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調補門 治五臟虛損,益氣力,堅筋骨。

     黑芝麻九蒸九曬,收貯。

    每服二合,湯浸,布裹挼去皮,再用濾汁和粳米煮粥食。

     補中強志,聰耳明目。

     蓮實半兩(去皮心)。

    研末,煮熟,以粳米三合作粥食。

     補益精氣,聰利耳目,能駐年。

     粳米一合,雞頭實末二合。

    煮粥空心服。

     補脾養胃。

     茯苓、山藥、炒芡實、蓮肉(去心)各四兩,糯米、黃米各半升。

    俱炒,蒸熟,再入白糖二兩,印作餅子,曬乾。

    每日空心吃幾個。

     補養脾胃。

     白茯苓四兩,山藥四兩,炒芡實四兩,蓮肉四兩(去心),陳倉米半升,糯米半升,白糖二斤。

    先將藥、米粉蒸熟,再入白糖,印作餅子,曬乾。

     贏老胃弱。

     牛脊骨一具。

    捶碎,熬取濃汁,煮粥常食。

     小兒常用健脾消食。

     鍋焦(炒黃)三斤,神麯四兩(炒),砂仁二兩(炒),山楂四兩,蒸蓮肉(去心)四兩,雞腦皮一兩。

    為細末,加白糖、米粉、和勻,焙作餅食。

     補精血,益腎氣。

     枸杞子。

    煮粥服。

     補腎氣,益腰腳。

     栗子。

    磨粉,作粥食。

     腎虛。

     羊腎。

    煨粥食。

     潤心肺,調大腸。

     松子仁作粥食。

    大便艱結者宜之。

     肝虛目不明。

     常以雞肝、羊肝配粥食。

     元陽不足。

     鹿角膠。

    入粥食。

     關竅門 九竅出血。

     刺薊一握。

    絞汁,以酒半盞調和,燉。

    如無青汁,搗乾者為末,冷水調三錢服。

     又方:發灰二錢。

    水調,日三服。

     又方:蓮房。

    燒灰。

    水調服。

     又方:鍋底墨。

    水調服。

     又方:頭髮、敗粽、陳蓮蓬等分。

    並燒灰。

    每服三錢,木香湯下。

     筋骨門 筋骨不堅。

     五加皮。

    或煮,或釀酒,久服。

     筋骨不強。

     杜仲。

    或煮,或丸服。

     又方:木瓜。

    或煮,或丸服。

    木瓜入肝益筋,凡筋病皆治。

     筋骨攣急。

     淫羊藿。

    煮飲。

    亦可釀酒。

     筋骨疼痛。

     鹿角。

    燒存性,為末。

    酒服。

     筋骨疼痛,不拘風濕、楊梅瘡及女人月家病。

     用於馬齒莧一斤(濕者則用二斤),五加皮半斤,蒼朮四兩。

    春碎,煎湯洗。

    另用蔥、姜擂爛,沖熱湯服,取汗。

     又方:如夾闆狀不可忍者,用騾子修下蹄爪甲,燒灰存性,研末。

    或黃酒,或湯調服,效。

     頭項手足筋骨疼痛,俗名鬼箭打。

     炒山甲一錢,自薇二錢,澤蘭三錢。

    好酒煎服。

     筋門 筋力弱。

     何首烏。

    或丸,或散,或浸酒,久服。

     熱風筋脈攣急。

     薏苡仁。

    煮粥常服。

     風病筋攣。

     羚牛角。

    鎊取屑。

    煎服。

     濕痹筋攣。

     服大豆黃卷。

     腳轉筋疼痛攣急。

     松節二兩(銼如米),乳香一錢。

    銀石器內慢火炒焦,候出火毒,研細。

    熱木瓜酒調下一二錢。

    凡筋病皆治。

     轉筋入腹。

    釜底墨末。

     酒服一錢。

     又方:屠家幾垢。

    溫酒調服,取吐。

     骨門 歷節風,骨痛。

     松葉。

    搗汁,和酒服。

     小兒骨蒸,減食,因睡濕床傷也。

     秦艽、炙甘草等分。

    煎服。

     身形門 頭項手足筋骨疼痛,半身不遂,俗名鬼箭打。

     山甲(炒,研)、白薇、澤蘭。

    酒煎服。

     遍身癢入骨髓,此痰氣也。

     食鹽九錢。

    泡湯三碗,每進一碗,連探吐三次。

     滿身麻木。

     楝樹子。

    炒末。

    每服三錢,黃酒調下。

     渾身生燎泡如甘棠梨,每個破出,水內有石一片,如指甲大,泡復生,抽盡肌肉不可冶。

