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關燈
小
中
大
實熱衄血。
大黃(濕紙裹煨) 川芎 黃連 黃芩(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井水調下,食後服。
黃連散 治大人小兒盛熱乘於血,血隨熱氣散於鼻者,謂之鼻衄。
凡血得寒則凝澀結聚,得熱則流散妄行。
黃連 黃芩 柏葉 甘草(各等分) 豆豉(三十五粒)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丹溪方 治鼻衄,脈數有熱。
人參(三分) 黃柏 甘草(各二分) 生地黃 芍藥(各一錢) 當歸 黃連 黃芩(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生料雞蘇散 鼻衄血者,初出多不能止,乃肺金受相火所制然也,宜此方治之。
雞蘇葉 黃耆 生地(酒洗) 阿膠 白茅根(各一兩) 麥冬(去心) 桔梗 蒲黃(炒) 貝母(去心) 甘草(炙,各五錢)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茜梅丸 治衄血無時。
茜草根 艾葉(各一兩) 烏梅肉(炒乾,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烏梅湯下。
麥門冬散 治鼻衄不止。
白芍藥 蒲黃 麥冬(各二錢) 生地黃(三錢) 生薑(一錢) 上?咀,入蜜一合,水一鍾半,煎八分,分作二服。
清肺飲 治衄血久不愈。
以三稜針於氣衝上出血立愈,更服此藥尤妙。
五味子(十粒) 麥冬 人參 當歸身 生地黃(各五分,酒洗) 黃耆(一錢)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溫服。
人參飲子 治暑月衄血。
人參 黃耆(各一錢半) 麥冬 當歸 甘草 白芍藥(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上?咀,作一服,水煎,溫服。
蔭按: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故時當暑月,則肺金受克,令人乏氣之時也,理宜清金益氣。
清金故用麥冬、五味,益氣故用甘草、參耆。
芍藥之酸,所以收其陰,當歸之辛,所以歸其血。
此亦虛火可補之例也。
解鬱湯 柴胡 黃連 黃芩 黃耆 地骨皮 生地黃 熟地(酒蒸) 赤芍藥(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地黃散 治衄血往來久不愈,甚效。
生地(酒炒) 熟地(酒蒸) 枸杞子 地骨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蜜湯調下,日三服。
麥門冬飲子 治衄血不止。
麥冬(去心) 生地黃(各等分,姜酒炒)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天地膠(一名辟穀丹) 治吐衄,諸藥不止,亦治咳血。
天冬(一斤) 熟地黃(半斤)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或湯下,日三服。
莎芎散(一名芎附飲) 衄血用涼血散火藥不效者,氣鬱血無藏也,此方主之。
香附(四兩) 川芎(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
蔭按:香附開鬱行氣,使邪火散於經絡。
川芎和血通肝,使血歸於肝臟。
血歸火散,其血立止。
生地黃湯 治鼻衄昏迷不醒。
用生地黃三五斤,取汁服之,仍以渣塞鼻中,須臾即止。
白及散 治鼻衄不止。
用白及不拘多少,為末,冷水調貼鼻竅下。
寸金散 治鼻衄不止。
土馬鬃(即牆上舊草) 甘草(各二錢) 黃藥子(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不止再服。
麝香散 治鼻衄不止。
白礬(枯過另研) 白龍骨(黏舌者另研,各五錢) 麝香(五分) 上三味拌勻,每用一字,先將冷水洗淨鼻內血涕,然後吹藥於鼻中。
或以濕紙撚點藥塞鼻內尤妙。
龍骨散 治鼻衄過多。
用白龍骨,不拘多少,研為末,用少許吹入鼻中。
凡九竅出血,皆可用此藥吹之。
山梔散 治鼻衄不止。
用山梔子不拘多少,燒為末,少許,吹入鼻中。
榴花散 衄血不止。
用百葉石榴花曬乾為末,吹入鼻中,立止。
血餘散 治吐血衄血。
頭髮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二錢。
衄血者,以少許吹入鼻中。
伏龍肝飲 治衄血。
伏龍肝,即竈下對月焦土,取半升,以新汲水一碗淘取汁,和頓服。
人中白散 治衄血不止。
人中白新瓦上焙乾,溫湯調下三錢即止。
熨法 治衄血。
