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六

關燈
各二錢) 玄胡索(五錢) 全蠍(十三個,炒) 上四味,同為細末,同前藥拌勻,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

     胡蘆巴丸 治大人小兒,小腸盤腸,奔豚疝氣偏墜陰腫,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定。

     胡蘆巴(炒,一斤) 茴香(炒,十二兩) 吳茱萸(湯洗,炒,十兩) 川楝肉(炒,十八兩) 大巴戟(去心炒) 川烏(炮,去皮尖,各六兩)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下。

    小兒五丸,茴香湯下。

    一方加黑牽牛。

     丹溪胡蘆巴丸 治腎氣疝。

     茴香 破故紙 吳茱萸(鹽炒,各半兩) 木香(三錢) 胡蘆巴(一兩) 上為細末,蘿蔔搗汁丸,鹽湯下。

     沉香內消丸 治小腸疝氣,陰囊腫大,或左右偏,腎結核痛難忍,下元虛冷久不愈者,並宜服之。

     沉香 木香(各半兩) 胡蘆巴(酒浸) 小茴香(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鹽湯或酒任下。

     金鈴丸 治膀胱腫痛,及小腸氣,陰囊腫,毛間水出。

     金鈴子肉(五兩,即川楝子) 馬藺花(炒) 茴香(炒) 海蛤 海帶 破故紙 菟絲子(各三兩) 木香 丁香(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

     茴香楝實丸 治陰疝痛不可忍,及小腸氣痛。

     川楝子(炒) 茴香(炒) 山茱萸 食茱萸 青皮 陳皮 馬藺花(醋炒) 芫花(各等分)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量人虛實加減丸數,以利為度。

     大小茴香丸 治遠年近日一切疝氣。

     吳茱萸 八角茴香 小茴香 川楝子 花椒(各一兩) 青鹽(半兩) 上為細末,以連根蔥頭入酒,同藥搗成餅,曬乾,糯米半升,同藥餅用文武火炒黃色,研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忌發氣之物。

     八味茴香丸 治疝如神。

     茯苓 白朮 山楂 八角茴香 吳茱萸 荔枝核(各一兩) 枳殼(八錢) 橘核(三兩) 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細嚼一丸,薑湯下。

     硫荔丸 治疝氣上衝,築塞心臟欲死,手足厥冷者,其效如神。

     硫黃(不拘多少,火中溶化,即投水中,出毒,研細) 荔枝核(炒焦黃) 陳皮(各等分) 上為末,飯丸如桐子大,每服十四五丸,酒下。

    其痛立止。

    如自覺痛甚不能支持,加用五六丸,再不可多。

     四神丸 治腎冷,疝氣脹不己。

     吳茱萸(揀淨一斤,分二份,用老酒、米醋各浸一宿,焙乾) 蓽澄茄 青木香(各半兩) 大香 附子(杵淨,一兩) 上為末,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或乳香蔥白湯亦可。

     四神丸 治疝氣,食入則痛,食消則已,此脾腎兩臟虛寒也。

    餘族祖一人,年七十餘,患此甚苦,每日隻飲米汁,食少進則痛不可忍。

    餘用此藥,令日進二三服,七八日痛止,五月後全愈。

     肉豆蔻 破故紙(各四兩) 吳茱萸 木香(各二兩) 上為末,用生薑煮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鹽湯下。

     辰砂一粒丹 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

     附子(一兩,炮) 鬱金 橘紅(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如酸棗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

    服罷,又服神聖代針散。

     神聖代針散 乳香 沒藥 當歸 香白芷 川芎(各半兩) 蚖青(一兩,去翅足,即青紅娘子) 上為細末,更研,每服一字,病甚者半錢。

    先點好茶一盞,收撒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急呷之。

    心驚欲死者,小腸氣搐得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並婦人血癖,血迷,血暈,血刺衝心,胎衣不下,難產,但一切痛疾,服之有大神效,隻是要詳疾證用藥。

     元蠍散 治小腸疝氣。

     元胡索(鹽炒,五錢) 全蠍(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酒調服。

     荔核散 治腎大如鬥,三劑除根。

     荔枝核 茴香 青皮(等分) 上銼散,炒令黃色,勿焦,傾地上出火毒,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馬功散 治寒疝。