     荊三稜、莪朮各一兩。

    為末。

    酒調分次服。

     渾身蝨出,血肉俱壞,每宿漸多,疼痛難狀,舌尖出血不止,身齒俱黑,唇動鼻開。

     飲鹽酢湯數十碗即安。

     皮膚門 遍身皮膚風癢。

     淩霄花末。

    酒服一錢。

     又方:蟬蛻、薄荷等分。

    為末。

    酒服一錢。

     婦人風搔癮疹,身癢不止。

     蒼耳花、葉、子等分。

    為末。

    豆淋酒調下二錢。

     皮內渾渾如波浪聲,癢不可忍,抓之出血,不能解,謂之氣奔。

     人參、苦杖、青鹽各一兩,細辛二錢。

    水二碗,煎十數沸,分次服盡。

     血汗從膚腠出,五七日不止。

     人中白。

    刮新瓦上用火逼幹,研極細。

    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溫酒調下。

     毛竅節次血出,不出皮即臌脹如鼓,須臾眼鼻口目俱脹,此名脈溢。

     飲生薑汁合水各一二盞。

     皮中有蟲如蟹走,作聲如小兒啼,乃筋肉為火之化。

     雷丸、雄黃各一兩。

    為末。

    摻豬肉上炙食。

     肌肉門 肉出如錐,痛癢不能飲食,此名血擁,不速治,潰而膿出。

     以赤皮蔥燒灰,淋洗。

    飲好香豉湯。

     灸後瘡內肉飛如蝶。

     載癰疽門。

     汗門 盜汗。

     蓮子七粒,黑棗七個,浮麥一合,馬料豆一合。

    用水一大碗煎服。

     又方:桑葉。

    焙乾,研末。

    米飲調服。

     又方:浮麥。

    煎湯調防風、牡蠣末二錢服。

     止盜汗。

     用黑大豆皮入藥。

     又方:桃裊。

    煎湯服。

     又方:霜後荷杆服。

     止汗。

     黑豆三錢,浮麥一錢,烏梅一個。

    煎湯服。

     陰虛盜汗。

     浮小麥。

    文武火炒,為末。

    每服二錢半,米飲下,日三服,或煎代茶。

     氣虛盜汗。

     牡蠣粉、杜仲等分。

    為末。

    酒服一匙。

     虛勞出汗。

     牡蠣粉、麻黃根、蜜黃耆等分。

    為末。

    每用五錢,煎服;或為丸服。

     小兒盜汗,身熱。

     龍膽草、防風等分。

    為末。

    每米飲調下一錢。

     盜汗,遺精。

     鹿角霜二兩,生龍骨(炒)、牡蠣(煅)各一兩。

    各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鹽湯下四十丸。

     一切盜汗不止。

     龍膽草。

    研末。

    每服一錢,豬膽汁三兩,點入溫酒少許調服。

     自汗不止。

     白朮末。

    飲服一匙,日二服。

     陰痿,陰汗。

     陽起石(煅)。

    為末,每服一錢,鹽酒下。

     體肥門 過肥者。

     久服桑枝茶逐濕,令人瘦。

     又方:久服紅茶,去人脂令人瘦。

     人太肥欲得瘦削輕健。

     取冬瓜常食。

     肥盛者。

     赤小豆久服,令人黑瘦枯燥。

     體瘦門 贏瘦人。

     作海松子粥常服,可令肥健。

     又方:作鮒魚羹,或蒸食,能肥健羸瘦。

     著床。

     黃雌雞煮爛作羹服,能肥人。

     勞瘦人。

     取鱉肉作羹常食。

     又方:取甲炙為末。

    酒服一錢。

    能肥健。

     瘦瘁。

     久服人乳汁,令肥白悅澤。

     又方:以牛乳作粥,常食肥健人。

     瘦病。

     羊肉或煮,或燒,常食能肥健人。

     小兒蛔病羸瘦。

     頻服豬油。

     瘧門 瘧疾寒熱。

     青蒿一握。

    水二升,搗汁服。

     又方:青皮一兩。

    燒存性,研末。

    發前溫酒服一錢,臨時再服。

     五瘧不止。

     用夜明砂末。

    每冷茶服一錢,效。

     溫瘧。

     松蘿。

    煎湯服。

    可以吐痰。

     熱瘧。

     知母。

    煎服。

     痎瘧。

     白葵花。

    陰乾,搗為末。

    酒調服一錢。

