁,日飲一。

    合花亦可。

     口鼻出血如湧泉,因酒魚太過傷心肺者。

     荊芥。

    燒、研,陳皮湯服二錢。

     衄血。

     川鬱金,為末。

    井水服二錢。

    甚者,再服。

     又方:亂髮五兩。

    燒灰。

    水服一匙,日三,並吹鼻中。

    男用母發,女用父發,更佳。

     又方:人中白。

    為末。

    白湯調服,效。

     又方:生蘿蔔汁半盞。

    入鹽少許,攪勻飲之。

     衄血,胸膈間瘀血凝滯者。

     韭汁冷飲三四盞,必胸中煩躁不寧,後自愈。

     肺病衄血。

     百合。

    搗絞汁,和水飲之;或煮熟食之。

     肺熱衄血。

     蒲黃、青黛各一錢。

    新汲水服。

    或發灰等分,生地黃汁調下。

     鼻衄不止。

     用人中白。

    新瓦焙乾,溫酒調服。

     又方:硼砂一錢。

    水服,立止。

     又方:元明粉二錢。

    水服。

     衄不止。

     畫家所用畫粉。

    研極細。

    每服五錢,新井水調漲,立止,二服除根。

     小兒衄血不止。

     麥門冬、生地各五錢。

    水煎服,效。

     小兒鼻衄不能吃乳。

     鮮生地黃。

    搗爛取汁,灌之。

     口門 口具。

     脂麻。

    炒研。

    入鹽少許,食。

     食韭、薤、蔥、蒜口臭。

     砂糖湯飲。

     老血在心脾間,緻咳唾、言語、口氣臭者。

     射幹根。

    煮湯飲之。

     口鹹。

     用知母、烏賊骨。

    煎服。

     口吐清水。

     用艾葉汁。

    煎飲。

     口瘡。

     用薔薇花根。

    濃煎,先漱後服,神效。

     小兒燕口兩角生瘡。

     發灰三錢。

    飲汁服。

     鵝口白。

     雞內金。

    為末。

    乳服五分。

     小兒撮口。

     甘草。

    水煎服,令出痰涎,以豬乳滴入口中,自瘥。

     初生小兒口噤,面青身冷,胎寒也。

     白殭蠶、木香、肉桂、陳皮、炙甘草各五分。

    水煎取汁,綿蘸令兒吮。

     小兒口噤身熱。

     吉竹茹三兩,酢一升。

    煎取三分之一,溫分數服。

     小兒口噤。

    面赤者,屬心;白者,屬肺。

     雞屎白如棗大。

    綿裹酒服。

     口內生肉球。

    臭惡有根,線長五寸餘,如釵股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捏,痛徹於心。

     水調生麝香一錢,服數日驗。

     舌門 舌苔。

     薄荷、黃柏、硼砂等分,冰片減半。

    蜜丸,彈子大。

    含化。

    兼治口舌粟瘡。

     舌腫。

     秤錘。

    燒赤,淬醋一盞,飲。

     舌腫大滿口。

     真蒲黃。

    末。

    頻摻舌上呷。

    黃連湯瀉心火,瘥。

     舌脹滿口。

     以辰砂一錢,伏龍肝二錢。

    鴨子清調服。

     口舌熱腫。

     莧菜根。

    煎湯飲。

     舌大硬腫,咽喉腫閉,即時氣絕,名曰翣舌。

     急用皂礬,煅紅色,地上候冷,研細。

    拗開牙關,頻擦舌上;又酒送百草霜三錢。

     舌尖出血。

     生蒲黃。

    末。

    擦舌上。

    內煎服生黃連一錢,連翹三錢,竹心二十根。

     舌上出血,有孔如簪、如針者。

     赤小豆一升。

    杵碎。

    水、三升和絞汁服。

     舌腫出血如泉。

     烏鰂骨、蒲黃各等分。

    每服一匙。

     舌硬出血不止。

     刺薊。

    搗汁和酒服。

    乾者,為末,冷水服。

     舌尖出血,渾身蝨出。

     服鹽酢湯十數碗。

     言語門 不語。

     美酒半升,人乳半合。

    和服;或煮淡豆豉湯,加美酒服之。

     諸風口噤不語。

     荊芥末、童便。

    酒煎服。

    中風不語,天竺黃煎汁飲。

     驚氣人心,瘄不能言。

     密陀僧。

    茶服一小匙。

     不語如醉,眼白變黑,毛髮如醉。

     載目門。

     啞病, 蟬蛻。

    為末。

    水和服。

     譫語,皆心為痰所搖應。

     用鮮豬心一具,將辰砂一錢,甘遂二錢。

    合研末,入豬心,外用牛糞煨熱,取出藥末,和作丸,用以豬心煮汁和丸。

    吞下即愈。

     小兒狂語,夜半便發。

     竹瀝。

    飲二合。

     聲音門 失音。

     豬脂一斤。

    煉過,去滓,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冷定,不時挑服,或用梨汁頻飲,或以人乳、竹瀝和服。

