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六
關燈
小
中
大
醋潤透,將藥點在口內喉瘡上,咬著箸,其涎如水即解,後服防風通聖散。
龍腦散 治咽喉腫痛,皆因風熱在於脾肺,邪毒蘊滯,胸膈不利,故發疼痛,急喉痹,閉塞腫痛,粥飲難嚥。
硼砂 腦子 硃砂(各一分) 滑石(三錢) 石膏(水飛,二兩) 甘草(生取末,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用新汲水調服。
或幹撒咽津亦得。
龍腦破毒散 治不測急慢喉痹,咽喉腫塞不通。
盆硝(研細,四錢) 白殭蠶(微炒,去嘴) 生甘草(為末) 青黛(各八錢) 馬勃(末,三錢) 蒲黃(半兩) 腦子 麝香(各一錢) 上研令極細,用磁盒子收,如有病證,每用藥一錢,用新汲水小半鐘調勻,細細呷咽。
如是喉痹即破,出血便愈。
如不是喉痹,自然消散也。
若是諸般舌脹,用藥半錢,以指蘸藥,擦在舌上下,咽津。
如是小兒,一錢作四五服,亦如前法用,並不計時候。
一方 黃芩 甘草 黃連 牙皂 當歸梢 薄荷 訶子(米醋浸七日.曬乾) 百藥煎白礬 膽礬(各一錢) 片腦(五分) 上為細末,每用半錢,用蘆管吹入喉中。
加味三黃丸 大黃 黃芩 黃連(各二兩半) 硼砂(二兩)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半) 山豆根 黃柏 苦參(各一兩) 京墨(三錢) 片腦(一錢半) 麝香(少許) 上為末,豬膽汁調攤甑內蒸二次,後入片、麝、硼為丸豆大,噙化。
冬加知母。
甘露內消丸 治咽喉腫痛不利,咽乾痛,上焦壅滯,口舌生瘡。
薄荷葉(一兩) 川芎(二錢) 桔梗(三錢) 甘草(一錢) 人參 訶子(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皂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噙化。
上清丸 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薄荷(一斤) 川芎 防風(各二西) 桔梗(五兩) 甘草(四兩) 砂仁(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噙化。
一方有硼砂一兩。
上清丸 清上,利咽膈。
南薄荷(四兩) 桔梗 甘草(各一兩半) 白豆蔻(一兩) 片腦(一錢) 上為末,蜜丸,噙化。
加孩兒茶一兩,效尤速。
清上丸 治喉中熱毒腫痛,喉閉乳蛾等證。
熊膽(一分) 雄黃(一錢) 青鹽(五分) 薄荷葉(五錢) 硼砂(一錢) 膽礬(少許) 上為細末,煉化白砂糖為丸如雞頭子,臥時舌壓一丸,自化入喉,神效。
冰梅丸 治喉風腫痛如神,十八種皆效。
天南星(鮮者,二十五個,切片) 大半夏(五十個,切片) 皂角 白礬 食鹽 防風 樸硝(各四兩) 桔梗(二兩) 上用落熟梅子百個,先將鹽以水浸化,然後將各藥研碎,入水拌勻,以梅子入藥水中,浸過三指為度,曬至水乾,以瓷罐收貯密封,如霜起最妙。
用時以薄綿裹定,噙口中,令津液徐徐嚥下,痰出自愈。
碧玉丸 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生瘡癤,重舌木舌,並宜服之。
青黛 盆硝 蒲黃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用砂糖為丸,每兩作五十丸,每一丸噙化,或用幹藥末撒咽膈內亦好。
麝香硃砂丸 治咽喉腫閉或生瘡,或舌根腫痛。
馬牙硝(七錢) 鉛白霜 龍腦 硼砂(各三錢) 寒水石(六兩) 麝香(二錢) 硃砂(一兩半) 上研極細末,用甘草十兩,熬成膏和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含一二丸。
雞蘇餅 清上焦,潤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咳嗽。
雞蘇葉 硼砂(各五錢) 白葛粉(一兩) 烏梅肉(二兩五錢) 真檀香(二錢) 柿霜(四錢) 白冰糖(八兩) 上為極細末,入好冰片一分五釐研為末,旋和入煉蜜搜和,稍帶硬些,印成餅如櫻桃大,每服一餅,噙化。