     瘧疾渴甚。

     童便和蜜。

    煎沸頓服。

     邪氣瘧疾。

     黑牛尾。

    燒灰。

    酒服一匙,日三服。

     久瘧。

     雞子黃和常山末。

    為丸。

    竹葉湯服。

     久瘧不瘥。

     蒼耳子,或根莖亦可。

    焙,研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酒服三十丸,日二服,生者搗汁服亦可。

     虛勞久瘧。

     青蒿。

    搗汁,煎過如常,釀酒飲。

     截瘧。

     生鱉甲(不見湯煮,酢炙黃)。

    為末,烏梅肉為丸。

    每服三錢,效。

     凡寒熱瘧疾。

     冬霜。

    以雞羽掃之,瓶中密封陰處,久亦不壞。

    取錢半,熱酒服。

     三日大瘧。

     活大烏龜一個。

    連殼,左右肩上各鑽一孔,近尾處亦鑽一孔,明雄黃九錢(研細),每孔摻入三錢,以磁黃泥包固,勿洩氣,炭火煅,研細,每服準一錢,空心陳酒送下,二三服止。

     又方:陳香櫞一個。

    去頂皮,加透明雄黃研細,摻入炭火中煅,研極細。

    每服七分,軟腐皮分作六七包,乾嚥下,不可吃湯,任其嘔去痰。

     瘧四日兩頭。

     烏梅、檳榔、紅花、常山各四錢。

    水煎,連服三劑,效。

    此方鬚髮至三四十次者可服。

     不論單雙瘧,至不食飲食,食則脹滿不下。

     大荸薺。

    將好燒酒自春浸至秋間,每日服兩個。

     小兒初次瘧疾,名胎瘧。

     每日冰糖五錢。

    煎飲。

    更以蟬退二兩作枕睡之。

     小兒瘧疾。

     雞內金(煅)。

    乳服。

    男用雌,女用雄。

     小兒未能穀食,久瘧不療。

     濃煎冰糖湯服,效。

     眠臥門 夜不得睡。

     燈草一兩。

    煎湯代茶飲,即睡,每日向晚不可吃茶。

     又方:炒棗仁三錢,當歸一錢,白茯神錢半,潞參一錢,遠志肉一錢,炙鱉甲二錢。

    煎服。

     膽虛不眠,心多驚悸。

     用酸棗一兩。

    炒香,搗為散。

    每服二錢,竹葉湯調下。

     虛勞不得眠。

     酸棗、榆皮各等分。

    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日再服。

     人耽睡臥。

     用馬頭骨。

    燒灰。

    水服一匙,日三夜一服。

    作枕亦良。

    令人不思睡。

     痛痹門 痹多風寒濕氣入於陰分,久則化熱。

     黃柏。

    酒浸,焙末。

    每溫酒下一二錢。

     風寒濕痹,四肢攣怠,腳腫不可踐地。

     紫蘇二兩。

    杵碎,以水三升,研取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蔥、椒、薑、豉食之。

     風寒濕痹,五緩六急。

     黑雌雞肉作羹食。

     風濕攣痹,一切風氣。

     蒼耳子三兩。

    炒,末。

    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之。

     風寒濕痹,通身麻木,或疼痛。

     生川烏末四錢,苡仁末二錢。

    入米粥內再熬,下薑汁一匙,蜜三匙,日三服。

     麻木,痹症,痛風,歷節。

     虎骨、木通。

    煎湯頻飲。

     風緩頑痹,諸節不隨,腹內宿痛。

     原蠶砂。

    炒黃,袋盛,浸酒飲。

     歷節鳳。

     松葉三十斤。

    酒二石五鬥,漬三七日,服一合,日服五六度。

     歷節風痛。

     獨活、羌活、松節等分。

    用酒煮過,每日空心飲一杯。

     歷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止。

     沒藥末五錢,虎脛骨(酥炙,為末)三兩。

    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癱痿門 痿。

     黃柏、蒼朮。

    煎服。

     痿,俗名軟癱。

     羊腎一枚。

