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五

關燈
) 黃連(各一錢二分) 元參 升麻(各七分) 甘草(五分) 黃芩(一錢二分) 上銼,水煎服。

     丹溪方 治口瘡,舌強多痰。

     白朮 甘草梢(各一錢) 人參 赤芍藥 木通 生地黃(各五分) 黃連(炒,二錢) 瓜蔞子(十二枚) 上銼一帖,煎服。

     赴宴散 治三焦實熱,口舌生瘡糜爛,痛不可忍者。

     黃連 黃柏 黃芩 梔子 細辛 乾薑(各等分) 上為細末,先用米泔漱口,後擦藥於患處,或吐或咽不拘。

     冰柏丸 治口舌生瘡。

     黃柏 薄荷 硼砂(各等分) 冰片(減半)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噙化一丸。

     五福化毒丹 治積熱驚惕,狂譫煩渴,頰赤咽乾,唇口腫破生瘡,夜臥不安,頭面遍體多生瘡癤,及小兒驚風,痰熱潮搐等證。

     元參 桔梗(各二兩) 茯苓(二兩半) 人參 牙硝 青黛(各一兩) 甘草(七錢半) 麝香(一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銀箔各四十片為衣,每一丸或半丸,小兒一丸分作四服,俱薄荷煎湯化下,食後臨臥服。

    如大人口臭,及小兒痘疹上攻,口齒涎血臭氣,用生地黃自然汁化一丸,以雞翎刷口內。

    熱疳黃瘦,雀目者,陳粟米泔水下。

     琥珀犀角膏 治咽喉口舌生瘡茵,其效如神。

     琥珀 犀角 辰砂(各一錢) 茯神 人參 酸棗仁(各二錢) 片腦(一字) 上各另為極細末,用煉蜜搜成膏子,以瓦罐收貯密封,俟其疾作,每服一彈子大,以麥門冬濃煎湯化下,一日五服。

     黑參丸 治口舌生瘡,經久不愈。

     元參 天門冬 麥門冬(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一丸綿裹噙化,津液下。

     硼砂散 治口舌生瘡及咽喉腫痛,皆效。

     硼砂 馬牙硝 石膏 寒水石 枯白礬(各二錢) 片腦(二分) 上為細末,每用半錢,撒入患處,及新汲水調下。

     薄荷煎 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痰涎壅塞。

     薄荷(二兩半) 川芎(二錢) 砂仁 甘草(各三錢) 片腦(五分) 上另為末,和勻,蜜調成膏,任意嚼咽。

    一方去片腦,加桔梗。

     薄荷蜜 治舌上生瘡,或胎乾澀,語言不真。

     白蜜 薄荷自然汁(等分) 上先以生薑蘸水揩,然後敷之。

     碧雲膏 治一切積熱,口舌生瘡,心煩喉閉,燥渴腫痛。

     碧雪 芒硝 馬牙硝 樸硝(各一斤) 石膏 寒水石 滑石(水飛,各六兩) 青黛(一兩) 上為細末,以甘草一斤煎水,和諸藥勻,再入火煎,用柳木攪勻,入青黛又攪勻,傾出盆內,候冷成塊,研為細末,每用少許,噙化。

    如喉閉,每用少許,吹入喉中。

     碧雪 治口瘡及咽腫痛,神效。

     蒲黃 青黛 硼砂 焰硝 生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敷之。

    咽喉腫痛,鵝管吹入。

     一方 治口瘡。

     細辛 黃柏(炙,等分,一雲黃連) 上研極細末,敷之,噙少時當滿口有涎,吐之,少傾又敷又噙,如是五七次即愈。

    一方有黃連。

    又一方單用黃柏蜜炙為末,撒瘡上。

     綠袍散 治口瘡。

     黃柏(四錢) 甘草(炙,二錢) 青黛(一錢) 上為末,擦患處,噙之,吐出涎立愈。

    一方有密陀僧,無甘草。

     赴筵散 治赤白口瘡。

     黃柏 青黛 密陀僧 上為末,幹貼瘡上。

     一方 治赤口瘡。

     白礬(枯) 沒藥 乳香 銅綠(各等分) 上為細末,撒之。

    一方單用枯礬末,撒之,或噙良久,水漱又噙。

     一方 治白口瘡。

     雄黃 沒藥 乳香(各一錢) 輕粉 巴豆霜(各少許) 上為細末,撒之。

     又方 治白口瘡。

     黃柏 蓽撥(各等分) 上為末,醋調擦,水漱。

     柳花散 治口瘡赤白。

     元胡索(一錢) 黃柏 黃連(各五分) 青黛 密陀僧 上為末,頻撒之。

     檳榔散 治口瘡疼痛,大有神效。

     五倍子(三錢) 寒水石(半兩煅) 蒲黃 黃丹(各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少許,幹貼瘡上。

