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驗案

關燈
(一)熊春安一案 病者熊春安,年十四歲,江西人,住下黎家坡九十四號熊湖印刷局。

     [症候] 既往症:無。

     現在症:先日鼻衄,越日夜深五鼓,突呼頭痛,發痙。

    明晨,西醫診視,斷為腦膜炎。

    注射不應。

    下午始請予診。

    仰臥於床,面赤不語。

    按脈左手緩弱,右手沉細,忽而弦勁,直上下行;復移診左手亦然;兩頸人迎澎漲跳動。

    胸挺息喘,肩聳頭搖,目上視。

    頃刻平,平復作。

    頭熱烙手,汗出如蒸籠,口鼻氣噴如火烘,神識似明似暗。

     [診斷] 病名:最急性痙病。

     脈象:左緩弱,右沉細,忽弦勁,直上下行。

     舌苔:淡黃,苔有根。

     判案:此國醫最急性之痙病。

    先日鼻衄,為血熱上衝之報使;越日發痙,人迎脈管跳動,胸挺息促,肩聳頭搖,目上視,此真國醫痙病之病態。

    但病邪犯腦,猶未及脊,故無背反張之一症。

    《金匱》論痙,其脈之直上下行,必見之於發痙之時。

    今以沉細之脈,忽而弦勁,直上下行,足證《金匱》痙脈之有徵。

    現在病者頭熱烙手,汗出如蒸籠,口鼻氣噴如火烘,厥陰火熱,沖激於腦,已達極點。

    急當開洩厥陰,使火熱下洩,不緻侵害腦腔而成炎也。

     [處方]龍膽草(三錢) 關柏(三錢) 雲連(一錢) 生梔(三錢) 川牛膝(八錢) 蜣螂(二錢) 明麻(三錢) 紅花(二錢) 白芍(八錢) 紫草(三錢) 貫眾(八錢) 先以紫雪一錢,嫩鉤藤一兩煎湯,徐徐灌下。

    續服此湯。

     [預效]此即《千金》龍膽湯加減。

    重用貫眾,入督;重用牛膝、白芍,引血下行;先服紫雪以宣洩之,明晨便洩黑黃臭矢,其痙必解。

     【次診】 脈象:浮大滑數。

     舌苔:黃白厚滑,中心罩以黑色。

     判案:昨下午六時至夜間九時,灌前藥頭煎二劑,紫雪一錢服完。

    其父熊宣浦見其昏迷不語,即來詢問,謂前方可續服否。

    予跟診之,探其頭熱與鼻孔火氣漸減,頭汗亦少,足下微微有汗,則厥陰上衝之火熱似有下降之機。

    診其脈浮大滑數,其痙欲解矣。

    囑其父再服前藥,頭煎二劑,紫雪一錢。

    其父守視達旦,再召予,述如前痙者,周夜隻發一次,今晨瀉下黑黃臭矢,神醒,諸症皆退。

    詢其所苦,唯頭暈腳軟而已。

     [處方]川牛膝(四錢) 白茅根(二兩) 龍膽草(三錢) 關柏(三錢) 白芍(四錢) 紫草(三錢) 蜣螂(二錢) 貫眾(四錢) 生梔(三錢) 淡豆豉(三錢) 蘇薄荷(一錢五分) [預效]此方仍主苦寒瀉熱。

    重用茅根二兩,合之淡豉、薄荷,清熱透絡。

    病者痙雖解,而留滯脈絡之餘熱不能遽清也。

     【三診】 脈象:左緩長,右緩弱。

     舌苔:薄黃苔,右邊舌底幹光。

     判案:服前藥四劑,病者連日鼾睡,小溲清長,便由黑黃臭矢轉黃瀑,則留滯之餘熱,皆從下洩。

    唯後腦風府隱隱痛,背脊不舒,冷汗時出,此是督陽遏郁,不能外出衛護周身耳,治當助衛舒陽為要。

     [處方]生黃耆(四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葛根(五錢) 鮮石斛(三錢) 麥冬(三錢) 貫眾(三錢) 忍冬藤(一兩) 白菊花(三錢) 生薑(三片) 大棗(三粒) [效果]服前藥五劑,風府痛除,冷汗止。

    續予黃耆建中湯加烏梅一粒。

    愈後宣浦贈予「腦膜炎聖手」方箋千紙志謝。

     (二)李男孩一案 病者李男孩,年十二歲,寶慶人,住學宮門十九號。

     [症候] 既往症:無。

     現在症:肄業孔道學校。

    突呼頭痛、昏僕於地,比輿至寓,刺其十指瓜甲,血色初黑後鮮血。

    急召予診。

    身臥於床,探其頭熱如烙,足冷如冰,轉側向左,右手拘攣,右足直伸,頭向後反,目珠上竄,神昏不語,時或呻吟。

     [診斷] 病名:最急性痙病。

     脈象:沉細澀遲。

     舌苔:灰白厚膩。

     判案:此國醫最急性之痙病,故一呼頭痛,人即昏僕也;刺其指甲,血色鮮紅,決無危險;但病者脈象沉細澀遲,當其轉側向左之時,右手拘攣,右腳直伸;重診其脈,似有直上下行之概,是毛竅閉塞,血管為之緊急也;況病者頭上如烙,足下如冰,火爐焰焰,臥室燠暖,不見汗出,急當宣發太陽,使其周身汗出,則毛竅開而血管流通,庶幾體溫調節,不緻上奔,則腦與脊不受侵害,炎何由而成耶。