    煮熟,和米粉六兩,煉成乳粉,空腹食,以愈為度。

     又方:杜仲一兩。

    切碎,酒、水各半煎服。

    三日能行,又三日愈矣。

     痿證,虛而挾濕者。

     萆薢十二兩,杜仲四兩。

    搗末。

    每旦酒下三錢。

    忌牛肉。

     癱緩。

     大豆(炒黑)。

    投酒中飲之。

     痿躄腳弱。

     五加皮。

    釀酒服,或水煎代茶飲。

     腳膝冷弱。

     石斛。

    煎服,或丸服。

     腳膝痿弱,不可屈伸。

     牛膝。

    煎服,丸服,或浸酒服。

     厥門 屍厥不醒,脈動如故。

     竈墨。

    彈丸,漿水和飲。

     屍厥卒死,不知人者。

     燒屍場土二三錢。

    擂細。

    湯泡灌之即活。

    竈心土亦可。

     屍厥之病,卒死脈猶動,聽其耳目中如微語聲,股間暖者是也。

     饜死之病,臥忽不寐,勿以火照,但痛齧其踵及足拇指甲際,唾其面,即蘇。

     仍以菖蒲末吹鼻中;桂末納舌下,而以菖蒲根汁灌之。

     痰厥氣絕,心頭尚溫者。

     千年石灰一合。

    水一盞,煎滾,去清水,再用一盞煎極滾,澄清灌之,少頃痰下自省。

     熱厥氣痛。

     元明粉三錢。

    童尿調下。

     陰證傷寒,極冷厥逆,煩躁,腹痛,無脈,危甚者。

     舶上硫黃。

    為末。

    艾湯服三錢,就得睡,汗出。

     飽食填塞胸中者,名食厥。

     礬湯引吐。

     腎厥頭痛。

     大附子一個(炮熟,去皮),生薑五錢。

    水一升半,煎分三服。

     斑痘服涼藥過多,手足厥冷,脈微。

     炮幹豆二錢半,炙甘草錢半。

    水煎服。

     暴死門 卒死無脈,無他形候。

     牛馬屎。

    絞取汁,飲。

    無新者,水和乾者亦可。

     小兒卒死,吐利,不知何病。

     狗屎一丸。

    絞汁灌之。

    無濕者,水煮乾者取汁。

     小兒不知所病便死。

     雄雞冠臨兒口上,割血滴入口。

     中惡客杵睡死。

     麝香一錢。

    研。

    和酢二合灌之。

     中鬼氣卒死,口鼻出血。

     雄黃末一錢。

    桃葉煎湯下。

     小兒中客忤,強項欲死。

     衣中白魚十枚。

    為末。

    敷母乳頭上,令兒飲,愈。

     熱暍。

     灌地漿一杯即愈。

     中暑發昏。

     新汲水滴兩乳,以扇煽之;以地漿灌之。

    若與水,飲則死。

     小兒中蠱,下血欲死。

     搗青藍汁頻服。

     斑疹門 渾身黑斑,毛髮如銅鐵,眼赤鼻張大喘,乃熱毒氣結於下焦也。

     白礬、滑石各一兩。

    為末。

    作一服,水二碗,煎減半,不住服盡。

     風熱發疹。

     炒牛蒡子二錢,浮萍四分。

    研末。

    以薄荷七分煎湯服二錢,每日二服,疹多停服。

     癮疹瘙癢。

     白蜜不拘多少。

    好酒調下,效。

     疹子乾黑危困。

     山楂。

    為末。

    紫草煎酒調服一錢;輕者,白湯下,即時紅活。

     疹後咳嗽。

     枇杷葉。

    煎濃汁,點白蜜少許服。

     疹後不慎,口腹或誤服溫補而成麻勞。

     秫米。

    煎湯頻服。

     瘄後斑瘡入目生翳障。

     甘菊花、綠豆皮、穀精草。

    為末。

    同柿餅用粟米泔慢火熬幹,去渣,食柿餅十餘個,效。

     痘門 免痘法。

     淨銀花一斤。

    生曬,研末,淨白蜜丸,如龍眼大。

    日日與兒服之,可不出痘,甚驗。

     又方:橄欖三斤。

    連核焙乾,研細。

    每日拌粥飯食之。

     稀痘法。

     生黃豆、生綠豆、生扁豆(或黑豆亦可)、生甘草、銀花等分。

    代茶飲。

     又方:小兒能食,即以乾柿,飯上蒸透,嚼飯飼之。

    並免疳瀉諸疾。

     稀痘。

     黑大豆三錢,甘草一錢。

    煎汁頻飲。

     又方:預食鴿蛋。

     預解痘毒。

     白水牛蝨一歲一枚。

    和米粉作餅。

    與兒空腹食,取下惡糞。