     又方:馬屁勃、馬牙硝等分。

    研末,沙糖丸,芡子大。

    含之。

     咽喉失音。

     人乳、白蜜、梨汁各四兩,香椿芽汁四兩(如無鮮者,用幹為末亦可)。

    和勻,重湯煮熟,不拘時服。

     喉風失音。

     靛花,蘇、薄荷葉等分。

    為細末,蜜丸,彈子大。

    每用一丸,臨睡噙化。

     失聲不出。

     蘿蔔。

    搗自然汁,入薑汁少許,時時飲之。

     又方:皂角一條(去皮子),萊菔三枚。

    煎,服數次。

     又方:石菖蒲。

    或煎,或末服,佳。

     又方:通草。

    煎服。

     卒失聲音不出。

     橘皮。

    濃煮汁頻服。

     痰熱失音。

     天竺黃。

    煎汁飲。

     中風失音。

     白殭蠶。

    酒服。

     久嗽失音。

     童便溫服,能降火也。

     聲啞。

     牛蒡、桔梗、甘草。

    煎服。

     又方:青黛、薄荷。

    蜜丸。

    含。

     咳嗽聲嘶,血虛受熱也。

     青黛、蛤粉。

    蜂蜜調服。

     咳嗽門 咳。

     豬胰一具。

    薄切,煮食。

     又方:甘梨。

    恣啖。

    老人無齒者,加白蜜蒸服。

     嗽。

     蘿蔔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

    蒸餅丸,麻子大。

    每服三五丸。

     咳嗽。

     用川貝貝、茶葉各一錢,冰糖三錢。

    共為末。

    滾湯下。

     熱嗽不止。

     熟瓜蔞一個。

    入濃茶,加蜜蒸熟,時時咽之。

     化痰治嗽。

     白明礬、建茶等分。

    為末。

    糊服。

     化痰止嗽。

     絲瓜。

    煅,研末,棗肉九,彈子大。

    每一丸,酒下。

     咳逆上氣。

     杏仁。

    炒,研,蜜丸。

    含咽。

     又方:紫蘇子。

    水研汁,同粳米煮粥食。

     肺熱咳嗽。

     沙參半兩。

    水煎服。

     又方:半夏、瓜蔞仁。

    丸服。

     熱痰嗽。

     以半夏同南星、黃芩,丸服。

     濕痰嗽。

     以半夏為主,同南星、白朮,丸服。

     老痰嗽。

     浮水石。

    丸服。

     痰嗽難臥。

     用胡桃三個,姜三片。

    臥時嚼服,少用開水,吞下即臥。

     氣實者痰嗽。

     用荊瀝加薑汁。

     氣虛者痰嗽。

     用竹瀝加薑汁。

     咳痰氣臭。

     用射幹以散熱;貝母、知母、枇杷葉俱清肺,消痰止嗽。

     陰虛久咳。

     用款冬、百部,末服;或用款冬、百合,蜜丸服。

     諸虛痰嗽。

     藕汁、梨汁、蘿蔔汁、人乳、薑汁、白糖、砂糖、童便各四兩。

    磁瓶內炭火熬一斤,每日空心白滾湯送四錢,驗。

     受寒咳嗽。

     核桃連皮,加冰糖少許。

    搗爛,開水沖服數次。

     痰哮咳嗽。

     苧根。

    煅存性,為末。

    生豆腐蘸三五錢食,效。

     痰喘咳嗽。

     白蜆殼(多年陳者)。

    燒存性,為極細末。

    以米飲調服一錢,日三服。

     痰飲咳嗽。

     真蚌粉。

    新瓦炒紅,入青黛少許,淡韭水滴麻油數點,調服二錢。

     乾咳無痰。

     熟瓜蔞。

    搗爛絞汁,入蜜等分,加白礬一錢,熬膏。

    頻含咽汁。

     酒後咳嗽。

     白殭蠶。

    焙,研末。

    每茶服一錢。

     肺氣喘滿咳嗽,或吐血。

     桑白皮四兩。

    泔浸三宿,銼細,糯米一兩焙乾,同為末。

    米飲調下一二錢。

     酒痰咳嗽。

     瓜蔞仁、青黛等分。

    研末,薑汁蜜丸,芡子大。

    每噙一丸。

     痰嗽帶血。

     柿餅。

    飯上蒸熟,批開,糝青黛一錢。

    每日臥時食之,薄荷湯下。

     咳嗽不止。

     海浮石。

    末。

    湯服,或蜜丸服。

     久嗽。

     瓜子一味。

    濃煎常服。

     又方:粟殼(去筋)。

