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六
關燈
小
中
大
礬 青黛(各五錢)
上先於臘月初一日,取豬膽五六個,將藥裝入膽內縛定,膽外用青紙裹了,將地掘一方坑,長闊一尺,上用竹竿橫吊,以膽懸定於內,候至春日取出,置當風處吹乾去皮,以藥研末,密收吹喉。
一方 治纏喉風,束氣不通。
蛇蛻(炙黃) 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溫酒調下一錢匕,得吐愈。
一方 治纏喉風,喉痹,飲食不通,欲死者。
用反魂草根一莖,淨洗納入喉中,取寒痰出,即瘥,神驗。
更以馬牙硝津咽之,即絕根。
反魂草,一名紫菀。
一方 用皂角揉水灌下,得吐愈。
一方 用雄黃一塊,新汲水磨,急灌,吐瘥。
一方 用鵝翎蘸桐油探之。
一方 用射幹逆流水吐之。
丹溪方 有人患纏喉風,食不能下,大麥面作稀糊咽之,滑容易下咽,以助胃氣。
火刺法 治纏喉風。
用巴豆油塗紙上,撚成條子,以火點著,才煙起即吹滅之,令患人張口帶火刺於喉間,俄傾,吐出紫血半合,即時氣寬能言及啖粥飲。
蓋火氣熱處,巴油皆到,火以散之,巴以瀉之,煙以吐之,乃一舉而三善之方也。
針法 治喉中紅赤。
凡患人喉中紅赤,宜用針從旁針之,出血,即愈。
所以必欲從旁針者,避夫啞門穴(人身項後入髮際五分,為啞門),犯之令人失音故耳。
治咽嗌痛方 甘桔防風湯 治咽痛。
甘草(五錢) 桔梗 防風(各三錢) 上銼,水煎服。
丹溪治咽喉痛,用甘桔,加荊芥、當歸。
增損如聖湯 治風熱攻衝會厭,語聲不出,咽喉妨悶腫痛。
桔梗(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枳殼(湯浸,去穰) 防風(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煎去渣,入酥如棗許,攪勻,食後服。
桔梗湯 治咽喉微覺腫痛,聲破難語。
桔梗 甘草(炙) 當歸 馬勃(各一錢) 麻黃(去節,五分) 白殭蠶(炒) 黃芩(各三分) 桂枝(少許) 上銼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後徐徐呷之。
桔梗湯 治咽喉疼痛,如有物妨悶。
桔梗(炒,五錢)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半)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半)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溫服。
消毒散 治咽喉腫痛,小兒瘢疹,已出不勻,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窒塞,臥睡不安,大便秘澀。
牛蒡子(炒,六兩) 甘草(二兩) 荊芥穗(一兩) 上為粗末,作一服,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每食後溫服。
一方 治實熱咽痛。
黃連 荊芥 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蜜薑汁調噙。
咽喉備急丹 實熱降收之。
青黛 芒硝 白殭蠶(各一兩) 甘草(四兩) 上為細末,用臘月內牛膽有黃者,盛藥其中,陰四十九日,多時尤妙,用時旋取。
如腮喉閉,用皂子大塊,碾碎為末,以竹筒吹之咽喉內,愈。
發聲散 治咽痛妨悶,咽物則微痛,不宜寒涼藥過洩之,此妨悶虛熱也。
瓜蔞(一個) 白殭蠶(微炒,半兩) 桔梗(七錢半) 甘草(炒,二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撒咽喉中,若腫痛左右有紅,或隻一壁紫長大,水米難下,用此散一錢,樸硝一錢和勻,撒喉中咽津。
如喉中生赤腫,或有小白頭瘡,用前散一錢匕,白礬研細半錢,撒。
升麻六物湯 升麻 梔子(各二錢) 大青 杏仁 黃芩(各一錢半)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小盞半、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又法,黃柏蜜浸一宿,噙之咽汁勿絕,瘥。
