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一·上
關燈
小
中
大
,則血灌瞳仁;傷風,則淚亦出;虛煩,則眼亦昏;勞力,則眥亦赤。
生瘡乃風熱侵肺,黃乃酒傷於脾,最宜活變。
左眼屬陽,右眼屬陰,故人之手足,左不及右,耳目右不及左。
左眼病,則陽經病,右眼病,則陰經病。
陽邪日疼,陰邪夜疼。
昏昧羞明者,裡虛也。
上虛屬肝虛,必頭暈、目眩、耳聾;下虛屬腎虛,必眼花、睛痛、耳鳴。
昏花者傷氣,昏暗者傷血,熱證亦有羞明怕日,但內虛全不敢近陽光。
內障昏蒙,外無翳膜,因腦脂下凝烏珠轉白,或如金色,或如綠豆色,或如雲煙,或見五色,治比外障更難。
如腦脂凝結,瞳仁反背者,不治。
黑花者,腎虛也。
五色花,為腎虛客熱。
青花,膽虛。
紅花,火盛。
散杏者,瞳仁散大,視物杳冥。
能近視不能遠視者,看一成二,屬肝腎虛,宜腎氣丸、地芝丸,或加降火之劑。
能遠視不能近視者,屬心虛,宜定志丸。
有肝虛客熱,迎風冷淚者,歸葵湯、古木賊散。
睛疼,有火者滋腎丸,無火者杞苓丸。
外因風則胞白,兩眼拘急牽引喎斜,癢而青淚,肝風毒菊花散,腎風毒白蒺藜散、明目流氣飲、撥雲散、白殭蠶散、防風一字散、犀角飲選用。
熱則珠突,胞腫硬紅刺痛,洗肝散、洗心散、還睛散、通肝散、瀉肝散、決明散、羚羊角散、蔓荊散、加味荊黃湯、瀉青丸、涼膽丸、墜翳洗選用。
濕則食減身倦,如雲霧掩日,或忽然不見,或略見不明,宜鹽術散、單蒼朮膏。
濕熱甚,宜神芎丸。
暴發則目瞞不明,皆熱所為也,人參敗毒散。
疼者,升麻葛根湯。
歷考眼科,無寒而有虛,豈寒泣血而不上攻耶。
挾痰者則痛甚,宜小省風湯、南星丸。
內傷七情,氣壅朦朧,胞腫而軟,酸澀微赤,木香流氣飲加川芎、蒺藜。
風與氣搏,癢澀渾多淚者,羌活石膏散。
因過思勞神,大志丸、育神夜光丸。
因驚恐者,定志丸。
因怒者,當歸龍薈丸。
內傷飲食,勞倦損陷胃氣,火盛,血脈沸騰,益氣聰明湯、磁砂丸、還睛丸。
氣弱甚者,單人參膏、補中益氣湯。
如脾胃熱,兼有宿食者,秦艽、大黃為末,砂糖調服利之。
脾胃濕傷,內外障者,椒目丸、鹽術散。
傷熱酒,胃氣汙濁,血死目盲者,蘇木煎湯調人參末。
連鼻與手掌紫黑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蘇木煎湯調人參末服。
內傷色欲,腎氣虛者補腎丸,腎精虛者益陰腎氣丸。
肝血虛者,養肝丸、生熟地黃丸,肝腎虛者駐景丸。
抑論五臟六腑精華,皆稟於脾,注於目。
故理脾胃,則氣上而神清也。
又肝之系雖總於目,而照徹光彩,實腎精心神所主,故補精氣安神者,乃治眼之本也。
熱久復為風冷所乘,則眼中不赤而弦,赤且爛。
若風與熱病,則內外浮赤而癢甚。
大概表病肥人多風熱,防風、黃芩瀉火為君,黃連、當歸養血為臣,柴胡、升麻、白芷消腫止痛為使。
白睛紅者,加白豆蔻少許,瘦人血虛,四物龍膽湯,或加羌活、蔓荊子、荊芥、玄參、山梔仁、菊花為佐。
裡證肥人多風虛者,防風一字散,四生散補肝散,還精丸。
瘦人血虛挾風者,通血丸,明目地黃丸,滋陽地黃丸,通用羊肝丸。
久甚者,退翳丸,活命羊肝丸。
眼不過虛實而已,白輪變赤,火乘肺也;肉輪赤腫,火乘脾也;黑珠五色花翳,腎虛火也;神光青睛被翳,肝虛火也;赤脈瘀血貫目澀痛,心火自甚也。
故童子水在上,則視明瞭;老人火在上,則視昏眊。
實火氣有餘,宜前風熱藥中,加枳殼、杏仁以破氣。
虛火血不足,宜前養陰藥中,加知母、黃柏以降火。
黑睛有翳者,倍之。
蓋散有餘之火在於破氣,降不足之火在於養陰。
或勞欲過度,或涼藥過多,以緻渾身手足麻木,九竅不利,兩目緊急,青白翳見,大皆視物無力,宜補陽湯,黃芩湯或加黃柏,或菊睛丸。