青龍膽 治咽喉閉塞腫痛,並單雙乳蛾,大有神效。
用好鴨嘴膽礬,盛於青魚膽內,陰乾為末,吹入喉中,加熊膽、牛黃、梅花冰片各三分,甚妙。
救急方 治喉風,口噤不語,死在須臾。
膽礬(五分,半生半枯) 熊膽 木香(各三分) 上研細末,用番木鱉,井水調和,以雞翎蘸掃患處,如勢急口噤,以箸啟之,用藥掃下即消。
喉痹方 並治口瘡牙疳,喉痹牙關緊急,神效。
火硝(五錢) 硼砂(二錢半) 蒲黃(一錢) 孩兒茶(二錢二分半) 片腦(一分半) 上為細末,用筆管撥開,蘆管吹入,大吐其痰,不過數次,立愈。
神效散 治喉痹語聲不出。
荊芥 蓖麻肉(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皂子大,含化。
馬鞭草散 治患喉痹,咽腫連頰,吐,氣數者。
馬鞭草搗取自然汁,每服咽一合許。
又有用馬銜鐵煮汁服,亦妙。
一方 治喉痹。
用射幹,即扁竹根也,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爛取汁吞下,或動大府即解,或用釅(音驗,酒醋味厚也)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
一方 用射幹切,一片,嚥下。
又一方 取蠐螬蟲汁,點在喉中,下咽即開。
一方 用青艾葉一握,用醋同搗,敷痹處,冬用乾者。
一方 遠志去心為末,每半錢水小半盞調服,口含竹管,吐痰涎極捷,其效如神。
用豬牙皂角,和霜梅為末,噙之。
一方 杜牛膝,搗自然汁,和醋服之。
一方 用馬屁勃、白礬等分,為細末,以鵝翎吹入喉中,吐痰二升,愈。
一方 用樸硝一兩,細細噙咽汁,立愈。
一方 治卒喉痹,取黃柏片含之。
又黃柏一斤?咀,酒一鬥煮二沸,去渣,頻飲,便愈。
一方 蘿蔔汁咽之,甚佳。
一方 李實根一斤,噙口內佳。
一方 蓖麻子取肉槌碎,紙卷作筒,燒煙吸之。
一方 治急喉閉,逡巡不救者。
蠡魚膽臘月收,陰乾為末,每用少許,點患處,藥至即瘥。
病深,則水調灌之 一方 用李實根研水敷項上一遭。
一方 用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及婦人雞犬,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喉,令赤,敷之。
又一方 用遠志去心,水調敷項上一遭。
一方 用皂角去皮弦子,生半兩,為細末,以箸頭點少許,在腫痛處更以醋糊調藥未,厚塗項下,須臾便破血出。
一方 用蛇床子燒煙燻入喉中,即愈。
又一方 切商陸根炙熱,隔布熨之,冷輒易,立愈。
一方 用枯礬末,吹納喉中,急用燈盞底油腳灌下。
一方 治喉痹壅塞不通。
取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為度。
如冬月無濕花,可浸乾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極驗。
咽喉塞,服之皆瘥。
一方 用茜草一兩煎服,降血中之火。
一方 焰硝 枯礬(各五分) 硼砂(一錢) 杜牛膝(一錢半) 上為末,調敷。
經驗秘方 治喉痹神效。
馬藺菊 五介龍草 車前草(各等分) 上三味,搗汁,徐徐飲之。
蜜附子 治臟寒喉閉,吞吐不利。
用附子切片、蜜塗,炙黃色,每含一片,咽汁,味盡再易一片。
治喉痹秘方 歌曰: 喉痹為急病,須臾命不通, 急研新艾水,入口便和同。
臘月無新艾,蛇床瓶內燒, 其煙繞入口,此病一時消。
一方 治中風,急喉痹欲死者。
用白殭蠶搗篩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喉立愈。
一方 治咽喉腫痛。
山豆根 射幹花根(各陰乾) 上為末,吹入喉中。
大凡咽喉腫痛,或喉痹急證,用山豆根磨水噙漱,立愈。
奪命箸頭散 治急喉痹,咽喉腫痛,堵塞氣不得通,欲死之狀。
膽礬 草烏(各四錢) 綠礬(六錢) 雄黃(二錢) 上為末,用一箸頭點上咽喉內,急吐涎沫,立應。