加味四物湯 治虛火上升,喉痛並喉生瘡,喉痹熱毒,最能降火,甚妙。
當歸 川芎 黃柏(蜜水微炒) 知母(去毛) 天花粉(各一錢) 熟地黃 白芍藥(各一錢二分) 桔梗(一方作元參) 甘草(各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入竹瀝溫服。
代針散 治咽喉腫痛,氣息難通。
硇砂(少許,為君) 白礬(皂角子大,為臣) 牙皂(七分,為良) 硝石(四兩,為相) 黃丹(五錢,五方) 巴豆(六個,六甲) 上為末,吹喉中。
解毒丸 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又治咽喉腫痛,欲死者,喉閉急也。
白殭蠶 南星(各等分) 上並生用,為細末,生薑自然汁調服,立愈。
噙化丸 治咽喉腫痛,或聲不清,或聲啞,咽喉乾燥,或生瘡者,並治。
南薄荷葉 楝參(各五錢) 生地黃(一兩) 生甘草(二兩) 白桔梗(三兩) 山豆根(八錢) 片腦(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大,二丸分三次,臨臥噙化。
噙化三黃丸 治咽喉痛,大效。
山豆根(一兩) 硼砂(二錢) 龍腦 麝香(各少許) 上為末,用青魚膽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噙化津咽。
一方 治喉痛。
硼砂 膽礬 白殭蠶 陳霜梅(各等分) 上為末,和噙。
龍麝聚聖丹 治心脾客熱,毒氣攻衝,咽喉赤腫,頭痛,或生喉痹;或結硬不消,愈而復發,經久不愈;或舌本腫脹,滿口生瘡,飲食難嚥,並宜服之。
川芎(一兩) 生地黃 犀角屑 羚羊角 琥珀(研) 元參 連翹 桔梗 升麻 鉛白霜(各五錢) 人參 赤茯苓 馬牙硝 片腦 麝香(各三錢) 硃砂 牛黃(各二錢) 硼砂(一兩) 金箔(十五片)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大,金箔為衣,每一丸,薄荷湯化下,或細嚼或噙化。
如無薄荷,新水亦可,臥用之。
祛毒牛黃膏 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舌本強硬,滿口生瘡,涎潮喘急,飲食難進,咽膈不利。
牛黃(研,三錢半) 元參 升麻(各三錢) 人參 琥珀 犀角 桔梗 生地黃 硼砂(各半兩) 雄黃 寒水石(煅,各一兩) 蛤粉(水飛,四錢) 硃砂 鉛白霜 腦子(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九如小彈子大,金箔為衣,用磁器收貯,每服一丸,濃煎薄荷湯化下,或新汲水亦得,日進二三服,噙化亦得。
一方 治咽痛。
百藥煎(去黑皮) 硼砂 甘草 生白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調,細細呷之。
一方 治咽痛神效。
白殭蠶為末,以生薑自然汁調服。
若咽喉生瘡損破,不用生薑,用之辛辣痛,又能散不收。
一方 治咽喉生瘡腫痛。
蓖麻子(一粒,去皮) 樸硝(一錢) 上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神效。
一方 治喉痛。
山豆根含一片,細嚥津,極妙。
一方 燒筆頭灰,漿水飲下方寸匕。
一方 治咽喉卒腫,飲食不通。
黃柏搗末,敷腫上,冷復易之,用苦酒和末佳。
一方 治咽痛,用諸藥不效者。
此非咽痛,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線,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珠,垂掛到咽門而止,口中飲食不入。
用深取牛膝根直而獨條者,洗淨,入好醋三五滴同研,就鼻孔滴二三點入去,則絲斷珠散,其病立安。
一方 治咽喉塞,鼻中瘡出,及乾嘔頭痛,食不下。
生雞子一個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醋煨拌,溏火頓沸,起擎下,沸定,須頓三度,就熱飲醋盡,不過一二次,瘥。
治喉瘡乳蛾方 上清連翹散 治諸瘡腫毒,咽喉疼痛,煩渴,大便自利,虛熱不安。
