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關燈
小
中
大
生薑,水煎服。
茯苓半夏湯 治風熱痰逆,嘔吐頭痛。
半夏(二錢) 赤茯苓(一錢) 片黃芩 甘草 橘紅(各五分) 上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玉壺丸 治風濕頭痛,亦治痰患。
雄黃(一錢) 南星(煨裂) 半夏(湯泡) 天麻 白朮(各二錢)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生薑湯送下。
一方無雄黃、白朮,有白麵水丸。
生朱丹 治諸風痰盛,頭痛目眩,氣鬱積滯,胸膈不利。
硃砂(一兩二錢) 龍腦(一錢) 白附子(炮,去皮臍,半斤) 石膏(燒通紅令冷,半斤) 上為末,燒粟米飯為丸,如小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茶酒任下。
一方 治頭痛去風痰。
南星(大者一個,切七片) 皂角(十四個,半生半炒) 白梅(一個) 芽茶(一撮) 蔥頭(一寸四分) 上石臼內搗碎,水煎溫服,不可犯鐵器。
丹溪方 治濕痰頭痛。
黃芩(酒炒,三錢) 蒼朮(酒炒,一兩) 川芎 細辛(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為末,擂生薑一片和勻,清茶調服。
治風厥頭痛方 芎烏散 治男子風厥頭痛,婦人氣盛頭痛,及產後頭疼,皆治之。
川芎 天台烏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酒調下。
玉液湯 治七情氣鬱生痰,上逆頭目眩暈,心嘈怔忡,眉稜骨痛。
半夏(四錢) 生薑(十片) 上水煎,入沉香水,一呷溫服。
胡蘆巴散 治氣攻頭痛,及瘴瘧瘥後,頭痛如破。
胡蘆巴 三稜 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或酒調服,或?咀,每服五錢,水煎服。
點頭散 治偏正頭痛,常服除根。
川芎(二兩) 香附子(四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治腎厥頭痛方 玉真丸 治腎厥頭痛不可忍,其脈舉之則弦,按之則堅。
生硫黃(二兩,另研) 生石膏 半夏(湯洗七次) 硝石(另研,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薑湯或米飲下。
虛寒甚者,去石膏,用鍾乳粉一兩。
治血氣虛頭痛方 加味調中益氣湯 治氣血兩虛頭痛,其效如神。
黃耆(一錢) 人參 甘草 蒼朮(各五分) 柴胡 橘皮 升麻(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川芎(六分) 細辛(二分) 蔓荊子(三分) 當歸(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遠服。
一方有黃柏,無木香。
順氣和中湯 治氣虛頭痛,此藥升陽補氣,頭痛自愈。
黃耆(一錢半) 人參(一錢) 白朮 陳皮 當歸 芍藥(各五分) 升麻 柴胡 甘草(炙,各三分) 細辛 川芎 蔓荊子(各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芎歸湯(一名一奇散) 治血虛頭痛,神妙。
川芎 當歸(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血虛頭痛必自魚尾上攻。
眉尖後近髮際曰魚尾。
當歸湯 治頭痛欲裂。
當歸(一兩) 上用酒一升,煎取六合,飲至醉,效。
四神散 治婦人血風,眩暈頭痛。
菊花 當歸 旋覆花 荊芥穗(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蔥白三寸、茶末二錢水煎,食後服。
治雷頭疼方 愈風餅子 治雷頭風,散表。
川烏(炮,半兩) 川芎 甘菊花 白芷 防風 細辛 天麻 羌活 荊芥 薄荷 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劑,捏作餅子,每服三五餅,嚼細,茶清下,不計時。
茶調散(即二仙散) 實者用此吐之,次用神芎丸下。
方見卷一中風中門。
神芎丸 大黃 黃芩(各二兩) 牽牛 滑石(各四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五丸,每服加十丸,以利為度,日三服。
涼膈散 治頭風,消風散熱。
連翹(四錢) 大黃 樸硝 甘草(各二錢) 山梔子 黃芩 薄荷(各一錢) 上加竹葉七片,蜜少許,水煎,食後服。
升麻湯(一名清震湯) 治頭面疙膪,增寒拘急,發熱,狀如傷寒。
升麻 蒼朮(米泔浸,各四錢) 荷葉(一個,全者)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或燒全荷葉一個,研細,調藥服之,妙。
治眉稜骨痛方 選奇湯 治眉稜骨痛,不可忍者,神效。
羌活 防風(各二錢) 黃芩(酒炒,一錢半,冬不用) 甘草(一錢,夏生冬炙)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羌烏散 治因風寒,眉稜骨痛不止者。
川烏 草烏(俱用童便浸,炒,各一錢) 細辛 羌活 黃芩(酒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上為細末,分二服,茶清調下。
丹溪方 治眉稜骨痛,屬風熱與痰。