次以大黃、甘草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化乳香一粒溫服,滌去熱毒,恐為再發。
一方加白礬二錢。
一方 治走馬喉痹。
用巴豆去皮,以綿子微裹,隨左右塞於鼻中,立效。
如左右俱有者,用二枚塞左右鼻中。
熏法 治咽喉牙關緊急。
用巴豆去殼,以紙包巴豆肉,用竹管壓出油在紙上,卻以此紙作撚子,點燈吹滅,以煙燻入鼻中,一霎時口鼻涎流,牙關開矣。
灸法 治累年喉痹舉發。
男左女右,以手大指甲第一節灸二三小壯。
針法 治喉閉。
針少商穴出血,立愈。
其穴在兩手大指甲內側去爪甲角韭葉許,三稜針針之。
針合谷,二穴在虎口,針五分。
針尺澤,二穴在臂中橫紋,出血妙。
治纏喉風方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及急喉閉,卒然倒僕,牙關緊急,手足厥冷,氣閉不通即死。
雄黃(二兩) 鬱金 巴豆(去油,十四粒) 上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熱茶下,吐出頑涎即生。
如口噤,以物斡開灌之,下咽無有不活者,搐鼻亦可。
如無此藥,急用升麻四兩,濃煎水灌之,或吐或不吐,即安。
二聖散 治纏喉風,急喉痹。
鴨嘴膽礬(一錢) 白殭蠶(二錢) 上為末,每吹入少許,入喉中,立驗。
一字散 治時氣纏喉鳳,漸入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雄黃(二錢半) 蠍梢(七枚) 白礬(生研) 藜蘆(各二錢) 豬牙皂角(七錠,一方五味,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吐出頑涎,即愈。
又一方無蠍梢。
備急如聖散 治風痰壅盛,咽喉腫痛,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或時氣纏喉風並用。
雄黃 白礬(枯) 藜蘆(生用) 豬牙皂角(去皮,炙黃,等分) 上為末,每用一字,搐入鼻內,吐痰為愈。
玉鑰匙 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
焰硝(一錢半) 硼砂(半錢) 殭蠶 片腦(各少許) 上為末,以竹管吹半錢入喉中。
奪命無憂散 治纏喉風,咽喉疼痛,風涎壅盛,口舌生瘡,心腹脹滿,脾積微塊,小兒奶癖,誤吞骨屑,硬塞不下,熱盛喉閉,涎滿氣急,悶亂不省人事,並皆治之。
元參 貫眾 滑石 砂仁 黃連 茯苓 山豆根 荊芥 甘草(各五錢) 寒水石(煨) 硼砂(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幹撒舌上,後以新汲水嚥下,不拘時。
任是百毒硬物,可以除化。
如吃著巴豆、杏仁,辛辣薑桂、胡椒,燥熱蔥、韭、蒜等物,及諸藥毒、火毒,亦可用此藥,每用半錢,能潤三焦,消五穀,除三屍,去八邪,殺九蟲,趕瘟疫,療渴疾,其效如神。
魯直號金臺玉簡方,一方名玉屑無憂散。
烏犀角膏 治咽喉腫痛,及一切結喉,爛喉,遁屍繞喉,痹喉,急喉,飛絲入喉,重舌木舌等證。
皂莢(兩條,槌啐,用水三升浸一時久,濾汁,去渣,入瓦器內,熬成膏) 好酒(一合) 焰硝 百草霜 人參(各一錢,為末) 硼砂 白霜梅(各少許) 上拌和一處,用鵝翎點少許於喉中,以出盡頑涎為度,卻嚼甘草二寸,咽汁吞津。
若木舌,先以粗布蘸水揩舌冷,次用生薑片擦之,然後用藥。
救命散 治脾胃熱毒上攻,咽喉有瘡,並纏喉風。
膩粉(三錢匕) 五倍子(二錢半) 大黃(銼,炒) 白殭蠶(直者,炒) 黃連 甘草(生,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大人以竹筒吸之,小兒吹之,如餘毒攻心,肺咽有瘡,用男孩兒乳汁,調藥一字,以雞翎探之。
嘔者生,不嘔者死。
白礬散 治纏喉風,急喉閉。
白礬(三錢) 巴豆(三枚,去殼,分作八片) 上將白礬於銚內慢火熬化為水,置巴豆其內候乾,去巴豆取白礬研為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
《本事方》去巴豆,用烏雞子清一個,調白礬灌入喉內,立效如神,活人不計數,幸毋忽。
春風散 治咽喉腫痛,纏喉風閉塞。
