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六

關燈
,各一兩) 上為末,用糯粉酒打糊丸如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婦人醋湯下。

    加益智子亦可。

     狼毒丸 治七疝,久而不愈,發作無時,臍腹堅硬,刺痛不已。

     芫花(醋炒) 狼毒(炒) 川烏(炮,去皮臍,各一兩) 全蠍(去毒,九枚) 三稜 乾薑(炮) 椒紅(炒) 沒藥 鱉甲(醋煮) 乾漆(炮煙盡,各半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薑湯溫酒任下,甚者以鹽半斤炒極熱,以故帛包熨痛處。

     治?疝方 橘核丸 治四種?疝,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或成瘡癰潰爛,輕則時出黃水。

     橘核 海藻 昆布 海帶 桃仁 川楝子(各一兩) 厚樸 玄胡索 枳實 桂心 木香 木通(各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溫酒鹽湯任下。

    如虛寒加川烏;腫久不消,加硇砂少許。

    有熱氣滯,加黑醜、大黃。

     海藻潰堅丸 治木腎如鬥,結硬如石。

     海藻(洗) 昆布(洗) 川楝子(去核) 吳茱萸(湯泡七次,各一兩) 木香 荔枝核(炒) 青皮(醋炒) 玄胡索(炒) 肉桂(炒,各五錢) 小茴香(五錢) 海帶(洗) 橘核(炒) 桃仁(麩炒,去皮尖,各一兩) 木通(七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鹽湯酒任下。

     馬藺花丸 治七疝?氣,及婦人陰?墜下,小兒偏墜等證,無有不效者。

     馬藺花(醋炒) 川楝子 橘核 海藻 海帶 昆布(以上俱用酒洗) 桃仁(去皮尖,各一兩) 厚樸(薑製) 木通 枳實(炒) 玄胡索 肉桂 木香 檳榔(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酒或姜鹽湯下。

    如脈沉細,手足逆冷者,加川烏頭五錢。

     丹溪方 治?疝。

     南星 山楂 蒼朮(各二兩) 白芷 半夏(制) 枳核 神麯(各一兩) 海藻 昆布(各半兩) 玄明粉 吳茱萸(各二錢) 上為末,酒糊丸服。

     又方 治木腎不痛。

     枸杞子 南星 半夏 黃柏(酒炒) 蒼朮(鹽炒) 山楂 白芷 神麯(炒) 滑石(炒) 昆布 吳茱萸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又方 治木腎。

     楮樹葉又雲楊樹雄者,曬乾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丹溪方 下部?氣不痛之方,細思,非痛斷房事與厚味不可,用藥惟促其壽。

    若蒼朮、神麯、白芷、山楂、川芎、枳實、半夏皆要藥,人視其藥,皆鄙賤之物,以啟慢心,又不能斷欲以愛護其根本,非徒無益,而反被其害者多矣。

    且其藥宜隨時月寒濕,更按君臣佐使加減。

    大抵?疝屬濕多。

     蒼朮 神麯 白芷 山楂 川芎 枳實 半夏 南星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服。

    有熱加山梔一兩,堅硬加樸硝半兩,秋冬加吳茱萸二錢半。

     海蛤丸 治?疝。

     海蛤(醋淬三次) 當歸 海金砂 膩粉 硇砂(各一錢) 海藻 粉霜(各五分) 水蛭(二十一條,炒) 青黛 滑石 乳香(各一錢) 硃砂(二錢,另為末) 地龍(二十一條,去頭足) 上為細末,鹽水煮麵糊為丸,如小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丸,空心煎燈心湯下之。

    小便下冷膿惡物乃效。

    卻以黃連、紫河車,闆藍根各二錢,煎湯漱口,以固牙齒,去闆藍根,加管仲。

     地黃膏子丸 治男子婦人臍下奔豚氣塊,小腹疼痛,卵痛即控睪相似,漸成腫陰,陰痛上衝心腹不可忍者,宜服此藥。

     血竭 沉香 木香 莪朮(炮) 玄胡索 蛤蚧 人參 當歸 川芎 川楝 續斷 白朮 全蠍 茴香(炒) 柴胡 吳茱萸 沒藥(以上分兩不定,隨證加減用之) 氣多者加青皮,血多者加肉桂。

     上為細末,地黃膏子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加一丸,至三十丸。

    空心溫酒下。

     安息香丸 治陰氣下墜,痛脹,卵核腫大,堅硬如石,痛不能忍者。

     玄胡索(炒) 海藻(洗) 昆布(洗) 青皮(去白) 茴香(炒) 川楝子(去核) 馬藺花(各一兩半) 木香(半兩,不見火) 大戟(酒浸三宿,切片,焙乾,三錢半) 沒藥(一錢半,另研) 麝香(一錢,另研) 上為細末,另將硇砂、真阿魏、真安息香三味各二錢半,用酒一盞,醋一盞,淘去砂石,另用酒醋合一盞,熬成膏子,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用綿子灰調酒下。

