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朮 牡丹(各一錢半) 當歸 芍藥 桃仁 貝母(各一錢) 山梔子 黃芩(各八分) 桔梗(七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服。
七傷散 治勞嗽吐血痰。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半) 赤芍藥(七錢半) 知母 元胡索 當歸(各半兩) 鬱金(二錢半) 山藥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湯調下。
一方,紅花、當歸煎湯。
本草雲:黃藥子、白藥子,治肺熱有功。
劫勞散 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紅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飲食減少。
白芍藥(六兩) 黃耆 甘草 人參 當歸 半夏 白茯苓 熟地(砂仁炒) 五味子 阿膠(炒,各二兩) 上?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無時,日三服。
陳日華雲:有女及笄病甚危,一歲之間,百藥無效,偶得此方,隻一料除根。
滋陰保肺湯 治陰虛火動,勞傷肺臟,嗽痰中帶血絲。
黃柏(鹽水炒) 知母 天冬(去心)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半) 芍藥(煨) 生地黃 橘皮 桑白皮(炒) 紫菀(各八分) 五味子(十五粒)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茯苓補心湯 治心氣虛耗,不能藏血,以緻面色黃瘁,五心煩熱,咳嗽唾血。
當歸(一兩二錢) 白芍藥(二兩) 熟地黃(一兩五錢) 川芎 人參 白茯苓 前胡 半夏(湯泡七次,各七錢半) 紫蘇 枳殼(麩炒) 桔梗 甘草(炙) 陳皮 乾葛(各五錢) 上?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加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後溫服。
人參芎當湯 治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炎燥,熱乘肺金,咳嗽咯血,及血不榮肌肉,動輒毛寒咳嗽。
當歸 川芎 白芍藥(各五錢) 人參 半夏(制) 橘紅 阿膠(炒) 赤茯苓 細辛 北五味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咀,每服八錢,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溫服。
續斷散 治骨蒸勞熱,傳屍瘦病,潮熱煩躁,喘嗽氣急,身疼盜汗,兼治咳嗽唾膿血。
續斷 紫菀 桔梗 青竹茹 五味子(各三錢) 生地(酒炒) 桑白皮(各五兩) 甘草(炙,二兩) 赤小豆(半斤) 上銼,每服三錢,入小麥五十粒,水煎,日三服。
紫菀散 治咳嗽唾血,虛勞證,肺痿變癰。
紫菀 人參 知母 貝母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茯苓 阿膠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一方 治嗽而痰內有血。
當歸 芍藥 知母 桔梗 麥門冬(各一錢) 貝母(一錢二分) 生地(酒炒) 天花粉(各一錢半) 茯苓(八分) 甘草(五分) 上?咀,水煎,食後服。
東垣方 治痰帶血咳出。
白朮(一錢半) 川歸 芍藥 牡丹皮(各一錢) 梔子(炒黑色,七錢半) 桃仁(另研) 麥門冬(各五分) 甘草(生,三分) 上銼,水煎,溫服。
雞蘇散 治勞傷肺經,咳嗽有血。
雞蘇(即薄荷) 黃耆 生地(酒炒) 阿膠珠 貝母 白茅根(各一錢) 桔梗 麥門冬 蒲黃(炒黑色) 甘草(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大阿膠丸 治勞嗽及嗽血唾血。
阿膠(微炒) 卷柏 生地(酒炒) 熟地(砂仁炒) 乾山藥 大薊(獨根者曬乾) 雞蘇葉 五味子(各一兩) 柏子仁(另研) 茯苓 百部 遠志 人參 麥門冬 防風(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小麥、麥門冬湯嚼下。
雞蘇丸 治虛熱昏冒,倦怠,下虛上壅,嗽血衄血。
雞蘇葉(八兩) 黃耆 防風 荊芥(各一兩) 桔梗 川芎 甘草 菊花 生地黃(各半兩) 片腦(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麥門冬去心,煎湯送下。
玄霜膏 治吐血虛嗽,神效。
烏梅汁 梨汁 柿霜 白糖 白蜜 蘿蔔汁(各四兩) 薑汁(一兩) 茯苓末(乳汁浸曬九次) 款冬花末(各二兩) 紫菀末(二兩) 上共入砂鍋內,慢火熬成膏,丸如彈子大,臨臥含化一丸。
薏苡仁散 治肺損嗽血。
