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關燈
 何首烏(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稍熱服。

     川芎丸 消風壅,化痰涎,利咽膈,清頭目旋暈,心怔煩熱,頸項緊急,肩背拘蜷,肢體煩疼,皮膚瘙癢,腦昏目疼,鼻塞聲重,面上遊風。

     川芎 薄荷(各七兩五錢) 甘草 細辛 防風(各二兩五錢) 桔梗(十兩)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半作五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茶清,食後臨臥時下。

     川芎散 治頭風,偏正頭痛,昏眩妙方。

     羌活 細辛 川芎 槐花 甘草(炙) 石膏 荊芥穗 薄荷 菊花 茵陳 防風(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食後服。

    忌動風物。

     二方湯 治頭痛連眼痛。

     雨前茶 川芎 防風 藁本 細辛 當歸 上用水煎服。

     真珍散 治偏正頭痛,頭風。

     盆硝(七錢半) 白滑石(半兩) 乳香(一錢半) 片腦(少許) 上研細,用一字,口噙水,搐鼻內。

     豆粉丸 治風熱頭痛。

     川芎 細辛 甘草 白芷 豆粉(各一錢半) 薄荷 石膏(各五錢) 樸硝(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石膏末為衣,每服一丸,細嚼茶清下。

     川芎散 治風盛膈壅,鼻塞清涕,熱氣攻眼,下淚多酸,齒間緊急,作偏頭痛。

     川芎 柴胡(各一兩) 半夏曲 甘草(炙) 甘菊花 細辛 人參 前胡 防風(各半兩) 上?咀,每服八錢,加生薑三片、薄荷少許,水煎服。

     清上瀉火湯 昔有人年少時氣弱,常於氣海、三裡穴節次灸之,至年老成熱厥頭痛,雖冬天大寒,猶喜寒風,風吹之頭痛即愈。

    微來暖處,或見煙火,其痛復作,五六年不愈,此灸之過也。

     羌活(三錢) 柴胡(五錢) 黃芩(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錢半) 黃柏(酒炒) 炙甘草 黃耆(各一錢) 升麻 防風(各七分) 黃連(酒炒) 生地(酒炒) 藁本 生甘草(各五分) 蒼朮 當歸 蔓荊子(各三分) 荊芥穗 川芎(各二分) 細辛 紅花(各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煎,食後熱服。

     補氣湯 服前藥之後,服此藥。

     黃耆(八分) 當歸身(二錢) 炙甘草(四錢) 升麻(三分) 柴胡(二分) 紅花(少許) 上?咀,作二服,水煎,食後稍熱服。

     安神湯 治頭痛頭旋眼黑。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二錢) 防風(二錢半) 柴胡 升麻 生地黃(酒洗) 知母(酒炒,各五錢) 黃柏(酒炒) 羌活(各一兩) 黃耆(二兩) 上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半,加蔓荊子五分,川芎三分,再煎至一盞,去柤,臨臥熱服。

     養神湯 治精神短,不得睡,項筋腫急難伸。

    禁甘溫,宜苦味。

     木香 橘皮 柴胡(各一分) 酒黃芩(二分) 人參 黃柏 白朮 川芎(各三分) 升麻(四分) 蒼朮 麥蘖面 當歸身 黃連(各五分) 甘草 半夏(各七分) 黃耆(一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稍熱服。

     碧雲散 治頭痛。

     細辛 鬱金 芒硝(各一錢) 蔓荊子 川芎(各一錢二分) 石膏(一錢三分) 青黛(一錢半) 薄荷(二錢) 紅豆(一個) 上為極細末,口噙水,鼻內搐之。

     菊花散 治風熱上攻,頭痛不止。

     甘菊花 旋覆花 石膏 防風 甘草(炙) 蔓荊子 羌活 枳殼(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靈砂丹 治風熱鬱結,氣血蘊滯,頭目昏眩,鼻塞聲重,清涕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嗽痰實,腸胃燥澀,小便赤黃;或腎水陰虛,心火熾甚及偏正頭疼,發落牙痛,遍身麻木,疥癬瘡瘍,一切風熱,並皆治之。