用大紙一張作八褶,冷水浸濕,置頭頂心,以熱熨鬥熨之,良久立止。
大黃(濕紙裹煨) 川芎 黃連 黃芩(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井水調下,食後服。
黃連散 治大人小兒盛熱乘於血,血隨熱氣散於鼻者,謂之鼻衄。
凡血得寒則凝澀結聚,得熱則流散妄行。
黃連 黃芩 柏葉 甘草(各等分) 豆豉(三十五粒)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丹溪方 治鼻衄,脈數有熱。
人參(三分) 黃柏 甘草(各二分) 生地黃 芍藥(各一錢) 當歸 黃連 黃芩(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生料雞蘇散 鼻衄血者,初出多不能止,乃肺金受相火所制然也,宜此方治之。
雞蘇葉 黃耆 生地(酒洗) 阿膠 白茅根(各一兩) 麥冬(去心) 桔梗 蒲黃(炒) 貝母(去心) 甘草(炙,各五錢)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茜梅丸 治衄血無時。
茜草根 艾葉(各一兩) 烏梅肉(炒乾,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烏梅湯下。
麥門冬散 治鼻衄不止。
白芍藥 蒲黃 麥冬(各二錢) 生地黃(三錢) 生薑(一錢) 上?咀,入蜜一合,水一鍾半,煎八分,分作二服。
清肺飲 治衄血久不愈。
以三稜針於氣衝上出血立愈,更服此藥尤妙。
五味子(十粒) 麥冬 人參 當歸身 生地黃(各五分,酒洗) 黃耆(一錢)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溫服。
人參飲子 治暑月衄血。
人參 黃耆(各一錢半) 麥冬 當歸 甘草 白芍藥(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上?咀,作一服,水煎,溫服。
蔭按: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故時當暑月,則肺金受克,令人乏氣之時也,理宜清金益氣。
清金故用麥冬、五味,益氣故用甘草、參耆。
芍藥之酸,所以收其陰,當歸之辛,所以歸其血。
此亦虛火可補之例也。
解鬱湯 柴胡 黃連 黃芩 黃耆 地骨皮 生地黃 熟地(酒蒸) 赤芍藥(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地黃散 治衄血往來久不愈,甚效。
生地(酒炒) 熟地(酒蒸) 枸杞子 地骨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蜜湯調下,日三服。
麥門冬飲子 治衄血不止。
麥冬(去心) 生地黃(各等分,姜酒炒)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天地膠(一名辟穀丹) 治吐衄,諸藥不止,亦治咳血。
天冬(一斤) 熟地黃(半斤)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或湯下,日三服。
莎芎散(一名芎附飲) 衄血用涼血散火藥不效者,氣鬱血無藏也,此方主之。
香附(四兩) 川芎(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
蔭按:香附開鬱行氣,使邪火散於經絡。
川芎和血通肝,使血歸於肝臟。
血歸火散,其血立止。
生地黃湯 治鼻衄昏迷不醒。
用生地黃三五斤,取汁服之,仍以渣塞鼻中,須臾即止。
白及散 治鼻衄不止。
用白及不拘多少,為末,冷水調貼鼻竅下。
寸金散 治鼻衄不止。
土馬鬃(即牆上舊草) 甘草(各二錢) 黃藥子(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不止再服。
麝香散 治鼻衄不止。
白礬(枯過另研) 白龍骨(黏舌者另研,各五錢) 麝香(五分) 上三味拌勻,每用一字,先將冷水洗淨鼻內血涕,然後吹藥於鼻中。
或以濕紙撚點藥塞鼻內尤妙。
龍骨散 治鼻衄過多。
用白龍骨,不拘多少,研為末,用少許吹入鼻中。
凡九竅出血,皆可用此藥吹之。
山梔散 治鼻衄不止。
用山梔子不拘多少,燒為末,少許,吹入鼻中。
榴花散 衄血不止。
用百葉石榴花曬乾為末,吹入鼻中,立止。
血餘散 治吐血衄血。
頭髮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二錢。
衄血者,以少許吹入鼻中。
伏龍肝飲 治衄血。
伏龍肝,即竈下對月焦土,取半升,以新汲水一碗淘取汁,和頓服。
人中白散 治衄血不止。
人中白新瓦上焙乾,溫湯調下三錢即止。
熨法 治衄血。
用大紙一張作八褶,冷水浸濕,置頭頂心,以熱熨鬥熨之,良久立止。