     大戟丸 治陰?腫脹,或小腸氣痛。

     大戟(去皮,銼碎,炒黃,半兩) 胡蘆巴(炒,四兩) 木香(一兩) 川楝子(五兩) 附子(炮,去皮臍) 茴香 訶子(煨,去核) 檳榔(半兩) 麝香(另研,半兩) 上為細末,獨取川楝,以好酒二升,蔥頭七枚,長三四寸,煮川楝軟,去皮核取肉,和上件藥,杵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下十丸。

    潮發疼痛,炒姜熱酒下十五丸。

     抵聖丸 治陰?腫滿,赤腫,大便秘,欲飲水,按之臍腹痛者,下之。

     續隨子 薏苡仁 郁李仁 茵芋 白牽牛(略炒,各一錢)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用《博濟方》香姜飲嚥下,黃昏服,五更利,下惡物,效。

     外治方 五葉散 洗疝痛立效。

     枇杷葉 野紫蘇葉 椒葉 蒼耳葉 水晶蒲桃葉 上不拘多少,量水煎湯,浴洗。

     綿包取汗法 治偏墜。

     用乾薑、桂各一兩為末,以綿一兩,水三大碗同煮二十餘沸,起,曬乾,又煮,水盡為度,用幹綿包陰丸,汗出數次,漸愈。

     雄黃散 治陰腫大如鬥,核痛,人所不能治。

     雄黃(一兩,研) 礬(二兩) 甘草(生,半兩) 上銼散,以水五升,煎洗。

     失笑散 治腎腫。

     荊芥穗(一兩) 樸硝(二兩) 上為粗末,蘿蔔、蔥同煎湯,淋洗。

     一方 治陰疝或偏墜,大小子痛欲死者。

     木鱉子(一斤,取肉釅醋磨) 黃柏末 芙蓉葉末 上調敷核上,痛即止。

     一方 治外腎腫痛。

     大黃末,醋和除之,幹即易之。

     一方 治男子陰腫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治者。

     搗馬鞭草塗之。

     一方 治男子陰腫,大如鬥者,核痛,人所不能治者。

     蔓菁根,搗,敷之。

     伏龍肝撒法 土足以防水,燥足以勝濕,治水疝亦良。

     即竈心土為細末,撒之腎囊。

     一方 治腎囊濕瘡。

     密陀僧 乾薑 滑石 上為末,擦囊上。

     又方 吳茱萸 樟腦 蛇床子(各半兩) 寒水石(三錢) 輕粉(十盝) 黃柏 硫黃 白礬 檳榔 白芷(各二錢) 上為末,先用吳茱萸煎湯洗,後以麻油調擦。

     又方 治腎上風濕瘡,及兩腿。

     全蠍 檳榔 蛇床子 硫黃(各一錢) 上為細末,用麻油調入手心擦熱,用手抱囊一頃,次擦藥兩腿上。

     按摩法 治外腎因撲損而傷,睪丸偏大,有時疼痛者,中有瘀血,名曰血疝。

     於夜分之時,自以一手托其下,一手按其上,由輕至重,丸弄百回,彌月之間,瘀血盡散,陳氣皆行,誠妙術也。

    雖年深日久,無不愈之。

     治女疝方 澤蘭葉散 治婦人寒濕,或服水銀以緻子宮翻出,腫濕及風虛勞,冷氣攻心,腹疼痛,肢節拘急,體瘦無力,經候不調,飲食減少。

     澤蘭葉(二兩) 牡丹皮 柏子仁 赤芍藥 續斷(各五錢) 當歸 玄胡索 桂心 附子 牛膝 川芎 桃仁 乾漆 琥珀 沒藥 木香(各三分) 麝香(一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服。

     治小兒疝方 牡丹皮散 治小兒外腎偏墜。

     牡丹皮 防風(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或鹽湯調服,外用鹽湯洗之。

     木香補腎丸 淮生地(四兩,酒煮搗膏) 菟絲子 肉蓯蓉 黃精 黑棗肉 牛膝 蛇床子(微炒) 茯苓 遠志(各一兩二錢) 當歸身(二兩四錢) 丁香(三錢) 大茴香 木香(各六錢) 枸杞子(一兩五錢) 巴戟 杜仲(各一兩) 青鹽(五錢) 人參(五錢) 上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