連翹 山梔子 防風 甘草(各一錢) 上銼,水煎,食後服。
清咽消毒散 治咽喉瘡腫,痰涎壅盛,或口舌生瘡,大便秘結。
川芎 茯苓 枳殼 前胡 柴胡 羌活 獨活 荊芥 防風 黃芩 黃連 大黃 樸硝(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元參散 治懸癰腫痛不可忍。
元參 升麻 射幹 大黃(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上銼作一服,水煎,緩緩噙咽。
佛手散 治咽喉腫痛生瘡,風熱喉痹腫塞。
薄荷(二兩) 盆硝(一兩) 甘草(七錢) 桔梗 蒲黃(各五錢) 青黛(三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撒,又用竹管吹咽喉內噙化下,時時用之。
硼砂散 治咽喉瘡腫,閉塞不通。
硼砂 白殭蠶 百藥煎 川芎(各三錢) 山豆根 盆硝 紫河車 薄荷(各五錢) 青黛(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大人半錢,小兒一字,撒咽中,或水調服。
硼砂散 治心氣熱毒內攻,咽喉生瘡腫痛,木舌脹腫甚,悶塞,水食不下。
元參 貫眾 茯苓 砂仁 滑石 荊芥穗 山豆根 生甘草(各五錢) 南硼砂(三兩) 薄荷(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
或幹撒舌上,咽津。
通隘散 治喉痛生瘡聲啞。
白硼砂(二錢) 孩兒茶 青黛 滑石 寒水石(各一錢) 蒲黃 牙硝 枯礬(各六分) 黃連 黃柏(各五分) 片腦(二分) 上為末,以葦筒納藥少許,吹入喉中,即效。
乾薑散 治懸雍熱,卒暴腫大。
乾薑 半夏(湯泡,去滑,等分) 上為細末,以少許著舌上咽津。
一方 治懸雍垂長,咽中妨悶。
白礬(一兩,燒灰) 鹽花(一兩) 上研細,以箸頭點藥在上。
射幹丸 治懸雍腫痛,咽喉不利。
射幹 天竺黃 馬牙硝(各一兩) 犀角屑 元參 升麻 白礬 白藥子 黃藥子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彈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噙化。
萆薢散 治楊梅瘡,不拘初起潰爛,或發於喉舌間,並效。
萆薢 當歸 白芷 皂角刺 薏苡仁(各二錢) 白鮮皮 木瓜(不犯鐵器) 木通 金銀花(各七分) 甘草(五分) 土茯苓(五錢,一名冷飯糰) 上銼,水煎服。
羅清散 治單雙乳蛾。
薄黃(五錢) 羅青 盆硝(研,各三錢) 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冷蜜水調,細細嚥之。
吞不下,雞翎蘸藥喉內掃之,立效。
粉香散 吹乳蛾即開。
白礬(三錢) 巴豆(三粒,去皮油) 輕粉 麝香(各少許) 上於鐵器上,飛白礬沸,入巴豆在礬內,候枯,去豆不用,為細末,三味和合,吹喉中。
二礬散 治咽喉乳蛾。
雄黃 鬱金(各五錢) 白礬(生用,二錢半) 膽礬(五分) 上為細末,以竹管吹入喉中,立能言語。
牛膽散 治雙蛾。
黑牛膽(一個) 膽礬(三錢) 硼砂(二錢) 山豆根(一錢) 上為末,同入膽內,用線掛陰乾,點至喉中,吹亦可。
一方 治乳蛾喉痹。
蠶蛾末(三錢) 孩兒茶 辰砂(各一錢) 生白礬(三分) 上為細末,吹入喉中,即效。
一方 治喉痹,雙乳蛾。
壁上蜘蛛白窩取下,患者腦後發拔一根,纏定蛛窩,燈上以銀簪挑而燒之,存性為末,吹入患處,立消。
一方 治乳蛾喉閉。
急將患人面朝上睡於地下,兩手採住頭髮,腳踏肩,其毒自散。
或打破鼻血出,毒亦散之。
一方 治乳蛾。
用杜牛膝根紅者,研調,男用女乳汁,女用男乳汁,納鼻汲之。
一方 治喉中卒生肉。
綿裹箸頭蘸鹽揩,一日六七次易之。
筆針 《名醫錄》雲:李王公主患喉癰,數日痛腫,飲食不下,召到醫官,盡言須用針刀潰破。
公主聞用刀針,哭不肯治,痛迫,水穀不入。
忽有一草澤醫曰:某不用刀針,隻用筆頭點藥癰上,霎時便潰。
公主喜,令召之,方兩次上藥,遂潰出膿血一盞餘便寬,兩日瘡無事,令供其方。
醫雲:乃以針系筆心中,輕輕劃破而潰之耳,無他方也。
治喉喑方 訶子湯 治失音不能言語。