殭蠶 黃連(俱銼碎) 樸硝 白
龍腦散 治咽喉腫痛,皆因風熱在於脾肺,邪毒蘊滯,胸膈不利,故發疼痛,急喉痹,閉塞腫痛,粥飲難嚥。
硼砂 腦子 硃砂(各一分) 滑石(三錢) 石膏(水飛,二兩) 甘草(生取末,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用新汲水調服。
或幹撒咽津亦得。
龍腦破毒散 治不測急慢喉痹,咽喉腫塞不通。
盆硝(研細,四錢) 白殭蠶(微炒,去嘴) 生甘草(為末) 青黛(各八錢) 馬勃(末,三錢) 蒲黃(半兩) 腦子 麝香(各一錢) 上研令極細,用磁盒子收,如有病證,每用藥一錢,用新汲水小半鐘調勻,細細呷咽。
如是喉痹即破,出血便愈。
如不是喉痹,自然消散也。
若是諸般舌脹,用藥半錢,以指蘸藥,擦在舌上下,咽津。
如是小兒,一錢作四五服,亦如前法用,並不計時候。
一方 黃芩 甘草 黃連 牙皂 當歸梢 薄荷 訶子(米醋浸七日.曬乾) 百藥煎白礬 膽礬(各一錢) 片腦(五分) 上為細末,每用半錢,用蘆管吹入喉中。
加味三黃丸 大黃 黃芩 黃連(各二兩半) 硼砂(二兩)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半) 山豆根 黃柏 苦參(各一兩) 京墨(三錢) 片腦(一錢半) 麝香(少許) 上為末,豬膽汁調攤甑內蒸二次,後入片、麝、硼為丸豆大,噙化。
冬加知母。
甘露內消丸 治咽喉腫痛不利,咽乾痛,上焦壅滯,口舌生瘡。
薄荷葉(一兩) 川芎(二錢) 桔梗(三錢) 甘草(一錢) 人參 訶子(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皂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噙化。
上清丸 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薄荷(一斤) 川芎 防風(各二西) 桔梗(五兩) 甘草(四兩) 砂仁(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噙化。
一方有硼砂一兩。
上清丸 清上,利咽膈。
南薄荷(四兩) 桔梗 甘草(各一兩半) 白豆蔻(一兩) 片腦(一錢) 上為末,蜜丸,噙化。
加孩兒茶一兩,效尤速。
清上丸 治喉中熱毒腫痛,喉閉乳蛾等證。
熊膽(一分) 雄黃(一錢) 青鹽(五分) 薄荷葉(五錢) 硼砂(一錢) 膽礬(少許) 上為細末,煉化白砂糖為丸如雞頭子,臥時舌壓一丸,自化入喉,神效。
冰梅丸 治喉風腫痛如神,十八種皆效。
天南星(鮮者,二十五個,切片) 大半夏(五十個,切片) 皂角 白礬 食鹽 防風 樸硝(各四兩) 桔梗(二兩) 上用落熟梅子百個,先將鹽以水浸化,然後將各藥研碎,入水拌勻,以梅子入藥水中,浸過三指為度,曬至水乾,以瓷罐收貯密封,如霜起最妙。
用時以薄綿裹定,噙口中,令津液徐徐嚥下,痰出自愈。
碧玉丸 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生瘡癤,重舌木舌,並宜服之。
青黛 盆硝 蒲黃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用砂糖為丸,每兩作五十丸,每一丸噙化,或用幹藥末撒咽膈內亦好。
麝香硃砂丸 治咽喉腫閉或生瘡,或舌根腫痛。
馬牙硝(七錢) 鉛白霜 龍腦 硼砂(各三錢) 寒水石(六兩) 麝香(二錢) 硃砂(一兩半) 上研極細末,用甘草十兩,熬成膏和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含一二丸。
雞蘇餅 清上焦,潤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咳嗽。
雞蘇葉 硼砂(各五錢) 白葛粉(一兩) 烏梅肉(二兩五錢) 真檀香(二錢) 柿霜(四錢) 白冰糖(八兩) 上為極細末,入好冰片一分五釐研為末,旋和入煉蜜搜和,稍帶硬些,印成餅如櫻桃大,每服一餅,噙化。
青龍膽 治咽喉閉塞腫痛,並單雙乳蛾,大有神效。