     時痘流行,恐其舉發。

     生麻油一盞。

    水一盞,旋傾入油內,柳枝攪稠,每服二匙,大人服一盞,大便利,毒自去矣。

     又方:雞子一枚。

    童溺浸七日,水煮食。

     痘疹不出。

     蘿蔔子(生)。

    研末。

    米飲服一二錢,良。

     痘疹不發。

     韭根煎湯服。

     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

     老絲瓜近蒂三寸。

    連皮燒存性,研末。

    砂糖水服。

     痘發不快。

     荸薺汁。

    白酒釀調勻,溫服。

     痘瘄不起,忽然沉陷。

     糞坑內陳年磚一塊。

    活水洗淨,真陳酒五斤放缽內,慄炭火將磚燒炭火,將磚燒透,浸酒內提出,復燒,如此三遍,其酒不過二斤,候溫令病人服一二杯,餘酒陸續飲。

    不飲酒者,用天泉亦可。

     消解痘毒。

     紫草一錢,陳皮五分,蔥白三寸。

    新汲水煎服。

     痘出黑陷。

     箬葉灰一錢,麝香少許。

    酒調服。

     又方:生犀角、生玳瑁各一錢。

    磨汁,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和服。

     痘疹乾黑危困。

     山楂。

    為末。

    紫草煎酒調服一錢,輕者白湯下,即時紅活。

     痘瘡黑陷,心煩氣喘,妄語見鬼。

     不落水豬心血和冰片。

    丸如芡實大。

    每服一丸,以紫草酒下,少刻瘀下神清,瘡即紅活。

     痘瘡變黑。

     穿山甲、蛤粉。

    炒,為末。

    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即轉紅色。

     痘瘡惡證,如斑痘倒陷,毒氣壅遏於裡,則便血,昏睡不醒。

     用抱出雞子殼(去膜)。

    焙,研。

    每服半錢,熱湯調下。

    嬰兒以酒調抹唇舌上,並塗胸背,效。

     痘出狂亂。

     六一散加硃砂二分,冰片三分,麝香一分。

    燈心湯下。

     咽喉痘疹。

     牛蒡子二錢,桔梗一錢半,粉甘草節七分。

    水煎服。

     痘瘡作癢。

     蟬蛻二十一個,甘草(炙)一錢。

    水煎服。

     目生翳障。

     黑大豆、綠豆、赤豆各三斤,枸杞子、甘菊花(去蒂)各八兩。

    洗淨,煎,濾清,去渣,瓷罐內熬膏,入白蜜四兩,攪勻,收瓷瓶內。

    每服一匙,挑於口中,開水下。

     又方:白菊花、穀精草、綠豆皮等分。

    為末。

    每一錢,以乾柿餅一枚,粟米泔一盞,同煮乾,食柿,日三。

     痘後目翳。

     石決明(火煅,研)、穀精草、綠豆皮等分。

    為末。

    每用一錢,以乾柿餅一枚,粟米泔一盞,同煮,候泔盡,食柿,日食三枚,淺者五六日,遠者半月,效。

     又方:蛇蛻一條(洗,焙),天花粉五分。

    為末。

    破開羊肝夾藥,米泔煮食,效。

     痘不落痂。

     白砂糖,湯點服。

     黃疸門 黃疸。

     雞子(連殼)。

    燒,研。

    淡醋調服,鼻中出蟲為效。

    甚者,不過用三次。

     又方:茵陳草。

    煎濃湯。

    腹中不快,加神麯、麥芽;小便不利,加車前子並服。

     又方:瓜蔞根。

    打汁連服。

     又方:生白酒煮螺螄,勿放鹽,將螺與酒儘量吃,取睡,黃髮出,效。

     又方:每晨飲淡豆腐漿。

     黃疸如金。

     薏苡根。

    煎湯,頓服。

     黃疸如金,睛黃,小便赤。

     生蔓菁子。

    末,熟水調服一匙,日三。

     五種疸疾及黃汗。

     豬脂一斤。

    溫熱服,日三,當利乃愈。

     黃疸內熱。

     地丁。

    末。

    酒服三錢。

     黃疸初時,便溏不爽者。

     青殼鴨蛋。

    敲小孔,納樸硝,紙封燉熟,日二服,效。

     五色黃疸。

     秦艽。

    酒浸絞汁,每日空心服。

     陰黃,身面稍黃,小便色如故,大解不實,此寒濕疸也。

     半夏四錢,生薑六錢。

    水煎分三服。