    蜜炙為丸。

    每服五分,蜜湯下。

     經年氣嗽。

     橘皮、神麯、生薑(焙乾)等分。

    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食後、夜臥各一服,效。

     久嗽不止。

     馬勃。

    為末,蜜丸。

    白湯下,愈。

     又方:百部一味。

    熬膏,入蜜不時服。

     老人久咳嗽。

     杏仁、胡桃仁等分。

    蜜丸,彈子大。

    薑湯嚼下。

     老人喘嗽不得臥者。

     杏仁(去皮尖)、核桃肉各等分。

    蜜丸,彈子大。

    每一丸,細嚼薑湯下。

     又方:生薑汁五兩,黑砂糖四兩。

    水煎二十沸,每半匙,漸漸咽之。

     小兒未晬咳嗽。

     直白殭蠶。

    細末。

    塗乳上令吮,效。

     小兒猝嗽,百日內咳嗽,痰壅。

     貝母五錢,甘草(半生半炙)二錢。

    為末,砂糖丸,芡子大。

    每米飲化下一丸。

     小兒嗽。

     瓜蔞皮。

    蜜塗,慢火炙焦赤色,為末。

    每服一錢,蜜調成膏,頻抹兒口。

     小兒喘咳,發熱,自汗,吐紅,脈虛無力。

     人參、天花粉等分。

    每服半錢,蜜水調下,以瘥為度。

     小兒痰喘,咳嗽膈熱,久不瘥。

     瓜蔞實一枚(去子)。

    為末,寒食麵和作餅,炙黃研末。

    溫水化下一錢,日三服。

     哮吼門 哮。

     每晨飲豆腐漿,以愈為度。

     又方:白前。

    研末。

    溫酒調服二錢。

     又方:蘿蔔子一合。

    研。

    煎湯服。

     又方:海螵蛸。

    焙,末。

    大人五錢,小兒二錢,紅砂糖調服。

     痰哮。

     浸濕海帶四兩。

    煎湯調飴糖服。

     又方:淡豆腐。

    每晨飲之。

     又方:漂淡陳海蜇。

    煎湯,生蘿蔔搗汁和服。

     冷哮。

     扁式老南瓜一個。

    挖蓋去子,入大麥糖二斤,候冬至蒸一個時辰為度,每晨取二調羹滾水沖服。

     小兒天哮,咳嗽,痰喘。

     海浮石、飛滑石、甜杏仁、薄荷各淨末四錢。

    每服二錢,用百部煎湯下。

     小兒痰齁多年。

     海螺蛸。

    末。

    米飲服一錢。

     哮嗽。

     苧麻根。

    煅存性,為末。

    生豆腐蘸食三五錢,效。

     小兒吼嗽。

     款冬花三錢,晶糖五錢。

    茶壺內泡湯當茶,驗。

     哮喘。

     立秋後擇粗大絲瓜藤,或南瓜藤,掘起根三四寸。

    剪斷,插瓶中,其汁滴貯瓶內,封埋土中,年久愈佳。

     又方:常食陳海蜇。

     積年哮喘,體實者。

     用蘿蔔子一合。

    研,碎。

    水煎服,神效。

     年深哮喘。

     雞子。

    略敲損,浸尿缸中三四日。

    煮食,能去風痰。

     喘促門 喘。

     胡桃肉(連衣)、杏仁(去皮尖)、生薑各一兩。

    研膏,入煉蜜丸,彈子大。

    臥時服。

     又方:人參末三錢。

    雞子清調,五更初服便可仰臥。

    年久者,再服愈。

     喘者。

     用瓜蔞一個,明礬棗大一塊。

    同燒存性,研末。

    以熱蘿蔔蘸食,藥盡病除。

     又方:生山藥。

    搗汁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勻,頓熱飲之,立止。

     上氣喘急。

     故錦一寸。

    燒灰。

    茶服,效。

     喘急欲絕,上氣鳴息者。

     人參末。

    湯服一匙,日五六服,效。

    燧案:此治肺氣虛喘,若肺熱者忌用。

     喘急欲死。

     韭汁。

    飲一升,效。

     肺氣喘急。

     薤白。

    搗汁飲。

     肺熱氣喘。

     生茅根一握。

    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溫服。

     肺熱喘急。

     用絲茅根煎服。

     氣喘難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