     天麻 獨活 羌活 細辛 石膏 防風 連翹 薄荷(各一兩) 川芎 梔子 芍藥 荊芥穗 當歸 黃芩 大黃(生) 全蠍(去毒,微炒) 菊花 人參 白朮(各半兩) 寒水石 桔梗(各一兩) 滑石(四兩) 生甘草(二兩) 砂仁(二錢半) 硃砂(二兩為衣)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細嚼茶清下。

     川芎石膏湯 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眩,痛悶,風痰喘嗽,鼻塞,口瘡,煩渴,淋閉,眼生翳膜。

    此藥能清神利頭目。

     川芎 山梔子 芍藥 荊芥 當歸 黃芩 大黃 菊花 人參 白朮(各五分) 石膏 防風 薄荷 連翹(各一錢) 桔梗 寒水石 甘草 滑石(各二錢半) 砂仁(二分半) 上?咀,分二服,水煎食後服,忌姜蒜熱物。

     辛夷散 治頭風鼻塞。

     辛夷 南星 蒼耳 黃芩(酒炒) 川芎(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小清空膏 治諸般頭痛,惟血虛頭痛不治。

     片芩(酒浸透,曬乾) 上為末,茶清調下三錢。

     大黃湯 治少年強壯人,氣實有痰,頭痛如破,或頭暈而重。

     大黃(酒拌炒乾) 上為細末,茶清調下二三錢。

     經驗方 敷貼頭風熱痛。

     樸硝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深井底泥和,捏作餅子,貼兩太陽穴,神效。

     止痛太陽丹 天南星 川芎 上為細末,用連須蔥白,同搗爛作餅,貼於太陽痛處。

     上清散 治因風頭痛,眉骨、眼眶俱痛不可忍者。

     川芎 鬱金 芍藥 荊芥穗 薄荷葉 芒硝(各二錢半) 乳香 沒藥(各一錢半) 腦子(一分半) 上為末,每服一字,鼻內搐之。

     謝傳點眼丹 治一切急頭風,頭痛,心腹絞痛。

    又治攪腸痧,閃氣痛,盤腸氣痛,小腸疝氣及牙痛、豬風、羊風等證。

     牙硝(一錢) 麝香 硃砂 雄黃(各五分) 上為細末,瓷罐收貯,臨病用銀簪蘸藥點兩眼角內,立時取效。

     丹溪搐鼻藥 瘦人宜用。

     軟石膏 樸硝(各五分) 檀香皮 荊芥 薄荷葉(各一錢) 白芷 細辛(各三錢) 上為細末,搐鼻。

     治痰厥頭痛方 芎辛導痰湯 治痰厥頭痛。

     川芎 細辛 南星(薑湯炮七次) 陳皮(去白) 茯苓(各一錢二分) 半夏(薑湯炮七次,二錢) 枳實(麩炒,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有熱加酒芩一錢二分,挾風熱甚者,加石膏三錢,菊花一錢。

     三生丸 治痰厥頭痛。

     半夏 天南星 白附子(各等分)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後,薑湯米飲任下。

     半夏白朮天麻湯 治痰厥頭痛,眼黑頭旋,噁心煩悶,氣促上喘,無力以言,心神顛倒,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頭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臥。

     半夏 白朮 天麻(各一錢) 神麯(炒) 黃耆 人參 蒼朮 陳皮 茯苓 澤瀉 麥蘖(炒,各七分) 黃柏(酒洗,五分) 乾薑(炮,四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熱服,食前一服而愈。

     丹溪方 治頭疼連眼痛,此風痰上壅,須用白芷開之。

     雨前茶 川芎 白芷 防風 臺烏 細辛 當歸 半夏 上為末,湯調服。

    一方有藁本,無臺烏。

     加味二陳湯 治頭痛常發者,名曰頭風。

    偏於一邊而痛者,名曰偏頭風。

    此方主之。

     半夏 陳皮 茯苓 黃芩(酒炒) 甘草 川芎 細辛 黃連(酒炒) 薄荷 蒼耳 膽南星 上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