訶子(四個,半生半炮) 桔梗(一兩,半生半炙) 甘草(二寸,半生半炙)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便一盞、水一盞煎
一方 治纏喉風,束氣不通。
蛇蛻(炙黃) 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溫酒調下一錢匕,得吐愈。
一方 治纏喉風,喉痹,飲食不通,欲死者。
用反魂草根一莖,淨洗納入喉中,取寒痰出,即瘥,神驗。
更以馬牙硝津咽之,即絕根。
反魂草,一名紫菀。
一方 用皂角揉水灌下,得吐愈。
一方 用雄黃一塊,新汲水磨,急灌,吐瘥。
一方 用鵝翎蘸桐油探之。
一方 用射幹逆流水吐之。
丹溪方 有人患纏喉風,食不能下,大麥面作稀糊咽之,滑容易下咽,以助胃氣。
火刺法 治纏喉風。
用巴豆油塗紙上,撚成條子,以火點著,才煙起即吹滅之,令患人張口帶火刺於喉間,俄傾,吐出紫血半合,即時氣寬能言及啖粥飲。
蓋火氣熱處,巴油皆到,火以散之,巴以瀉之,煙以吐之,乃一舉而三善之方也。
針法 治喉中紅赤。
凡患人喉中紅赤,宜用針從旁針之,出血,即愈。
所以必欲從旁針者,避夫啞門穴(人身項後入髮際五分,為啞門),犯之令人失音故耳。
治咽嗌痛方 甘桔防風湯 治咽痛。
甘草(五錢) 桔梗 防風(各三錢) 上銼,水煎服。
丹溪治咽喉痛,用甘桔,加荊芥、當歸。
增損如聖湯 治風熱攻衝會厭,語聲不出,咽喉妨悶腫痛。
桔梗(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枳殼(湯浸,去穰) 防風(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煎去渣,入酥如棗許,攪勻,食後服。
桔梗湯 治咽喉微覺腫痛,聲破難語。
桔梗 甘草(炙) 當歸 馬勃(各一錢) 麻黃(去節,五分) 白殭蠶(炒) 黃芩(各三分) 桂枝(少許) 上銼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後徐徐呷之。
桔梗湯 治咽喉疼痛,如有物妨悶。
桔梗(炒,五錢)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半)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半)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溫服。
消毒散 治咽喉腫痛,小兒瘢疹,已出不勻,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窒塞,臥睡不安,大便秘澀。
牛蒡子(炒,六兩) 甘草(二兩) 荊芥穗(一兩) 上為粗末,作一服,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每食後溫服。
一方 治實熱咽痛。
黃連 荊芥 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蜜薑汁調噙。
咽喉備急丹 實熱降收之。
青黛 芒硝 白殭蠶(各一兩) 甘草(四兩) 上為細末,用臘月內牛膽有黃者,盛藥其中,陰四十九日,多時尤妙,用時旋取。
如腮喉閉,用皂子大塊,碾碎為末,以竹筒吹之咽喉內,愈。
發聲散 治咽痛妨悶,咽物則微痛,不宜寒涼藥過洩之,此妨悶虛熱也。
瓜蔞(一個) 白殭蠶(微炒,半兩) 桔梗(七錢半) 甘草(炒,二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撒咽喉中,若腫痛左右有紅,或隻一壁紫長大,水米難下,用此散一錢,樸硝一錢和勻,撒喉中咽津。
如喉中生赤腫,或有小白頭瘡,用前散一錢匕,白礬研細半錢,撒。
升麻六物湯 升麻 梔子(各二錢) 大青 杏仁 黃芩(各一錢半)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小盞半、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又法,黃柏蜜浸一宿,噙之咽汁勿絕,瘥。
加味四物湯 治虛火上升,喉痛並喉生瘡,喉痹熱毒,最能降火,甚妙。