     龍石散 治大人小兒上膈壅毒,口舌生瘡,咽嗌腫塞,疼痛妨悶。

     硃砂(一錢半) 寒水石(煅通赤,三錢二分半) 生腦子(二錢半) 上為末,每用少許,撒貼患處,咽津每日三五次。

    又小兒瘡疹毒氣攻口齒,先用五福化毒丹掃後,仍用此藥撒貼,立效。

     清金散 治大人小兒白口瘡,急惡狀似木耳。

     五倍子(去土,四錢) 青黛(四錢) 上為末,好油調貼瘡上,咽喉中瘡爛用竹管吹入喉中,有津吐出。

    一方單用五倍子為末,擦之,便可飲食。

     赴筵散 治口瘡疼痛。

     五倍子(嫩者,一兩) 黃柏(蜜炒) 滑石(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幹撒瘡上,良久便可飲食。

    一方有銅綠半兩、麝香一字。

     一方 治口瘡。

     白礬(一兩,枯至半兩) 黃丹(一兩,火煅紅放下,再炒紫色為度) 一方 治口內生瘡。

     明礬(枯) 黃丹(炒) 鹽白梅(燒存性,各一錢) 人中白(一錢半)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幹撒口內。

    甚者加硼砂半兩、片腦一分。

     一方 治膈上熱極,口舌生瘡。

     膩粉(一匕) 杏仁(七枚,不去皮尖) 上二味臨臥時細嚼,令涎出則吐之,用溫湯漱口,未痊再用。

     一方 治滿口生瘡,此因虛壅上攻。

     草烏(一個) 南星(一個) 生薑(一塊) 上焙乾為末,每服二錢,臨臥時用醋調作掩子,貼手足心,來日便愈。

     一方 治虛火口瘡。

     甘草 乾薑(各等分) 上銼,和勻,細嚼噙之。

     既濟丹 治口瘡上熱下寒者。

     黃連 乾薑(各等分) 上為末,噙且服之。

     二皂散 治口舌生瘡,牙宣出血。

     大皂角(燒存性) 牙皂(燒存性) 銅綠 膽礬 雄黃 孩兒茶 百草霜 枯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先將米泔水漱口,洗口瘡,然後擦藥。

     黃白散 治口瘡如神,並口生疳瘡。

     黃柏 孩兒茶 枯白礬(各等分) 上為末,先用陳倉小米熬湯,晾冷,漱口淨,將藥末撒患處。

    不拘三五年,諸治不愈者,敷三五次即愈。

     一方 治口內生瘡。

     樸硝(一錢) 寒水石(火煅,一兩) 上同研,入硃砂如桃紅色,敷患處,嚥下不妨,味苦加甘草。

     一方 用焰硝、硼砂含口勿開,外以南星為末,醋調貼足心湧泉穴上,神效。

     一方 孩兒茶、硼砂各等分,為末,敷口內瘡。

     一方 以薔薇根,避風處打去土,煮濃汁,溫含,冷易之。

     一方 以膽礬一塊,用百沸湯泡開,含漱一宿可瘥八分。

     又一方 用白礬湯含漱亦好。

     一方 單文蛤末,敷之。

     一方 夏月用西瓜水,徐徐咽之,冬月無水,以皮燒灰噙之。

     一方 以好墨研螻蛄極細,敷之立效。

     一方 用生薑一塊,臨臥時細嚼,含。

    睡不得開口出氣,眠著不妨,睡覺嚥下。

     一方 香附葉煮汁漱口,神效。

     一方 以遠志醋研,鵝毛掃患處出涎。

     半夏散 治少陰口瘡,聲絕不出者,是寒遏絕陽氣不伸也。

     半夏(一兩) 肉桂 烏頭(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