經曰:壯水之源,以鎮陽光,滋陰是也;壯火之主,以消陰翳,養陽是也。
今人不分陰陽,專以龍膽辛香石藥擦點,而不知辛散損明,悲夫。
外治點洗,須要手巧,凡暴赤腫,血壅氣凝者,一時連點三五次亦可。
如氣血稍虛者,宜服藥以塞其源,藥水洗之,生有雲膜,方可用點,若無翳膜,縱久但可洗之,卻忌過用涼藥,冷洗冰血,眼化為水。
至於針刀火烙,古人忌用,惟太陽經熱生偷針痣,可刺去血。
如爛翳用茜草根燒灰,燈心草蘸點之,須臾大痛,以百節草刮去。
他如金針撥轉瞳仁等法,另是一家傳授。
本事方 雲:讀書之苦,傷肝損目,誠然。
晉範寧嘗苦目病,就張湛求方。
湛戲之曰:古方宋陽氏少得其術,以授魯東門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傳,以及漢杜子夏、晉左太衝,凡此諸賢,並有目疾。
得此方雲: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旦起晚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氣簁,蘊於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時,近能數其眉睫,遠視尺棰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
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
泊宅編 雲:舊說眼疾不可浴,浴則病甚,甚至有失明者。
承值郎白良雲:未壯歲之前,歲歲患赤眼。
一道人勸,但能斷沐頭則不復病此。
彥良自此不沐,今七十餘,更無眼疾。
或雲,患赤目以熱水灌足佳,若澡浴必緻失明。
醫餘 雲: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胃虛弱,吃食不得。
診其肝脈盛脾脈弱,服涼藥以治肝則損脾,愈吃飲食不得;服暖藥以益脾,則肝愈盛而加病。
何以治之,但於溫平藥中倍加肉桂,不得用茶調,恐損脾也。
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而兩得之。
傳曰:木得桂而死。
又曰:凡眼疾有上盛下虛者,有上虛下實者,虛者宜服補腎藥補其母也,實者宜服涼心經藥瀉其子也。
眼科雲:所謂補藥者,非硫黃、附子、鹿茸、蓯蓉之類,是硃砂、磁石之類也。
治眼而補下,當用眼藥故也,茲為至理。
(脈法在百零二目病下,《原機啟微》後) 治目暴赤腫痛方 洗肝散 治風熱上攻,暴作赤目,腫痛難開,隱澀眵淚。
羌活 防風 薄荷 山梔仁 當歸 川芎 大黃(酒浸,煨,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熱水調下。
龍膽四物湯 治目赤,暴發雲翳,疼痛不可忍。
當歸(酒洗) 川芎 赤芍藥 生地黃(各一錢半,姜酒炒) 羌活 防風(各一錢) 龍膽草(酒洗) 防己(各八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東垣瀉熱黃連湯 治眼暴發赤腫疼痛。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龍膽草 生地黃(姜酒炒) 柴胡(各一錢) 升麻(五分) 上?咀,水煎,午前飯後熱服。
散熱飲子 治眼目暴赤痛腫。
防風 羌活 黃芩 黃連(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
