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加減七氣湯 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為病,發則心腹刺痛,不可忍者;或外感風寒,濕氣作痛,亦宜服之。
半夏(湯泡,三錢) 桂心(去粗皮) 延胡索(炒,各一錢半) 人參 乳香 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三因七氣湯 治七氣相幹,陰陽不得升降,攻衝心腹作痛。
半夏(薑汁製,五錢) 茯苓(四錢) 厚樸(薑汁炒,三錢) 紫蘇子(二錢) 上銼,作二服,每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蟠蔥散 治男婦脾胃虛冷,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膀胱,小腸疝氣及婦人血氣刺痛。
延胡索 肉桂 乾薑(炮,各四分) 蒼朮(米泔浸,焙) 甘草(炙,各二錢) 砂仁 檳榔 丁皮(各一錢) 茯苓 三稜(煨) 蓬朮(煨) 青皮(去穰,各七分) 上作一服,加連根蔥白一莖,水煎,空心熱服。
撞氣阿魏丸 治五種噎疾,九種心痛,痃癖氣塊,冷氣攻刺,腹痛腸鳴,嘔吐酸水,丈夫疝氣,婦人血氣刺痛,並皆治之。
茴香(炒) 青皮(去穰) 陳皮(去白) 蓬朮(炮) 川芎 甘草(炙,各一兩) 生薑(四兩,切片,鹽半兩,淹一宿,炒令黑色) 縮砂仁 肉桂 丁香皮(一方作小茴香) 白芷(各半兩) 胡椒 阿魏(醋浸一宿,同面為糊,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用阿魏和麵糊為丸如桐子大,用硃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
丈夫氣痛,炒姜鹽湯下;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
神保丸 治諸積氣為痛,宣通臟腑。
木香 胡椒(各二錢半) 乾蠍(全者,十個) 巴豆(十個,去心膜皮,另研取霜) 上為末,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七丸。
心膈痛,柿蒂燈心湯下。
腸痛,柿蒂煨薑湯下。
血痛,炒姜醋湯下。
肺氣甚者,以白礬、蛤粉各二錢,黃丹一錢同研,煎桑白皮,糯米飲下。
脅下痛,炒茴香,酒下。
大便不通,蜜湯調檳榔末一錢一分。
氣噎,術香湯下。
宿食不消,茶酒漿任下。
治瘀血心痛方 失笑散 治心氣痛,及小腸氣痛不可忍。
蒲黃 五靈脂(研,淘去砂土,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以醋調成膏,入水一盞,煎,食前熱服。
手拈散 治心脾氣痛。
草果 玄胡索 五靈脂 沒藥 乳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服。
通靈散 治九種心痛。
蒲黃 五靈脂(各一兩) 木通 赤芍藥(各五錢) 上銼,每服四錢,水煎,臨熟入鹽少許,通口服。
乾漆丸 治九種心痛,噁心吐水,腹脅積聚滯氣,婦人瘀血作痛,尤效。
乾漆(二兩,炒煙出)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熱酒或醋湯下。
玄胡索丸 治死血作痛,神效。
玄胡索(一兩五錢) 桂心 紅花 滑石(各五錢) 桃仁(二十枚) 上為末,蒸餅丸服。
當歸散 治心痛。
當歸 上為末,酒調服方寸匕。
神聖代針散 治心痛欲死者,服之立效。
小腸氣搐,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並婦人血癖,血迷,血暈,血刺痛衝心,胎衣不下難產。
但是一切因血作痛之疾,服之大有神效。
乳香 沒藥 當歸 川芎 白芷(各半兩) 蚖青(一兩,去翅足,炒) 上為細末,每服一分,病甚者半錢,先點好茶一盞,次摻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呷之。
桃靈丹 治心腹痛,及陰證或絞腸瘀等證。