當歸 川芎 黃柏(蜜水微炒) 知母(去毛) 天花粉(各一錢) 熟地黃 白芍藥(各一錢二分) 桔梗(一方作元參) 甘草(各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入竹瀝溫服。
代針散 治咽喉腫痛,氣息難通。
硇砂(少許,為君) 白礬(皂角子大,為臣) 牙皂(七分,為良) 硝石(四兩,為相) 黃丹(五錢,五方) 巴豆(六個,六甲) 上為末,吹喉中。
解毒丸 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又治咽喉腫痛,欲死者,喉閉急也。
白殭蠶 南星(各等分) 上並生用,為細末,生薑自然汁調服,立愈。
噙化丸 治咽喉腫痛,或聲不清,或聲啞,咽喉乾燥,或生瘡者,並治。
南薄荷葉 楝參(各五錢) 生地黃(一兩) 生甘草(二兩) 白桔梗(三兩) 山豆根(八錢) 片腦(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大,二丸分三次,臨臥噙化。
噙化三黃丸 治咽喉痛,大效。
山豆根(一兩) 硼砂(二錢) 龍腦 麝香(各少許) 上為末,用青魚膽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噙化津咽。
一方 治喉痛。
硼砂 膽礬 白殭蠶 陳霜梅(各等分) 上為末,和噙。
龍麝聚聖丹 治心脾客熱,毒氣攻衝,咽喉赤腫,頭痛,或生喉痹;或結硬不消,愈而復發,經久不愈;或舌本腫脹,滿口生瘡,飲食難嚥,並宜服之。
川芎(一兩) 生地黃 犀角屑 羚羊角 琥珀(研) 元參 連翹 桔梗 升麻 鉛白霜(各五錢) 人參 赤茯苓 馬牙硝 片腦 麝香(各三錢) 硃砂 牛黃(各二錢) 硼砂(一兩) 金箔(十五片)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大,金箔為衣,每一丸,薄荷湯化下,或細嚼或噙化。
如無薄荷,新水亦可,臥用之。
祛毒牛黃膏 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舌本強硬,滿口生瘡,涎潮喘急,飲食難進,咽膈不利。
牛黃(研,三錢半) 元參 升麻(各三錢) 人參 琥珀 犀角 桔梗 生地黃 硼砂(各半兩) 雄黃 寒水石(煅,各一兩) 蛤粉(水飛,四錢) 硃砂 鉛白霜 腦子(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九如小彈子大,金箔為衣,用磁器收貯,每服一丸,濃煎薄荷湯化下,或新汲水亦得,日進二三服,噙化亦得。
一方 治咽痛。
百藥煎(去黑皮) 硼砂 甘草 生白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調,細細呷之。
一方 治咽痛神效。
白殭蠶為末,以生薑自然汁調服。
若咽喉生瘡損破,不用生薑,用之辛辣痛,又能散不收。
一方 治咽喉生瘡腫痛。
蓖麻子(一粒,去皮) 樸硝(一錢) 上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神效。
一方 治喉痛。
山豆根含一片,細嚥津,極妙。
一方 燒筆頭灰,漿水飲下方寸匕。
一方 治咽喉卒腫,飲食不通。
黃柏搗末,敷腫上,冷復易之,用苦酒和末佳。
一方 治咽痛,用諸藥不效者。
此非咽痛,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線,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珠,垂掛到咽門而止,口中飲食不入。
用深取牛膝根直而獨條者,洗淨,入好醋三五滴同研,就鼻孔滴二三點入去,則絲斷珠散,其病立安。
一方 治咽喉塞,鼻中瘡出,及乾嘔頭痛,食不下。
生雞子一個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醋煨拌,溏火頓沸,起擎下,沸定,須頓三度,就熱飲醋盡,不過一二次,瘥。
治喉瘡乳蛾方 上清連翹散 治諸瘡腫毒,咽喉疼痛,煩渴,大便自利,虛熱不安。
連翹 山梔子 防風 甘草(各一錢) 上銼,水煎,食後服。
清咽消毒散 治咽喉瘡腫,痰涎壅盛,或口舌生瘡,大便秘結。
川芎 茯苓 枳殼 前胡 柴胡 羌活 獨活 荊芥 防風 黃芩 黃連 大黃 樸硝(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元參散 治懸癰腫痛不可忍。