如大便秘,加大黃二錢;如痛甚,加當歸、生地黃;如煩躁不得眠,加山梔子。
救苦湯 治眼暴發赤腫,瞼高,苦疼不住者。
桔梗 連翹 細辛 羌活(太陽) 升麻(陽明) 柴胡(少陽) 防風 藁本 黃連 紅花(各一錢) 川芎(三錢) 黃芩 生地黃 黃柏 知母(各一錢半) 龍膽草 蒼朮(各七分) 當歸身(夏月減半)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若苦痛,則多用苦寒兼治本經之藥,再行加減;如睛昏,加知母、黃柏一倍。
錢氏瀉青丸 治目暴發赤腫疼痛。
當歸 川芎 防風 羌活 梔子 大黃 龍膽草 上為末,蜜丸雞頭大,每服一二丸。
本事方 治目暴赤澀腫疼痛。
木賊(半兩,去根) 細辛(半兩,洗淨) 草烏(一錢,去尖) 龍膽草(半兩,去根) 上銼散,每服三大錢,水一大盞、黑豆半合煎至一二沸,入沙糖一塊如彈子大,煎至八分,去渣,食後溫服。
一應諸眼患並用,忌煎煿油麵酢醬熱物,及不得嗔怒房色等事,則便易獲痊矣。
點洗方 光明湯 治一切暴眼。
白礬(一字) 銅綠 杏仁 甘草(各一錢) 乾薑(三分) 上件各捶碎,用生絹袋盛貯,放於磁器內,以沸湯浸,用紙封蓋定,待冷,臨臥洗之。
洗眼湯 洗暴赤眼。
當歸尾 黃連(各一錢) 赤芍藥 防風(各五分) 杏仁(四枚,去皮尖) 上用水半鍾入人乳汁少許浸藥,蒸過澄清,點眼不拘時。
一方無杏仁,有秦皮各等分,用滾水浸一時,蒸熱洗眼,甚妙。
五行湯 洗暴赤眼及時行腫毒疼痛。
黃柏一味為末,以濕紙裹黃泥包煨,候泥幹取出,每用一彈子大,絹包浸水內,飯上蒸熟,乘熱熏洗,極效。
此方有金木水火土製過,故名。
一方乳汁拌小黃柏皮,同煨熱,點之。
黃連膏 治一切暴發赤眼。
宣黃連四兩洗淨切片,用水四碗浸一宿,慢火煎熬至半盞,細絹重濾去渣,再熬如糖,收入磁罐內,用時入冰片少許,用銀簪點眼角。
一方乳汁煎黃連點之,治目中百病。
一方 治火眼,風眼,障眼。
當歸(兼用根梢) 黃連(去毛,各四分) 樸硝 白礬(各三分) 銅綠(三分) 上俱捶碎,用絲綿裹置瓷器中,沸湯一碗浸不拘時,先以白湯洗淨,次以藥水洗之。
青天膏 治風熱時眼暴赤,神效。
銅綠 黃丹(水飛) 官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入水少許,調藥令勻,於碗內艾葉煙燻黃為度,臨用以香油少許調勻,貼眼角。
消毒散 治眼赤腫疼痛不定,兼治瘡腫不消。
大黃(生五錢) 黃芩 黃柏(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生蜜水調藥如糊,攤在緋絹花子上,隨目赤左右貼於太陽穴,如幹,用溫水頻潤。
五黃膏 治目赤。
黃柏(一兩) 黃芩 黃連 黃丹 大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一錢蜜水調成膏,攤緋絹上,隨左右眼赤貼太陽穴。
赤眼方 雞爪黃連 銅綠(半字) 大艾葉 上將黃連、銅綠研末,用洗水調膏,攤於磁器盞內,卻將艾揉軟為丸,燒艾炮熏盞內,藥乾用沸湯泡,澄清,以銀簪蘸藥點之。
救苦丸 治眼暴赤,發嗔痛甚者。
黃連(一兩) 川歸(一錢) 甘草(一錢) 上銼細,水半碗浸一宿,以火熬約至一半,綿絞去渣令淨,再熬作稠膏,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一大塊如彈子大底下燃之,熏膏子,令艾盡為度,下後項藥: 硃砂(一錢飛) 腦子(五錢) 乳香 沒藥(各等分) 上研,入膏和丸如米大,每用二丸點眼兩角,仰面臥,藥化方起。
一方 治火眼。