     黑牽牛(頭末,一錢) 小茴香(二錢半) 木香(一錢) 上共為末,每服三錢,薑汁調下。

     青木香丸 黑牽牛(炒取頭末,二兩) 檳榔(二兩,粟米飯裹煨,去飯) 青木香(半兩) 破故紙(炒) 蓽澄茄(各二兩) 上為末,水煮稀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

     蕩疝丸 黑牽牛(取頭末) 破故紙(炒) 小茴香(炒) 川楝子(去核,炒,各一兩) 青皮 陳皮(各三錢) 莪朮 木香(各四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神妙丸 治疝氣,小腸氣,膀胱氣,盤腸氣,水腎氣,偏墜。

     硫黃(溶化,傾入水中,撈起研細末,三分) 荔枝核(打碎,炒黃色,一錢半) 川芎(鹽水煮,撈起切片,五分) 大茴香(一錢半) 吳茱萸(鹽酒炒) 木香 沉香 乳香 橘核(各一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酒亦可。

     三香酒 治偏墜氣極痛者,一服即愈。

     南木香 小茴香 八角茴香 川楝肉(各三錢) 上合作一服,鍋內炒至香,入連須蔥白五根,用水一碗淬入鍋內,以碗罩住,候煎至半碗取,去渣,加好酒半碗合和,入炒鹽一茶匙,空心熱服,神效。

     豬脬丸 治諸疝,除根。

     用黑雄豬腰子一對,不見水,去膜切碎,以大小茴香末各二兩,同豬腰拌勻,再以前豬尿脬一個,入腰子於內,紮定,用酒三碗,於砂鍋內懸煮至半碗,取起焙乾為末,將餘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

     竹茹湯 治交接勞復,卵腫腹痛欲絕。

     用竹茹一兩,水煎濃汁,服之。

     治氣疝方 聚香飲子 治七情所傷,遂成七疝,心腹脹痛,引腰連脅,不可俯仰。

     檀香 木香 乳香 沉香 丁香 藿香(各一錢) 川烏(炮) 延胡索(炒) 桔梗(炒) 桂心 片薑黃 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氣疝飲 黃連(用吳茱萸水浸,炒,一錢) 人參 白朮(各七分) 白芍藥 陳皮(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木香導氣丸 治男子小腸氣肚痛,一切氣積,以補下元虛冷,脾胃不和,並宜服之。

     木香 八角茴香 乳香 川楝子 丁香 香附子 破故紙 胡蘆巴 荊三稜 甘草(各一兩) 杜仲(二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日進三服。

     立效散 治疝氣。

     川芎 川楝子 青皮(去白) 舶上茴香 黑牽牛(炒) 桃仁(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無灰酒一盞,煎七分,溫服。

     失笑散 治小腸氣痛,及婦人血氣痛欲死者。

     五靈脂 蒲黃(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用醋一合,熬藥成膏,水一盞,煎服。

     治積疝方 積疝丸 山楂(一兩) 茴香 柴胡(各二錢) 牡丹皮(一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鹽湯下。

     茴香散 治膀胱氣痛 茴香 金鈴子肉 蓬朮 三稜(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熱酒調下。

     丹溪方 一人疝痛作,腹內塊痛止,疝痛止,塊痛作。

     三稜 蓬朮(醋煮) 炒曲 薑黃 南星(各一兩) 山楂(二兩) 木香 沉香 香附(各三兩) 黃連(用茱萸炒,五錢) 蘿蔔子 桃仁 山梔 枳核(炒,各半兩) 上為末,薑汁蒸餅為丸服。

     十補丸 治小腸寒疝,膀胱伏梁奔豚,痃氣等證。

     附子(一兩,用防風一兩,銼如黑豆大,鹽四兩,黑豆一合,炒附子裂,去諸藥,留附子,去皮尖) 胡蘆巴 木香 巴戟(去心) 川楝子(炮,去油) 官桂(去皮) 延胡索 蓽澄茄 舶上茴香(炒) 破故紙(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