玄胡索(一兩) 沒藥(七錢) 乳香 五靈脂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五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心疼,淡醋湯下。
腹痛,乾薑湯下。
或通用黃酒下。
桃仁承氣湯 凡治病先要問起居何如,如因平日喜食熱物,以緻死血留於胃口作痛,用此下之,輕者用韭汁、桔梗開提其氣血,藥中兼用之。
大黃(一兩) 桃仁(去皮尖,五錢) 芒硝 官桂(各三錢) 甘草(二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治蟲攻心痛方 萬應丸 治蟲齧心痛。
檳榔(五兩) 大黃(八兩) 黑牽牛(四兩) 苦楝樹皮(一斤) 皂角(肥而不蛀者十枚) 上先將皂角、楝皮用水十大碗,熬成膏子,前三味為細末,和丸,先用沉香衣,後用雷丸、木香衣,每服三丸,四更時用砂糖水送下。
烏梅丸 治胃冷,蛔蟲上攻,心痛嘔吐,四肢逆冷。
烏梅(三百個) 黃柏(炙) 細辛 肉桂 附子(炮) 人參(各六兩) 川椒(炒去目及閉口者) 丹桂(各四兩) 黃連(十六兩) 乾薑(炮,十兩) 上為末,取烏梅肉和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靈檳散 治心脾蟲痛。
五靈脂 檳榔(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菖蒲煎湯下。
隔夜先將豬肉鹽醬煮熟,令患人細嚼吐出,勿咽,卻將前藥空心服之,用肉味引蟲頭向上,用藥殺蟲也。
四聖丹 治心疼下蟲。
檳榔(一錢) 大黃 牽牛(各五分) 甘草(炙,四分) 上為末,加艾葉七片,水煎,入好醋少許,服立效。
木香三稜散 治腹中有蟲,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 大腹皮 檳榔 雷丸 錫灰(醋炒) 三稜(煨) 蓬朮(煨) 木香 大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用蜜水調下。
或沙糖水亦可。
須先將燒肉一片,口中半嚼之休嚥下,吐出肉汁後服藥。
化蟲丸 鶴蝨 檳榔 胡粉 苦楝根(去厚皮,各五兩) 白礬(飛過,二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漿下,入香油一二點,打勻下之。
米飲亦得,其蟲自下。
追蟲丸 治蟲咬心痛。
乾漆(炒煙盡,五錢) 雄黃(二錢) 巴豆霜(一錢) 上為末,麵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二三丸,苦楝根皮煎湯下。
小金丹 治蟲之作痛,時作時止,痛則攻心,口吐清水,人中鼻唇一時青黑者是。
雄黃 薑黃 巴豆(去油) 山奈(各一錢) 丁香(二十五個) 人言(三分) 上為末,用紅棗煮熟為丸如粟米大,每服四五丸,五六歲兒用七八丸或八九丸,艾葉煎湯,醋少許送下。
崔元亮海上方 治一切心痛,無問新久。
生地黃一味,搗取汁,隨入所食多少,搜面作餺飥,或冷淘食,良久當利出蟲,長一尺許,愈。
昔崔抗女,患心痛垂氣絕,遂作地黃冷淘食之,便吐一物,可方一寸,如蝦蟆狀,無足目等,微似有口,蓋為此物,所苦自此頓愈。
面中忌用鹽。
救急奇方 治男婦心痛,牙關緊急欲死者,用年老蔥三五根,去皮須葉,搗成膏,將病人斡開口,用銅匕將蔥膏送入喉中,以香油四兩灌送,但得蔥膏下喉,少時,腹中所停蟲病等物化為黃水,微利為佳,永不再發。
苦楝湯 治蟲咬心痛。
用苦楝根皮煎湯服之。
一方 治蟲咬心痛。
鳳眼草(即椿姑姑,用子) 乳香(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黃酒下。
蔭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胃脘痛者,身受寒氣,口得冷物,郁遏陽氣而不得上升也。
或胃脘素有頑痰,死血阻滯,怒氣而不得條達也。
然寒冷自外而入,初則是寒,久化為熱,怒氣自內而起,始終俱是熱也。
臨證施治,須分寒熱,及辨新得久得之證治之,焉有不愈之理。
若真心痛者,大寒觸犯心君,汙血攻衝心主,朝發夕死,夕發旦死,驗其手足,青必過節,此不治之證也。
所謂心者,當胸之下,歧骨陷處,屬心之部位,其發痛者,則曰心痛。
蓋心不受邪,受邪則為真心痛,旦暮不保矣。
凡有痛者,包絡受邪也。