用水梨一枚去皮,連核嚼碎,同生白礬末八分入磁器內搗爛,綿帛取汁,仍收瓷器內,以白綿紙蓋敷,待水滲過,用婦人帶過銅針不時點眼,即愈。
收藏如法,切忌屋塵。
清明散 治暴發爛弦風眼。
皂礬不拘多少,瓦器盛,於三伏內曬之至白色,須曬十餘日方好,再用黃連末十分之一,每用少許,水和隔紙洗眼,立時見效。
點赤眼方 好雞爪黃連剪碎洗淨,同白礬少許,用紅棗一枚去核,將二味盛入棗內,濕紙包裹,慢火煨熟,礬化取出黃連,浸人乳內點眼,極妙。
洗眼方 治時行害眼並風眼有淚者。
用皮硝六錢,水一鍾煎七分,候冷定洗眼,每日洗數次,眼如童子明,每月洗一遍。
搐鼻散 治風熱腫赤難開。
雄黃 硃砂(各二錢) 細辛(五錢) 腦 麝(二味各少許) 上為末,令病人口含水,以少許吹入鼻中。
吹鼻散 治暴發眼痛。
火硝(一錢) 乳香 沒藥(各五分) 雄黃(三分) 黃丹(一分飛) 上為極細末,每少許吹入鼻中。
治目久赤腫痛方 明目清肝散 治肝經壅熱,目腫疼痛。
柴胡 黃連(各一錢五分) 黃芩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生地(姜酒炒) 菊花 決明子(各一錢) 甘草(六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久患翳膜,加木賊、蟬退、白蒺藜各一錢。
芍藥清肝散 治眵多眊矂,緊澀羞明,赤脈貫睛,臟腑秘結者。
白朮 川芎 防風 羌活 桔梗 滑石 石膏(各三分) 荊芥 薄荷 前胡 黃芩 芍藥 甘 草(炙,各二分半) 柴胡 山梔 知母(各二分) 大黃(四分) 芒硝(三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熱服。
此治風熱不制之病,熱甚,大便硬者從權用之,蓋苦寒之藥也,大便不硬者減大黃、芒硝。
羌活勝風湯 治眵多眊矂,緊澀羞明,赤脈貫精,頭痛鼻寒,腫脹涕淚,腦巔沉重,眉骨痠疼,外翳如雲霧絲縷秤星累蓋。
柴胡(七分) 白朮 黃芩(各五分) 羌活 獨活 川芎 白芷 防風 薄荷 枳殼 前胡 桔梗(各四分) 荊芥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此方為風熱不制而作也,又治傷寒愈後之病。
熱服者,熱性炎上,令在上散,不令流下也。
生翳者,隨翳所見經絡加藥。
翳凡自內眥而出者,加蔓荊子,治手太陽足太陽之屬也;自銳眥而入客主人斜下者,加龍膽草,為膽草味苦與膽味合,少加人參益三焦之氣,加藁本乃太陽經風藥;銳眥;客主人者,足少陽手少陽手太陽之屬也。
凡自目系而下者,倍加柴胡行肝氣,加黃連瀉心火。
目系者,足厥陰手少陰之屬也,自抵過而上者,加木通導小腸中熱,五味子酸以收斂,抵過者於太陽之屬也。
柴胡復生湯 治紅赤羞明,淚多眵少,腦巔沉重,睛珠痛,應太陽眼睫無力,常欲垂閉,不敢久視,久視則痠疼,翳陷下,所陷者或圓或方,或長短如縷,如錐如鑿。
柴胡(六分) 蒼朮 茯苓 黃芩(各五分) 白芍藥 薄荷 桔梗 炙甘草(各四分) 藁本 蔓荊子 川芎 羌活 獨活 白芷(各三分半) 五味子(二十粒) 上作一服,水兩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後熱服。
當歸養榮湯 治睛珠痛甚不可忍,餘治同上。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 防風 羌活 白芷(各七分半) 上銼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後熱服。
上方以七情五賊,勞役飢飽,重傷脾胃。