白芷 片黃芩(酒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祛風上清散 治風熱上攻,眉稜骨痛。
酒黃芩(二錢) 白芷(一錢半) 川芎(一錢二分) 防風 柴胡梢 羌活(各一錢) 荊芥(八分) 甘草(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治眼眶痛方 生熟地黃丸 治肝虛,才見光明,則眼眶骨痛甚。
生地黃(酒洗) 熟地黃(酒蒸,各四兩) 石斛(炒) 枳殼(麩炒,各一兩半) 羌活 防風 牛膝(酒浸,各一兩) 甘菊花(三兩) 杏仁(去皮尖,炒,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後鹽湯下。
加味小芎辛湯 治風寒在腦及肝經停飲,眉稜骨眼眶痛不可開,晝靜夜劇。
川芎 細辛 白朮(各二錢) 甘草 半夏 橘紅 南星 茯苓(各一錢)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治頭重方 紅豆散 治頭重如山,此濕氣在頭也。
麻黃根(炒) 苦丁香(各半錢) 紅豆(十粒) 羌活(燒) 連翹(各三錢) 上為細末,鼻內搐之。
又方 羌活根(燒) 連翹(各三錢) 紅豆(半錢) 上為末,搐鼻。
治頭風屑方 消風散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痛,肌肉蠕動,目眩旋暈,耳簫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燥癢癮疹。
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旋欲倒,痰逆噁心。
芎藭 羌活 人參 茯苓 白殭蠶 藿香 荊芥 甘草(炒) 蟬殼(去土,各二兩) 厚樸(薑製) 陳皮(去白,各半兩) 防風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如久病偏頭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
如脫著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茶清調下半盞。
小兒虛風,目澀昏倦,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調下。
一方 治風屑極燥癢無時,此乃氣虛,風邪侵於皮表而生。
用黎蘆不拘多少,為末,先洗頭,須避風,候未至十分乾時,用末摻之,須用入發至皮方得,緊縛之兩日夜,次日即不燥癢。
如尚有些少,再用一次,立效。
一方 治頭上白屑極多。
山豆根油浸,塗以孩兒乳汁,調塗,效。
又方 白芷 零陵香(各等分) 上為末,如前法用之,候三五日,篦去,敷三二次,終始不生。
一方 治頭痹,風屑發黃。
大黃酒炒,茶調服。
茯苓半夏湯 治風熱痰逆,嘔吐頭痛。
半夏(二錢) 赤茯苓(一錢) 片黃芩 甘草 橘紅(各五分) 上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玉壺丸 治風濕頭痛,亦治痰患。
雄黃(一錢) 南星(煨裂) 半夏(湯泡) 天麻 白朮(各二錢)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生薑湯送下。
一方無雄黃、白朮,有白麵水丸。
生朱丹 治諸風痰盛,頭痛目眩,氣鬱積滯,胸膈不利。
硃砂(一兩二錢) 龍腦(一錢) 白附子(炮,去皮臍,半斤) 石膏(燒通紅令冷,半斤) 上為末,燒粟米飯為丸,如小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茶酒任下。
一方 治頭痛去風痰。
南星(大者一個,切七片) 皂角(十四個,半生半炒) 白梅(一個) 芽茶(一撮) 蔥頭(一寸四分) 上石臼內搗碎,水煎溫服,不可犯鐵器。
丹溪方 治濕痰頭痛。
黃芩(酒炒,三錢) 蒼朮(酒炒,一兩) 川芎 細辛(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為末,擂生薑一片和勻,清茶調服。
治風厥頭痛方 芎烏散 治男子風厥頭痛,婦人氣盛頭痛,及產後頭疼,皆治之。
川芎 天台烏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酒調下。
玉液湯 治七情氣鬱生痰,上逆頭目眩暈,心嘈怔忡,眉稜骨痛。
半夏(四錢) 生薑(十片) 上水煎,入沉香水,一呷溫服。
胡蘆巴散 治氣攻頭痛,及瘴瘧瘥後,頭痛如破。
胡蘆巴 三稜 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或酒調服,或?咀,每服五錢,水煎服。
點頭散 治偏正頭痛,常服除根。
川芎(二兩) 香附子(四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治腎厥頭痛方 玉真丸 治腎厥頭痛不可忍,其脈舉之則弦,按之則堅。
生硫黃(二兩,另研) 生石膏 半夏(湯洗七次) 硝石(另研,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薑湯或米飲下。
虛寒甚者,去石膏,用鍾乳粉一兩。
治血氣虛頭痛方 加味調中益氣湯 治氣血兩虛頭痛,其效如神。
黃耆(一錢) 人參 甘草 蒼朮(各五分) 柴胡 橘皮 升麻(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川芎(六分) 細辛(二分) 蔓荊子(三分) 當歸(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遠服。