包絡者,心主之宮城也。
寇淩宮城,勢已可危,而況犯主乎?故治之宜亟亟也,學者辨之。
半夏(湯泡,三錢) 桂心(去粗皮) 延胡索(炒,各一錢半) 人參 乳香 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三因七氣湯 治七氣相幹,陰陽不得升降,攻衝心腹作痛。
半夏(薑汁製,五錢) 茯苓(四錢) 厚樸(薑汁炒,三錢) 紫蘇子(二錢) 上銼,作二服,每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蟠蔥散 治男婦脾胃虛冷,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膀胱,小腸疝氣及婦人血氣刺痛。
延胡索 肉桂 乾薑(炮,各四分) 蒼朮(米泔浸,焙) 甘草(炙,各二錢) 砂仁 檳榔 丁皮(各一錢) 茯苓 三稜(煨) 蓬朮(煨) 青皮(去穰,各七分) 上作一服,加連根蔥白一莖,水煎,空心熱服。
撞氣阿魏丸 治五種噎疾,九種心痛,痃癖氣塊,冷氣攻刺,腹痛腸鳴,嘔吐酸水,丈夫疝氣,婦人血氣刺痛,並皆治之。
茴香(炒) 青皮(去穰) 陳皮(去白) 蓬朮(炮) 川芎 甘草(炙,各一兩) 生薑(四兩,切片,鹽半兩,淹一宿,炒令黑色) 縮砂仁 肉桂 丁香皮(一方作小茴香) 白芷(各半兩) 胡椒 阿魏(醋浸一宿,同面為糊,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用阿魏和麵糊為丸如桐子大,用硃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
丈夫氣痛,炒姜鹽湯下;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
神保丸 治諸積氣為痛,宣通臟腑。
木香 胡椒(各二錢半) 乾蠍(全者,十個) 巴豆(十個,去心膜皮,另研取霜) 上為末,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七丸。
心膈痛,柿蒂燈心湯下。
腸痛,柿蒂煨薑湯下。
血痛,炒姜醋湯下。
肺氣甚者,以白礬、蛤粉各二錢,黃丹一錢同研,煎桑白皮,糯米飲下。
脅下痛,炒茴香,酒下。
大便不通,蜜湯調檳榔末一錢一分。
氣噎,術香湯下。
宿食不消,茶酒漿任下。
治瘀血心痛方 失笑散 治心氣痛,及小腸氣痛不可忍。
蒲黃 五靈脂(研,淘去砂土,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以醋調成膏,入水一盞,煎,食前熱服。
手拈散 治心脾氣痛。
草果 玄胡索 五靈脂 沒藥 乳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服。
通靈散 治九種心痛。
蒲黃 五靈脂(各一兩) 木通 赤芍藥(各五錢) 上銼,每服四錢,水煎,臨熟入鹽少許,通口服。
乾漆丸 治九種心痛,噁心吐水,腹脅積聚滯氣,婦人瘀血作痛,尤效。
乾漆(二兩,炒煙出)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熱酒或醋湯下。
玄胡索丸 治死血作痛,神效。
玄胡索(一兩五錢) 桂心 紅花 滑石(各五錢) 桃仁(二十枚) 上為末,蒸餅丸服。
當歸散 治心痛。
當歸 上為末,酒調服方寸匕。
神聖代針散 治心痛欲死者,服之立效。
小腸氣搐,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並婦人血癖,血迷,血暈,血刺痛衝心,胎衣不下難產。
但是一切因血作痛之疾,服之大有神效。
乳香 沒藥 當歸 川芎 白芷(各半兩) 蚖青(一兩,去翅足,炒) 上為細末,每服一分,病甚者半錢,先點好茶一盞,次摻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呷之。
桃靈丹 治心腹痛,及陰證或絞腸瘀等證。
玄胡索(一兩) 沒藥(七錢) 乳香 五靈脂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五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心疼,淡醋湯下。
腹痛,乾薑湯下。