薏苡仁(不拘多少) 上研為細末,以豶豬肺一個煮熟,蘸藥食之。
丹溪方 治嗽血吐血皆效。
用豬心一個,竹刀批開,
七傷散 治勞嗽吐血痰。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半) 赤芍藥(七錢半) 知母 元胡索 當歸(各半兩) 鬱金(二錢半) 山藥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湯調下。
一方,紅花、當歸煎湯。
本草雲:黃藥子、白藥子,治肺熱有功。
劫勞散 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紅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飲食減少。
白芍藥(六兩) 黃耆 甘草 人參 當歸 半夏 白茯苓 熟地(砂仁炒) 五味子 阿膠(炒,各二兩) 上?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無時,日三服。
陳日華雲:有女及笄病甚危,一歲之間,百藥無效,偶得此方,隻一料除根。
滋陰保肺湯 治陰虛火動,勞傷肺臟,嗽痰中帶血絲。
黃柏(鹽水炒) 知母 天冬(去心)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半) 芍藥(煨) 生地黃 橘皮 桑白皮(炒) 紫菀(各八分) 五味子(十五粒)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茯苓補心湯 治心氣虛耗,不能藏血,以緻面色黃瘁,五心煩熱,咳嗽唾血。
當歸(一兩二錢) 白芍藥(二兩) 熟地黃(一兩五錢) 川芎 人參 白茯苓 前胡 半夏(湯泡七次,各七錢半) 紫蘇 枳殼(麩炒) 桔梗 甘草(炙) 陳皮 乾葛(各五錢) 上?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加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後溫服。
人參芎當湯 治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炎燥,熱乘肺金,咳嗽咯血,及血不榮肌肉,動輒毛寒咳嗽。
當歸 川芎 白芍藥(各五錢) 人參 半夏(制) 橘紅 阿膠(炒) 赤茯苓 細辛 北五味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咀,每服八錢,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溫服。
續斷散 治骨蒸勞熱,傳屍瘦病,潮熱煩躁,喘嗽氣急,身疼盜汗,兼治咳嗽唾膿血。
續斷 紫菀 桔梗 青竹茹 五味子(各三錢) 生地(酒炒) 桑白皮(各五兩) 甘草(炙,二兩) 赤小豆(半斤) 上銼,每服三錢,入小麥五十粒,水煎,日三服。
紫菀散 治咳嗽唾血,虛勞證,肺痿變癰。
紫菀 人參 知母 貝母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茯苓 阿膠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一方 治嗽而痰內有血。
當歸 芍藥 知母 桔梗 麥門冬(各一錢) 貝母(一錢二分) 生地(酒炒) 天花粉(各一錢半) 茯苓(八分) 甘草(五分) 上?咀,水煎,食後服。
東垣方 治痰帶血咳出。
白朮(一錢半) 川歸 芍藥 牡丹皮(各一錢) 梔子(炒黑色,七錢半) 桃仁(另研) 麥門冬(各五分) 甘草(生,三分) 上銼,水煎,溫服。
雞蘇散 治勞傷肺經,咳嗽有血。
雞蘇(即薄荷) 黃耆 生地(酒炒) 阿膠珠 貝母 白茅根(各一錢) 桔梗 麥門冬 蒲黃(炒黑色) 甘草(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大阿膠丸 治勞嗽及嗽血唾血。
阿膠(微炒) 卷柏 生地(酒炒) 熟地(砂仁炒) 乾山藥 大薊(獨根者曬乾) 雞蘇葉 五味子(各一兩) 柏子仁(另研) 茯苓 百部 遠志 人參 麥門冬 防風(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小麥、麥門冬湯嚼下。
雞蘇丸 治虛熱昏冒,倦怠,下虛上壅,嗽血衄血。
雞蘇葉(八兩) 黃耆 防風 荊芥(各一兩) 桔梗 川芎 甘草 菊花 生地黃(各半兩) 片腦(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麥門冬去心,煎湯送下。
玄霜膏 治吐血虛嗽,神效。
烏梅汁 梨汁 柿霜 白糖 白蜜 蘿蔔汁(各四兩) 薑汁(一兩) 茯苓末(乳汁浸曬九次) 款冬花末(各二兩) 紫菀末(二兩) 上共入砂鍋內,慢火熬成膏,丸如彈子大,臨臥含化一丸。
薏苡仁散 治肺損嗽血。
薏苡仁(不拘多少) 上研為細末,以豶豬肺一個煮熟,蘸藥食之。
丹溪方 治嗽血吐血皆效。
用豬心一個,竹刀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