一方有黃柏,無木香。
順氣和中湯 治氣虛頭痛,此藥升陽補氣,頭痛自愈。
黃耆(一錢半) 人參(一錢) 白朮 陳皮 當歸 芍藥(各五分) 升麻 柴胡 甘草(炙,各三分) 細辛 川芎 蔓荊子(各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芎歸湯(一名一奇散) 治血虛頭痛,神妙。
川芎 當歸(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血虛頭痛必自魚尾上攻。
眉尖後近髮際曰魚尾。
當歸湯 治頭痛欲裂。
當歸(一兩) 上用酒一升,煎取六合,飲至醉,效。
四神散 治婦人血風,眩暈頭痛。
菊花 當歸 旋覆花 荊芥穗(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蔥白三寸、茶末二錢水煎,食後服。
治雷頭疼方 愈風餅子 治雷頭風,散表。
川烏(炮,半兩) 川芎 甘菊花 白芷 防風 細辛 天麻 羌活 荊芥 薄荷 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劑,捏作餅子,每服三五餅,嚼細,茶清下,不計時。
茶調散(即二仙散) 實者用此吐之,次用神芎丸下。
方見卷一中風中門。
神芎丸 大黃 黃芩(各二兩) 牽牛 滑石(各四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五丸,每服加十丸,以利為度,日三服。
涼膈散 治頭風,消風散熱。
連翹(四錢) 大黃 樸硝 甘草(各二錢) 山梔子 黃芩 薄荷(各一錢) 上加竹葉七片,蜜少許,水煎,食後服。
升麻湯(一名清震湯) 治頭面疙膪,增寒拘急,發熱,狀如傷寒。
升麻 蒼朮(米泔浸,各四錢) 荷葉(一個,全者)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或燒全荷葉一個,研細,調藥服之,妙。
治眉稜骨痛方 選奇湯 治眉稜骨痛,不可忍者,神效。
羌活 防風(各二錢) 黃芩(酒炒,一錢半,冬不用) 甘草(一錢,夏生冬炙)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羌烏散 治因風寒,眉稜骨痛不止者。
川烏 草烏(俱用童便浸,炒,各一錢) 細辛 羌活 黃芩(酒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上為細末,分二服,茶清調下。
丹溪方 治眉稜骨痛,屬風熱與痰。
白芷 片黃芩(酒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祛風上清散 治風熱上攻,眉稜骨痛。
酒黃芩(二錢) 白芷(一錢半) 川芎(一錢二分) 防風 柴胡梢 羌活(各一錢) 荊芥(八分) 甘草(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治眼眶痛方 生熟地黃丸 治肝虛,才見光明,則眼眶骨痛甚。
生地黃(酒洗) 熟地黃(酒蒸,各四兩) 石斛(炒) 枳殼(麩炒,各一兩半) 羌活 防風 牛膝(酒浸,各一兩) 甘菊花(三兩) 杏仁(去皮尖,炒,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後鹽湯下。
加味小芎辛湯 治風寒在腦及肝經停飲,眉稜骨眼眶痛不可開,晝靜夜劇。
川芎 細辛 白朮(各二錢) 甘草 半夏 橘紅 南星 茯苓(各一錢)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治頭重方 紅豆散 治頭重如山,此濕氣在頭也。
麻黃根(炒) 苦丁香(各半錢) 紅豆(十粒) 羌活(燒) 連翹(各三錢) 上為細末,鼻內搐之。
又方 羌活根(燒) 連翹(各三錢) 紅豆(半錢) 上為末,搐鼻。
治頭風屑方 消風散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痛,肌肉蠕動,目眩旋暈,耳簫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燥癢癮疹。
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旋欲倒,痰逆噁心。
芎藭 羌活 人參 茯苓 白殭蠶 藿香 荊芥 甘草(炒) 蟬殼(去土,各二兩) 厚樸(薑製) 陳皮(去白,各半兩) 防風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如久病偏頭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
如脫著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茶清調下半盞。
小兒虛風,目澀昏倦,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調下。
一方 治風屑極燥癢無時,此乃氣虛,風邪侵於皮表而生。
用黎蘆不拘多少,為末,先洗頭,須避風,候未至十分乾時,用末摻之,須用入發至皮方得,緊縛之兩日夜,次日即不燥癢。
如尚有些少,再用一次,立效。
一方 治頭上白屑極多。
山豆根油浸,塗以孩兒乳汁,調塗,效。
又方 白芷 零陵香(各等分) 上為末,如前法用之,候三五日,篦去,敷三二次,終始不生。
一方 治頭痹,風屑發黃。
大黃酒炒,茶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