脾胃者,多血多氣之所,脾胃受傷則血亦病,血養睛,睛珠屬腎,今生意己不升發,又復血虛不能
生瘡乃風熱侵肺,黃乃酒傷於脾,最宜活變。
左眼屬陽,右眼屬陰,故人之手足,左不及右,耳目右不及左。
左眼病,則陽經病,右眼病,則陰經病。
陽邪日疼,陰邪夜疼。
昏昧羞明者,裡虛也。
上虛屬肝虛,必頭暈、目眩、耳聾;下虛屬腎虛,必眼花、睛痛、耳鳴。
昏花者傷氣,昏暗者傷血,熱證亦有羞明怕日,但內虛全不敢近陽光。
內障昏蒙,外無翳膜,因腦脂下凝烏珠轉白,或如金色,或如綠豆色,或如雲煙,或見五色,治比外障更難。
如腦脂凝結,瞳仁反背者,不治。
黑花者,腎虛也。
五色花,為腎虛客熱。
青花,膽虛。
紅花,火盛。
散杏者,瞳仁散大,視物杳冥。
能近視不能遠視者,看一成二,屬肝腎虛,宜腎氣丸、地芝丸,或加降火之劑。
能遠視不能近視者,屬心虛,宜定志丸。
有肝虛客熱,迎風冷淚者,歸葵湯、古木賊散。
睛疼,有火者滋腎丸,無火者杞苓丸。
外因風則胞白,兩眼拘急牽引喎斜,癢而青淚,肝風毒菊花散,腎風毒白蒺藜散、明目流氣飲、撥雲散、白殭蠶散、防風一字散、犀角飲選用。
熱則珠突,胞腫硬紅刺痛,洗肝散、洗心散、還睛散、通肝散、瀉肝散、決明散、羚羊角散、蔓荊散、加味荊黃湯、瀉青丸、涼膽丸、墜翳洗選用。
濕則食減身倦,如雲霧掩日,或忽然不見,或略見不明,宜鹽術散、單蒼朮膏。
濕熱甚,宜神芎丸。
暴發則目瞞不明,皆熱所為也,人參敗毒散。
疼者,升麻葛根湯。
歷考眼科,無寒而有虛,豈寒泣血而不上攻耶。
挾痰者則痛甚,宜小省風湯、南星丸。
內傷七情,氣壅朦朧,胞腫而軟,酸澀微赤,木香流氣飲加川芎、蒺藜。
風與氣搏,癢澀渾多淚者,羌活石膏散。
因過思勞神,大志丸、育神夜光丸。
因驚恐者,定志丸。
因怒者,當歸龍薈丸。
內傷飲食,勞倦損陷胃氣,火盛,血脈沸騰,益氣聰明湯、磁砂丸、還睛丸。
氣弱甚者,單人參膏、補中益氣湯。
如脾胃熱,兼有宿食者,秦艽、大黃為末,砂糖調服利之。
脾胃濕傷,內外障者,椒目丸、鹽術散。
傷熱酒,胃氣汙濁,血死目盲者,蘇木煎湯調人參末。
連鼻與手掌紫黑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蘇木煎湯調人參末服。
內傷色欲,腎氣虛者補腎丸,腎精虛者益陰腎氣丸。
肝血虛者,養肝丸、生熟地黃丸,肝腎虛者駐景丸。
抑論五臟六腑精華,皆稟於脾,注於目。
故理脾胃,則氣上而神清也。
又肝之系雖總於目,而照徹光彩,實腎精心神所主,故補精氣安神者,乃治眼之本也。
熱久復為風冷所乘,則眼中不赤而弦,赤且爛。
若風與熱病,則內外浮赤而癢甚。
大概表病肥人多風熱,防風、黃芩瀉火為君,黃連、當歸養血為臣,柴胡、升麻、白芷消腫止痛為使。
白睛紅者,加白豆蔻少許,瘦人血虛,四物龍膽湯,或加羌活、蔓荊子、荊芥、玄參、山梔仁、菊花為佐。
裡證肥人多風虛者,防風一字散,四生散補肝散,還精丸。
瘦人血虛挾風者,通血丸,明目地黃丸,滋陽地黃丸,通用羊肝丸。
久甚者,退翳丸,活命羊肝丸。
眼不過虛實而已,白輪變赤,火乘肺也;肉輪赤腫,火乘脾也;黑珠五色花翳,腎虛火也;神光青睛被翳,肝虛火也;赤脈瘀血貫目澀痛,心火自甚也。
故童子水在上,則視明瞭;老人火在上,則視昏眊。
實火氣有餘,宜前風熱藥中,加枳殼、杏仁以破氣。
虛火血不足,宜前養陰藥中,加知母、黃柏以降火。
黑睛有翳者,倍之。
蓋散有餘之火在於破氣,降不足之火在於養陰。
或勞欲過度,或涼藥過多,以緻渾身手足麻木,九竅不利,兩目緊急,青白翳見,大皆視物無力,宜補陽湯,黃芩湯或加黃柏,或菊睛丸。
經曰:壯水之源,以鎮陽光,滋陰是也;壯火之主,以消陰翳,養陽是也。
今人不分陰陽,專以龍膽辛香石藥擦點,而不知辛散損明,悲夫。