元參 升麻 射幹 大黃(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上銼作一服,水煎,緩緩噙咽。
佛手散 治咽喉腫痛生瘡,風熱喉痹腫塞。
薄荷(二兩) 盆硝(一兩) 甘草(七錢) 桔梗 蒲黃(各五錢) 青黛(三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撒,又用竹管吹咽喉內噙化下,時時用之。
硼砂散 治咽喉瘡腫,閉塞不通。
硼砂 白殭蠶 百藥煎 川芎(各三錢) 山豆根 盆硝 紫河車 薄荷(各五錢) 青黛(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大人半錢,小兒一字,撒咽中,或水調服。
硼砂散 治心氣熱毒內攻,咽喉生瘡腫痛,木舌脹腫甚,悶塞,水食不下。
元參 貫眾 茯苓 砂仁 滑石 荊芥穗 山豆根 生甘草(各五錢) 南硼砂(三兩) 薄荷(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
或幹撒舌上,咽津。
通隘散 治喉痛生瘡聲啞。
白硼砂(二錢) 孩兒茶 青黛 滑石 寒水石(各一錢) 蒲黃 牙硝 枯礬(各六分) 黃連 黃柏(各五分) 片腦(二分) 上為末,以葦筒納藥少許,吹入喉中,即效。
乾薑散 治懸雍熱,卒暴腫大。
乾薑 半夏(湯泡,去滑,等分) 上為細末,以少許著舌上咽津。
一方 治懸雍垂長,咽中妨悶。
白礬(一兩,燒灰) 鹽花(一兩) 上研細,以箸頭點藥在上。
射幹丸 治懸雍腫痛,咽喉不利。
射幹 天竺黃 馬牙硝(各一兩) 犀角屑 元參 升麻 白礬 白藥子 黃藥子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彈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噙化。
萆薢散 治楊梅瘡,不拘初起潰爛,或發於喉舌間,並效。
萆薢 當歸 白芷 皂角刺 薏苡仁(各二錢) 白鮮皮 木瓜(不犯鐵器) 木通 金銀花(各七分) 甘草(五分) 土茯苓(五錢,一名冷飯糰) 上銼,水煎服。
羅清散 治單雙乳蛾。
薄黃(五錢) 羅青 盆硝(研,各三錢) 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冷蜜水調,細細嚥之。
吞不下,雞翎蘸藥喉內掃之,立效。
粉香散 吹乳蛾即開。
白礬(三錢) 巴豆(三粒,去皮油) 輕粉 麝香(各少許) 上於鐵器上,飛白礬沸,入巴豆在礬內,候枯,去豆不用,為細末,三味和合,吹喉中。
二礬散 治咽喉乳蛾。
雄黃 鬱金(各五錢) 白礬(生用,二錢半) 膽礬(五分) 上為細末,以竹管吹入喉中,立能言語。
牛膽散 治雙蛾。
黑牛膽(一個) 膽礬(三錢) 硼砂(二錢) 山豆根(一錢) 上為末,同入膽內,用線掛陰乾,點至喉中,吹亦可。
一方 治乳蛾喉痹。
蠶蛾末(三錢) 孩兒茶 辰砂(各一錢) 生白礬(三分) 上為細末,吹入喉中,即效。
一方 治喉痹,雙乳蛾。
壁上蜘蛛白窩取下,患者腦後發拔一根,纏定蛛窩,燈上以銀簪挑而燒之,存性為末,吹入患處,立消。
一方 治乳蛾喉閉。
急將患人面朝上睡於地下,兩手採住頭髮,腳踏肩,其毒自散。
或打破鼻血出,毒亦散之。
一方 治乳蛾。
用杜牛膝根紅者,研調,男用女乳汁,女用男乳汁,納鼻汲之。
一方 治喉中卒生肉。
綿裹箸頭蘸鹽揩,一日六七次易之。
筆針 《名醫錄》雲:李王公主患喉癰,數日痛腫,飲食不下,召到醫官,盡言須用針刀潰破。
公主聞用刀針,哭不肯治,痛迫,水穀不入。
忽有一草澤醫曰:某不用刀針,隻用筆頭點藥癰上,霎時便潰。
公主喜,令召之,方兩次上藥,遂潰出膿血一盞餘便寬,兩日瘡無事,令供其方。
醫雲:乃以針系筆心中,輕輕劃破而潰之耳,無他方也。
治喉喑方 訶子湯 治失音不能言語。
訶子(四個,半生半炮) 桔梗(一兩,半生半炙) 甘草(二寸,半生半炙)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便一盞、水一盞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