    甚者,理中湯加茵陳。

     熱黃疸疾。

     萹蓄。

    搗汁,頓服一升。

    多年者,日再服。

     濕熱成疸。

     甘草一尺,梔子十五枚,黃柏三錢。

    水四升,煮取一升,分二次服。

     又方:柳枝。

    煎湯服。

     濕熱黃疸,兩目遍體指甲盡黃色。

     真青黛一分,潔白明礬五分六釐。

    研細末。

    分七服包開,每日早空心用雞蛋一個,去黃瀝清,調送一服。

     酒疸。

     茵陳、乾葛、梔子等分。

    為末。

    取田螺一二個,擂爛,酒服。

     又方:小麥苗。

    水和絞汁,每服六七合,日三服。

     又方:鱉。

    烹熟如常法作羹食數個。

     酒疸,眼黃,脾熱。

     用青瓜蔞。

    焙、研。

    每服一錢,水半盞,煎七分,臥時服,五更瀉下黃物立可。

     酒疸,諸疸。

     田螺。

    將水養數日,去泥,取出生搗爛,入好酒內,用布濾過,飲汁。

     黃疸,酒疸。

     小螺螄。

    養,去泥土,日日煮食,飲汁,效。

     谷疸。

     豬脂一小升。

    溫服,日三,燥矢下即愈。

    此失飢大食,腹中脹熱發黃也。

     又方:食黃鮒魚作膾,和五味食之。

     又:取活者,置水中常常看之。

     胃熱食疸。

     梔子。

    水煎飲。

     食積黃疸。

     絲瓜(連子)。

    燒,末。

    每服二錢,因面得病,麵湯下;因酒,溫酒下,愈。

     因交接後入水發黃,名女勞疸。

     用亂髮如雞子大一團,豬脂半斤。

    煎令消,分二服,愈。

     女勞黃疸,氣短聲沉。

     女人月經和血衣。

    燒灰。

    酒服一匙,日再服,三日瘥。

     女勞黑疸,由腎氣過損者。

     血餘四兩,豬油一斤。

    熬至發枯,取油盛貯,一切食物中可用油者俱用之。

     黑疸危疾。

     瓜蔞根一斤。

    搗汁六合,頓服。

    有黃水從小便出,不出再服。

     小兒黃疸。

     胡黃連、川黃連各一兩。

    為末,用黃瓜一個,去瓤留蓋,入藥合定,麵裹煨熟,去面搗丸,綠豆大。

    每量大小,溫水下。

     諸黃。

     白鮮皮。

    煎服。

    亦治風痹。

     五種黃病。

     水芹。

    搗汁飲。

     又方:野蠶豆。

    搗汁,頻服。

     黃病。

     薏苡仁。

    搗汁和酒服,效。

     又方:馬鞭草。

    煎湯飲。

     黃病,內外皆黃,小便赤,心煩,口乾。

     秦艽三兩,牛乳一大升。

    煮取七合,分溫再服,或加芒硝六錢。

     濕熱黃病。

     黃牛糞。

    日乾,為末,麵糊丸,梧子大。

    每食前白湯下七十丸。

     寒濕發黃。

     禾杆。

    煎飲。

     五般急黃。

     山豆根。

    末。

    水服二錢。

    若帶蠱氣,以酒下。

     通身發黃,小便赤。

     茵陳蒿。

    水濃煎服。

     脾病黃腫。

     青礬四兩(煅成赤珠子),當歸四兩(酒酻浸七日,焙),百草霜三兩。

    為末,以浸藥酒打糊為丸,梧子大。

    每服五丸至七丸,溫水下。

     腹脹黃腫。

     亞腰壺蘆連子。

    燒末。

    每服一個,食前溫酒下,十餘日效。

     黃汗者,乃大汗出入水所緻,身體微腫,汗出如黃檗汁。

     用生茅根一把。

    細切,以豬肉一斤,合作羹食。

     婦人血黃。

     黃茄子。

    竹刀切,陰乾,為末。

    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小兒身體發黃。

     花粉。

    搗汁,蜜引溫服。

     小兒發黃。

     生瓜蔞根。

    搗取汁二合,和蜜二大匙,暖服,日一次。

     頭門 卒然頭痛。

     白殭蠶。

    為末。

    熟水調下二錢,瘥。

     頭痛。

     藜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