外治點洗,須要手巧,凡暴赤腫,血壅氣凝者,一時連點三五次亦可。
如氣血稍虛者,宜服藥以塞其源,藥水洗之,生有雲膜,方可用點,若無翳膜,縱久但可洗之,卻忌過用涼藥,冷洗冰血,眼化為水。
至於針刀火烙,古人忌用,惟太陽經熱生偷針痣,可刺去血。
如爛翳用茜草根燒灰,燈心草蘸點之,須臾大痛,以百節草刮去。
他如金針撥轉瞳仁等法,另是一家傳授。
本事方 雲:讀書之苦,傷肝損目,誠然。
晉範寧嘗苦目病,就張湛求方。
湛戲之曰:古方宋陽氏少得其術,以授魯東門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傳,以及漢杜子夏、晉左太衝,凡此諸賢,並有目疾。
得此方雲: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旦起晚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氣簁,蘊於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時,近能數其眉睫,遠視尺棰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
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
泊宅編 雲:舊說眼疾不可浴,浴則病甚,甚至有失明者。
承值郎白良雲:未壯歲之前,歲歲患赤眼。
一道人勸,但能斷沐頭則不復病此。
彥良自此不沐,今七十餘,更無眼疾。
或雲,患赤目以熱水灌足佳,若澡浴必緻失明。
醫餘 雲: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胃虛弱,吃食不得。
診其肝脈盛脾脈弱,服涼藥以治肝則損脾,愈吃飲食不得;服暖藥以益脾,則肝愈盛而加病。
何以治之,但於溫平藥中倍加肉桂,不得用茶調,恐損脾也。
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而兩得之。
傳曰:木得桂而死。
又曰:凡眼疾有上盛下虛者,有上虛下實者,虛者宜服補腎藥補其母也,實者宜服涼心經藥瀉其子也。
眼科雲:所謂補藥者,非硫黃、附子、鹿茸、蓯蓉之類,是硃砂、磁石之類也。
治眼而補下,當用眼藥故也,茲為至理。
(脈法在百零二目病下,《原機啟微》後) 治目暴赤腫痛方 洗肝散 治風熱上攻,暴作赤目,腫痛難開,隱澀眵淚。
羌活 防風 薄荷 山梔仁 當歸 川芎 大黃(酒浸,煨,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熱水調下。
龍膽四物湯 治目赤,暴發雲翳,疼痛不可忍。
當歸(酒洗) 川芎 赤芍藥 生地黃(各一錢半,姜酒炒) 羌活 防風(各一錢) 龍膽草(酒洗) 防己(各八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東垣瀉熱黃連湯 治眼暴發赤腫疼痛。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龍膽草 生地黃(姜酒炒) 柴胡(各一錢) 升麻(五分) 上?咀,水煎,午前飯後熱服。
散熱飲子 治眼目暴赤痛腫。
防風 羌活 黃芩 黃連(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
如大便秘,加大黃二錢;如痛甚,加當歸、生地黃;如煩躁不得眠,加山梔子。
救苦湯 治眼暴發赤腫,瞼高,苦疼不住者。