或通用黃酒下。
桃仁承氣湯 凡治病先要問起居何如,如因平日喜食熱物,以緻死血留於胃口作痛,用此下之,輕者用韭汁、桔梗開提其氣血,藥中兼用之。
大黃(一兩) 桃仁(去皮尖,五錢) 芒硝 官桂(各三錢) 甘草(二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治蟲攻心痛方 萬應丸 治蟲齧心痛。
檳榔(五兩) 大黃(八兩) 黑牽牛(四兩) 苦楝樹皮(一斤) 皂角(肥而不蛀者十枚) 上先將皂角、楝皮用水十大碗,熬成膏子,前三味為細末,和丸,先用沉香衣,後用雷丸、木香衣,每服三丸,四更時用砂糖水送下。
烏梅丸 治胃冷,蛔蟲上攻,心痛嘔吐,四肢逆冷。
烏梅(三百個) 黃柏(炙) 細辛 肉桂 附子(炮) 人參(各六兩) 川椒(炒去目及閉口者) 丹桂(各四兩) 黃連(十六兩) 乾薑(炮,十兩) 上為末,取烏梅肉和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靈檳散 治心脾蟲痛。
五靈脂 檳榔(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菖蒲煎湯下。
隔夜先將豬肉鹽醬煮熟,令患人細嚼吐出,勿咽,卻將前藥空心服之,用肉味引蟲頭向上,用藥殺蟲也。
四聖丹 治心疼下蟲。
檳榔(一錢) 大黃 牽牛(各五分) 甘草(炙,四分) 上為末,加艾葉七片,水煎,入好醋少許,服立效。
木香三稜散 治腹中有蟲,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 大腹皮 檳榔 雷丸 錫灰(醋炒) 三稜(煨) 蓬朮(煨) 木香 大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用蜜水調下。
或沙糖水亦可。
須先將燒肉一片,口中半嚼之休嚥下,吐出肉汁後服藥。
化蟲丸 鶴蝨 檳榔 胡粉 苦楝根(去厚皮,各五兩) 白礬(飛過,二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漿下,入香油一二點,打勻下之。
米飲亦得,其蟲自下。
追蟲丸 治蟲咬心痛。
乾漆(炒煙盡,五錢) 雄黃(二錢) 巴豆霜(一錢) 上為末,麵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二三丸,苦楝根皮煎湯下。
小金丹 治蟲之作痛,時作時止,痛則攻心,口吐清水,人中鼻唇一時青黑者是。
雄黃 薑黃 巴豆(去油) 山奈(各一錢) 丁香(二十五個) 人言(三分) 上為末,用紅棗煮熟為丸如粟米大,每服四五丸,五六歲兒用七八丸或八九丸,艾葉煎湯,醋少許送下。
崔元亮海上方 治一切心痛,無問新久。
生地黃一味,搗取汁,隨入所食多少,搜面作餺飥,或冷淘食,良久當利出蟲,長一尺許,愈。
昔崔抗女,患心痛垂氣絕,遂作地黃冷淘食之,便吐一物,可方一寸,如蝦蟆狀,無足目等,微似有口,蓋為此物,所苦自此頓愈。
面中忌用鹽。
救急奇方 治男婦心痛,牙關緊急欲死者,用年老蔥三五根,去皮須葉,搗成膏,將病人斡開口,用銅匕將蔥膏送入喉中,以香油四兩灌送,但得蔥膏下喉,少時,腹中所停蟲病等物化為黃水,微利為佳,永不再發。
苦楝湯 治蟲咬心痛。
用苦楝根皮煎湯服之。
一方 治蟲咬心痛。
鳳眼草(即椿姑姑,用子) 乳香(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黃酒下。
蔭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胃脘痛者,身受寒氣,口得冷物,郁遏陽氣而不得上升也。
或胃脘素有頑痰,死血阻滯,怒氣而不得條達也。
然寒冷自外而入,初則是寒,久化為熱,怒氣自內而起,始終俱是熱也。
臨證施治,須分寒熱,及辨新得久得之證治之,焉有不愈之理。
若真心痛者,大寒觸犯心君,汙血攻衝心主,朝發夕死,夕發旦死,驗其手足,青必過節,此不治之證也。
所謂心者,當胸之下,歧骨陷處,屬心之部位,其發痛者,則曰心痛。
蓋心不受邪,受邪則為真心痛,旦暮不保矣。
凡有痛者,包絡受邪也。
包絡者,心主之宮城也。
寇淩宮城,勢已可危,而況犯主乎?故治之宜亟亟也,學者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