用好鴨嘴膽礬,盛於青魚膽內,陰乾為末,吹入喉中,加熊膽、牛黃、梅花冰片各三分,甚妙。
救急方 治喉風,口噤不語,死在須臾。
膽礬(五分,半生半枯) 熊膽 木香(各三分) 上研細末,用番木鱉,井水調和,以雞翎蘸掃患處,如勢急口噤,以箸啟之,用藥掃下即消。
喉痹方 並治口瘡牙疳,喉痹牙關緊急,神效。
火硝(五錢) 硼砂(二錢半) 蒲黃(一錢) 孩兒茶(二錢二分半) 片腦(一分半) 上為細末,用筆管撥開,蘆管吹入,大吐其痰,不過數次,立愈。
神效散 治喉痹語聲不出。
荊芥 蓖麻肉(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皂子大,含化。
馬鞭草散 治患喉痹,咽腫連頰,吐,氣數者。
馬鞭草搗取自然汁,每服咽一合許。
又有用馬銜鐵煮汁服,亦妙。
一方 治喉痹。
用射幹,即扁竹根也,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爛取汁吞下,或動大府即解,或用釅(音驗,酒醋味厚也)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
一方 用射幹切,一片,嚥下。
又一方 取蠐螬蟲汁,點在喉中,下咽即開。
一方 用青艾葉一握,用醋同搗,敷痹處,冬用乾者。
一方 遠志去心為末,每半錢水小半盞調服,口含竹管,吐痰涎極捷,其效如神。
用豬牙皂角,和霜梅為末,噙之。
一方 杜牛膝,搗自然汁,和醋服之。
一方 用馬屁勃、白礬等分,為細末,以鵝翎吹入喉中,吐痰二升,愈。
一方 用樸硝一兩,細細噙咽汁,立愈。
一方 治卒喉痹,取黃柏片含之。
又黃柏一斤?咀,酒一鬥煮二沸,去渣,頻飲,便愈。
一方 蘿蔔汁咽之,甚佳。
一方 李實根一斤,噙口內佳。
一方 蓖麻子取肉槌碎,紙卷作筒,燒煙吸之。
一方 治急喉閉,逡巡不救者。
蠡魚膽臘月收,陰乾為末,每用少許,點患處,藥至即瘥。
病深,則水調灌之 一方 用李實根研水敷項上一遭。
一方 用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及婦人雞犬,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喉,令赤,敷之。
又一方 用遠志去心,水調敷項上一遭。
一方 用皂角去皮弦子,生半兩,為細末,以箸頭點少許,在腫痛處更以醋糊調藥未,厚塗項下,須臾便破血出。
一方 用蛇床子燒煙燻入喉中,即愈。
又一方 切商陸根炙熱,隔布熨之,冷輒易,立愈。
一方 用枯礬末,吹納喉中,急用燈盞底油腳灌下。
一方 治喉痹壅塞不通。
取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為度。
如冬月無濕花,可浸乾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極驗。
咽喉塞,服之皆瘥。
一方 用茜草一兩煎服,降血中之火。
一方 焰硝 枯礬(各五分) 硼砂(一錢) 杜牛膝(一錢半) 上為末,調敷。
經驗秘方 治喉痹神效。
馬藺菊 五介龍草 車前草(各等分) 上三味,搗汁,徐徐飲之。
蜜附子 治臟寒喉閉,吞吐不利。
用附子切片、蜜塗,炙黃色,每含一片,咽汁,味盡再易一片。
治喉痹秘方 歌曰: 喉痹為急病,須臾命不通, 急研新艾水,入口便和同。
臘月無新艾,蛇床瓶內燒, 其煙繞入口,此病一時消。
一方 治中風,急喉痹欲死者。
用白殭蠶搗篩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喉立愈。
一方 治咽喉腫痛。
山豆根 射幹花根(各陰乾) 上為末,吹入喉中。
大凡咽喉腫痛,或喉痹急證,用山豆根磨水噙漱,立愈。
奪命箸頭散 治急喉痹,咽喉腫痛,堵塞氣不得通,欲死之狀。
膽礬 草烏(各四錢) 綠礬(六錢) 雄黃(二錢) 上為末,用一箸頭點上咽喉內,急吐涎沫,立應。
次以大黃、甘草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化乳香一粒溫服,滌去熱毒,恐為再發。
一方加白礬二錢。
一方 治走馬喉痹。
用巴豆去皮,以綿子微裹,隨左右塞於鼻中,立效。