桔梗 連翹 細辛 羌活(太陽) 升麻(陽明) 柴胡(少陽) 防風 藁本 黃連 紅花(各一錢) 川芎(三錢) 黃芩 生地黃 黃柏 知母(各一錢半) 龍膽草 蒼朮(各七分) 當歸身(夏月減半)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若苦痛,則多用苦寒兼治本經之藥,再行加減;如睛昏,加知母、黃柏一倍。
錢氏瀉青丸 治目暴發赤腫疼痛。
當歸 川芎 防風 羌活 梔子 大黃 龍膽草 上為末,蜜丸雞頭大,每服一二丸。
本事方 治目暴赤澀腫疼痛。
木賊(半兩,去根) 細辛(半兩,洗淨) 草烏(一錢,去尖) 龍膽草(半兩,去根) 上銼散,每服三大錢,水一大盞、黑豆半合煎至一二沸,入沙糖一塊如彈子大,煎至八分,去渣,食後溫服。
一應諸眼患並用,忌煎煿油麵酢醬熱物,及不得嗔怒房色等事,則便易獲痊矣。
點洗方 光明湯 治一切暴眼。
白礬(一字) 銅綠 杏仁 甘草(各一錢) 乾薑(三分) 上件各捶碎,用生絹袋盛貯,放於磁器內,以沸湯浸,用紙封蓋定,待冷,臨臥洗之。
洗眼湯 洗暴赤眼。
當歸尾 黃連(各一錢) 赤芍藥 防風(各五分) 杏仁(四枚,去皮尖) 上用水半鍾入人乳汁少許浸藥,蒸過澄清,點眼不拘時。
一方無杏仁,有秦皮各等分,用滾水浸一時,蒸熱洗眼,甚妙。
五行湯 洗暴赤眼及時行腫毒疼痛。
黃柏一味為末,以濕紙裹黃泥包煨,候泥幹取出,每用一彈子大,絹包浸水內,飯上蒸熟,乘熱熏洗,極效。
此方有金木水火土製過,故名。
一方乳汁拌小黃柏皮,同煨熱,點之。
黃連膏 治一切暴發赤眼。
宣黃連四兩洗淨切片,用水四碗浸一宿,慢火煎熬至半盞,細絹重濾去渣,再熬如糖,收入磁罐內,用時入冰片少許,用銀簪點眼角。
一方乳汁煎黃連點之,治目中百病。
一方 治火眼,風眼,障眼。
當歸(兼用根梢) 黃連(去毛,各四分) 樸硝 白礬(各三分) 銅綠(三分) 上俱捶碎,用絲綿裹置瓷器中,沸湯一碗浸不拘時,先以白湯洗淨,次以藥水洗之。
青天膏 治風熱時眼暴赤,神效。
銅綠 黃丹(水飛) 官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入水少許,調藥令勻,於碗內艾葉煙燻黃為度,臨用以香油少許調勻,貼眼角。
消毒散 治眼赤腫疼痛不定,兼治瘡腫不消。
大黃(生五錢) 黃芩 黃柏(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生蜜水調藥如糊,攤在緋絹花子上,隨目赤左右貼於太陽穴,如幹,用溫水頻潤。
五黃膏 治目赤。
黃柏(一兩) 黃芩 黃連 黃丹 大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一錢蜜水調成膏,攤緋絹上,隨左右眼赤貼太陽穴。
赤眼方 雞爪黃連 銅綠(半字) 大艾葉 上將黃連、銅綠研末,用洗水調膏,攤於磁器盞內,卻將艾揉軟為丸,燒艾炮熏盞內,藥乾用沸湯泡,澄清,以銀簪蘸藥點之。
救苦丸 治眼暴赤,發嗔痛甚者。
黃連(一兩) 川歸(一錢) 甘草(一錢) 上銼細,水半碗浸一宿,以火熬約至一半,綿絞去渣令淨,再熬作稠膏,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一大塊如彈子大底下燃之,熏膏子,令艾盡為度,下後項藥: 硃砂(一錢飛) 腦子(五錢) 乳香 沒藥(各等分) 上研,入膏和丸如米大,每用二丸點眼兩角,仰面臥,藥化方起。
一方 治火眼。
用水梨一枚去皮,連核嚼碎,同生白礬末八分入磁器內搗爛,綿帛取汁,仍收瓷器內,以白綿紙蓋敷,待水滲過,用婦人帶過銅針不時點眼,即愈。
收藏如法,切忌屋塵。
清明散 治暴發爛弦風眼。