     [處方]葛根(五錢) 麻黃(一錢) 桂枝(一錢五分) 白芍(四錢) 川牛膝(四錢) 全蠍(一錢,洗淨) 川蜈蚣(一錢,炙焦) 粉草(一錢) 生薑(三片) 蔥白(五枚) 先以飛龍奪命丹五錢,研末,用豆豉、蔥白煎湯,徐徐灌下。

    續服此湯。

     [效果]昨下午至夜,以服飛龍奪命丹灌下,嘔吐汗出,漸見轉側向右,不見右手拘攣、右足直伸矣,夜深人似鼾睡,不復呻吟。

    服完前湯,頭熱退,足冷溫,今晨諸症悉平,脈象浮緩,舌苔薄白。

    續與人參桂枝湯全愈。

     (三)龍男孩一案 病者龍男孩,年五歲,新化人,住下六鋪街二百零一號。

     [症候] 既往症:無。

     現在症:先夕隨父遊玩外出受驚,不得安寐,天曉發熱頭痛,手足搐搦,比經西醫注射不應。

    國醫主葛根湯加羌活、防風、秦艽,又不應。

    至一星期,始請予診。

    下午潮熱,兩顴紅豔,腦後枕骨與臀腿撐持其身,仰臥於床,如槓粱扛起之狀,兩膝豎立,不能直伸,兩目上竄,瞳神活潑,時叫痛苦,「爸爸」、「媽媽」,呼不絕口。

     [診斷] 病名:亞急性痙病。

     脈象:浮洪弦數,直上下行。

     舌苔:絳底,黑苔起刺不焦。

     判案:此國醫亞急性之痙病。

    病者角弓反張,脊背如槓粱之狀,則督脈之緊急極矣;脈象弦數,直上下行,又於浮洪見之,似難免於危險。

    幸連日瀉下黑黃臭矢,熱毒外噴,雖腦與背髓混濁,亦不緻於內塞,故顏面赤不青慘,目上竄,瞳神不呆,舌苔黑刺不枯燥,且神識尚未昏迷,情志尚未煩躁,此皆有一線生機未絕,猶可圖治。

     [處方]龍膽草(三錢) 雲連(二錢) 關柏(三錢) 生小梔(三錢) 貫眾(八錢) 川牛膝(八錢) 白芍(八錢) 蜣螂(三錢) 全蠍(三錢) 川蜈蚣(一錢,炙焦,研末,沖服劑) 白花蛇肉(一錢,炙焦,研末,沖服) 先以紫雪一錢,用忍冬藤煎湯,徐徐吞服。

    續服此湯。

     [預效]此治痙之大劑,於極苦寒藥中,加入全蠍、蜈蚣、白花蛇,直入督脈,則角弓反張之症一除,而諸症自可續平。

     【次診】 脈象:浮長數。

     舌苔:絳底,黑苔厚膩。

     判案:服前藥五帖,周身微微汗出,夜間稍得安寢,不呼「爸爸」、「媽媽」矣;背頗柔軟,不作槓粱之狀;脈象長數,不復上下直行。

    病勢漸滅,大為可慶。

     [處方]龍膽草(三錢) 川連(一錢) 關柏(三錢) 白芍(四錢) 川牛膝(四錢) 貫眾(八錢) 蜣螂(一錢) 全蠍(一錢) 川蜈蚣(五分,炙焦,研末,沖服) 白花蛇(五分,炙焦,研末,沖服) 生山梔(三錢) [預效]前方既已得效,再服原方,分量輕減,續當獲效。

     【三診】 脈象:浮長而滑。

     舌苔:絳底,黑苔薄黃。

     判案:服藥四劑,昨夜口渴,汗出不休,便洩黑黃瀑矢,小便由赤轉黃,下午及夜不潮熱,目不竄,背不反張,兩腳能屈。

    唯頭暈,周身骨節疼痛,唇裂出血,不能起立,則是便瀉已久,血液虧耗,邪去正亦衰矣。

     [處方]西洋參(三錢) 鮮石斛(五錢) 鮮淮地(一兩,絞汁沖服,滓入藥) 鮮茅根(一兩) 元參(三錢) 蟬蛻(三錢) 桑葉(三錢) 忍冬藤(一兩) 紅花(一錢五分) 此方於滋養血液之中,加以宣通脈絡,使餘熱外散,不緻留滯耳。

     【四診】 脈象:浮數。

     舌苔:紅底,薄黃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