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

關燈
升麻(一錢半) 葛根 防風 白芷 黃芩 人參(各一錢) 白芍藥(六分) 蒼朮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加棗、姜,水煎服,宜早飯後午前,取天氣上升,使陽達於面也。

     巴戟丸 治肺病面白不悅,則為脫氣脫血,脫津脫液,脫精神。

     川巴戟(去心) 五味子 肉蓯蓉(酒洗) 菟絲子(炒) 人參 白朮 熟地(砂仁炒) 骨碎補(去毛) 茴香 牡蠣 白龍骨 覆盆子 益智仁(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二三服。

     東垣方 治面白善嚏,或面色惡,及脈緊者,皆寒也。

     羌活 防風 甘草 藁本 附子 上銼,水煎服。

    面色惡,悲恐者,更加桂、附。

     治面生瘡癤方 清上防風湯 清上焦火,治頭面生瘡癤,風熱毒。

     防風(一錢) 連翹 白芷 桔梗(各八分) 黃芩(酒炒) 川芎(各七分) 荊芥 梔子 黃連 薄荷 枳殼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入竹瀝尤妙。

     連翹散 治面生谷嘴瘡,俗名粉刺。

     連翹 川芎 白芷 黃連 苦參 荊芥 桑白皮 山梔子(炒) 貝母 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臨臥服。

     麥門冬膏 治面上肺風瘡。

     麥門冬(去心,一斤) 橘皮(去白,四兩) 上用水煎汁,熬成膏,入蜜二兩,再熬成,入水中一夜去火毒,每服五匙,滾水化開,夜用後春容散擦之。

     春容散 白附子(六錢) 硫黃(五錢) 枯礬 黑鉛(炒枯,各二錢) 黃丹(飛過) 輕粉(各一錢) 密陀僧(二錢) 麝香(二分) 上為末,先將冷水擦紅處洗後,以藥未擦之,不可擦破。

    忌酒色惱怒。

     硫黃膏 治面部生瘡,或鼻赤,面生粉刺,妙不可言。

     生硫黃 香白芷 瓜蔞根(各半錢) 膩粉(一錢) 芫青(七個,去翅足) 全蠍(一個) 蟬蛻(五個) 上為末,用黃蠟、麻油和熔入前藥在內,臨臥時洗面淨,以少許塗之,數日間瘡腫自平,赤亦自消。

    如風刺、粉刺,一夕見效,仍塗藥,勿近眼。

     白附子散治男婦熱瘡似癬,或黑瘢點。

     白附子 密陀僧 白茯苓 白芷 官粉(各等分) 上為末,先用蘿蔔煎湯洗面,後用羊乳調成膏敷患處,早晨洗去。

     一方 治面上粉刺。

     枯礬(一兩) 生硫黃 白附子(各二錢) 上共為末,唾津調擦,臨臥上藥,次早洗去。

     一方 治面上酒齇,鼻紅紫腫。

     硫黃 枯礬 半夏 白鹽(炒,各二錢) 上為末,水調敷患處,立消。

     一方 治面上瘡,鼻酒刺。

     雄黃 鉛粉(各一錢) 硫黃(五分) 上為細末,乳汁調塗患處,晚上敷,次早溫水洗去,如此三上即已。

     一方 治酒齇鼻。

     輕粉 硫黃 上共為末,粗紙蘸擦之。

     一方 治肺毒,面鼻赤皰。

     密陀僧不拘多少,為末,臨臥乳汁調敷面上,次日洗去,不過三五次而已。

     一方 治赤紅爛臉。

     用水銀一錢、桕油蠟一兩,共搗塗之。

     一方 治臉上熱瘡涎出。

     用蒲黃敷上,瘥。

     一方 治面瘡。

     水調平胃散塗之。

     一方治鼻瘡。

     用杏仁去皮尖為末,以乳汁和之,擦患處。

     一方 治抓破面皮。

     用生薑自然汁調輕粉,擦患處,更無痕跡。

     治面生?斑方 瑩肌如玉散 治面生?點,或生小瘡,或生疿痤粉刺之類,並皮膚瘙癢,常用洗面去垢潤肌。

     皂角(三斤,去皮) 升麻(八兩) 楮實子(五兩) 綠豆(擦淨另搗) 白及 白芷 天花粉(各一兩) 甘松 砂仁(連皮) 白丁香(臘月收,各五錢) 山奈(三錢) 上為末,和勻,量用洗面,不惟馨香,亦且去垢。

    一方加藿香五錢、樟腦一錢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清晨洗面最奇。

    一方用糯米飯搗丸。

     玉容散 治面上黑?雀瘢。

     甘松 山奈 茅香(各五錢) 白芷 白及 白斂 白殭蠶 白附子 天花粉(各一兩) 零陵香 防風 藁本(各三錢) 綠豆粉(一兩) 肥皂(二個) 上為細末,每早洗面用之。

     紅玉散 治面上一切酒刺風刺,黑黶瘢子。

     白芷 藿香 牙皂(去皮子,各三錢) 甘松 山奈 木賊 白丁香(各一錢,另研) 天花粉 白茯苓(各一錢半) 細辛 杏仁(去皮,另研) 密陀僧(各一錢) 樟腦(五分) 白及(少許) 上為末,臨臥用津唾調,或乳汁調敷面上,明早溫水洗去,其面如玉。

     秘方 治面上雀瘢。

     櫻桃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