皂礬不拘多少,瓦器盛,於三伏內曬之至白色,須曬十餘日方好,再用黃連末十分之一,每用少許,水和隔紙洗眼,立時見效。
點赤眼方 好雞爪黃連剪碎洗淨,同白礬少許,用紅棗一枚去核,將二味盛入棗內,濕紙包裹,慢火煨熟,礬化取出黃連,浸人乳內點眼,極妙。
洗眼方 治時行害眼並風眼有淚者。
用皮硝六錢,水一鍾煎七分,候冷定洗眼,每日洗數次,眼如童子明,每月洗一遍。
搐鼻散 治風熱腫赤難開。
雄黃 硃砂(各二錢) 細辛(五錢) 腦 麝(二味各少許) 上為末,令病人口含水,以少許吹入鼻中。
吹鼻散 治暴發眼痛。
火硝(一錢) 乳香 沒藥(各五分) 雄黃(三分) 黃丹(一分飛) 上為極細末,每少許吹入鼻中。
治目久赤腫痛方 明目清肝散 治肝經壅熱,目腫疼痛。
柴胡 黃連(各一錢五分) 黃芩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生地(姜酒炒) 菊花 決明子(各一錢) 甘草(六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久患翳膜,加木賊、蟬退、白蒺藜各一錢。
芍藥清肝散 治眵多眊矂,緊澀羞明,赤脈貫睛,臟腑秘結者。
白朮 川芎 防風 羌活 桔梗 滑石 石膏(各三分) 荊芥 薄荷 前胡 黃芩 芍藥 甘 草(炙,各二分半) 柴胡 山梔 知母(各二分) 大黃(四分) 芒硝(三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熱服。
此治風熱不制之病,熱甚,大便硬者從權用之,蓋苦寒之藥也,大便不硬者減大黃、芒硝。
羌活勝風湯 治眵多眊矂,緊澀羞明,赤脈貫精,頭痛鼻寒,腫脹涕淚,腦巔沉重,眉骨痠疼,外翳如雲霧絲縷秤星累蓋。
柴胡(七分) 白朮 黃芩(各五分) 羌活 獨活 川芎 白芷 防風 薄荷 枳殼 前胡 桔梗(各四分) 荊芥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此方為風熱不制而作也,又治傷寒愈後之病。
熱服者,熱性炎上,令在上散,不令流下也。
生翳者,隨翳所見經絡加藥。
翳凡自內眥而出者,加蔓荊子,治手太陽足太陽之屬也;自銳眥而入客主人斜下者,加龍膽草,為膽草味苦與膽味合,少加人參益三焦之氣,加藁本乃太陽經風藥;銳眥;客主人者,足少陽手少陽手太陽之屬也。
凡自目系而下者,倍加柴胡行肝氣,加黃連瀉心火。
目系者,足厥陰手少陰之屬也,自抵過而上者,加木通導小腸中熱,五味子酸以收斂,抵過者於太陽之屬也。
柴胡復生湯 治紅赤羞明,淚多眵少,腦巔沉重,睛珠痛,應太陽眼睫無力,常欲垂閉,不敢久視,久視則痠疼,翳陷下,所陷者或圓或方,或長短如縷,如錐如鑿。
柴胡(六分) 蒼朮 茯苓 黃芩(各五分) 白芍藥 薄荷 桔梗 炙甘草(各四分) 藁本 蔓荊子 川芎 羌活 獨活 白芷(各三分半) 五味子(二十粒) 上作一服,水兩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後熱服。
當歸養榮湯 治睛珠痛甚不可忍,餘治同上。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 防風 羌活 白芷(各七分半) 上銼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後熱服。
上方以七情五賊,勞役飢飽,重傷脾胃。
脾胃者,多血多氣之所,脾胃受傷則血亦病,血養睛,睛珠屬腎,今生意己不升發,又復血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