如左右俱有者,用二枚塞左右鼻中。
熏法 治咽喉牙關緊急。
用巴豆去殼,以紙包巴豆肉,用竹管壓出油在紙上,卻以此紙作撚子,點燈吹滅,以煙燻入鼻中,一霎時口鼻涎流,牙關開矣。
灸法 治累年喉痹舉發。
男左女右,以手大指甲第一節灸二三小壯。
針法 治喉閉。
針少商穴出血,立愈。
其穴在兩手大指甲內側去爪甲角韭葉許,三稜針針之。
針合谷,二穴在虎口,針五分。
針尺澤,二穴在臂中橫紋,出血妙。
治纏喉風方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及急喉閉,卒然倒僕,牙關緊急,手足厥冷,氣閉不通即死。
雄黃(二兩) 鬱金 巴豆(去油,十四粒) 上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熱茶下,吐出頑涎即生。
如口噤,以物斡開灌之,下咽無有不活者,搐鼻亦可。
如無此藥,急用升麻四兩,濃煎水灌之,或吐或不吐,即安。
二聖散 治纏喉風,急喉痹。
鴨嘴膽礬(一錢) 白殭蠶(二錢) 上為末,每吹入少許,入喉中,立驗。
一字散 治時氣纏喉鳳,漸入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雄黃(二錢半) 蠍梢(七枚) 白礬(生研) 藜蘆(各二錢) 豬牙皂角(七錠,一方五味,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吐出頑涎,即愈。
又一方無蠍梢。
備急如聖散 治風痰壅盛,咽喉腫痛,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或時氣纏喉風並用。
雄黃 白礬(枯) 藜蘆(生用) 豬牙皂角(去皮,炙黃,等分) 上為末,每用一字,搐入鼻內,吐痰為愈。
玉鑰匙 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
焰硝(一錢半) 硼砂(半錢) 殭蠶 片腦(各少許) 上為末,以竹管吹半錢入喉中。
奪命無憂散 治纏喉風,咽喉疼痛,風涎壅盛,口舌生瘡,心腹脹滿,脾積微塊,小兒奶癖,誤吞骨屑,硬塞不下,熱盛喉閉,涎滿氣急,悶亂不省人事,並皆治之。
元參 貫眾 滑石 砂仁 黃連 茯苓 山豆根 荊芥 甘草(各五錢) 寒水石(煨) 硼砂(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幹撒舌上,後以新汲水嚥下,不拘時。
任是百毒硬物,可以除化。
如吃著巴豆、杏仁,辛辣薑桂、胡椒,燥熱蔥、韭、蒜等物,及諸藥毒、火毒,亦可用此藥,每用半錢,能潤三焦,消五穀,除三屍,去八邪,殺九蟲,趕瘟疫,療渴疾,其效如神。
魯直號金臺玉簡方,一方名玉屑無憂散。
烏犀角膏 治咽喉腫痛,及一切結喉,爛喉,遁屍繞喉,痹喉,急喉,飛絲入喉,重舌木舌等證。
皂莢(兩條,槌啐,用水三升浸一時久,濾汁,去渣,入瓦器內,熬成膏) 好酒(一合) 焰硝 百草霜 人參(各一錢,為末) 硼砂 白霜梅(各少許) 上拌和一處,用鵝翎點少許於喉中,以出盡頑涎為度,卻嚼甘草二寸,咽汁吞津。
若木舌,先以粗布蘸水揩舌冷,次用生薑片擦之,然後用藥。
救命散 治脾胃熱毒上攻,咽喉有瘡,並纏喉風。
膩粉(三錢匕) 五倍子(二錢半) 大黃(銼,炒) 白殭蠶(直者,炒) 黃連 甘草(生,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大人以竹筒吸之,小兒吹之,如餘毒攻心,肺咽有瘡,用男孩兒乳汁,調藥一字,以雞翎探之。
嘔者生,不嘔者死。
白礬散 治纏喉風,急喉閉。
白礬(三錢) 巴豆(三枚,去殼,分作八片) 上將白礬於銚內慢火熬化為水,置巴豆其內候乾,去巴豆取白礬研為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
《本事方》去巴豆,用烏雞子清一個,調白礬灌入喉內,立效如神,活人不計數,幸毋忽。
春風散 治咽喉腫痛,纏喉風閉塞。
殭蠶 黃連(俱銼碎) 樸硝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